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
徐庶將劉恪接下來要走的路劃得很清楚,雖然,這些條策極可能隨著世事變幻而出現調整,但是卻也讓劉恪懂得了什么叫處世之道。
徐庶建議劉恪散播威望于天下,自然是想告訴劉恪水能載舟的道理,古往今來,如果沒有百姓支持,與成就大事,無異于登天之難,觀漢高祖劉邦和蜀漢武烈帝劉備事跡,無不證明了這一點。
而整肅宗室的建議,即是想讓劉恪把握住擔任宗正丞的這個機會,也是想讓劉恪盡可能的取得劉氏宗族的認可,縱觀今之天下,劉氏宗族雖然已經衰弱,且隨著分封令的執行,宗室諸侯權柄不在,然而誰也不能否定,劉氏宗族依然是天下第一大宗族!
后世有個說法,叫“遍地劉”,說的就是兩漢之際,劉氏子弟遍布天下的道理,在這樣的情況下,劉恪如果能夠得到劉氏宗室的一致認可,那么不管是亂世爭霸還是將來登臨至尊,族中人物必定會傾力支持。
不過如何取得宗室支持,尤其是在交通阻塞的情況下,這無疑成了考量劉恪和徐庶智慧的一件事。
劉恪和徐庶交談了很多,可謂是推心置腹,加上酒釀助興,當兩人結束第一次的交談之時,赫然都已經是次日清晨,但是兩人身上,卻絲毫沒有疲倦態勢,相反,倒是神采奕奕。
如果不是趙雨阻攔,只怕劉恪還要拉著徐庶繼續談話,不過在趙雨威脅的眼神下,劉恪只能舉手投降,不過他想起后世徐庶被曹操要挾的那件事情后,便對徐庶說道:“先生,您帶著老母親四處飄零,終歸不是辦法,而且既然你已經投效恪的帳下,恪焉能讓您的母親繼續過流亡的生活,先生如若不棄,恪想派人送嬤嬤到冀州,那里有我父王,誰也不敢欺負她的!”
徐庶自然清楚,劉恪這不是要用他的母親做人質,而是真心實意的替他和他的母親考慮,對于劉恪的善意,徐庶并未拒絕,他已經投效在劉恪帳下,母親前往冀州居住,也自然是人之常情。
待到徐庶同意,劉恪就和徐庶約定等到春暖之后,就讓人送徐庶母親回冀州,而接下來的這段時間,徐庶和他的母親就先住到靜園,如此,相互既能有所照應,而且他和徐庶也能常常談論時事。
就這樣,徐庶當天就帶著母親住進了靜園,好在靜園屋舍眾多,有了徐庶母子的入住,整個院子卻也增添了不少生氣,而徐庶母親對于徐庶的新主公劉恪以及趙雨趙云幾個人都非常喜歡,私下里,徐母甚至嚴肅的告誡徐庶,定要竭忠盡智的報效劉恪的知遇之恩,而徐母的這番話,也讓徐庶對劉恪的忠誠度增到極致。
新年的第三天,劉恪帶著徐庶和趙云到盧植府上拜訪,年后,他就要正式進入尚書府學習,所以此番前來,即是拜年問候,也是向盧植請教年后學習的時間和安排。
離開尚書府之后,劉恪又去了太傅馬日磾大將軍府主簿陳琳以及虎賁中郎將孔融典軍校尉曹操等人的府邸,陳琳孔融曹操都算是他在洛陽城的朋友,所以拜訪問候也是應該的。
回到靜園,免不了又有人前來拜見,這些人之中,劉恪只見了曹操袁紹楊修等人,其余人全部都一一回絕,而劉恪本以為應該早些時間來拜年的宋吉蔡濤卻沒有來。
后來劉恪想了想,卻也明白了宋吉和蔡濤沒有來的緣故。
才是造紙坊造出來的新紙,深的王侯勛貴喜歡,而雕版印書出來的書籍,更是成了文人士子的喜愛,所以兩人忙于造紙制書,難以脫開身,想通此處,劉恪不僅不惱,反而無比欣喜,造紙坊的生意越好,說明他的收益就會越多,而且關于造紙坊的收益,他已經有了安排。
新年第六天,按例要開始上朝,這一天,劉恪早早的起床,換好官府,就由典韋駕車往北宮前去,到北宮門口,留典韋等候,劉恪孤身進宮上朝,朝會之上,無疑是一片四海升平的贊頌,看的劉恪好生無聊。
散了朝,劉恪拒絕了袁紹袁術兩人去教坊司觀看舞蹈的邀請,出宮坐上馬車就往南宮前去,中間經過靜園的時候,劉恪又接了徐庶,進入南宮,憑著宗正丞的文牒,一路通行無阻,不一會兒,幾人就來到了南宮偏角處的宗正府。
“先生,這就是宗正府了!”
年前劉恪也到過宗正府一次,所以也算是熟門熟路,不過等他興致滿滿的帶著徐庶準備觀看宗正府的時候,卻被宗正府門前掛著的銅鎖氣到了,“這是怎么回事?”
“主公勿惱,想必是宗正府吏員不知道年假已滿,此時定然還在家中歇息……”徐庶盡管沒有明說,但是卻還是婉約的告訴劉恪,宗正府的吏員顯然沒把你這個宗正丞當回事。
感覺自尊心受損的劉恪,頓時不滿,他也不走,直接對典韋說道:“差人去叫宗正府所屬吏員,午時之前,如果他們還不出現,明日我就請陛下將他們全部處斬!”
典韋得令,立即前去找人,劉恪則和徐庶就地敘談,不過一會兒,劉恪就看到一名小吏慌慌張張的跑了過來,不過他也沒理會,這名小吏之后,又有幾人陸陸續續的趕來,顯然都是聽到了劉恪要殺人的話。
等到最后一名吏員趕來的時候,時間,卻已經是午時三刻,劉恪抬頭看了看太陽,又將最后趕來的吏員記住,然后他也不訓斥,就讓掌管宗正府鑰匙的吏員開門。
進入宗正府,劉恪坐堂,眾吏員戰戰兢兢的站在堂前等候發落。
劉恪神態自若的做了小半個時辰,看著這些養尊處優的吏員都左搖右晃的時候,他才開始說道:“今日,本該重重的處罰你們,不過念在新年,孤也就放過你們了……”
正當所有人都暗自松口氣的時候,卻又聽劉恪說道:“不過孤說過,午時不到者斬立決,有人顯然是將孤的話當耳旁風了,來人啊,將刀筆吏姜峰拿下,孤請示過陛下之后,再行問斬!”
“啊?”
宗正府大小官吏一驚,抬首時才意識到,文采風流的劉恪,原來骨子里竟然還有這樣鐵血冷漠的一面,而攜著冷血之威的劉恪,也正式入主宗正府,開啟了他短暫卻又輝煌的宗正丞生涯。
(展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