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小黑醉酒←→下載:
“回王爺,我家老爺一向清廉,嫉惡如仇,豈會收受別人的賄賂?”
聽了李云天問話,薛老漢有些渾濁的眼睛亮了一下,隨后搖了搖頭,神色痛苦地伏在地上說道,“王爺,小人有罪,小人不應該誣陷我家老爺,可小人也是沒有辦法,他們抓了小人的兒子和孫子,要是小人不按照他們說的做的話小人就見不到兒子和孫子了。”
“本王知道你被逼無奈,所以也不想追究什么,本王想問你是否想要救你家老爺?”李云天清楚薛老漢肯定遭受了嚴刑拷打,后來迫于兒孫的安全而不得不誣陷薛瑄,故而神色冷峻地望著他問道,想必薛老漢的心中此時萬分痛苦。
“小人愿意,小人愿意。”薛老漢聞言怔了怔,隨后抬頭向李云天連聲說道,臉上充滿了期望的神色,他可不希望薛瑄受到這五百兩莫須有的賄金影響。
李云天見狀暗自搖了搖頭,轉身走出了牢房,云娜隨即上前向薛老漢低語了一番,這種上不了臺面的事情自然不能由李云天這個親王來gàosù薛老漢。
“你放心去做,你的兒子和孫子已經回家,勿需為他們擔心。”交待完薛老漢后,云娜沉聲向其說道。
“謝王爺。”這一下,薛老漢心中僅有的一絲顧慮也消失了,沖著牢門外砰砰砰地磕了三個響頭,只要能救薛瑄和他的兒孫他什么都愿意做,反正他已經老了還有什么可怕的呢?
詔獄的院子里,李云天仰首望著滿天的星辰,嘴角掛著自嘲的苦笑,他覺得自己身為堂堂的左都御史竟然要在背地里做這些偷雞摸狗的事情,真的是可笑之至。
“王爺,已經辦好了。”云娜從大牢里出來,在李云天身旁低聲稟告道。
李云天聞言微微頷首,隨后抬步面無表情地離開,臉上像罩了一層冰一樣,如果不是情非得已他可不愿意做這種偷偷摸摸的事情。
云娜也覺得非常無奈,默不作聲地跟在后面,如果不是想要救薛瑄一命并且化解此次內廷和文官集團之間沖突的話,李云天豈會在暗地里做這些見不得人的事情?
馬順感到現場的氣氛有些沉悶和壓抑,也不敢多言,躬身在一旁送行,王振特意交代過了讓他不要管李云天在詔獄里的事情,實際上即便王振不開這個口他也沒膽子阻攔李云天。
司禮監。
“公公,忠王爺已經去詔獄見了薛瑄。”王振正在翻閱秉筆太監批閱完的奏章,毛貴走了進來,躬身稟報道。
“忠王爺與薛瑄是同科,又是案子的主審,他去見薛瑄很正常。”王振聞言笑了笑,不以為意地說道,他自然清楚李云天去詔獄的目的,因此根本就不為此感到擔心。
“公公,忠王爺可是薛瑄的同科,會不會把薛瑄的案子給翻過來。”毛貴可不知道李云天私下里已經跟王振達成了協議,不由得憂心忡忡地說道。
畢竟,李云天已經把賀氏殺夫案給翻了過來,既然賀氏沒有殺人那么也就沒有了花重金賄賂薛瑄的動機了。
“忠王爺是個識大體的人,又是皇上的老師,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王振肯定不會向毛貴透露與李云天之間的協議,于是不動聲色地回答。
毛貴在王振一副成竹在胸的模樣,好像絲毫也不擔心李云天給薛瑄翻案,心中頓時反應了過來,看來yīqiē都在王振的掌控中,故而隨后躬身退下,免得打擾到了王振翻閱奏章。
“王爺,朝鮮國的暗探來報,朝鮮國糧食不足發生了饑荒,不少朝鮮國的百姓向北進入我大明的地界。”
第二天上午,李云天正在都察院里處理手頭公務的時候,云娜進來沉聲稟告,“遼東布政使司和遼東都司關于災民的奏章這幾日恐怕就會到京城。”
“朝廷去年已經給了他們一批糧食,沒想到還沒有撐到秋收就又沒了。”李云天聞言眉頭頓時皺了皺,看來朝鮮國內的局勢比他先前想象的還要嚴重。
“王爺,朝鮮國求援的使者肯定又快到了,您什么時候審結薛大人的案子?”云娜也沒有想到朝鮮國的局勢如此不堪,于是沉聲問道。
李云天在審完了賀氏殺夫案后就可以審理薛瑄受賄的案子,不過他并沒有那樣做,而是gùyì把時間往后拖。
在李云天看來,賀氏殺夫案與薛瑄受賄案的性質完全不同,賀氏殺夫案充其量只是民間的一起刑事案件,可薛瑄受賄案不僅涉及到大明大理寺左少卿,而且還與內廷、文官衙門的爭斗有關。
所以,李云天認為應該慎重對待被朝堂上文武百官所關注的薛瑄案,不能倉促審理,怎么也需要時間去查驗案子中的各項罪證,這樣才能使得事情顯得合情合理。
“再等等,時機未到。”李云天低頭看向了手里的公文,這些天他一直躲在都察院里處理手頭上講武堂和都察院的公文,讓外界以為他在忙薛瑄的案子。
至于陪審的王振和金濂等人也各回自己的衙門等待消息,如果李云天派去尋找證據的人有了新發現的話會通知他們前去議事。
為了避免人們的懷疑,李云天派了差役去查薛瑄受賄一事,雖然他知道這是徒勞的但總要做做樣子給外面的人看。
“王爺,有一事不知當講不當講。”云娜聞言遲疑了一下,開口向李云天說道,“屬下近來聽見京城有一些傳聞,說正統帝gùyì偏袒薛大人,王爺與薛大人是同科,理應回避此案才對。”
“哦?”李云天聞言頓時抬起了頭,面露驚訝的神色,沒想到市面上還有這樣的傳言。
“是到是誰散播出來嗎?”隨后,李云天不動聲色地問道,他可不認為這些傳言是空穴來風,背后肯定有人在推動此事,而且有著不可告人的目的。
“對方很謹慎,現在什么都沒查出來。”云娜搖了搖頭,有些狐疑地望著李云天,“王爺,此事是薛大人的仇家所為嗎?”
薛瑄在都察院和大理寺任職多年,期間不少貪官污吏栽在了他的手上,故而很多人心中都疼恨他,想要將其置于死地而后快。
“如果是仇家所為就簡單了,就怕他們另有所圖!”李云天的眉頭皺了皺,神情變得凝重起來。
“另有所圖?”云娜有些不明白李云天的意思,除了薛瑄的仇家外誰還會這樣做,李云天已經與王振達成了協議,因此內廷應該不會這樣做,而文官集團則不應該這樣做,難道他們希望看見被內廷壓過風頭嗎?
“云娜,你可不要小看了京城的利益之爭,在權力場上沒有juéduì的朋友和敵人,如果有人想通過這次薛大人的案子暗中漁利的話,巴不得內廷與文官打起來。”
“王爺,你的意思是京城有人希望薛大人的案子鬧大?”云娜的臉上不由得流露出了詫異的神色。
要知道薛瑄一案可是涉及到了內廷和文官集團的根本利益,雙方一旦激化矛盾勢必在官場上掀起一場血雨腥風,最后落得一個兩敗俱傷的結局,因此如果這個時候有人暗中李云天審理薛瑄一案的話就是在做損害本陣營的事情。
“不破不立!”李云天沉吟了一口,口中緩緩吐出了四個字。
“不破不立?”云娜先是面露疑惑的神色,隨后眼前一亮恍然大悟,正是因為兩敗俱傷所以那些人才有機會上位,否則上面的人不走的話他們將很難進入大明的權力中樞。
“王爺,屬下這就派人暗中去查是誰在推動的傳言。”這一下,云娜明白了過來,原來李云天擔心有人想攪亂薛瑄一案從中漁利,因此躬身說道。
“不,此事要大張旗鼓地去做,要給他們以震懾,不能讓他們干擾到了這次審案。”李云天聞言搖了搖頭,神情嚴肅地向云娜說道,他可不希望這個時候出什么亂子。
“屬下明白!”云娜聞言再度一躬身,抬步急匆匆地離去。
“究竟是誰,竟然如此地不安分!”李云天的眉頭微微皺著,對這次市面上chūxiàn的傳言是百思不得其解,看樣子朝廷里有人不甘寂寞想要興風作浪。
隨著李云天下令嚴查傳言的來源,市面上關于李云天不適合審理薛瑄一案的傳聞嘎然而止,很顯然散播這種傳言的人對李云天還是非常忌憚的,生怕被李云天找到。
四月中旬,經過半個多月的調查后,李云天在都察院升堂審理薛瑄受賄案。
由于與賀氏殺夫案相比,這次前來聽審的官員就更多了,六部尚書和通政使司通政使悉數到齊,成為了名副其實的“九卿家會審”。
如此一來,王振在公堂上就顯得有些形單影只了,不過這也沒有辦法,內廷雖然能跟文官集團相抗衡,但拿得出手的衙門只有一個,那就是司禮監,所以只有王振這個司禮監掌印太監適合出席堂審。
即便王振只有一人,但由于他是代正統帝前來,所以坐在了大堂右側上首位,與他相對而坐的是六部堂官之首、禮部尚書胡瀅。
正統朝以來,還從沒有發生過“九卿會審”的情形,雖然這并不是真的九卿會審,但足以見薛瑄之案影響之大。
在座的文官顯貴們相互間低聲談論著今天的堂審,誰也不知道李云天會如何處置薛瑄受賄一案,因為前段時間李云天一直待在都察院,這使得他們無法探聽李云天的口風。
很顯然,胡瀅等人并不認為賀氏洗脫了殺夫的罪責后薛瑄就能脫罪,因為賀氏殺夫與薛瑄受賄是兩回事,畢竟賀氏被下了大牢這就使得趙家有了行賄薛瑄的動機。
這也是賀氏為何至今依舊關在都察院大牢里的原因,由于向薛瑄行賄的是趙家的管家,而賀氏是趙家的主母,雖然趙家的管家說行賄之事是他自己做的主,但李云天要在薛瑄受賄案中查清楚趙家管家受賄是否與賀氏有關。
所以,只有查明賀氏與薛瑄受賄案無關,那么她才能真正獲得自由。
與胡瀅等人不同,王振坐在那里悠閑地品著茶,現場人中除了他之外沒人知道堂審的結果。
“忠王到!”就在眾人在那里低聲議論著的時候,大堂門口處傳來了一聲高喝,李云天在護衛們的簇擁下快步走了進來。
“王爺。”在座的眾人聞言紛紛起身,躬身向李云天行禮,李云天無論是加銜還是爵位在大明都可謂是頂級的,故而承受得起眾人的行禮。
李云天走過去在大堂上的案桌后落座,環視了一眼現場的眾人沉聲說道,“諸位大人,本王奉御命審大理寺左少卿薛瑄受賄一案,諸位都是朝之元老,本王的前輩,如果本王在堂審中有何不妥之處還望諸位大人指證。”
“王爺說笑了,王爺審案天下無雙,我等今天只是旁聽者而已,絕不插口。”聽聞此言,胡瀅微笑著向李云天一躬身說道。
雖然李云天是現場眾人的后輩,但沒人敢小覷這位進士出身的大明年輕異姓親王,無論是理政還是審案都是大明眾官員中的佼佼者,更別說行軍打仗了。
“胡大人所言甚是,我等今日只是來聽審,絕不多言。”隨后,前來聽審的各部尚書們紛紛發表了意見。
畢竟聽審與陪審不同,雖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在堂審中的作用完全不同,聽審只是由旁聽案件的權力,而陪審則可以參與審案。
胡瀅等人雖然貴為朝廷的元老,但也不便去打擾李云天的案子,畢竟李云天不是朝堂上普通的官員,他們對李云天還是有著幾分的敬畏,而這些敬畏是李云天近二十年來一點一滴積累下來的。
其實,說起來李云天在朝廷的資歷已經很深了,永樂年的進士,如今也是四朝元老了,只不過他中進士的時候還未到弱冠之年,因此年齡上還很年輕。
拿與李云天同科的進士相比,于謙已經是禮部左侍郎,薛瑄也已經是大理寺左少卿,死去的劉球是翰林侍講,這些都是朝廷上重要的職務,至于其他同科的人也都成為了地方三司和各大部院衙門里的高官。
對李云天來說,這些同科的進士們可是他最寶貴的財富,在關鍵的時刻可以產生令人意想不到的巨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