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蒼茫第三十八章 諸事紛擾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明末蒼茫 >>明末蒼茫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十八章 諸事紛擾

第三十八章 諸事紛擾


更新時間:2015年12月22日  作者:人在夜半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人在夜半 | 明末蒼茫 
剛剛更新的小說:


作者:

更新:20150911

,趙烈乘坐福海號來到大山子島,看到多出了四艘福船,還有兩個船型怪異的海船,登上碼頭,李虎以及幾位船長,各船頭目跪迎趙烈,隨后眾人先后進入議事廳,張鼓聲奉上此行收獲的賬目,趙烈大約看了一眼,收獲了十五萬兩白銀,銅六萬斤,硫磺八萬余斤,糧食一千余石,太刀七百余把,棉帛七千余匹,絲綢一千余匹,折扇一千余,倭磁兩千余,大小金銀判兩千余,具足十余副,鐵甲六副,皮甲三十余,鐵炮四十余,朝鮮火銃二十余,大筒六具,鐵槍六十余。〔〕福船四艘,朝鮮海船兩艘。

“人員損失。”趙烈大略一看放下,他首先過問人員,對于初建的水師來說每一個海員都是珍貴的。

“大人,我等還是沿用上次方略行事,朝鮮船不戰而勝,而倭奴船中第一船,第二船沒有抵抗,反而是最后的三號船拼命抵抗,被我等三船夾擊俘獲,我軍損失六人,受傷八人,其中致殘兩人,朝鮮,倭奴皆無活口。”李虎施禮稟報。

“陣亡人員詳細登記了嗎。”趙烈問道。

“大人,陣亡兵丁的姓名、家眷、子女、親族盡皆造冊。”張鼓聲近前稟報。

“下發此次賞銀、餉銀、撫恤銀與家眷,衣冠葬在石島忠烈祠,我親自拜祭。”趙烈吩咐道。

“謝大人憐憫。”一眾人等齊聲拜謝,都是久經沙場,以往都是海葬了事,發點撫恤銀兩,至于忠烈祠,不是沒有,但都是有品階的軍將,至于船頭、小兵入忠烈祠從沒聽說過。從今日始,普通一兵也可進忠烈祠,配享香火祭祀,值了。

“致殘人員入千戶所,各分得五十畝田畝,田畝由公中派人打理,收益歸個人所有。”趙烈再加把火。

“多謝大人,謝大人憐憫。”眾人盡皆跪拜于地。

“起來吧,”趙烈眼含熱淚對著眾兵將說道:“諸位為國為民奮勇殺敵,本官為你等所做菲薄,慚愧至極。”是的,來至后世的他對于這等為國獻身的勇士深深感激,他們的死帶來的是難民的希望,大明萬民的希望,也是他趙烈的希望。

眾人也是眼含熱淚齊道不敢。

“好,大家還得看開些,逝者已逝,銘記在心則可。”趙烈安慰一下眾人。“張鼓聲,今日就下發賞格、餉銀。”利益還是最關鍵的,及時發放關乎軍心士氣,趙烈決不能像大明賞功一般來回報賞腦殘的用上幾個月,甚至一年,真的出現后世話講的情形,賞功到了,人卻不在了。

眾人轟然應諾。〔〕

當天晚上又是一個歡樂的夜晚,安全歸航,賞格下發,眾水師官兵一醉方休。

第二天,趙烈召集眾人,告之船隊修整一段時日,先到石島修繕船只,然后船隊隨自己南下公干。

石島船廠中忙碌萬分,漁船先放到一邊,所有的人員對船隊的大小十三艘船檢修,大的毛病沒有,小的毛病到處都是,帆的破損,桅桿的碎裂,底倉的漏水,甲板的更換,船底的防水。這個過程也讓從沒見過海船內部的學徒們大開眼界,也是一個學習的過程,讓他們受益匪淺,終于有了點閱歷,抓住點門道,而不是原來的門外漢了。

趙烈此時又得到個好消息,匠作處來報,畜力的鍛錘終于琢磨出了樣機,趙烈聞言大喜,立即來到了匠作處,匠作處位于海灣西北的山腳下,為了將來的擴充,圈占了百余畝的空地。這里有一股不小的山溪流過,正適合水利機械的使用,不過,夏季半年的水流尚可,入冬后,水量減少,畜力就比不可少了,石島灣的條件就是如此,趙烈已經是很滿意了。

剛到營門,一眾匠戶跪迎趙烈,隨后到了大的棚戶里,只見一大一小兩個臺子立在那里,趙烈仔細一看,與自己告之的腳踏米臼差不多,只是改變間距的方式,分成兩種,一種全部粗大精鐵構件組成,前杠較長,錘頭粗大,速率較慢,乃是重錘,錘擊剛出爐的生鐵錠子,另一種是粗細小了一圈,前杠較短,速率較快,乃是后續精加工的輕快擊錘,兩者各有用途。

“大人,我等各做了十個樣機,前杠粗細、長短、間距等各不相同,把庫里的閩鐵大部用掉,”說道這里,郭福偷偷看看趙烈。

“郭頭,此為公中事物,不吝物件,無妨。”趙烈馬上安撫了一下郭福脆弱的小心臟。

郭福馬上眉開眼笑:“大人,我等多次試用,選中了各一種鍛錘,又詳加改進,制成這兩種錘臺。”

“開動試制。”趙烈發話。

“遵命。”郭福馬上命小工拉來兩頭黃牛套上開動。

另一邊一個鐵匠用大號鐵鉗鉗出一個十余斤重的燒紅鐵錠放在錘臺上,只聽乓乓的重物錘擊之聲,只見鐵錠逐漸變薄,鐵匠將鐵錠移動讓其受力均勻,薄到一定程度將其移到下一個錘臺,錘擊速度快而輕,這時又上去一個鐵匠,兩個人用鐵鉗不斷移動鐵板,十幾分鐘后終于一塊較為均勻的鐵板終于成型。

趙烈率先鼓掌,眾人隨后鼓掌,郭福更是興奮的滿臉通紅,也不知從何時起,趙烈逢高興事就鼓掌的習慣風靡石島,真是上有所喜下有所好。

“郭頭,此臺制成,你等功勛卓著,著獎勵白銀百兩,另,今后改進一項效用,獎勵白銀三十兩,水力錘臺獎賞有效。”趙烈繼續嘉獎,此氣可鼓不可卸。

“謝大人恩賞。”眾工匠同聲拜謝,激動不已。前趟是火器組得了獎賞,今次終于輪到自己揚眉吐氣了。有的人已經想到家中婆娘看到銀兩時兩眼放光的情形了。

趙烈又畫出一種簡易的板甲,讓郭福試造樣品,就是上身分為前后兩片,分別用鍛錘打造,再用皮革合體,有了鍛錘,這個板甲制造簡單,節省成本,文山甲每個甲葉的打造,人力、時間、金錢真是耗費不起。這個板甲腰部有鐵裙,腿部有鐵護腿,除了鐵裙,其他的都沒有甲片,大大節省時間。

袁義一邊旁觀可是體會到上番郭福等人羨慕嫉妒恨的心情了,比自家多五十兩呢,他可是不想火藥配方紀效新書就有,他只是摸索出來,比錘臺可是容易多了。

“袁頭,你等打造火銃銃管用何器具,本官意欲一觀。”趙烈此前沒有打造火銃,主要是對生鐵的材質沒有信心,人力捶打精鐵產量可憐,成本太高,還有魯密統可以應付,此番,鍛錘已成,生鐵捶打成精鐵成本大降,火銃終于可以提上日程了。

袁義立時心花怒放,大人終于給我等機會了。

“大人隨小人這邊一觀。”袁義引領趙烈來到離此較遠的另一作坊,只見一角有兩個鉆臺,袁義操作一番,趙烈問明鉆頭就是用百煉精鐵,后有轉輪以及把手轉動就可,不過,趙烈只覺哪個地方別扭,又說不出來。

“多長時間可以出一根銃管。”

“稟大人,最快也得二十五天方可。”袁義回道。

尼瑪,趙烈吐槽了一下這龜速。

“賞格,試制出加快的法門,每加快一天獎十兩銀子。”趙烈又祭出巨獎這一大殺器。

袁義等工匠登時被巨大的驚喜包圍,口中語無倫次的回應。

趙烈事多人忙,起身回轉,出門外剛上馬,奔出沒幾步,驀地想起了什么,打馬而回,眾工匠剛剛恭送完畢,還沒來得及返回,只見大人打馬馳回。

“袁頭,取支筆來。”趙烈終于想起為何這般別扭,因為袁義所用的鉆頭沒有螺旋,只是個光禿的鉆頭。趙烈不懂太多的后世的機械知識,不過,日常生活常見的螺旋轉頭還是曉得的,大致用筆畫了出來,趙烈不知,他無意中解決了另一問題,由于銃管近一米的長度鉆銃時工匠得小心翼翼,不讓鉆頭跑偏,雖說銃管,鉆頭已經固定,不過鉆頭的磨損還是造成銃管的薄厚不一,而螺旋鉆頭那是可以大大加強穩定性。

袁義苦著臉看著圖樣,心中吐槽不已,小爺,如果真是好用,我等的獎勵就飛了,您能不能不要這么能干,留給我等一口湯水啊。袁義一抬頭看到趙烈似笑非笑的看著自己,心中一突。

“袁頭,雖說畫出來這個物件,不過,側邊紋路與前方鉆頭角度還要多番研試,此次改進時間的賞格不變。”趙烈還要多樹典型,如何在意這點小錢。

袁義老臉一紅,忙跪拜謝恩。

最后,吩咐袁義,陳福兩人盡快把兩千多分來的遼民鍛煉成熟手。

趙烈回到大帳,只見趙達正與兩個中年人談笑,看到趙烈回來,趙達忙上前稟報,文登縣范項問、顏君宜求見。

只見范項問是一個四十余歲微胖的男子,另一個顏君宜黑瘦的三十余歲模樣。

范項問剛剛到達石島,已是震驚不已,赤山鎮的伙計向他稟告新來的千戶大人引來數萬人口在石島灣大興土木。范項問立時覺得有商機,不過難民沒有銀子,商機有限。下一次接到稟告,萬余難民發餉,還有數千軍戶拿餉,這下,范項問坐不住了,拉上好友顏君宜來石島一觀,范項問一看之下大驚,整個石島灣忙碌不堪,市鎮、港口、船廠、窯口,加上數萬人口,這是一個新的城鎮啊,登州城才多少人口,現下,還沒有商戶入駐,大好機遇啊。

“大人,我等是文登縣的商民,小人名喚范項問,乃是范記米鋪,范記酒莊的東主,這位是我好友顏君宜,乃是顏記雜貨的東主,今聞大人赴任特來拜見。”范項問低眉順眼的遞上承儀。

“無功不受祿啊,范東主,顏東主必是有事登門,說吧,什么事。”趙烈勞累一天,希望快刀斬亂麻。

“大人,我等觀聞石島沒有商戶進駐,未能方便生計,故此貿然前來,望大人成全。”范項問笑容可掬的回道。

“當然可以,不過,本官乃是軍將,快人快語,此地商鋪只租不賣,另外商稅十五稅一。”趙烈也是笑瞇瞇的回應。

“大人,不可通融一二。”范項問試探問道。

“不可,哪家來此一視同仁。”趙烈正色回應。

范項問與顏君宜相視一眼,同聲應是,兩人不覺得租賃商鋪有什么不妥,將來不妥,隨時可撤嘛。

ps新人新書拜求推薦收藏,謝謝了。

作品本身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如因而由此導致任何法律問題或后果,本站均不負任何責任。

熱門小說


上一章  |  明末蒼茫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