大明小郎君261 老朝奉的評價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明小郎君 >>大明小郎君最新章節列表 >> 261 老朝奉的評價

261 老朝奉的評價


更新時間:2016年01月31日  作者:炮兵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炮兵 | 大明小郎君 
261小說旗


離島外,除去隨時接應的錦衣衛訓練營,還有兩層防護,明崗暗哨不知有多少,力保島上的秘密不外泄,人手絕對不缺。

都不用泰升商行的人出手,那些護衛很輕松就把船上的木箱扛上岸邊堆放好。

每一個木箱,上岸前都檢查一下有沒有藏人,這也是安全措施之一,免得有人借機潛逃。

船不大,來回運了十多趟才運完,這一批合計五百箱,足足弄了大半個時辰才全部運出來。

當最后一箱清理完畢,虞進對崔三娘作了一個請的手勢:“崔掌柜,貨在這里了,驗一下吧。”

崔三娘早就期待這一刻了,聞言沒有說話,對虞進輕輕點了點頭,然后和泰升商行一位老朝奉一起向那些木箱走去。

稍稍平復了一下激動的心情,崔三娘輕輕揭開最近的一個木箱。

木箱一揭開,整個人稍稍有些失落:放眼看去,是一些不起眼的稻草,不過崔三娘很快把這一點點失落抹去,撥開那些稻草后,只見一塊紅綢包著一件圓圓的物體,不用說,這件就是虞進開發的新產品。

慢慢打開,突然間,崔三娘感到眼睛前一花,不過,很快又眼前一亮。

眼前一花是因為陽光照在玻璃上,剛好折射在崔三娘的眼簾,眼前一亮是,眼前這件物品不僅精美,還超出了崔三娘的預期。

“啊,這,這是...”一旁的老朝奉也吃驚得失聲叫了起來。

這是一只大約一尺多折紋玻璃花瓶,類似后世插花的瓶子,造形突破不是直就是圓的限制和傳統,有點像竹子曲折向上。不僅僅是造形和工藝上的突破,那晶瑩剔透的材質,給予崔三娘和泰升老朝奉極大的視覺沖擊。

漂亮得一塌糊涂。

崔三娘感受著那種似玉非玉、似水晶非水晶的特別質感。特別是從花瓶的一側,很輕易看到另一側的情況。這讓崔三娘感到很奇妙。

這是大明歷史上第一只玻璃花瓶,也是世界上第一個玻璃花瓶,崔三娘一瞬間就被這種神秘的美麗給征服了。

放在后世,這種情況很難理解,不同的知識文化水平,決定不同的感知和審美觀,就像原始社會,剛開始的貨幣并不是金銀。而是貝殼,在現代人看來,那不可思議,可在古代那是理所當然。

“洪老,你給掌掌眼。”回過神來,崔三娘把這件玻璃花瓶交給一旁的老朝奉。

“是,小姐。”洪老眼前一亮,馬上小心翼翼的接過來。

看他那小心翼翼的樣子,好像拿著一個前朝的稀世珍寶一樣。

“好東西,好東西啊”老朝奉接過來一看。忍不住喃喃地說。

就在老朝奉在贊美那個精美的花瓶時,崔三娘又打開另一個箱子,這一次是一套器皿。不用詢問虞進,也知這是沏茶用的。

這是一套透明的茶具,和傳統的茶具一樣,一壺四杯。

崔三娘拿著玻璃茶壺把玩了一會,然后扭頭對虞進說:“虞公子,這些茶具,是裝飾用,還是真可以當茶具使用?”

虞進笑著說:“皆可。”

“不錯,造形別致。如果拿來沏茶用,可以清楚看到茶色。有利于更好的掌控茶葉的火候,要是放上像君山銀毫這種茶葉。更是有趣。”崔三娘見多識廣,很快就想到用這種新式茶具的好處。

接著,崔三娘又看了薰香用的玻璃薰爐、養魚用的魚缸、各式各樣玻璃擺件,到了后面,老朝奉和崔三娘并不是檢查商品的質量,而是為了開眼界。

虞進任由二人擺弄,在一旁的涼亭,一邊欣賞的風景,一邊吃著果點。

現在家大業大,虞進對自己絕不吝嗇,穿得舒適,吃得精細,去到哪里,隨身都帶著各種美食。

生不帶來,死不帶走,留得再多也沒用。

“虞百戶,這么漂亮的東西,就這樣賣了?”青兒一臉不舍地說。

崔三娘看花了眼,在旁的青兒也看紅了眼。

這個年代的審美觀大多相同,崔三娘喜歡的,青兒也喜歡,看到這么多漂亮的東西,青兒一下子打起了小九九。

“看中哪件,只管挑去。”虞進早就看透她的小算盤,大手一揮,慷慨地說。

反正這些玩意不值幾個錢。

青兒心中一動,不過很快搖搖頭說:“不,這些太普通了,小女子要虞百戶親手做的。”

相處久了,青兒知道虞進有一手好手藝,凡是經虞進手的,都有化腐朽為神奇的效果。

這妞,倒是識貨。

虞進現在心懷不錯,聞言爽快地說:“行,只要你有耐心,因為我有靈感時才動手。”

“本姑娘最不缺的就是耐心。”青兒笑臉如花地說。

一想到自己又能有一批精品入庫,青兒的心情不是一般的好。

看到虞進陷入沉思,青兒突然好奇地說:“虞大少爺,你在想些什么?”

虞進楞了一下,這才有些期待地說:“不知我娘現在走到哪里了?對了,青兒姑娘,你哪里有沒有這方面的消息?”

“想著你娘是假,是想著那個美女郎中吧?”青兒有些不屑地說:“沒想到,風流倜儻的虞大少爺,還是一顆癡情的種子。”

這聲音,怎么有一種酸溜溜的味道?

就虞進和青兒聊天時,一旁的崔三娘也和泰升商行的老朝奉洪老交換起意見。

洪老是泰升商行最權威的朝奉,他的一雙眼,號稱“火睛金睛”,什么贗品絕逃不過他的眼睛,而他看東西也很準,只要他說好的,那肯定大有前途。

崔三娘能有這么大的權限,并和虞進建立牢不可破的盟友關系,這與洪老在元老會給出的高度評價分不開。

虞進推出新品,洪老也被泰升商行委以重任,參與談判。

“洪老,這些東西怎么樣?”崔三娘壓低聲音道。

“很好,只要經營得當,不下于泰升鏡。”洪老一臉激動地說。

成了。

洪老說一般,那就是值得一試;說好,那就前途光明,值得去做;說很好,那是非常看好它的前景,無論如何都要爭取。

聽到洪老這樣的評價,崔三娘點點頭說:“洪老和我都想到一塊了,那依洪老之見,這些東西,我們能給出什么樣的價錢?”

新產品出來了,但是價錢方面還沒有談,這個關乎到泰升商行的利潤,上次裕鏡的事,崔三娘自作主張,同意虞進把炒到幾十兩的泰升鏡,一下子就降到二兩,還換了名字,泰升鏡改為裕鏡,雖說解釋了清楚,但是族里還有很多人表示不滿。

他們認為崔三娘并沒有努力替泰升商行守住利潤。

為此,崔三娘特意把洪老請來,詢問他的意思,以堵悠悠之口。(未完待續。)

ps:回家過年,網絡成為老大難,一年沒幾天在老家,親戚朋友什么的,忙不過來,更新方面只能說對不起了,不管怎樣,感謝一直支持炮兵的書友,這本書炮兵不會太監,這可能是炮兵最后一本歷史,因為寫歷史真不掙錢,下本準備轉類型


上一章  |  大明小郎君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