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艦隊第五十九章 上海新景象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明艦隊 >>大明艦隊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十九章 上海新景象

第五十九章 上海新景象


更新時間:2017年03月26日  作者:鐵血坦克兵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鐵血坦克兵 | 大明艦隊 


鐵道兵來到上海的半年之內,就修建出一條淞滬鐵路,這樣的度也算快了。天籟小說⒉3不過淞滬鐵路建造相對也容易,沒有隧道和長大橋梁之類的控制性工程,沿途中的幾座橋梁,都是小得不能再小的橋梁,跨度很小,難度一點不比當年江南最常見的的石頭橋高多少,有了水泥和蒸汽機吊車之后,鋪設一座小橋相當容易。

不過以這個時代的技術,如果要修建長江大橋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不要說長江大橋了,就算是淮河大橋,錢塘江大橋,贛江大橋,湘江大橋之類的都沒任何可能。

蒸汽機車喘著粗氣緩緩駛入上海北站,再往前就沒有鐵路了,通往南京的鐵路線目前還在施工之中,鐵道兵的規模已經擴大到十五萬人,因為豐富的財力和先進的后勤運輸保障支撐一支如此龐大的準軍事力量,這如果是在以前的話,根本就不敢想象。

目前的鐵路,都還是木頭軌道加上鐵皮,等到將來鋼鐵多了,是會實現全鐵軌的鐵路。

“這條鐵路在開通之后,除了貨車,我們還開通了客車。一開始很多人看到噴著火和煙霧的火車頭,還會覺得恐懼,以為是天上的火龍下凡了。不過運營一段時間之后,因為火車的度快,很多人就選擇用火車來運輸。從工業區去吳淞口,沿途中有不少人也開始選擇乘坐客車了。只不過這條鐵路還沒開始盈利。”姚廷遴介紹道。

王新宇點了點頭:“東番的鐵路是完全虧本的,主要是軍事用途。這條鐵路,還有在江南修建的鐵路,將來都是盈利性質的。不過想要讓鐵路盈利沒有那么快,還需要很長的路子要走!遲早有一天,我們可以從上海坐上火車直接就能去北京了。”

在上海北站下了車,早就有龐大的車隊和騎兵在這里等候多時了。王新宇和姚廷遴上了馬車,車隊在騎兵護送下,往上海老縣城的方向開拔。

沿途過去,蘇州河北面的城區已經展起來了,在蘇州河北面的城區,都是工業區,在這里林立起一座座紡織廠、紡紗廠、服裝廠、絲綢廠、鞋帽廠、被服廠、罐頭廠、酒廠和制糖廠等各種輕工業的工廠。工廠的附近是宿舍區,還有小規模的商業區,有人在這里開了小店鋪,酒樓,飯店等。

如今頭腦精明的部分江南士紳已經開始轉型,他們看到當地主租地的收入比起從事工商業來要低得多了,有不少士紳干脆把土地包給了一些擅長土地經營的小地主,自己帶著錢來到上海展。

雖然現在的大明工商稅不低,比起前明時期的工商稅來是高多了,但是各種新式的機械投入到生產中,高效率的運輸工具投入到運輸行業中,使得工商業的利潤也變得更高,而且滿清朝廷在江南的時候,稅收一點不低啊,現在換了個主人,稅收雖然更高了,但是生產效率也更高了,賺的錢也更多了。

由王新宇主導的南洋公司并不排斥士紳從事輕工業和商業,也鼓勵競爭,至于南洋公司自己,本來就是海運業起家的,現在又有了重工業和6上運輸行業,再加上正在成形的金融行業,那些輕工業和小商業不妨就讓江南士紳們自己去競爭去。

不管江南士紳如何展,最終總是要牽涉到銀行業,只要將來南洋銀行開始行紙幣,那就是開動印鈔機就能源源不斷的賺到錢,江南士紳再怎么賺錢也比不過南洋公司。

姚廷遴介紹說:“江南的士紳還是比較有進取心的,他們看到工商業賺錢,上海的地皮價格也在上漲,他們都紛紛來這里展。不過別的地方的士紳還是沒有這樣的眼光,他們沒有進取心,只知道抱著自己的土地不放。”

“無所謂了!他們沒有眼光,看不到未來,那么他們就注定要被沒落。”王新宇不以為然的回了一句。對那些士紳,他們沒落了就沒落了,就算他們去投靠清廷,投靠吳三桂,甚至去投靠闖營都無所謂了,自己有著強的實力就能解決一切。

蘇州河,把上海市區一分為二。蘇州河的北面是工業區,車隊從蘇州河上的石頭橋過去之后,到了蘇州河的南面,這里就是當年世界上最繁華的商業區了。

車隊過了蘇州河上的橋梁,進入商業區之后,映入眼簾中的景象又完全不同了,這里看不到工廠,都是一棟棟住宅區,大街兩旁是各種商店。穿過了住宅區之后,就是上海最繁華的商業區了。

當然了,這個時空的上海城市規劃,和真實歷史上后來的上海完全不一樣。真實歷史上的上海是外國人修建起來的,是一個在萬國租界上展起來的城市,所以城市的街道都是曲折復雜,沒有一條路是直線的。而這個時空的上海,完全是東方人自己的城市,街道的布局和北京、西安、南京這些城市相似,都是正南正北走向,除了黃浦江邊上的沿江大街,受到地形影響之外。

車隊沿著西藏路一路往南走,穿過了南京路,又穿過淮海路,來到上海南面的老城區。

西藏路是王新宇命名的,叫西藏路,所有的人都不明白,為何要取這個名字,就算是王余佑和姚啟圣這樣聰明的人,也只能想到,王新宇將來要把吐蕃納入自己的囊中。不過王新宇心中明白,這是后來道路的名稱,只不過恢復了而已。

車隊進入老城區,這里就是后來上海城隍廟一帶。

“王爺駕到!”隨著一聲長喝,城門口的衛兵和老百姓都紛紛跪下。

進入了上海城內,張煌言、黃宗羲、王夫之、顧炎武、方以智、祁班孫等一批文官早就在這里等候多時了。

“吳三桂狼子野心,挾天子以令諸侯,吾等當立魯王為監國!”張煌言獻策道。

方以智道:“此前天子棄國南狩,令我江南士子心寒。如今天子又落入吳三桂之手!王爺,這吳三桂先降韃子,如今又挾持天子,若是此人攻占京城,對我江南不利。”

祁班孫、顧炎武等人也紛紛附和:“還請王爺請魯王來應天!”

“立魯王為監國一事,恐怕會使我大明內訌,還需從長計議!”王新宇搖了搖頭。

“即便不立魯王,可先使魯王來應天府,也好牽制吳三桂。”張煌言道。


上一章  |  大明艦隊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