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就這樣過著,該來的會來,該走的始終會走。
畢業的事情忙的差不多了,所有的課程已經全部完畢了。
張揚這里卻出了問題,小學升初中的考試,只能回原籍去考,因為是借讀生,戶口沒有在這里。這個倒是個麻煩事情,張曉薔只能拍電報給父親了。
將張晨托付給白小潔照顧,她為張揚在哈城的學校開了借讀的證明,然后買了車票帶張揚回去考試。
一路上趕路,還好下了火車坐汽車,順順當當的回到了家。
先回了老李家,公公婆婆看到張曉薔這次是空著手回來的,一臉的不高興。
李大彪問道:“白娃怎么沒有回來?”
張曉薔說:“他去燕京指揮官學校進修去了,以后會留在那個城市。這次我帶張揚回來考試,過一段時間,我們一起搬去燕京。”
李大彪知道這下子兒子又升職了,不過,他的心里是更多的不快。
沈翠花說:“不知道一天能掙多少錢,光照顧那些不相干的人,花了多少冤枉錢。”
張曉薔沒有說什么,直接領著張揚去了東頭的父親家里。
父親在地里干活,葛老師在小學校里呢。
張曉薔只好又拐到了小學校里。張揚看著這里熟悉的一切,他有些淡淡的回味著以前的所有。
葛老師熱情的把張曉薔叫進了辦公室。王賢也在里面,他是校長,辦公室在里間。
他看見張曉薔來了,出來招呼著坐下說話。
葛老師說:“關于張揚回來考試的事情我已經和王校長說了,他說可以,按流程走就行。”
王賢扶了扶眼鏡,看著眼前漂亮的不敢相認的老同學,他念念不忘的女神。當然,女嬸的這點事情,他早已經辦好。
明天就是考試時間了。葛老師問道:“揚,你有信心嗎?”
張揚回答的很干脆說:“有!”
拿到了準考證,這是明天在鎮子上的學校集中進行考試,和王賢聊了一些關于現在教育的一些事情。然后起身告辭。
葛老師把家里大門鑰匙給了張曉薔,讓先去家里,下午她就回去了。
張揚本身想叫媽媽的,可是當著辦公室好幾個人的面沒有好意思叫。
張曉薔出來了,張揚在后面跟著。
李梅夾著講義進來了。她看到張曉薔的時候,愣了好久說:“薔女子,你咋啥時回來的?”
張曉薔說:“剛到,趕緊過來給張揚辦考試的事情。”
李梅說:“噢,張揚小學畢業了,回來考試。”
她驚訝于這姐弟每一次回來的變化,尤其是張揚長的很帥,比家里的幾個男孩子都好看,李梅心里太不舒服了。
張曉薔和張揚回到了父親的小院里,推開門的那一刻。小院里的美景太令人贊嘆了。
院子里一片鳥語花香,一看就是父親和葛老師一起做的這些東西。
廢舊材料做的茶幾、花架子、小假山,呵呵,真是好有愛的兩個人。
葡萄架子做的很藝術,再過兩三個月,會更漂亮。
張揚看看這個看看那個,不禁發出贊嘆的說:“沒有想到咱爸還有這個手藝,以前在家里時也沒見過他會這些手工活兒。”
張曉薔說:“這不僅是咱爸爸的功勞,這也有咱葛媽媽的功勞。”
進了屋子,里面也大不一樣了。
在廚房旁邊有個小房子。里面也盤了個火炕,放了一張桌子,看的出來,這是為兒子們準備的。
這個小院現在才是家的樣子。
后院里。有一些自己種的青菜,長勢很好,中間連一根雜草地都沒有生,地也碼的平平整整的。
張曉薔內心里感到父親這次為自己重新選擇了這個人生,就是重生了一次。
她在廚房里看到了還有一些菜,準備著手做飯。
這時。父親回來了。他一進院子就說:“剛才,艷兒去叫我,說是你們回來了,我就趕緊回來了,她讓我回來給你們做飯,她還有一節課。”
父親爽朗的聲音,挺直的脊梁,干凈的胡須,身上的藍布衫洗的很干凈,破的地方全部都補的很貼合。
腳是新布鞋,千層底子的。
張曉薔抿嘴笑了。
張揚說:“我想吃手搟面,油潑的。”
張永昌就打了盆水,用肥皂把手洗了好幾遍,然后說:“我來做,你們等著。”
張曉薔正在納悶,這個父親才不到半年的時間,彎變化也太大了吧,愛的力量好偉大啊。
張永昌和面的姿勢很標準,很到位。
張揚去后院拔了青菜,拿盆子開始洗菜了。
父親問:“考試的的事,咋弄著?”
張曉薔說:“準考證拿到了,明天去鎮子考試。”
父親說:“是這,我明天用自行車帶他去,你就不用管了。”
這時,葛老師進了門。她看到張永昌在做飯,然后說:“孩子好不容易回來,就給孩子搟面吃嗎?”
張揚說:“媽,是我要吃的。”
葛艷高興的將張揚摟在懷里,問:“晨娃呢?”
張揚說:“他大后天要考試,在哈城沒有回來,讓鄰居照看。”
張永昌問道:“這樣行嗎?”
張曉薔說:“沒有問題,這幾天還在學校,考完,我們家鄰居幫忙照看幾天就行,他家孩子比晨娃小一歲。”
葛艷說:“曉薔,今晚住這里吧。你們家的屋子還得收拾,我這里是收拾好的,接到你的電報后,我就把衛生搞好了。這個小房子是年后騰出來的,炕是你爸爸盤的。”
張曉薔說:“剛才一進這院子,像是到了公園一樣,真是漂亮極了。”
葛艷說:“你都不知道,你爸爸手太巧了,他會搗鼓很多的東西。我以前都不知道,每次見他,他只是低頭走路,也不說話。你們看看,現在,變化太大了。”
張揚說:“這都是媽媽你的功勞。”
張永昌聽的心里美滋滋的感覺。
面搟的不錯,葛艷進了廚房,又是一陣夸,然后幫忙一起生火,燒油。
四個人,一起吃著香噴噴的油潑面,這個最普通的小院里,再次是歡聲笑語一片。(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