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9.
1199.
晚上,李云天留趙德彰一家共進晚餐,算是對趙德彰的一種勉勵,希望他能把自己交代的事情辦好,妥善處理松江府吏員和役員事宜。(w)
趙德彰對此是受寵若驚,萬萬想不到李云天會設宴宴請他,要知道李云天現在身份顯赫,并不是什么人能有這個榮幸的。
席間,李云天與趙德彰一家談笑風生,待人異常情切,完全沒有王爺的架子,這使得趙家的人不由得感到了一絲輕松。
“王爺,下官這次能沉冤得雪全依仗王爺,下官無以回報,愿意讓小女伺候王爺,還望王爺能成全下官。”酒過三巡,菜過五味后,已經有著幾分醉意的趙德彰語峰一轉,一臉期望地向李云天說道。
趙德彰口中的“著什么,聞言剎那間臉頰羞得通紅,低下頭不敢看李云天。
李云天不僅德才兼備而且相貌堂堂,是大明無數少女心目中的英雄和偶像,蝶舞自然愿意留在李云天的身邊。
“舉手之勞而已,何足掛齒?”李云天聞言微微怔了一下,沒有想到趙德彰會有如此一說,隨后微笑著向趙德彰擺了擺手說道,“趙小姐本是官宦之后,這幾年吃了不少苦,應該過回屬于自己的生活。”
聽聞此言,蝶舞的臉上頓時閃過失落的神色,暗自感到憂傷,看來她與李云天是有緣無份。
“王爺虛懷若谷,下官萬分欽佩。”趙德彰心中不由得嘆了一口氣,看來蝶舞是沒有跟著李云天的福分,隨后沖著李云天一拱手,躬身說道。
實際上,趙德彰早就做好了被李云天拒絕的準備,于公于私李云天都不應該留下蝶舞,否則會授人以柄,使得外界認為李云天是為了貪圖蝶舞的美色而給趙德彰翻案。
林馨注意到了蝶舞的失落,心中不由得暗自搖了搖頭,幽幽地望了李云天一眼,心中五味雜陳,有一種說不出的黯然縈繞在心頭。
元宵節過后,李云天離開了杭州城,開始巡視江南各州府,這使得杭州城大大小小的官員禁不住松了一口氣,終于送走了李云天這尊煞神。
自從李云天給趙德彰翻案后,江南官場的官員都盯著他的一舉一動,當松江府的貪官污吏被王祿一網打盡時,那些官員知道李云天這次是動了真格的,故而風聲鶴唳,戰戰兢兢,一時間江南官場的風氣為之一清,無數冤案得以被平反。
當然了,并不是那些官員良心發現平反冤案,而是他們當心境內那些蒙受不白之冤的冤民找李云天上告,那樣的話后果不堪設想。
至于那些仗勢欺人的地方豪強,也紛紛想辦法解決以往留下的事端,把各自的屁股擦好,李云天連那些地方上的官員都不放過更何況他們了,誰也不希望撞在李云天的手上。
李云天豈會不清楚那些地方官的心思,不過他現在沒有心思找那些家伙的麻煩,只要他們能把各自手上的事情做好,他也就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暫時放那些官員一馬,同時也是在給京城的文官集團施加壓力。
二月中旬,李云天意外接到了朝廷的一份急報,這份急報與他的江南稅務革新無關,涉及到外交事宜。
原來,年前的時候朝鮮國世子李珦和首陽大君李瑈幾乎同時派來了使者,請求正統帝冊封其為新的朝鮮國王,并互稱對方為篡位的亂臣賊子,懇求正統帝出兵剿滅對方。
自從朝鮮國發生叛亂,朝鮮王李裪死于叛亂后,李珦和李瑈就互相指責其為發動叛亂的幕后主使,并在全國發出了告示來通緝對方。
這使得朝鮮國的文武百官不得不在這場事關朝鮮王國最高權力的角逐中戰隊,李珦和李瑈各自獲得了不少臣子和世家的支持,兩人旗下的軍隊在整個朝鮮王國打得不可開交。
由于李珦和李瑈都沒有滅掉對方的實力,故而向大明求援,想要從正統帝那里獲得承認,借助大明的力量來消滅對方。
雖然朝堂并沒有明文規定,不過鑒于李云天在過去的十幾年里一直主導了大明的對外戰爭,故而對于李瑈和李珦的這次求援,張氏太皇太后自然要征求李云天的意見,京城的那些文武百官誰也沒有李云天精于外交事宜。
李云天早就料到李瑈和李珦會向大明求援,不過他覺得現在兩人的實力猶在,所以大明現在還沒有到介入這件事情的時候,等雙方兩敗俱傷的時候最為合適,那個時候大明將完全掌控住朝鮮王國的局勢。
與這份急報一同前來的還有一道公文,這道公文與倭國有關,由于陳光宗引倭兵進犯大明,并且想要謀害大明堂堂的忠王,故而京城的官員們紛紛向正統帝上書,希望正統帝出兵倭國,給倭國一個教訓。
即便是大明的那些文官再為大度,對于陳光宗這次欺負到大明家門口的行為也異常痛恨,更何況大明的文武官員都對倭國沒有好感,自然要用武力來解決這件事情。
說起來,最迫切解決此事的是朝廷的勛貴集團,換句話來說是各大都督府的都督們,都想通過對倭國的戰爭來洗刷西域戰敗的恥辱。
當然了,這些都督要想帶兵去倭國的話少不了水師的護航,說起來他們還是離不開講武堂的支持,沒有講武堂在琉球島和倭國建立起來的軍港,以及水師強大的船隊,要想渡海遠征倭國將非常困難。
李云天清楚那些勛貴想要急于證明自己的實力,不過在他看來現在并不是進攻倭國的最佳時機。
按照李云天的規劃,要想拿下倭國那么首先應該解決朝鮮王國,以朝鮮王國為跳板向倭國發動攻擊,這樣的話對大明將最為有力。
由于倭國與大明之間隔著大海,因此李云天認為進攻倭國的話不能急于求成,要步步為營,循序漸進地推進。
尤為重要的是,現在倭國國內正面臨一場巨大的動蕩,以細川勝元和山名持豐為首的兩派軍閥勢力為了爭奪未來幕府的控制權而處于激烈的對峙,一旦這個時候明軍介入那么將使得雙方放棄敵對而一致對外,這絕對不是他所愿意看見的。
因此,李云天把自己的對朝鮮王國和倭國的見解上書呈給了正統帝,闡明了其中的利害得失,在他看來要想對付倭國的話現在還不是時候。
李云天這個時候不由得感到有些慶幸,現在北方地區的衛所軍正在如火如荼地整編中,沒有兩三年是無法形成戰斗力,這就使得那些躍躍欲試的都督們不得不按捺下出兵的心思,否則的話李云天估計很難阻擋住那些一心想要挽回顏面的都督們。
實際上,經過這些年的征戰,衛所軍不敵驍武軍是不爭的事實,但人要臉樹要皮,五軍都督府的都督們總不能承認他們的士兵比驍武軍要差,差的只不過是訓練方式而已。
為了安撫那些都督,李云天在上書中委婉地做出了承諾,如果將來要進攻倭國的話,那么攻打倭國的主力將是衛所軍,明軍水師負責協助。
站在李云天的這個角度來看的話,他雖然是驍武軍的締造者但作為大明的忠王必須從全局來考慮問題,不能厚此薄彼,只有這樣才能使得驍武軍和衛所軍共存,同時也給了那些都督們一個面子。
正是由于李云天做出了將來有衛所軍進攻倭國的承諾,五軍都督府的都督們終于安下心來,他們這些年都沒有打過勝仗,總要通過一場戰爭來挽回面子。
與此同時,那些都督們也都對李云天充滿了敬佩,看得出來李云天并沒有偏向驍武軍,這也使得他們放了心。
三月下旬,李云天終于等來了他想要的東西,正統帝正式下旨,在江南地區進行稅務革新,把江南地區收稅的權力收歸朝廷,并取消人頭稅,實行攤丁入畝的政策。
由于這道圣旨太過重要,所以前來傳旨的人來頭也不小,是內閣輔臣楊溥,楊溥此次前來江南不僅是傳旨,還有坐鎮江南,安撫江南官場官員的意思,同時解決因為稅務革新而帶來的一系列問題。
其中最為重要的就是一旦江南那些地方衙門失去了收稅的權力,那么各地衙門里人多勢眾的吏員和役員該如何處置,養活這些人的錢從何方而來。
李云天與楊浦自然是老相識,當年楊溥尚未得志的時候李云天就與其有著不錯的交情,后來楊溥進入內閣后兩人的交情更進了一步。
楊溥抵達揚州的時候,早已經接到消息的李云天親自前去碼頭迎接,給楊溥舉行了盛大的接風宴,南京各部院堂官悉數參加。
這次正統帝下旨進行稅務革新,對南京各大部院的沖擊最大,意味著他們手中將失去最大的權力――稅收,故而楊溥要前來鎮住場子。
南京各大部院的堂官雖然不愿意,但也無可奈何,畢竟正統帝會下令,意味著京城各大勢力已經就江南稅務革新的問題達成了一致,縱使他們反對也沒用,說到底京城各大部院才是大明的中央衙門,他們不過是陪襯而已。
雖說如此,南京各大部院衙門堂官的牢騷肯定少不了的,李云天對此淡然一笑,總不能不讓那些人把火氣給出了吧。
,歡迎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