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約翰的兩次會面都是不歡而散,這個約翰根本沒有打算想要放棄。他也到過很多地方,看到過像這樣的翡翠原石不少,可是他現在的********全在了張曉薔的這里。
他想獨占這個礦坑!
張曉薔接下來做了幾單原石生意,沒有通過武強,而是自己根據自己的門路做的。并且還是用的是上次的工匠,按照客戶的要求,直接做成了成品。當她把這個做好的成品擺在了店里,等著顧客來取時,很多的人注意到了這個物件,有的人出更高的價格來收購了。
張曉薔只能委婉的謝絕了,說明這是有人出我預定的貨。
她不想再通過別人來銷售翡翠工藝品了,想要在自己的店里做一些高端的,把自己的品牌做出去。
相對低端的放在“三秦風光”里售賣,叫近“三秦風光”的生意非常的好,前來參觀的人絡繹不絕的。
張曉薔還和幾個大的旅行社簽定了協議,這樣更加的增加了來店里的客流。
只要有團購的訂單,張曉薔就會給李軍他們,漸漸的,大家對這個農民手工藝術品也越來越接受和了解。
對于上次九爺提到的古錢幣一事,張曉薔抽空回了一次老家,去了那個地方。
這次,張曉薔沒有獨自去,同去的是李軍和王大山。
因為,如果古錢幣的量大的話,可以做成藝術品。一個是古錢幣自身的價值,再加上中國傳統的結繩工藝,相結合就相當的完美了。
張曉薔先是回到了村里,看了現場的一些農民工藝的加工,然后就和王大山、李軍去了位于老家不遠的地方。
開車四個多小時,就到了這個地方。
當地有個九爺的朋友,他當了張曉薔一行三個人的向導。
沒有想到,在當地的跳蚤市場里,古錢幣眼花繚亂的。
這里的古錢幣以清朝的為主,因為這里曾是清朝的金庫所在地。
的確,這里隨處可見清朝的銅錢,真的假的,魚龍混雜。
九爺介紹的這個朋友,叫李向,他將張曉薔帶到了自己的家里。
他在自己家里建了一個小小的博物館。
很多年前,他就自己開始走街竄巷的以各種方式將銅錢收購回來。
其中不乏一些珍品。
張曉薔非常欣賞這個人的收藏眼光。
李向又介紹了一些家里存貨不少的人,并且說是一些村民家里也不少呢。
張曉薔和王大山、李軍商量著這個事情如何的著手去弄。
目前,市面上銅錢的價格不是很高,可是李向根本也沒打算去出售這些。
當張曉薔提出想做古錢幣的藝術品,但是不用那些稀有的錢幣,只是將一些普通的不值錢的利用起來,做成鼎、船、劍之類的。
因為李向是當地人,而且有一些威望,張曉薔就決定和他合作開發這個項目。
李向說是考慮兩天,先讓他們三個人在當地逗留幾天,順便看看這里的風土人情。
張曉薔卻不想在這里久呆,因為這里只有銅錢,其他的無非就是一些陶罐,價值不大。
三個人一起在塬上轉著,李軍說:“那個李向看起來就是個農民,沒有想到意識還不差勁。”
王大山說:“這里的農民都被盜墓賊和外來的商人教的精明了。”
這時,一個中年婦女神秘兮兮的走了過來說:“聽說你們也是從外地過來收銅錢的?我家也有,很多。”
三個人一齊看著這個身著著藍色外衣的女人,她四十多歲了,有一些蓬頭垢面的樣子。
張曉薔說:“大嫂,你家里有多少?”
這個女人看了看四周,然后湊了過來小聲的說:“我家那個死鬼男人以前就是搞這個的,當時只是聽說這個有多值錢的,他就整天去收,可是到后來,也沒有掙到多少錢,反而把命都搭了進去。現在,家里孩子大了,要娶媳婦,沒有錢,只有這一堆銅錢。”
這個女人邀請大家一起去家里看看貨品。
這三個人就跟著這個女人去了她家里。
看這她家低矮的瓦房,在村子里是那么的不顯眼。
推開破舊的木門,院子里全是破爛的物件。
“你們看,我家的那死鬼這幾年啥都不干,成天做著發財夢,把家里搞成啥了。”這個女人還在叨叨著。
進了屋子,一股發霉的令人作嘔的氣味傳進了鼻子。
張曉薔拼命的忍著。
一張破爛的床鋪,上面是幾條棉絮一樣的破被子,根本看不出什么顏色。
這個女人使勁的掀起床板,下面有個大木箱,打開后,里面全是銅錢。
張曉薔第一次見到這么多的銅錢,成色看起來還不錯。
李軍說:“大嫂,這個怎么保證是真的?”
這個女人眼睛一瞪的說:“那個李向天天都盯著呢,只是我不想賣給他。他是個黑心的販子,到了他的手里,不知道會剝多少皮。反正你們也是來收購銅錢的,我就直接賣給你們。”
張曉薔說:“我知道了,那天跟蹤我們幾個的人就是你。”
“是的,你們一進村,我就看見了,一直找機會想要和你們來談這個事情。我一個寡婦家家,能多賣錢就多賣錢。兒子要娶媳婦,這些銅錢不能吃也不能喝的,我也不懂市場行情,那個李向肯定不會給我多少錢的。”沒有想到這個女人,還有這樣的心思。
李軍說:“大嫂,你出個價吧。”
這個女人不睱思索的說:“三萬,論堆賣了。一手交錢,一手交貨。”
張曉薔說:“好的,我拿幾個樣品,先給你兩百元,明天,我把錢給你。這會兒,手頭上沒有那么多現金。明天我去縣里銀行取錢。”
這個女人一看張曉薔如此爽快,就接了下這兩百元錢,讓張曉薔隨便抓了一把。
李軍有一些不解的看著張曉薔的動作。
三個人從這家里出來,就直接去了縣里,因為天快黑了,得去賓館住宿。
王大山開著面包車,三個人就去了縣里,找了一個看起來很干凈的招待所,開了兩間房,然后就住下了。
張曉薔一個人住著,她坐在床上,將那一把銅錢全部放在床上。
然后,打開了位面。
關于古錢幣鑒定,有個一專門的位面在介紹著。
觀看了一些關于古錢幣未來市場的發展。特別是清代有錢幣,在未來的幾年里,這個將作為把玩的物件以及辟邪鎮災之用的。看著上面對五帝錢和十帝錢的介紹,以及未來市場上的一些預測:
十帝錢是順治,康熙,雍正,乾隆,嘉慶,道光,咸豐,同治,光緒,宣統這十個皇帝年號的銅錢,現在民間稱之為十帝錢!十帝錢寓意:家庭順治!生活康熙!人品雍正!生意乾隆!事業嘉慶!前途道光!收入咸豐!內外同治!名譽光緒!萬事宣統!萬事宣統!寓意所有事情都在自己一手掌握之中。一般用的比較多的是五帝錢和六帝錢,尤其是五帝錢最多,五帝錢是用順治、康熙、雍正、乾隆、嘉慶五個皇帝的銅錢,因為這五個皇帝在位時國運昌盛,是最強盛的時候,因為后來的皇帝清朝逐漸走下坡路了,所以很多人不喜歡用十帝錢,而且五帝錢也比較容易集齊,五帝錢有合五行,有擋煞、防小人、避邪,旺財的作用,所以五帝錢用的最多。
看完了這些介紹,張曉薔申請了古錢鑒定。
將從那個村婦家里帶回來的樣品,從位面上鑒定了一下,得到的結果是真品!
這樣,張曉薔的心里就有底了。
三萬元,不是個什么大事情,可以成交。
她給李軍的房間里掛了個電話,告訴李軍,明天去把那一堆銅錢拉回來。
李軍還想問些什么,可是不知道如何問,就沒有說什么。
第二天,張曉薔一行三人帶著錢去了那個村婦家里,將那一堆錢幣裝上了車子,并且告訴那個大嫂不要告訴任何人。
給李向打了個電話,問他考慮的怎么樣了,那個李向支支吾吾的說:“還得再考慮一下。”
聽他這么一說,張曉薔說:“那你考慮吧,我有事先回去了,回頭再聯系。”
王大山開著車子直接返回了自己的村里。
這些古錢幣全部放在了李軍家里。
他們不想讓誰知道,也沒有找人幫忙,就自己把這些沉重的銅錢搬回了家里。
張曉薔好想動用位面戒指來存放,可是不現實。
她告訴李軍,自己要先回去,然后讓人開車將這些拉到燕京去。
王大山在張曉薔臨行前,請她吃了飯。
他代表村里的人感謝張曉薔和方傲白,為村里找了一條這么好的路子,讓一些有手藝的人可以掙些錢,不用再去背景離鄉的打工了。
張曉薔說:“大山哥,你以前也幫助了我們姐弟三人多次,再說我也是這里長大的,不能看著這里的父老鄉親受苦。你現在是村長了,對待大家都好一些,可不能像我那個大伯一樣,只活了他一個人。”
王大山說:“李軍、曉薔你們放心,這次能當上村長,也是大伙的支持,我不會辜負大家的。”
吃過飯,張曉薔去訂了機票,準備第二天就回家去。
這次回來,急急忙忙的,還沒顧上去看爸爸和媽媽呢。
這不,還有一些時間,就回去陪爸爸聊聊天。
鎮子上買了一些東西,就是一些補品維生素什么的,一大包的提著回了家。
一進家門,張永昌看見自己的閨女很高興的說:“那天聽老李家的人說是你回來了,匆匆忙忙的又和大山、李軍開車出去了。正在尋思著你什么時候才可以回家呢,正在和你葛媽媽說著,你就回來了。”
葛艷看著張曉薔手里提著這么多的東西,她說:“家里什么都有的,不用花這些冤枉錢的。”
張曉薔說:“也沒有買什么,就是一些日常保健品,你和爸爸一天天上了年紀,得好好把自己的身體保養一下才對。”
張永昌說:“我給你葛媽買了不少呢,可是她不愿意用。”
張曉薔說:“是嗎?爸爸,你可真是浪漫啊。”
葛艷假裝嗔怪的說:“你爸爸不管去哪里,回來總是買這買那的,上次的沒有用完,這次的又買回來了。”雖然嗔怪,可是說這話時,眼里全是溫柔和幸福的神情。
張永昌說:“我就是喜歡給你買。”
張曉薔被逗樂了,反正爸爸現在憑著自己的本事,過的還挺好,這就很不錯了。
想起了前一世,父親老實木訥的性格,以及最后悲慘的結局,被那個老婆壓榨的未老先衰,最后也是不到六十就得病而死。
看看現在,爸爸的樣子多健壯,而且看起來只有四十多歲的樣子。
本來就長的白凈透氣的面孔,加上葛媽媽平日里一直打理著他的衣著,衣服全都是一件件燙的平平展展的,讓他穿的舒舒服服的。
村里的一些人時常開著張永昌的玩笑說:“張老三,你這是準備重新娶媳婦,是不?看你每天穿的跟個新郎倌一樣的。”
張永昌總是憨憨一樣的說:“這都是聽媳婦的話,她讓穿什么我就穿什么。”
“這么聽媳婦的話,咱可是大男人家家的。”村里的打趣的說。
每當這時,張永昌總是一句話來表達:“我告訴你們,聽老婆的話會發財,真的。”
引起大家一陣哄笑,不過,對于張永昌的話,大家認為是有道理的。
因為,現在的張永昌,在村里確實屬于有錢人了。
蓋的房子,里面的陳設,在村里可是屬一屬二的。
這方圓幾個村,甚至這個鄉上,大家都知道果樹能手張永昌的大名。
對于他種出來的蘋果,一到開園時間,就被客商一搶而空。
名氣有了,人品也有了。
善良的張永昌,在村時,一直是樂于助人,尤其是對一些孤寡老人,經常送一些米、面、油什么的。
葛艷也跟著他一起在村里做著這些善事。
有錢不忘本,這一點體現的淋漓盡致的。(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