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映禮結束,《休斯先生》劇組主創們、受邀嘉賓等人,就來到酒店舉行了一個派對,著名影評人羅杰•艾伯特,在這里略留了一陣子,稱贊了金•凱瑞和諾蘭拍出了一部精品。
經過去年手術之后,羅杰的身體狀況雖然好轉,不過體質不能和手術前比了,但他對電影仍舊是滿滿的愛,每當有潛力新片上映,他從來不會缺席,只是身體原因和著名影評人的身份,他很少留下參加首映的派對。
這次能夠留下來待一陣子,已經很給小庫恩面子了,對于金•凱瑞的順利轉型,他嘖嘖稱奇,不過,他最震驚的還是諾蘭的導演功底,他抿了一口微甜的葡萄酒,看著不遠處西裝革履、帶著淡淡笑容的英國人,說道:“馬克,在敘事和抒情上,克里斯托弗讓我想起了史蒂文。”
“你不喜歡?”小庫恩也拿著葡萄酒,笑問道。
他知道,評論界一直詬病老斯有煽情過度的嫌疑,諾蘭后來差不多也得到同樣的評價。
“談不上,在《休斯先生》里,盡管克里斯托弗已經盡全力營造出那種氛圍,可人物的情感釋放,還是有幾分刻意來。不過,能夠感受到這一點的人不多。”羅杰搖頭笑道,“這已經很了不起了,能夠感覺出,這部影片還是保留了他在《記憶碎片》中講故事的靈氣,很有節奏感。”
“是啊,克里斯是個講故事的大師。”小庫恩認同地點頭。
諾蘭在他第二部上映的電影《白夜追兇》中,就隱隱透露出一種大家風范來,故事節奏把控得很好,更容易為普通觀眾所接受,不像芬奇等導演那樣cult。
“更讓我驚喜的是,他把金調教的很好,讓他變成一個真正的演員了。”羅杰眨了眨眼睛,頑皮地一笑,“我原以為,這種難度的工作,在好萊塢只有你做的好。”
“金也是一名很努力的演員。”小庫恩不禁苦笑,看了和諾蘭夫婦在一起的喜劇天王,這思維定勢造成的刻板印象真的很可怕,他又問道,“要不要我把克里斯和金叫過來,交流一下?”
羅杰抬起了手腕,看了看手表,抽動了一下鼻子,避開了旁邊飄過來的雪茄煙霧——自從手術之后,他的煙就戒了,了然地笑道:“還是暫時算了,我能感覺出來,盡管這部電影很不錯,但是金和克里斯托弗都在積累著,等下部的時候,會更加成熟。時間不早了,我就先告辭了。”
小庫恩拿著酒杯,和羅杰擁抱了一下,把他送到了門口,直到他登上了汽車,才回轉到大廳里。
看了看派對上談笑走動的客人,他就來到了諾蘭夫婦面前,舉了一下手中的高腳玻璃杯,笑道:“克里斯,你可給我帶來了一部佳作!”
和小庫恩所有遇到英國人不一樣,諾蘭一點都不傲慢,也不花心,或許他內心是個孤高的人,但是表面上總是很謙遜,聽了小庫恩的話,他臉上的笑容甚至顯得有些羞澀。
而他的妻子,穿著典雅黑色長裙的艾瑪•托馬斯——也是《休斯先生》的制片人,臉上則有些歉意,七分真誠三分說笑地道:“可惜,票房應該不怎么高,或許真的像媒體預測的那樣,這會是CMS的首部票房虧本電影。”
說起來,作為制片人,艾瑪•托馬斯身上的壓力十分巨大,因為《休斯先生》實在太惹人注目。
眾所周知,截止到目前,CMS九成的影片都是與六大合作的產物,每一部影片小庫恩都進了制片組,每一部影片都能做到在上映階段就收回成本。
而《休斯先生》,因為諾蘭的實力沒有得到大公司的認可,這部影片由CMS獨資拍攝;為了要給諾蘭完全的創作自由,小庫恩真的半點干涉都沒有,連制片人的頭銜都沒掛,首席制片人讓導演的妻子來做;原定的制片預算是6000萬,最后超支了500萬;宣發預算定為3000萬,還有500萬機動預算,在好萊塢的普通行業標準之上;首周開畫的影院數也接近了3000家……
對于一位履歷上只有2部影片在影院公映過的導演來說,這些條件無論按照哪種標準來看,都稱得上奢侈,小庫恩對諾蘭支持力度不可謂不大。
可現在,《休斯先生》卻可能創造CMS的首個恥辱記錄,讓艾瑪大感不好意思,恐怕還有些擔心下部的制片預算。
“不不,先不要說這個問題。”小庫恩連忙笑著阻止了艾瑪說下去,這部電影的確太過文藝,沒有那種普通的票房大賣特質,但他相信不會有多低,這是一部能讓人津津有味地看完的好電影。
其實,無論《休斯先生》這部電影在票房上虧了多少,他都不會改變支持的態度,按他的想法,虧得多一些,讓諾蘭多愧疚一些,未來的好處更大。
沒有任何一個人,哪怕是諾蘭自己,能夠比身懷系統的小庫恩更知道他的潛力和能力,即便系統給出的數據不準確,可《蝙蝠俠》三部曲、《盜夢空間》、《致命魔術》等影片不會說謊。
再說,這不僅是諾蘭的電影,也是金•凱瑞的電影,以他和金•凱瑞的關系,也不能因為上部電影票房沒有達到盈虧點,就砍掉下部的計劃。
想到這里,他就笑道:“艾瑪,克里斯,這么說吧,我迫切地想看到下部電影!”
“嗯,我知道。”諾蘭點點頭,有些靦腆地說道,心里十分感激。
不過,他不是那種為了藝術就甘當票房毒藥的導演,能夠票房大賣,又能在電影里傾訴自己的情感,維持好電影商業與藝術的平衡,找到影評人和普通觀眾的平衡點,才是他的目標。
他要做的是拍出了《大白鯊》、《E.T.》、《拯救大兵瑞恩》的斯皮爾伯格,是拍出了《終結者2》、《泰坦尼克號》的卡梅隆,是拍出了《第六感》、《黑客帝國》和《諜影重重》系列的馬克•庫恩……
他既不想做拍出了《肖申克的救贖》的弗蘭克•德拉邦特,贏了口碑輸了票房;也不想做拍出了《絕世天劫》、《珍珠港》的邁克爾•貝,贏了票房,卻被影評人口誅筆伐。
這位帶著靦腆笑容的英國年輕導演,面對比他還要年輕3歲的美國同行,語氣平淡地道:“我最近一直再想,怎么在商業和藝術中取得平衡。”
小庫恩知道,諾蘭不是在問他,而是在向他隱晦地保證,在《休斯先生》的下部中,他會做好商業和藝術的平衡。
說起來,諾蘭身上還是很有大英紳士的含蓄性格的,可不會像他們美國佬那樣直來直去。
小庫恩拍了拍諾蘭的手臂,笑道:“克里斯,大膽地去做吧,不要有顧慮,對于下部電影,CMS仍然沒有盈利要求。”
要說的話,做好商業和藝術的平衡很簡單,傳記電影就是個人生活的濃縮,把一生中戲劇性的事件表達出來就行。
可戲法人人會變,各有奧妙不同,小庫恩覺得,面對“歷史上”已經證明了自己的諾蘭,他完全不需要干擾對方的思路。
“謝謝你,馬克。”諾蘭有些心不在焉地謝了一句,然后就一個人喃喃自語,腦子里都是關于下部的故事鋪排、情感表達、人物刻畫、畫面構圖等東西,小庫恩這么毫無保留地支持他,他身上的壓力也不小。
艾瑪•托馬斯看了身邊有些神神叨叨地丈夫一眼,歉然笑道:“抱歉,馬克,克里斯就是這個樣子。”
小庫恩理解地笑了笑,諾蘭是英倫才子,不僅是個優秀的導演,還是極為杰出的編劇,絕對能劃到天才那欄中去,天才嘛,有點怪癖很正常。
就像是與其他電影公司合作時,那些電影公司要忍受小庫恩的那些小小怪癖一樣,他也對諾蘭充滿了包容,這也是好萊塢的鐵則,只要一個人在好萊塢表現出了能力,好萊塢就會圍著他轉。
紐約,曼哈頓區,薩默•雷石東豪宅中的影音室里。
這位年近八旬的老大亨,維亞康姆這艘巨型傳媒航母的掌舵者,結束了銀幕上《休斯先生》的放映,燈光大亮,他在身邊貼身美艷護工的攙扶下,顫顫巍巍地站了起來,走向了豪宅中的起居室,那里的空氣更清新一些。
而派拉蒙的CEO布拉德•格雷,就像一位乖巧的小學生,跟在老大亨的后邊,等待著他的垂詢。
老雷石東雖然不能說是和霍華德•休斯同一時代的人物,但也和這位傳奇人物有過幾面之緣,他親自經歷過那個時代,即使這部傳記電影諾蘭和金•凱瑞表現得不錯,休斯的潔癖與怪癖、復雜的情史、曲折的經歷、凄涼的晚景,都不會讓他有更多的感慨,因為現實比電影更加離奇和荒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