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無限召喚第0256章 廣開財路掙大錢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三國之無限召喚 >>三國之無限召喚最新章節列表 >> 第0256章 廣開財路掙大錢

第0256章 廣開財路掙大錢


更新時間:2015年12月29日  作者:藤洛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藤洛 | 三國之無限召喚 
您可以按“CRTLD”將“幼獅書盟”加入收藏夾!


話題只有一個——錢!

軍隊缺錢,衙門缺錢,現在連家里也缺錢啊!

劉芒找宋應星的目的,就是想研究一下,如何利用太原、雁門豐富的礦產,廣開財路,多掙些錢。

宋應星涉獵極廣,涵蓋農業、手工業的方方面面。劉芒讓他隨便說說,他就真的隨便說了起來。

宋應星知識淵博,口才也好,最有特點的,就是那極快的語速。

不大會功夫,他就談及了器械、磚瓦、陶瓷、蠟燭、紙張、兵器、紡織、染色、制鹽、榨油、浸種、擂秧、耘草、石墨等幾十個方面。

“等等!”

這一次,劉芒不是嫌他說話太鬧挺,而是因為聽到了“石墨”,石墨是漢魏時煤的名稱。

劉芒前世知識實在淺薄,但山西(也就是并州)盛產優質煤還是清楚的。他一直琢磨,能不能在采煤上做些文章,開辟新財路。

“長庚先生詳細說說石墨吧。”

“雁門盛產石墨,尤其是平城一帶,石墨品質極佳,且便于挖掘。”

平城就是今日山西大同。宋應星在葰人時,四處考察,他所掌握的信息,和劉芒前世的記憶基本吻合。

聽宋應星這么說,劉芒來了興趣。

“石墨是好東西,用其冶鐵,可事半功倍。也可取代木柴,生火做飯取暖。只要開采,便是一本萬利。故,石墨也有‘烏金石’之稱”

宋應星這個觀點,也和劉芒的記憶相吻合。山西煤炭,不就是造就了很多土豪嗎?

劉芒和長孫無忌都被宋應星的極快的語速和興奮的表情感染了。

采煤,還真是發家致富的捷徑啊!

只有李鴻章表情依然凝重,不過,被劉芒敲打過幾次,李鴻章變得沉穩了許多,并沒主動說出自己的想法。

劉芒見李鴻章沉默不語,想起他可是晚清洋務運動領袖,而洋務運動的重點之一是興辦實業,而采煤就是實業。

“鴻章,說說你的想法。”

劉芒發問,李鴻章略一遲疑,道:“長庚先生所言極是,但屬下還是頗為擔心。屬下雖然不懂石墨,但久居晉陽,也曾見人撿拾石墨以為柴薪。只是,石墨運輸困難,百姓尚不習慣以石墨取代柴薪,且使用石墨為燃料,還需重修爐灶,頗為不便。”

李鴻章一說,劉芒的情緒又低落下來。

是啊,以煤代替柴薪,表面上是換種燃料,卻涉及人們生活方式和生活習慣的改變,這可是個**煩。

宋應星雖然博學,但他只是科學家而不是商人。涉及到商業貿易問題,遠不如李鴻章。他說煤炭的好處,只是從科學的角度分析,并沒考慮人們能否接受煤炭,更沒考慮運輸和販賣。

“可是,用石墨冶鐵,絕非用木柴冶煉可比啊。”

李鴻章點點道:“確如長庚先生所說,石墨有助于冶鐵。在冬季,我軍駐防各部如以石墨代替柴薪,可以讓將士們免受冬寒,避免凍傷,提升戰斗力。可是,屬下以為,開采石墨是長期戰略,短期難以獲得收益。我們現在急需用錢,石墨如遠水,難解近渴。”

李鴻章一番言論,徹底澆涼了劉芒的熱情。

李鴻章說得沒錯,采煤和冶鐵一樣,非一兩年可見效益,適合納入長期發展戰略,而不適合用來應急。

屋里,剛剛有了活躍的氣氛,現在又冷了下來……

“快幫鵝開下門,大魚來了么!”佟湘玉充滿喜感的聲音從門外傳來,門開了,一股鮮美的香氣撲面而來。

“哇,這魚好香!”

“就是么!鵝店里用的,都是昭余澤的大魚,鮮美地很!”佟湘玉忙不迭地給幾個人分著魚,“這是鵝奉送地么,不要錢!”佟湘玉貪財、摳門,送一碟小菜,等于在她身上割一刀,能送這么大一條魚,幾乎等于要了她的命。

在給劉芒夾魚的時候,佟湘玉湊近劉芒,低聲哀求一句:“太守,你千萬莫要計較,鵝那天就是說著玩么……”

劉芒楞了一下,反應過來,原來她還是擔心被追究攛掇客人販賣私鹽一事。

“哈哈……”劉芒爽朗一下,嘗了一塊魚,揶揄著佟湘玉。“佟掌柜,你是舍不得放鹽嗎?這魚也太淡了吧!”

佟湘玉被拆穿,臉微微一紅,辯解道:“魚么,放多了鹽,就不鮮了么!”

佟湘玉說了些好聽的話,敬了酒,走了。

劉芒等人再次回歸正題。

李鴻章夾起一塊魚,笑著道:“因這佟掌柜,屬下倒生出一個想法。”

“快說說。”

“開采石墨,是長期之功;短期,不如在鹽上下下功夫。”

“鹽?”

劉芒和長孫無忌也一直犯愁鹽的事。

并冀之戰雖暫時告一段落,但袁紹必定會以切斷食鹽通路來遏制太原、報復劉芒。

這個時代,食鹽和生鐵,屬于戰略物資,其重要程度,堪比糧食和馬匹。而朝廷對食鹽和生鐵的管控,甚至比糧食和馬匹還要嚴格。

食鹽是生活必需品,也是最好的貿易物資。漢代實行鹽鐵專營,也就是政府壟斷,使得食鹽的價格始終高居不下。

食鹽利潤大,且便于運輸。如果真能如李鴻章建議的那樣,販運食鹽,不僅能獲得豐厚回報,而且還能迅速見效!

可是,去哪里弄鹽呢?

“鹽池啊!”宋應星立刻給出了答案。

“鹽池?”

劉芒和長孫無忌李鴻章對望一眼,全都面露喜色。

對啊!

鹽池,位于并州南面,屬司隸校尉部河東郡。鹽池,是一個大的鹽湖。

因周圍都是鹽堿地,不適合耕種,鹽池并沒有建城設縣。但是,朝廷曾在鹽池設立鹽監,專管附近鹽務。

諸侯會盟討伐董卓,董卓劫持朝廷西遷長安,以潼關天險為屏障,抵御中原諸侯。

而諸侯同盟漸漸瓦解,各霸一方。因河東郡緊鄰董卓的勢力范圍,沒有哪個諸侯敢獨自涉足河東。漸漸地,河東成為董卓和中原諸侯之間,一塊緩沖地帶,也成為多家偶爾涉足,又無人常駐管理的“三不管”地域。

鹽池所設鹽監,也隨之荒廢。鹽池成為無人管理之地。

長孫無忌和李鴻章都是為官之人,慣性思維使得他們不敢打屬于朝廷的鹽池的主意。而宋應星只是一個科學家,不受官場體制束縛,只是就“哪里有鹽”的提問,給出答案而已。

他提到鹽池,立刻打開了劉芒等人的思路。

“小乙!”劉芒喊來燕青,“立刻把伯溫先生喊來!告訴佟掌柜,我們要在這里通宵暢飲,讓她多備酒菜!”


上一章  |  三國之無限召喚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