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宰大明第1250章 夜會老友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執宰大明 >>執宰大明最新章節列表 >> 第1250章 夜會老友

第1250章 夜會老友


更新時間:2016年01月09日  作者:小黑醉酒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小黑醉酒 | 執宰大明 
1250.

1250.

開棺驗尸后,李云天與王振和陳智等人商議后,在都察院的大堂上對賀氏殺夫案進行了宣判。

由于趙指揮同知死于隱疾,與中毒無關,故而賀氏并無毒殺親夫,岳氏屬于誣告。

原本,按照大明律例岳氏應該反坐,不過考慮到事出有因,先有葉兒私藏砒霜,后有騙子假冒錦衣衛慫恿,故而李云天從輕發落,判其杖責二十后交由賀氏嚴加看管。

至于葉兒,雖然私藏砒霜是無意之舉,但卻隱瞞實情導致趙家不睦,杖責三十后在驍武軍的染坊做雜役三年。

于是,隨著李云天的宣判,曾經在京城鬧得沸沸揚揚的賀氏殺夫案波瀾不驚地落下了帷幕。

李云天只用了三天時間就審結了這起三法司之間相互推諉的案子,著實外界嘖嘖稱奇,其聲名也上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鄭祥和刑部那名倒霉的主事也因為審案不力而受到了懲處,兩人分別被扣半年的俸祿,以示懲戒。

這對鄭祥和刑部的那名主事來說簡直就是微不足道,都察院和刑部的官員可是有著額外的進項,根本就不指著那點兒俸祿生活。

兩人自然知道李云天這是法外開恩了,否則可以輕而易舉地拿了他們的烏紗帽,故而在心中對李云天萬分感激。

雖然賀氏被判無罪,但她依舊在都察院的大牢里待著,因為她涉及到了薛瑄受賄案,必須等查清這起案子后才能獲得自由。

薛瑄受賄案緣起賀氏殺夫案,錦衣衛北鎮撫司抓薛瑄的由頭是其收受趙家五百兩金子,以至于薛瑄鋃鐺入獄。

錦衣衛的人之所以敢如此做,是因為趙家的管家作證從賬房拿了這筆金子給薛瑄送了去,求他救賀氏一命。

當然了,從趙家管家那里拿了金子的人并不是薛瑄,趙家管家的地位太低根本就夠不著堂堂的大理寺左少卿。

根據趙家管家的“招供”,賀氏被鄭祥判決有罪后,他為了救賀氏通過中間人幾經周折搭上了薛瑄家一個老仆的線,把五百兩金子給了那個老仆,隨后薛瑄就開始質疑賀氏的案子。

從邏輯上來看,趙家管家所言沒有任何的紕漏之處,這使得薛瑄受賄的事情也顯得合情合理,錦衣衛北鎮撫司抓人的時候也就顯得理當氣壯。

不過,錦衣衛的人并沒有從薛家搜到那受賄的五百兩金子,根據趙家下人的“招供”,薛瑄把平日里暗中收受來的錢財都藏了起來,藏的地方除了薛瑄外無人知道。

其實,王振本想在錦衣衛逮捕薛瑄的時候派人拿五百兩金子進行栽贓陷害,可是隨后轉念一想也就放棄了,所謂人多眼雜,文官集團在錦衣衛中也暗自拉攏了一批人,萬一泄露了風聲可就不妙了。

再者說了,薛瑄家境普通,一家老小都依靠他的俸祿過活,要是家里多出了五百兩金子的話反而太過突兀,難道薛瑄單單受賄賀家的錢不成?

所以思來想去,王振覺得還是不要查到那筆錢為好,編造了一個薛瑄把受賄而來的錢藏起來的謊言,這樣的話就使得薛瑄這次受賄顯得順理成章了,而且薛瑄不如實“招供”其把受賄而來的錢藏在了哪里就說明其“頑固不化”,錦衣衛北鎮撫司可以對其進行重判。

至于能不能找到那五百兩金子,王振一點兒也不擔心,他需要的不過是給薛瑄定罪的一個借口而已。

幾天后的晚上,錦衣衛北鎮撫司,詔獄。

李云天在馬順的引領下走進了大牢,身后跟著的云娜手里拎著一個食盒,很顯然李云天來大牢里見一個人,而這個人無疑就是薛瑄了。

自從薛瑄被下了詔獄后,由于錦衣衛的阻止朝中還沒有哪個文武官員能見到他,李云天是第一個。

李云天并不是不能來見薛瑄,他如果要見薛瑄的話錦衣衛的人根本就不會阻攔,也不敢阻攔,畢竟大明異姓親王之威可不是錦衣衛的人所能承受得起的。

“王爺,薛少卿就在里面。”來到一間單人牢房前,馬順躬身向李云天稟告道。

“打開。”李云天微微頷首,口中淡淡地吐出了兩個字。

馬順不敢怠慢,連忙讓人打開了牢房的門,李云天從云娜的手里接過了食盒,推門走了進去,其余人等在了外面。

狹小的牢房里,一名身穿正四品官袍的男子正背對著牢門坐在桌子前,借著桌上油燈的光亮在那里翻閱著《周易》,一副泰然自若的模樣,絲毫沒有因為身處詔獄而表露出絲毫的驚慌。

“德溫兄好雅興呀,竟然在這里也能看得進書來。”

這名安然讀著《周易》的人自然就是大理寺左少卿薛瑄,李云天見薛瑄對進來的人不為所動,知道其絲毫也不怕錦衣衛的那些人,于是笑著開口說道。

德溫是薛瑄的字,李云天雖然貴為親王但與薛瑄有著同科之誼,故而稱薛瑄的字,表明兩人之間關系親密。

“復生?”聽到李云天的話,薛瑄怔了一下,隨后放下手里的書轉過身來,當看見李云天后不由得面露驚喜的神色,連忙起身迎了上來,向李云天一躬身后問道,“王爺,哪股風把你給吹來了?”

“自然是那平地之風了。”李云天笑了笑,打開食盒把里面的酒食拿出來擺在了桌上,邊擺邊說道,“小弟早就想來看德溫兄,不過由于前段時間忙著審賀氏殺夫的案子,一時間給耽擱了。”

“賀氏殺夫案?”薛瑄聞言怔了一下,隨后急聲問道,“王爺,案子如何判的?”

“丫鬟私拿砒霜回鄉,岳氏不明所以受奸夫慫恿后誣告。”李云天知道薛瑄關注賀氏的案子,給他倒了一杯酒后笑著把案子的大略詳情講了一遍。

“王爺,那個奸夫真的是騙子冒充的錦衣衛?”聽完了案情后,薛瑄的眉頭皺了皺,狐疑地望向了李云天,他在都察院和大理寺干了這么些年,自然覺得那個奸夫的身份疑。

“誰會關心那個騙子是誰?現在大家都接受了這個結果,賀氏也得以平反,這不是皆大歡喜嗎?”李云天笑了笑,端起面前的酒杯向薛瑄一舉,“小弟與德溫兄不同,受太多俗事所累,無法做到德溫兄的那份豁達。”

“王爺說笑了,如果不是王爺從中周旋的話,賀氏冤屈也無法洗清。”薛瑄聽了出來,李云天知道奸夫的身份但是不便說出來,似乎有什么難言之隱,于是端起酒杯與李云天碰了一下,把杯中的酒水一飲而盡后不無自嘲地說道,“不像下官,做事太認死理,以至于有了今日的境地。”

李云天知道薛瑄現在心中憋屈,明明沒有受賄卻被關在了詔獄里,因此笑了笑后也將酒水喝干。

薛瑄雖然清高但也懂得禮節和尊卑,他這次沒有讓李云天倒酒,端起酒壺給李云天和自己滿上。

“王爺,你能來這里看我,我的心里感到非常高興。”給李云天倒完酒后,薛瑄端起酒杯敬向了李云天,“王爺,我知道內廷的那些閹黨想要用我殺雞駭猴來震懾百官,因此我是絕對不會承認那些莫須有的罪名。”

“德溫兄,你還是那么剛直。”李云天聞言不由得笑了笑,很顯然薛瑄以為他是來勸解其接受受賄的罪名,于是跟薛瑄碰了一杯酒后笑道,“如果小弟懷疑德溫兄為人的話,此時也就不會來看望德溫兄了。”

說著,李云天一仰首喝干了手里的酒。

“王爺,說實話我也惜命,可死有重于泰山也有輕于鴻毛,我不能因為怕死而失去了文士的名節!”

薛瑄怔了一下,知道自己領會錯了李云天的意思,于是喝完杯中的酒后一邊給李云天倒著酒一邊說道,“等到了那邊有廷振陪著我也不算寂寞,閑暇時能與他下下棋聊聊天,豈不快哉?”

廷振是劉球的字,李云天、于謙、劉球和薛瑄都是永樂十九年的進士,這一年的進士可謂是官場上的黃金一代,涌現出大量大明的棟梁之才,成為了內閣和六部中的********。

其中,正統朝的清流三杰中就有兩人出自這一屆的進士,一個是已經死在詔獄里的劉球,另外一個就是正在詔獄坐監的薛瑄了。

“德溫兄,廷振之事小弟心中倍感遺憾,沒來得及將其從詔獄里救出。”提到劉球,李云天的心中就不由得感到有些傷感,一口就喝干了杯中的酒水,他萬萬沒有想到劉球如此快就死在了詔獄里,成為他的一大憾事。

“這事不怪王爺,是閹黨太過心狠手辣,他們知道王爺從天津衛回來肯定會救廷振,故而搶先下了毒手。”薛瑄聞言給李云天滿上酒,嘆了一口氣說道,“可惜皇上年幼被閹黨所蒙蔽,長此以往大明的江山危矣!”

李云天聞言嘴角蠕動了一下想要說些什么,但最終沒能說出口,與薛瑄一邊喝著酒一邊寒暄起來,回憶著一些陳年往事。

他之所以把到了嘴邊的話又給咽了回去,是因為內廷和文官集團之間相互敵視,矛盾由來已久,內廷認為文官集團在國家政務上對正統帝咄咄逼人,因此要予以打擊限制,而文官集團認為朝中大事理應由文官來掌控,宦官的介入是在干擾朝政。

因此,雙方一個代表了君權,一個代表了臣權,私怨已深其矛盾根本無法調和,李云天就是想勸解都無從開口。

“德溫兄,小弟這次前來是有一事相告,小弟過兩日就要審理德溫兄的案子,屆時如有冒犯之處還望德溫兄能體諒。”酒過三巡,菜過五味后,李云天向薛瑄一拱手,開口賠罪道。

為了能使薛瑄的案子得以順利審結,同時也是為了救薛瑄一命,李云天在審理薛瑄案子的時候肯定會涉及到那五百兩賄金的事情,所以李云天要提前打個招呼。

“王爺,你能給賀氏洗清冤屈,已經是對我的最大支持。”薛瑄知道李云天的難處,他的案子是閹黨造成要想翻過來并沒有那么容易,因此不以為意地笑道,“有王爺來審的話總比那些宵小之輩要好上許多。”

“德溫兄,古人有云,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德溫兄切莫計較一時的得失,盡心為皇上效力,為百姓謀福才是吾等的職責。”李云天知道薛瑄根本就不怕死,見他體諒自己的難處,于是苦笑著搖了搖頭后勸慰道。

“王爺,你是知道我的,我是絕對不會認下那五百兩賄金。”薛瑄自然也清楚李云天的一番好意,能給賀氏洗刷冤屈就已經是對他的最大幫助,聞言放下手里的酒杯正色說道,他可不會為了活命而失去了名節。

“小弟豈會壞了德溫兄的名節,只是要委屈德溫兄一下。”李云天望著鄭重其事的薛瑄不由得笑了起來,沖著薛瑄舉起了手里的酒杯。

薛瑄聞言臉上也露出了笑容,他就知道以李云天的為人不會讓他擔負受賄賄金的罵名,于是端起酒杯與李云天碰了一下,兩人一飲而盡。

離開薛瑄的牢房后,李云天沒有走出大牢,而是在馬順的引領下去了另外一間單人牢房,一名頭發花白、遍體鱗傷的老頭關在牢房里。

“小人叩見王爺。”那個老頭很顯然見過李云天,見李云天進來后連忙下跪相迎。

“你是薛家的老仆,在薛家多少年了?”李云天打量了一眼臉上滿是傷痕的老頭,不動聲色地問道。

“回王爺,從老太爺那一輩算起,老仆已經在薛家待了四十多年。”這名老仆就是薛瑄家中那名被劉家的管家指認為收下五百兩黃金的仆人,名叫薛老漢,聞言不敢怠慢,跪在那里想也不想地回答。

“你告訴本王,你家老爺是否讓你收受過劉家的賄賂?”李云天盯著薛老漢,面無表情地問道,想要聽聽薛老漢會有何說辭。

,歡迎訪問


上一章  |  執宰大明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