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齋龍蛇第80章 白素素報恩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仙俠>> 聊齋龍蛇 >>聊齋龍蛇最新章節列表 >> 第80章 白素素報恩

第80章 白素素報恩


更新時間:2016年02月11日  作者:我要的是葫蘆  分類: 仙俠 | 古典仙俠 | 我要的是葫蘆 | 聊齋龍蛇 
《》

80.

“常公子,果然和其他修道者大不相同,難怪筆下有浩然之氣。素素在人世間磨練十數年,還是第一次聽人講起‘哪怕是路邊最卑微的一朵野花,也有綻放的權利。’為這句話,素素再次謝過公子。”她略顯感慨的說道。這句話聽起來簡單,細細琢磨卻大有深意。

“要說謝,我應該謝你才對,當初如果不是你拿出道經讓我翻譯,我不會踏上修道之路。”

“公子也練得是《十二重樓觀想經》嗎,為何我從你身上感受到不修道者的氣息,如果先前不是公子替素素輸送靈氣,我幾乎不敢相信?”白素素聞言,再次驚訝道。

“我能如此,另有原因”常晉略作解釋,并沒有把體內懷有神筆的事情告知。他不是傻子,現在自然明白那神筆的奇妙之處超乎想象。

匹夫無罪懷璧其罪的道理還是懂的,別看白素素現在對自己和顏悅色,如果知道他身懷至寶,說不定就會起了心思。

見他沒有多言,白素素也不追問,隨后閑聊一通,才發訊息傳給妹妹。

約莫過了一炷香時間,白素素臉上露出喜意,“公子,我妹妹正在附近尋我,馬上趕到了”

不多時,便看到遠處天際一道青光閃爍,徑直來到眾人頭頂,隨即那青光一閃而沒,顯出一個清秀美艷的女子來,正是最初在破廟中試探自己的阿碧。

“姐姐,你沒事吧……”阿碧急急趕來,直竄到馬車旁,根本沒有看旁邊的常晉。

“我已無大礙,多虧了常公子相救”白素素伸手一指道。

“常公子,是你……”阿碧這才注意到身邊還站著一個男子,隨即也認出對方。畢竟當初常晉曾罵她“魑魅爭光”。

“阿碧姑娘,我們又見面了。”常晉上前行禮道。

“姐姐,一個弱書生,怎么救得你?”阿碧卻不相信常晉救了姐姐,很是疑惑的看著對方。

“阿碧不得無禮,確實是常公子救了我,常公子也是修道之人,只是靈氣能夠隱藏罷了。”白素素開口略作解釋。

“那就多謝你了,姐姐,此地不宜久留,那牛鼻子還在附近山上尋找,我們趕緊離開吧,待姐姐養好傷,我們定要殺上烏山觀,將那群牛鼻子殺個干凈。”見姐姐受創如此嚴重,阿碧臉上虐氣驟現。

“阿碧不得胡鬧”白素素對著常晉歉意的笑笑,“常公子,就此別過了,公子對素素的恩情天高海深,素素自是不會忘記,等來日養好身體,再行報答。”

說完,陰神又歸于軀體,化作一條大蟒。

阿碧不知施展什么法術,帶著姐姐沖天而起,很快在夜空中消失。

目送他們離開,常晉才返回到幾丈外的火堆旁邊。

王啟年和小松等人睡得極死,根本不知道剛剛身旁發生的變故。

第二天醒來時,王啟年安耐住恐懼朝車廂內看了看,接著大叫起來:“允升,大事不好,那蟒蛇不見了!”

“不見了豈不是更好,至少咱們不用再擔驚受怕。”常晉呵呵一笑。

他說的輕巧,只是三人心中困惑連連,早上坐烤兔時,王啟年仍然一個勁兒的詢問大蟒去了什么地方。

被追問的不耐煩,常晉只好告訴他那蟒蛇昨夜已經恢復,趁夜色離開了,不知去向。

待吃過早飯,常晉揮劍將官道旁的一株小樹砍到,又在馬夫指引下做成車軸按上。這種濕木做成的車軸根本不耐用,跑個幾十里就會散架斷裂,只是在這種情況下,也只能湊合了,一切等趕到府城再說。

幾人仍然下馬步行,過了泥濘地帶才重新坐上馬車。

臨近中午他們在府城外十幾里遠的一個小鎮用過飯菜,略作休息,才駛向萬山府城。

一路行來,王啟年都在吹噓均州萬山府城如何富庶繁華。什么遇仙樓的糖醋魚,萬禽閣斗鵪鶉,怡紅樓的歌妓等等,惹得小松心動不已,極想見識一番。

別說他,聽王啟年不斷在耳邊聒噪,連常晉也有了幾許期待,想看看萬山府城到底是何景象。

說起來他也不是第一次來萬山府城了,上次城隍請做客,常晉隨鬼將來過一次,只是那次人在虛空中,再加上夜色迷茫,浮浮沉沉,常晉自然沒有辦法看清楚府城輪廓。

如今來到萬山府近處,他也被這座恢弘高大的城池驚住。

萬山府城雖然不是州府所在地,但富庶繁華程度比起州府也不多承讓。城中百姓十多萬戶,再加上平時來往短住的商賈,人口足足突破百萬。

另外萬山府扼守南下北進的通道,自古以來是兵家必爭之地,因此城墻修的極為高大,足有五六丈高。

城墻下部用大長條石堆砌,上半部分則是精心燒制的大塊青磚砌就,據說大燕王朝立國之初建造此城門時,燕太祖為防止此城門日后被攻破,特意派遣手下得力大將監督建造。所有的城磚側面印有制磚工匠和監造官員的姓名,一旦發現不合格制品,立即追究責任。輕則坐牢充軍,重則砍頭。

所以整座城池修的及其堅固,歷經數百年滄桑,如今南城門依然穩固如初。

城墻外挖有一條五六米寬的護城河,護城河水是引活水而入,有丈余深,將整座萬山府城環護其中。

城內還修有共設三道甕城,由四道券門貫通。各門均有可以上下啟動的千斤閘和雙扇木門。甕城上下和左右馬道下分設藏兵洞,可在戰時貯備軍需物資和埋伏數千士兵。

想要攻破這座城門,沒有數萬精兵根本不可能。

那城門修的也相當威嚴,上書“迎泰門”三個大字。

此刻常晉站在迎泰門口,下意識抬頭朝城池上空看去,果見赤青色氣流彌漫,那云氣時而氤氳升騰,時而流動垂下,浮浮沉沉,流淌不已,就好像一個碩大的華蓋籠罩著下面的土地。

看到此處,他不由在心中嘆然一聲:“好一座惶惶城池。”

王啟年見常晉立在城門外久久不動,只當被這恢弘巨城驚呆,就伸手拍了他一下道:“走吧,別看了,城里更有意思。咱們先找家客棧住下,而后愚兄帶你去城里邊逛逛。”

他來過萬山府幾次,此刻自然充當向導。

雖然去年青華州發生洪大功叛亂,但是距離均州甚遠,因此城門口雖有士兵執勤,卻應付了事,那些車隊只要交上些許進城稅即可,至于車上是否有違禁貨物,根本無人盤查。

兩人跟隨進進出出的騾馬車隊進入城池,穿過甕城后,眼前顯現出一條可以并行七八輛馬車的寬闊大道。府城果然不是通衢縣可以比擬的,街道上熱鬧異常,兩旁鋪面林立,叫賣聲不斷。瓷器店、綢緞莊、酒樓、雜貨店、竹木作坊……恍然間,常晉好像來到了《清明上河圖》畫卷當中。

三人沿著青石板路慢行,只見街道兩旁的商鋪內不斷有人進出。一路看來,常晉發現來來往往的行人精神都不錯,倒有幾分太平盛世景象。只是路過街尾巷頭,卻又能夠看到不少乞丐棲息在其中。

他們大多衣衫襤褸,甚至還有袒胸露背的,個個骨瘦如柴,躺在污水旁邊休息。

找了家客棧安頓好住宿,再結過馬車費用,常晉本想趁此機會略作歇息,哪知道王啟年的興致很高,非要拉著他去鵪鶉街上長見識。

知道這貨的脾氣,常晉只好隨他前往。

所謂鵪鶉街,顧名思義買賣鵪鶉的人比較多。

本朝皇帝徽宗喜歡斗鵪鶉,在位時曾命令各地進貢鵪鶉入皇宮。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在徽宗皇帝的帶動下,斗鵪鶉迅速在大燕王朝流行開來,上至王公貴族,下至黎民百姓紛紛加入其中。

如今一只極品鵪鶉,價值在千金以上。

其中玩的最瘋狂的要數南越州吳王,他專門在自己的府中設有斗鵪堂,飼養有上千只鵪鶉,為此還找了十幾個調教鵪鶉的高手替自己看管。

(我要的是葫蘆)


上一章  |  聊齋龍蛇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