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鳴宮闕第329章 殊途同歸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古代>> 鳳鳴宮闕 >>鳳鳴宮闕最新章節列表 >> 第329章 殊途同歸

第329章 殊途同歸


更新時間:2015年12月31日  作者:顧婉音  分類: 古代言情 | 宮闈宅斗 | 顧婉音 | 鳳鳴宮闕 
第325章

類別:散文詩詞

作者:顧婉音書名:

“也不知是誰,竟是傳出這樣的流言來。請訪問”皇后眉頭輕皺,明顯的對此是有些不滿的。隨后又看著陶君蘭言道:“康王的性子我最清楚,事實上若不是他受了傷,他又怎么會讓端王去冒險?要知道,康王一向都是有大哥風范的。如何會這樣處心積慮的去逃避這些事兒?”

陶君蘭聽在耳里,一面覺得譏諷,一面卻是笑著點頭附和:“正是這個道理,我也是不相信這個的。也不知是誰傳出這樣的話來。”在末尾,她刻意的帶上少許的義憤填膺。

“況且,端王又如何會是棄子?”皇后輕嘆,滿目慈和的看著陶君蘭:“我心疼他還來不及呢。除去康王之外,最讓我心疼的就是端王了。且不說他一向懂事,只說他這次能主動請纓,別人哪里能做得到?”

陶君蘭心里明白,皇后這個“別人”,指的是莊王和武王。只是那句主動請纓,她卻是不能夠確定皇后是覺得喜歡呢,還是厭惡。不過,想來應該是對半吧?至少換成是她的話,肯定是如此的。畢竟,這一次李鄴若是不去,那去的就是康王了。可若李鄴一開始不主動請纓,或許皇帝壓根不會想起這件事情,自然也就談不上后頭的這些事情了。

又或者,皇后在向她表明態度?這個念頭忽然便是從心里冒了出來。陶君蘭想,興許是皇后怕她聽了那些流言之后心里不痛快?或者說,是怕李鄴不痛快?

也是,若這個時候李鄴鬧騰起來,皇帝必然會更加對康王失望。而且之后皇后想要拉攏李鄴的計劃也肯定只能泡湯。

皇后的顧慮并不是沒有道理。

微微一沉吟后,陶君蘭便是有了主意,抬頭看向皇后:“這事兒縱然王爺知曉了,也會為康王抱屈的。而且,這些流言著實是太不妥當了一些。且不說冤枉了康王,就是對軍心穩定也是不利的。士兵若是認為我們王爺是棄子,他們自然也擔心自己。到時候……不若求皇上好好查明此事?”

這一番話,她說得義正言辭。

皇后卻是苦笑:“既都是流言了,如何查得清楚?也不瞞你說,我是查過的。不過卻是什么都沒查出來。”

“那怎么辦?”陶君蘭也做出憂慮的樣子來,卻是仔細的看著皇后的神色,試探道:“有沒有別的法子,能解決此事兒?總不好讓這些流言肆無忌憚地發展下去罷?”

說完這話,她又苦笑一聲:“說起來,我成日深居在王府養胎,倒是沒聽到過這些。若不是今兒娘娘提起,我卻是還蒙在鼓里。”

這一次皇后倒是沒有任何不相信的樣子,反倒是一笑:“若不是有人上折子,我卻也是不知此事的。說起來,端王如今不在府里,你們關起門來過日子也是個好法子,至少清凈。”

陶君蘭靦腆一笑:“不過是沒有法子的法子罷了。”

“其實,這事兒皇上也很生氣。”皇后勉強笑道,看上去又是為難又是難過的:“皇上卻是有些聽信那些話了。”

陶君蘭頓時做出吃驚詫異的樣子來。

皇后微微垂下眼睫,許是因為這些日子又瘦了一圈的緣故,她的臉皮看上去松弛了不少,眼角的皺紋明顯又深刻,甚至眼皮也有點耷拉了。再仔細看頭發,也是不難發現發絲里多了許多銀白色。即便是梳頭的宮女再怎么努力掩蓋了,可還是不能全遮住。

這段時間,皇后顯然過得不算愉快。

陶君蘭看在眼里,心里多少也是覺得快意的。

皇后很快點出了自己的意思:“你是端王的側妃,有懷著孕,你若說幾句話,怕皇上也是能聽得進去的。而且,你在端王身邊呆的時間長,也最了解他,你必是知道他的心思的。所以——”

這話的意思再明顯不過了——皇后這是要她去替康王求情,去跟皇帝說,李鄴不相信康王是這樣的人。請訪問就如同皇后說的,雖說她的話皇帝不一定會相信,可是至少也會相信一部分。

有了這一部分,想必皇后會抓緊時機做一些對康王有利的事情?

皇后果然打的一手好算盤。連這等細微之處都是不肯放過。

想了一想,陶君蘭最后自然是應下了這件事情。既然皇后提了,她若是拒絕,皇后必會有疑心。不過,為了不讓皇后太過“失望”,她便是不甚自信道:“只怕我人微言輕……”

皇后展眉一笑:“不管皇上信不信,我總記著你的好。”

陶君蘭回以一笑。

這頓飯光顧著說話了,說實話陶君蘭吃得并不多。尤其是再加上她本就是意思,所以吃罷飯后,她卻是感覺更加餓了。

既然皇后達成了目的,當然不會在這個繁忙的日子留陶君蘭繼續說話。

陶君蘭從皇后宮中出來之后,皇后便是見了康王妃。

見皇后一臉疲乏,康王妃便是自發上前去貼心的替皇后捏肩膀,柔聲道:“王爺的事情,讓母后煩心了。”

皇后的唇角帶上了幾分淺笑,聲音也是柔和:“他是我兒子,我不為他操心又為誰操心?只是這一次的事情,到底太棘手了一些。”若是別的事兒,不管是陰謀還是陽謀,動了什么手腳,她都是不怕的。更相信她能解決得很妥善。可是偏偏是流言——

“天下之口何其多也?想要堵住談何容易?”皇后苦笑一聲,隨后聲音面容都是凌厲起來,帶上了一股肅殺之氣:“若是讓我知曉是誰在其中搞鬼,哼!”

康王妃手上的動作一滯,皇后覺察,便是側頭看了一眼:“怎么了?”

康王妃重新動作起來,語氣也有些疑惑:“說起來,也是奇怪。如今這么幾位王爺可是都被人牽扯進去了。對方這么大手筆,到底圖謀什么?”

皇后心中一動,一個念頭從心底冒了出來:“或許,動手腳的不是這幾個王爺,而是宮中的哪一位。”

康王妃頓時想到了宮里的皇子和皇子的母妃來。頓時也有幾分恍然的意思。是了,皇子雖然還年幼,可是卻不妨礙旁人從現在就開始鋪路。

不過,這個事情不管是皇后還是康王妃,都是心照不宣。皇后改而說起了另外一件事情:“這段時間,康王府里可有女人有動靜了?”

康王妃點點頭:“有個丫鬟看著像是有了。還有就是袁氏。不過都還不確定,瞧著像罷了。”

“袁氏若是有了也好。”皇后笑了一笑:“那樣蠢笨的,也是不該留了。上一次險些就惹禍了。”

“她和陶氏似乎有些嫌隙。袁氏總恨不得陶氏倒霉,陶氏也不見得就喜歡袁氏。”康王妃言道,眉頭微皺起:“之前我只聽說她們是做姑娘時候就認識的,卻是不知關系如何,這才讓袁氏去了端王府。卻是沒想到差點釀成禍事。”若是端王因此而和康王府交惡,那損失就大了。

“這一次陶氏很識趣。你回頭給她送些好東西去。既要馬兒跑,自是要給馬兒吃草的。別吝嗇,一點子東西值當什么?你那兒若是沒有合適的,便是去我庫里選。”皇后深知拉攏女人的方法,“雖說她真正想要的還沒那么容易給她,可也要讓她看見咱們的態度。”

康王妃忙受教點頭:“母后說得是。母后放心,康王府庫房里還是有不少好東西的。前段時間王爺得了一株翡翠鑲寶的珊瑚樹,想來端王側妃也會喜歡。”一點東西罷了,她怎么會舍不得?要知道,以后只要康王榮登大寶,她想要什么得不到?她可不是那些眼皮子淺的女人。連什么要緊都分不出來。

要說真正想要的,她也只是想要個兒子。一個她自己生出來的兒子,而不是從其他女人肚子里爬出來的。只是可恨……

想到自己不爭氣的身子,康王妃的心情頓時陰郁了幾分。

“端王若是拉攏過來,是個不小的助力。你既然身子已經好了,也就別再足不出戶的,多去和你妯娌聯絡聯絡感情。”皇后覺得康王妃到底年輕還是不太懂得這些,少不得便是又出言提點。

康王妃忙洗耳恭聽,虛心受教。

婆媳兩也沒說多久話,皇后便是帶著康王妃又一起去忙晚宴的事情——晚上皇帝召了幾個兒子一起賞月,連帶著幾個王府的女眷和宮中的后妃,都是要到的。

陶君蘭則是回了太后的壽康宮。

太后的情緒仍是不佳,見了陶君蘭有些愛理不理的。陶君蘭頓時有些哭笑不得——她就不信,太后以前也是這樣情緒外露的。

“太后可是還在惱我?”陶君蘭也不顧太后的冷淡,湊上去賠笑臉。

太后白了陶君蘭一眼,多少有些繃著不愿開口的意思:“怎么,皇后沒留你多說會兒話?”

“在皇后娘娘那兒我也沒吃飽,還想著回來問太后討些點心墊肚子呢,太后且賞我一口吃得罷。”陶君蘭做出可憐樣兒逗著太后說話。說實話,太后這樣的態度,倒是讓她反而生出了親近的心思。因為這樣的太后,倒是讓她想起了自己的祖母。

太后顯也沒見過這樣撒嬌賣乖的陶君蘭,一時之間倒是有些無措,更是有了幾分不好意思。

陶君蘭也覺得有些不好意思,兩人不約而同耳朵都有點兒滾燙,更是不敢對視。

最后太后輕咳了一聲;“既是沒吃飽,張嬤嬤,讓小廚房送點兒吃的來。可不能餓了我的曾孫子。”這話一說,太后頓時覺得自然了不少,心道:她關心自己的曾孫也沒什么不對的,至于陶氏,不過是順帶罷了。

所以太后也沒客氣的數落了陶君蘭:“你如今的身子,是能餓的?”

陶君蘭忙賠笑:“這不是不敢多吃么?再說了,對著皇后娘娘,也著實沒胃口——”

太后被這話逗得“噗嗤”一笑,雖說很快又繃了臉,可到底是笑了不是?

陶君蘭耳尖的聽見太后嘀咕了幾句“自作自受”,微微一笑也是坦然起來,看著太后輕聲言道:“誰對誰真心,妾還是恩能夠看得出來的。只是王爺的難處,太后您也是比誰都清楚的。太后生我的氣不要緊,別氣壞了自己身子,更別怪王爺才是。”

這話說得真心實意。太后聽著,心里忽然有些不是滋味起來。

“宮里這么多人,不瞞太后說,我也只相信太后的。若非如此,我又如何會讓栓兒留在宮里?”陶君蘭低聲言道,輕輕的替太后捏肩膀,動作柔和,語氣誠懇。

太后微微動容。

正在這個時候,張嬤嬤進來了,“一時半會的也是做不出什么了,廚房就做了一碗酸筍雞湯火腿面。”

太后點點頭:“這個不錯。”

陶君蘭光聽見名字,就覺得嘴里直冒水,更是覺得饞了。

吃東西自是不能當著太后吃的,陶君蘭便是去了廂房里頭吃。剛巧栓兒還沒午睡,正鬧騰呢,見陶君蘭吃面,也非要湊合。

陶君蘭怕他撐了,便是只挑了兩塊雞肉給他嘗了嘗,面也沒敢多給。栓兒也是看著心香罷了,吃了兩口便是作罷,奶娘就哄著出去玩兒了。

待到吃過了面,陶君蘭便是又去了太后跟前。

太后這一次的態度和氣了不少,不過還是有些不滿意:“既是知道吃不飽,過去之前就該吃點東西墊墊,如何等到了這個時候?”女人懷孕的時候最是扛不住餓,餓肚子的時候根本就有點兒控制不住。萬一受不住餓忍不住在皇后那邊多吃了,心里不踏實不說,萬一真出了什么事兒呢?到底是年輕不懂事兒,沒人提點就是不成。

太后倒是沒意識到,不知不覺里,她對陶君蘭可是態度有了大變化。

陶君蘭聽著太后的責備,也不覺得委屈更不覺得不耐,笑著一一認錯應了。

太后說了一陣子,才算是想起了正事兒:“皇后叫你過去說什么?”

陶君蘭瞧著屋里除了張嬤嬤伺候倒是沒有旁人了,知道太后這是做了準備的,當下便是也不遲疑,一五一十的說了。其實,就算是太后不問,她也是打算和太后說的。

太后剛聽到流言的時候,便是冷笑一聲:“流言?我瞧著倒像是說了真話。”康王受傷得那么巧,任誰說也不會覺得那是巧合不是?

不過聽到了關于李鄴的那部分流言時,縱然陶君蘭刻意修飾了一番,盡量婉轉了,到底還是讓太后勃然大怒了。費了陶君蘭好大一陣功夫才算是讓太后平和下來。

不過,也是自此就能看出來,太后的確是講李鄴放在心尖尖上的。

等到最后陶君蘭說出了太后的目的,太后便是咄咄逼問:“你答應了?”

陶君蘭嘆了一口氣:“若是不答應,又能如何呢?”

太后氣得不輕,可也無可奈何——她心里其實很明白,若是真拒絕了皇后,只怕從此之后端王府都要沒個寧日了。就是李鄴也要受到影響。

陶君蘭嘆了一口氣。看著太后不言不語倒是有點兒擔憂了:“太后也別惱。其實這事兒也不是什么壞事。做弟弟的為哥哥說好話,也是兄友弟恭的表現。而且,流言牽扯到了王爺,皇上若是真的不管,只怕動搖軍心。畢竟,王爺若是成了棄子,軍士們又該如何想?”

太后本來還沒往大處想,這會子被陶君蘭這么一提醒,倒是一下子反應過來,明白了這事兒的嚴重性。“的確是不妥!”

本還不想讓陶君蘭去說那番話的太后,此時倒是全然顧不上和皇后之間的事兒了,心心念念的都是李鄴:“端王也太委屈了!他在邊關吃苦受罪,旁人在京里享受。還出了這樣的流言,若是真傳出去了,讓人怎么看端王?他在軍中又如何自處?!”而且,萬一軍士們真動搖了軍心,李鄴的安危都是讓人擔憂的!

太后完全是坐不住了。恨不得立刻去尋皇帝說這事兒。末了又埋怨;“這么大的事兒,怎的也不告訴我?”

看著太后緊張擔憂,陶君蘭自是心中愧疚。若是太后知道流言是她放出去的,這會子還裝才知道,只怕該更厭惡她了罷?

微微嘆了一口氣,縱然再愧疚,她此時也是不可能和太后說出真相的。所以,依舊只能是隱瞞。末了只能是道:“還請太后替王爺討個公道才是。也不求什么好處,只求給王爺一些體面才是。”

太后聞言,只覺心酸,同時也是更加惱怒:“這事兒我管定了!我就不信了,皇帝聽見這些,還真能無動于衷!”端王再不好,那也是皇帝的兒子!哪里容得了旁人在那兒說三道四?

尤其是皇后,想從這事兒里撈好處,那是門兒也沒有!

太后心里迅速的開始盤算,如何能幫李鄴的同時,又讓皇后吃虧。

而陶君蘭同樣也在琢磨,到底見了皇帝該怎么說?

二人的心思倒算是了。

時間自是過得飛快,到了傍晚的時分,便是有人過來請太后過去了。陶君蘭自是要跟著太后一同過去的——其實要按照身份來說,她一個側妃是沒資格的。可是李鄴如今不在,劉氏又不能出面,所以她若是再不出現,豈不是端王府連個露臉的機會都沒了?與情與理都是說不過去的。


上一章  |  鳳鳴宮闕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