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宰大明第1200章 隱憂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執宰大明 >>執宰大明最新章節列表 >> 第1200章 隱憂

第1200章 隱憂


更新時間:2015年12月16日  作者:小黑醉酒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小黑醉酒 | 執宰大明 
暢快閱讀·放飛想象·

»


SB3秒就能記住的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小說閱讀。

由于楊溥這次來江南肩負重擔,因此接風宴上李云天與他都沒喝多少酒,兩人點到為止。

宴會在講武堂揚州司務處里舉行,結束后楊溥跟著李云天去了后院的廂房,他此次不遠千里前來自然有事情要跟李云天談。

進了廂房后,等侍衛們端上來兩倍熱茶后,李云天屏退了所有人,楊溥跟他說的事情屬于朝廷的頂級機密,自然不能讓外人知道。

“王爺,太皇太后年后身子抱恙,雖然太yīyuàn的人沒有向外透露太皇太后的病情,但形勢想必不容樂觀。”等林馨領著侍衛離開,楊溥放了手里的茶杯,憂心忡忡地向望向了李云天。

“怎么會這樣!”正慢條斯理地品著茶的李云天聞言頓時大吃了一驚,雖然他也得到了張氏太皇太后身體不適的稟報,但沒想到事態會如此嚴重,竟然使得楊溥感到如此擔憂。

而gēnjù李云天得到的消息,張氏太皇太后依舊正常地召見朝中大臣的家眷,周雨婷已經進宮陪伴了張氏太皇太后數次,并沒有發現有何不妥。

“本官來京之前,太皇太后曾經召見本官,結果賜宴的時候太皇太后嘔出了幾口血,本官這才知道太皇太后的病情不妙。”楊溥嘆了一口氣,有些無奈地搖了搖頭,張氏太皇太后果真是一名奇女子,竟然能把患病之事掩飾得如此之好。

楊溥私下里曾經旁敲側擊地向太yīyuàn負責給張氏太皇太后診治的御醫打探過張氏太皇太后的病情,那名御醫告訴他張氏太皇太后只是操勞過度而已,并無大礙。

“太皇太后是一番苦心呀!”李云天這時回過神來,不由得感慨了一句,張氏太皇太后之所以會隱瞞病情完全是為了鎮住京中的局勢。

正統帝雖然已經登基了七年,但現在只是一名十五六歲的少年天子,沒有辦法掌控住朝局,所以張氏太皇太后必須要撐下來,以給正統帝爭取更多的時間,實在令人欽佩。

“太皇太后有個好歹,京城的局勢將變得復雜起來。”楊溥苦笑著望著李云天,臉上滿是郁悶的神色。

李云天對此深有同感,張氏太皇太后的存在填補了正統帝年幼無法親政的空缺,這使得京城各派勢力不敢造次。

一旦張氏太皇太后病逝,那么京城各派勢力必將蠢蠢欲動,為了權勢斗個你死我活,屆時京城少不了又是一番血雨腥風。

雖然楊溥沒有明說,但李云天心里十分清楚他所擔心的事情,憂心張氏太皇太后一死內廷會趁機借助正統帝坐大。

在張氏太皇太后的暗中支持下,內廷的實力逐漸增強,得以與朝堂上的文官集團和勛貴集團相抗衡,是張氏太皇太后給正統帝保駕護航的最大依仗。

而一旦失去了張氏太皇太后對內廷的制約,內廷的勢力必將會急劇擴張,屆時朝堂上的文官集團和勛貴集團都會受到其壓制,說不定連李云天和講武堂也會被其算計。

畢竟,內廷的那些宦官們是內臣,包括李云天在內的文臣武官屬于外臣,雙方的關系既相輔相成同時又相互制約。

固然李云天能鎮住那些內廷的宦官,可李云天百年之后有誰能制約內廷的人?無論是永樂帝還是洪熙帝以及宣德帝,都對宦官表現出了非常大的信任和依賴,同更是也有著非常高的手段對其進行掌控。

李云天相信正統帝如果能有宣德帝的閱歷,肯定也會對內廷的宦官游刃有余地掌控,可問題是正統帝并不是宣德帝,而且現在只是一名尚未成人的少年,必然在張氏太皇太后死后對身邊朝夕相處的宦官信賴有加,這就使得事情變得無比復雜,挾天子以令諸侯的事情在歷史上并不少見。

因此,張氏太皇太后的作用就顯得尤為重要,她的存在使得京城各派勢力中間有了一個緩沖地帶,不至于刀兵相接。

據史料記載,張氏太皇太后在明朝諸位皇后中最為精明能干,平時對內外政事、群臣才能及品行都格外留意。

洪熙帝駕崩后,宣德帝每遇軍國大事都會稟明張氏太皇太后再做決定,而張氏太皇太后也時常詢問宣德帝朝政事宜,并經常提醒宣德帝要體恤百姓的疾苦。

正是由于張氏太皇太后的存在,使得大明君臣和睦,各派勢力安分守己,雖然內廷已經當時已經對朝廷的政事進行干預,但正統前期內廷還不足以壓制文臣集團,正統帝雖然寵信王振,但王振還沒有達到專權擅政的程度,朝廷政局大體保持穩定。

值得一提的是,張氏太皇太后死前司禮監掌印太監一直由金英擔任,王振雖然恃寵而驕但還無法掌控住內廷,在張氏太皇太后看來金英老成持穩、經驗豐富,是主掌內廷的最佳人選。

直到張氏太皇太后死后,王振才取代金英成為司禮監的掌印太監,這才擅權誤國,逐漸走上了權力的巔峰,成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權貴,并導致了土木堡的慘敗。

“閣老,現在就你我二人,有何話盡管直說。”李云天感覺楊溥在zìjǐ面前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于是微笑著說道。

到了李云天和楊溥這個位子,有些話已經不需要再拐彎抹角,兩人都是非常聰明的人,而且相互間關系也不錯,所以沒有必要玩一些文字上的游戲。

“不知王爺是否知道去年十月份時皇上在宮中設宴時發生的事情。”楊溥聞言頓時微微一笑,有了李云天這句話他也就沒有了顧慮,沉吟了一下后開口問道。

“閣老,你是指王振入宴一事?”李云天立刻清楚了楊溥的意思,眉頭微微皺了起來。

正統六年十月,奉天、華蓋和謹身三大殿重建竣工,正統帝在皇宮里設宴慶賀。

按照大明的規制,宦官是沒有資格參加宮宴的,不過這時的王振已經深得正統帝的寵信,正統帝見如此熱鬧的宴會上少了宋大山和王英,于是派人賞賜了這兩名最值得他信賴的貼身宦官一桌宴席。

與行事有些跋扈的王振相比,宋大山平日里顯得異常低調,頗有神華內斂的意味,因此恭恭敬敬地叩謝了正統帝賞賜的宴席,不過王振卻自比周公,沖著宋大山發起了牢騷,說“周公輔助成王,為什么我等不可以到宴會上去坐一坐呢?”

宋大山聞言只是笑了笑,沒有言語,不過前來賞賜的宦官知趣地把此事稟報給了正統帝,正統帝聞之后不但不怪罪反倒覺得王振受了委屈,于是下令打開東華門中門,讓王振和宋大山進入宮中參加宴會。

從這件事情上可以看出宋大山和王振深受正統帝的寵愛,同時也意味著已經成為少年的正統帝開始有了zìjǐ的思想,這對文官集團和勛貴集團來說可不是一件好事。

因此,宮廷宴會事件結束后,一些文官和勛貴私下里已經開始親近宋大山和王振,宮里的宦官們更是紛紛向兩人靠攏,誰都清楚在正統帝的支持下宋大山和王振將成為大明的權宦。

李云天年前就知道這件事情,不過他并不感到驚訝,因為他很清楚王振的為人,也知道正統帝已經不再是昔日少不更事的孩童,以后這種事情只會越來越多。

“王振此人,狡猾奸詐,飛揚跋扈,日后必將成為朝廷的大患。”楊溥知道李云天消息靈通,京城的事情很少能瞞過李云天,于是微微頷首后憂心忡忡地說道。

“閣老的意思是……”李云天聽出楊溥對王振有著很深的成見,于是不動聲色地望著他。

“王爺,此人不除大明今后必將沒有寧日。”楊溥猶豫了一下,隨后鄭重其事地說道,“還望王爺能出手相助,除了這個禍害。”

“閣老,王振此人深得皇上的信賴,恐怕就算本王出面皇上也會袒護他。”

李云天清楚楊溥的意思,并不是讓zìjǐ殺了王振,這可犯了正統帝的大忌,而是想辦法使得王振失寵,聞言不由得苦笑著搖了搖頭,再怎么說王振也是陪著正統帝長大的,只要王振不犯了謀逆的罪行那么正統帝絕對會信任他,所以他也沒有什么好辦法。

尤為重要的是,李云天現在還希望用內廷牽制文臣集團和勛貴集團,豈會把王振給滅了,這樣對她沒有絲毫的hǎochù。

“閣老難道忘了,太皇太后想要殺王振而被皇上攔下的事情!”隨后,李云天開口提醒楊溥。

“唉!”楊溥當然知道李云天所說之事,聞言不由得長長地嘆了一口氣,正統帝畢竟長大了,有了zìjǐ的喜好,連張氏太皇太后都沒能殺了王振更何況李云天?

況且,王振的存在對李云天來說也是一件好事,可以使得講武堂避開朝堂之上的爭端,楊溥是個聰明人自然清楚其中的門道。

不過楊溥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由于正統帝的寵信他根本就沒有辦法把王振給滅了,故而唯有向李云天求助,李云天文韜武略都非常卓越,再加上受到正統帝的尊敬和信賴,說不定能使得王振失寵。

從現在的情形看來要想對付王振只能依靠楊溥和文官集團了,畢竟王振現在還沒有做出需要李云天出面來收拾殘局的事情來,因此李云天豈會此時動手來修理他?這樣的話勢必引發內廷的敵對。


上一章  |  執宰大明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