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鳴宮闕第328章 試探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古代>> 鳳鳴宮闕 >>鳳鳴宮闕最新章節列表 >> 第328章 試探

第328章 試探


更新時間:2015年12月31日  作者:顧婉音  分類: 古代言情 | 宮闈宅斗 | 顧婉音 | 鳳鳴宮闕 
第三百三十章

第三百三十章

比奇永久網址,請牢記!

既是命婦要進宮給皇后請安,皇后自然是忙得很。比奇陶君蘭原想著說不得皇后還不會在今兒說起流言得事兒,可沒想到皇后竟是笑著留她用飯;“今兒你就在我這里用飯。說起來端王也不在府中,怪冷清的。倒是正合適了。若是換成其他時候,我倒是還不好留你了。”

皇后既是開口,那么自然是容不得她拒絕了。陶君蘭這般嘲諷的想著,面上卻是只做出一副樂意感激的樣子,笑著對皇后道:“還是娘娘疼我。”

“你既是我兒媳,又是我侄女,我哪有不疼你的道理?”皇后聞言也是笑了,語氣更是帶著明顯的寵溺。

幾乎是立刻,陶君蘭就感覺到周圍的人突然就對自己感興趣起來,不僅突然許多人看她,更是有幾個人態度也熱情了不少,笑容更是和煦可親。

她當然清楚這是皇后那番話造成的效果。而且,她還清楚的是皇后這么說的目的——很顯然,皇后是故意的。故意做給這滿屋子的命婦看,讓人知道自己在皇后跟前受寵,讓人知道皇后對端王也是十分疼惜。

至于皇后這樣做是為了顯示自己賢惠可親,還是有別的什么目的,卻是又不得而知了。

不過陶君蘭也不大在意這個。她更在意的是,皇后與她一起用飯的時候,會說些什么。她當然不覺得皇后只是想和她一起吃頓飯。

從皇后宮里出來,陶君蘭便是又去了太后的宮里。她還沒過去給太后請安呢。雖說按照輩分來說是該先給太后請安的,可是皇后畢竟是國母,而太后不過是曾經的國母罷了。孰輕孰重,想必眾人心里也是有數的。而且,這也是為了體現皇后的威嚴,給皇后體面。

不過,若是太后真要不給皇后這份體面也是可以的。太后只要強勢些,也不是不可能。只是看太后的性子,怕是又做不出這樣的事情來就是了。而且,太后不是個愛熱鬧的性子,甚至是有些煩這些場面的。所以,那些命婦們倒是不必再過來了。當然,皇室宗親的女眷們都是要來的。

陶君蘭來的時候,太后正笑瞇瞇的看著栓兒玩七巧板。栓兒年紀還小,也只能拼一些簡單的圖案,不過他卻還是玩得興高采烈的。大聲的笑著,夾雜幾句誰也聽不懂的話。

栓兒話還不能說得太清楚,句子長了,就只能抓幾個關鍵詞來靠猜的。

見了這幅樣子,陶君蘭倒是微微怔神了一下:這幅樣子看起來,倒是真像是普通的祖孫了。

陶君蘭笑著給太后請了安,這才又將目光投注在了栓兒身上。

栓兒早已經看見了她,此時見她撬過來,頓時驚喜的大叫了一聲:“娘!”

陶君蘭忙應了一聲,走過去親了親栓兒肉嘟嘟的臉頰:“許久不見,栓兒可好?”

栓兒響亮的回答;“好!”可到底聽沒聽明白話,卻是又不得而知了。

陶君蘭本還想抱一抱栓兒的,不過想了想卻是又打消了這個念頭:她如今已是出懷了,肚子大了抱栓兒不方便不說,栓兒也的確是有些太沉了。而且栓兒是個不老實的,萬一不小心碰撞到了肚子也不妥當。

倒是太后看了一眼陶君蘭微微隆起的肚子,笑到:“這次出懷倒是晚。沒栓兒那時候大。”

栓兒聽見太后提起自己,眼睛立刻看了過來,又見沒人理會自己,便是又低頭去玩自己的七巧板。

陶君蘭微微有些詫異——沒想到太后到了今天都還記得她懷著栓兒時候的樣子。的確,她自己也發現了,這一胎的確是不如栓兒那一回。不僅是肚子不如那會子大,她自己也覺得虛。所以,才不得不更加小心些。

“太醫說不打緊。”陶君蘭自是瞧見了太后眼里的擔憂之色,所以她很清楚自己應該說些什么來打消太后的擔憂。

太后聞言,這才放下心來。又問:“姜氏如何?可還好?”

陶君蘭點點頭,笑著跟太后說了說蔣玉蓮的情況:“如今胃口好著呢。有時候胃口上來了,聽說能一次吃半只雞。眼瞅著人都胖了一圈兒。”

這是實話。蔣玉蓮的確是圓潤了不少。之前還尖尖的下頷此時已經成了滿月。一下子就從之前的嬌弱美人變成了富態的婦人。美貌幾乎是大打了折扣。

倒是她自己,不知道是不少因為操心太多的緣故,別說長肉了,只怕除了肚子之外,其他地方都是瘦了一些。穿衣裳就能明顯感覺到——

不過這也是好事兒。反正她是不想要生產完了之后還要去考慮如何能將體型恢復過來就是了。

太后聽了這話倒是很滿意,連連點頭:“能吃就好。就怕不能吃。”不管怎么說,一個人吃兩個人的份兒,胃口好都是好事兒。若是胃口不好,那反倒是讓人發愁了。

二人拉拉雜雜的說了半晌話,陶君蘭見時辰不早了,便是笑道:“皇后娘娘讓我過去用飯,我卻是該過去了。太后見諒。”

太后皺了皺眉有些不大痛快:“她留你吃飯做什么?”

陶君蘭搖搖頭;“這個卻是不知了。”

“你一個孕婦,哪些該吃哪些不該吃,心里要有個數。”太后如此囑咐了一句,頗有些警告的意思。

陶君蘭知道這是太后不放心,便是笑道:“想必皇后娘娘是會注意到這些事情的,娘娘總不會害我。再說了,就算害我,也不會在她自個兒的宮里不是?”

面對陶君蘭如此淡然的態度,太后有些惱了,不耐煩的擺手:“罷了,你自己心里有數就是了。”

太后這般,陶君蘭也頗有些無奈;她本意是想寬慰太后,讓太后不要那么擔心。可是現在看來,卻像是起了反作用。心里不由得苦笑了一回:說真的,果是老小孩。越老,越是小孩兒脾氣。

不過時辰的確是不早了,她縱然想要哄一哄太后,卻也沒那個功夫了。當下便是匆匆離開了。

陶君蘭不知道的是,她這般的行為,卻是讓太后更加生氣了。就在她前腳出了壽康宮,后腳太后便是和張嬤嬤說起她來,且一開口就是抱怨:“她倒是和皇后那頭親近。”

張嬤嬤有心替陶君蘭說好話,便是言道:“那也不僅僅是皇后,還是王爺的嫡母,是陶側妃的婆婆呢。做媳婦的,如何好違逆婆婆的話?再說了,哪怕是為了王爺,陶側妃也只能在皇后娘娘跟前賠小心不是?”

話還沒說完,張嬤嬤便是瞧見太后似笑非笑的盯著自己看,便是只好將剩下的話都咽回了肚子里。更是莫名有些心虛。

“你們倒是都覺得她好。”太后冷笑一聲,語氣不甚好:“可我卻是瞧不出,她到底哪里好得能讓你們都喜歡他的地步。”端王如此,如今連自己身邊的人都是如此,太后是真的納悶。

張嬤嬤有些后悔自己多言,訕訕一笑忙補救:“也不是覺得陶側妃好,不過是想著這是考慮到王爺那頭罷了。興許,陶側妃如此也是王爺的意思?”

張嬤嬤沒說的是:畢竟,端王也是十分討好皇后的。這話說了她幾乎是不用猜都知道太后會做出什么樣的反應,當下自然是不敢說了。不僅不敢說,更是告誡自己下次可不能再這樣想了。

否則讓人看出來了,她可是沒什么好果子吃。即便是她再怎么體面也是一樣!畢竟,這份體面追根究底,還是太后給的。同理,太后若是不想在給她這份體面了,著實也是輕而易舉。

不過,張嬤嬤畢竟是十分了解太后的。這番話一說,成功的讓太后沒再發怒下去。可轉而卻是變成了傷感。張嬤嬤心里明白,太后一直是對端王生母的死是耿耿于懷的。更是對端王在失去母親后,不得不對皇后百般尊敬討好的所作所為。

這是太后的一個心結。之前太后還能壓得住,不顯露出來。可是如今太后年歲越大,這個心結便是成了一種執念,而且越來越明顯了。

太后老了。這個事實張嬤嬤在猛然意識到的時候,只覺得心里一驚。她還記得當初她剛調到了太后身邊伺候時的清醒。那時候太后還是皇后。那時候的太后,意氣風發,威嚴端莊,只往那里一站,就是再美的美人,也是頓時就被壓了下去。

可不知不覺里,當年的情景已是一去不返。留下的,只有垂垂老矣的身子和面容。然后等著黃土一點點的將自己整個兒的掩埋住。

“太后不必為了這些事煩心。”張嬤嬤柔聲勸了一句:“畢竟,這是端王府里的事情,一切只能看端王的意思。”

端王若是想要親近皇后,那誰也擋不住。可端王只要不想,那端王府的人。誰也不允許做這樣的事情。

況且,陶君蘭是個聰明人。

張嬤嬤覺得陶君蘭不會在這些事情上犯糊涂。

太后枯坐了一陣,心情越發的不好起來。若不是栓兒鬧騰了一會兒,只怕太后這個中秋卻是過得不痛快了。

自然,這些情況陶君蘭是不知道的。因為此時她正面對著皇后呢。她竭力的保持住了恭敬溫順的態度和樣子,更沒有因為心里幾乎快要抓狂的好奇心而多問一句。

氣氛僵持了許久。皇后最終燦爛一笑:“怎的連看都是不敢看我了?可是做了什么虧心事兒怕我發現?”

皇后這話聽著挺像是一句玩笑話。可是陶君蘭卻是不覺得。比起玩笑,她倒是更寧愿相信那是皇后的。皇后在她,皇后不相信她,甚至皇后在懷疑什么。

陶君蘭覺得自己捏著筷子的手心里濕漉漉的,又潮又熱。她告訴自己千萬別緊張,可是事實上,緊張是控制不住的。她依舊手心冒汗,神經緊繃。

陶君蘭最后還是完美的控制住了自己,訝然的抬頭看了皇后一眼,仿佛覺得這是最好笑的笑話一般。夸張的“噗嗤”一聲笑了出來。她一面笑,一面回答皇后:“我哪里敢做虧心事兒?娘娘可別再拿我開玩笑了。”

她這是在表明自己的態度:她沒有聽出潛臺詞,只當是句真正的玩笑話,

皇后也笑了。不過笑意并未到達眼底,“不過是隨口一說,活躍氣氛罷了。難得在一起用飯,總不能誰也不說話罷?”

陶君蘭猜,皇后是覺得她在裝瘋賣傻。不過,即便是如此又如何?她還是笑道:“正是呢。本來我還想著說點什么,卻不曾想娘娘先了一步。”

“說起來,我最近倒是聽見了一些有趣的話。”皇后笑著言道,神情自然無比:“倒是和端王有關系。”

說這話的時候,皇后是一直盯著陶君蘭的眼睛的。

陶君蘭立刻瞪大了眼睛,做出一副不可置信的樣子來:“什么?和王爺有關?還請娘娘務必告知!”為了表現出自己的誠意,她甚至是站了起來。

皇后抬起手掌往下壓了壓,示意陶君蘭坐下說話。待到陶君蘭坐下了,皇后這才又開口說話,只是語氣里帶了幾分嗔怪的意思:“你這孩子怎么這般性急?我既提了,自是打算告訴你的。卻不曾想,惹得你竟然這樣在意。你也不想想,你可是雙身子的人,哪里經得住這樣的情緒動蕩?都做母親的人了,還不知道保重自己的身子?”

皇后這一番話說得情真意切。

陶君蘭勉強一笑,承認了自己的錯誤:“是我太不穩重了。只是方才一聽和王爺有關,完全是被嚇住了。只是不知到底是什么傳聞?王爺他沒事兒把?“

皇后似乎為陶君蘭的這幅關切態度有些動容,跟著嘆了一口氣后才到:“別擔心,端王好著呢。前兩日不是才有傳回來捷報呢。我聽說端王可是也給你寫了家書,難不成你還不知道如今端王是個什么情景了?端王這回可是讓皇上高興驕傲了一回。”

陶君蘭不知道該怎么接這句話,于是干脆選擇了沉默。在她看來,其實這事兒也挺無聊的——一些流言罷了,皇后還這么鄭重其事的,說明了什么?

皇后是很在意這些流言的。

陶君蘭在心里微笑得意了一回——曾經皇后也讓她這個焦灼過。如今可算是對換了角色了。只是,想必皇后比她當時更為煩躁罷?

接著,皇后便是將坊間的流言都跟陶君蘭一一說了,隨后言簡意賅道:“你怎么看這些流言?”

陶君蘭緊緊攥著帕子,咬牙切齒道:“自然不能信了!這些全都是胡說八道呢!皇上愿意讓王爺出征,這是信任王爺呢!怎么的就被說成了是棄子?再說了,這做兒子的替父親辦事兒,本就是天經地義!至于康王的那些……娘娘可別在意。為了這些滿口胡謅的話,千萬別放在心上。”

皇后輕嘆了一聲:“哪里能不在意呢?這可是關系到了康王——作為母親想來你也明白我的心思才是。”

陶君蘭點點頭:“娘娘是不愿意這個屎盆子往康王身上扣罷了!也沒害誰,更沒做出什么傷天害理的事情來,也沒什么不妥的。換成是妾,也是一樣的做法。”

皇后點點頭。又笑了笑:“你說得對。”

“不過,這些流言是從哪里來的,娘娘可仔細查過了?”陶君蘭這一句話說得坦蕩蕩,毫無心虛。至少從表面上看,是讓皇后相信了這句話。當然,她說這話的目的,也是為了讓皇后將她剔除到安全的地步。

大約皇后也沒想過,罪魁禍首會一臉淡然鎮定的坐在自己對面,跟她說:你查了沒有?這樣的舉動,讓皇后的狐疑頓時都放下一大半來。

不過,皇后還是皇后,不是三言兩語就能打發的。所以,皇后又問她:“你覺得呢?”

陶君蘭微微沉吟了片刻,然后才肅穆開了口言道:“娘娘。你說會不會有人故意要害康王爺?或者,為了害我們王爺也是可能的。”

皇后盯著陶君蘭坦然的神色看了又看。最后才點點頭;“倒是和我的想法差不多。不過,你說陷害端王,這又是何必?”

“怕是離間計。”陶君蘭鄭重其事的信口胡謅。“我們王爺素來與世無爭,唯獨就和娘娘親厚些。如今更是得了皇上的器重,自然是讓人羨慕嫉妒了。為了壞了王爺的名聲,這也不是不可能。再則,借此離間了端王府和娘娘的親厚。那背后之人必是高興的。或者說的。是為了兵權?”

陶君蘭一口氣提出了這么一大堆的可能性,盡量將皇后的思路往一邊兒帶。

而面對陶君蘭的猜測,皇后倒是聽得很認真,甚至偶爾還沉吟片刻思量一番。

看本書最新精彩章節請:若看小說)

讀,請記好我們的地址:,下載請到


上一章  |  鳳鳴宮闕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