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鳴宮闕第599章 赴死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古代>> 鳳鳴宮闕 >>鳳鳴宮闕最新章節列表 >> 第599章 赴死

第599章 赴死


更新時間:2015年12月31日  作者:顧婉音  分類: 古代言情 | 宮闈宅斗 | 顧婉音 | 鳳鳴宮闕 
《》全文閱讀

作者:

第595章

“說這么多,難道你以為朕就要免你一死?”皇帝近乎惱羞成怒,便是如此言道。\新\最\

陶君蘭微微垂頭,卻是道:“妾并不這樣認為。”

“那你何必多言?”皇帝輕嗤一聲。

“不過是想讓皇上您不要辜負了太后的一番苦心,讓皇上您明白,這件事情錯了的人究竟是誰。橫豎都要死,妾自然是想死得有價值一些。”陶君蘭坦然言道,看向皇帝:“皇上您貴為天子,想來也不會因為妾的緣故連累他人。王爺是您的兒子,您自然是不會虧待遷怒王爺。唯有拴兒和明珠叫我放心不下,還請皇上替王爺選妃時,務必選那德行良善,脾氣和婉的大家閨秀。拴兒也就罷了,明珠將來的婚事,還請皇上和王爺一定慎而重之,務必替她尋覓一個良人。莫要讓她受了委屈。”

說完這番話,陶君蘭便是深深一拜,再不言語。儼然一副坦然受死的摸樣。

陶君蘭如此態度,卻是嚇到了李鄴,李鄴幾乎是立刻也出聲道:“兒臣才是最該受罰之人,請父皇饒過陶氏一命!拴兒和明珠都還小,不能沒了親娘看顧啊!兒臣小時候吃過這樣的苦,如今卻是不想再讓自己兒女再吃這樣的苦!他人再好,總歸不是親娘,如何能代替?”

說這話的時候,李鄴儼然動容,語氣幾乎是哽咽。

陶君蘭看不見李鄴神情,卻也是鼻子一酸落下淚來。淚水落在地毯上,很卻是又消失無蹤。說實話,她心里也是有幾分悔意的。當時她只以為皇帝看在端親王府的份上大不了小懲大誡一番,總不至于要了她的性命。可是沒想到……

皇帝已和往日大不相同了。如今的皇帝身上,已經找不到仁慈和善這些東西。反而殘酷冷血更甚。

她倒是沒有后悔替陶芯蘭頂罪,而是只是覺得自己太冒失。應該想個別的法子,而不是如今這般——而且,她也著實不該激怒皇帝。

只是看皇帝這樣,她縱然后悔也是無用了。所以,她的心便是猶如墜上了大石,沉沉的落入深不見底的幽潭之中,再看不見底。

陶君蘭嘆了一口氣。心里是濃濃的眷戀和不舍,以及還有歉疚。對李鄴的歉疚。她之前的坦然,其實不過是裝出來給人看的罷了。

陶家人,縱然是死,也該死得有氣節。而不是痛哭流涕,怯懦軟弱。

皇帝良久沒開口,只是目光復雜的在李鄴和陶君蘭身上來回梭巡。

張嬤嬤跪下替陶君蘭求情:“求皇上饒過陶氏一命罷。”

寶船太監也是跪下了,“皇上,還請三思啊!”

然而皇帝最終卻是沒聽進去這些求情之言,反而言道:“既陶氏覺得自己并無大錯,出言頂撞以下犯上,便是改為鴆酒一杯。”

在皇帝看來,改杖殺為鴆酒一杯,已然是格外開恩了。

陶君蘭心中一涼,又恐怕李鄴情急之下再說出什么話來,便是搶先謝恩:“妾叩謝皇恩,愿吾皇安康!”

皇帝又看了陶君蘭一眼,忽又開口:“冊封陶氏為端康夫人,以親王妃之禮入葬。記入玉諜。”

這是死后封妃的意思。陶君蘭沒想到自己費了那么多的心思沒達成的心愿,居然在死后就要達成了。當然,她不認為皇帝這是因為對她心軟的緣故。想來,也不過是為了拴兒和明珠罷了。雖說是死后才成了端親王妃,可是畢竟也是正妃了。那么拴兒和明珠就是嫡子和嫡女。

身份一下漲了一大截。縱然之后李鄴再娶王妃,也絕不可能再威脅到拴兒和明珠。

或者,這也是皇帝的心軟動容,卻是為李鄴。李鄴那一番話,到底還是影響了皇帝的。

一時之間,陶君蘭心中說不出的復雜,卻是只能再次謝恩領賞。

“帶下去罷。”皇帝擺擺手,卻是不再看李鄴一眼。聲音里也有幾分疲憊。

李鄴木然的看著皇帝,當下便是要開口。他想,若是陶君蘭去了,他還有什么意思?就算將來真問鼎天下了,又還有什么意思?無非是真成了孤家寡人罷了。

然而,沒等到他開口,卻是聽見太后的聲音忽然響起:“皇帝,你仍是要執迷不悟嗎?”

眾人一驚,都是下意識的向太后看過去。卻見太后果然睜開了眼睛,卻是銳利的看著皇帝,面上全是失望之色。

眾人心中一喜,隨后又捏了一把汗:太后剛醒來就這般說,皇帝只怕又該生氣了罷?

然而太后卻是不懼,畢竟身為皇帝生母,太后又有什么可懼怕的?縱然天下人都不敢指責皇帝痛斥皇帝,她卻是敢的。

而李鄴則是覺得看到了希望,只滿含期盼的看著太后。只差沒出聲請求太后救陶君蘭了。

陶君蘭也是微松了一口氣——太后若是保她,想必也是有希望的。

皇帝則是微惱的皺了眉頭,“母后剛剛醒來,還是好好休養罷。”這話的意思,便是讓太后莫要再管這些事兒了,好好頤養天年才是。

“皇帝,當初你父皇可曾壓制過你?你父皇可曾提防過你?你想想,當年你父皇是怎么培養你,手把手教你處置政務的?”太后不再看皇帝,只是閉上了眼睛,語氣卻是更加的失望和痛心:“你們兄弟之間,也曾有過爭斗,可是你父皇最終還是保的是你。為什么?因為先皇心里明白,你才是最適合做皇帝的那個。為了天下黎明,為了江山基業,他還是不遺余力的扶持你。否則,你以為你父皇去時,你又如何能那般輕易的就掌握了朝政?”

“可是你再看看自己是怎噩夢做的?!”太后聲音陡然凌厲拔高,振聵發聾叫人心驚。

皇帝沉默片刻,卻是不能否認這件事情,只道:“父皇英明。”

“先皇若是早預料到你有這么一日,先皇必不會再扶持你。”太后痛心疾首道:“他若是知道你會迷信丹術,若知道你因為忌憚太子坐大放任其他皇子提拔其他皇子,讓他們牽制太子,他若知道你今日如此忤逆,如此殘暴不仁不講道理,甚至威逼自己的兒子。他絕不會再選擇讓你繼承皇位。當年先皇覺得自己身體不行之時,是如何做的?是盡量與你鋪路。可你呢?!皇帝,你告訴我,你是怎么做的!”

太后身體狀況并不好,這么一連串的話說出來之后,便是連氣都要喘不過來了。

張嬤嬤擔心至極,哭著哽咽相勸:“太后息怒,您要保重自身啊!”

皇帝張了張口,卻是發現自己真的辯不出半個字來。太后說的這些,都對。他的確是不如先皇。他的確是……

太后冷冷的看著皇帝,待到氣息喘勻了后這才又繼續言道:“皇帝你為什么不說話?可是說不出辯駁的話?如何為君,先皇是教過你的。你為何全都忘了?以前,我覺得你是好皇帝。可是現在,皇帝你自己摸著心口看著蒼天問問,你是不是個好皇帝!起義軍連連逼近,江山岌岌可危,你不想著如何平亂,卻是一味迷戀丹道長生這種虛無縹緲之物。你如何對得起蒼生百姓?如何對得起先皇臨終的那一番囑咐?”

皇帝終于再頂不住,起身跪下了,“太后息怒,兒子錯了。”

“你的確是錯了。”太后閉了閉眼,語氣疲憊失望:“為了一個道人,你竟還質問與我。看來你是當皇帝太久了,已然目中無人了。我知你怨恨我多事,覺得我阻礙了你的長生大計。既是如此,我也不必再留著礙事。只將你賜給陶氏那一杯鴆酒飲了就是。”

說完這話,眾人自然都是驚懼。皇帝更是動容,忙磕頭道:“母后!”

“住口!我沒有你這樣糊涂的兒子!”太后冷冷出聲,目光刀子一樣凌厲。隨后看向寶船太監:“寶船太監,還不去拿酒來。”

寶船太監自然是不敢的,只能連連磕頭。連話都是說不出來了。

張嬤嬤也是急忙相勸。

“罷了,張嬤嬤你去。”太后疲憊吩咐,末了又睜開眼睛看了一眼陶君蘭,出聲道:“以往我只覺得你是個有心計的,可是卻也不得不承認,你繼承了陶致勿的氣節。你也是個好姐姐。只是,你這次卻是錯怪了芯蘭。她并不曾夾帶毒藥給我。那毒藥,是我從前留下的。”

陶君蘭一怔,完全沒想到是這么一個結果。

而太后則又是說下去,這次卻是對著皇帝:“谷道人暴斃的樣子,皇帝你可曾覺得熟悉?當年林氏,就是這么死的。你可想起來了?此事和陶氏無關,你也無需賜死她,更不必覺得和鄴兒有關。他什么都不知道。我去了之后,皇帝你將我葬在你父皇身邊。除此之外,我也尋了與谷道人一脈相承的道士,一個師傅教的,想來那道人也是什么都會的。你是愿意讓他繼續給你煉丹尋求長生,還是愿意問問他到底能不能長生,都隨你。”

說完這話之后,太后便是不再發一言,兀自閉目不再看任何人。

比奇提示:如何速搜自己要找的書籍

《百度書名比奇》即可速直達

2011-2011,allrightsre色rved




上一章  |  鳳鳴宮闕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