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別:穿越小說
作者:
書名:__
為了大明政局的穩定,張氏太皇太后下懿旨把西征軍在西域大敗的消息壓了下來,并且按照李云天的提議,以入京操練為由從京畿都督府、山北軍區和遼東軍區的軍戶中征集二十萬青壯子弟入伍。無彈窗新
這樣一來就避免在社會上引發恐慌的情緒,否則一旦朝廷大張旗鼓地募兵勢必造成百姓們的慌亂。
從李云天的角度來看,他自然迫不及待地想要趕赴關西的青龍城,盡快對西域戰局做出應對。
可李云天現在身為大明堂堂的忠武王,一言一行都受到了外界的關注,自然不能無緣無故地在京城消失。
因此,兩日后的大朝上,李云天以巡察小琉球島和瓊州島軍民安置事宜為由奏請正統帝,準備南下小琉球島和瓊州島。
正統帝自然御準了李云天的奏請并且冊封李云天為“御使”,代天子巡視地方,五品以下官員可先斬后奏,三品以下官員可先罷其官職,權力之盛乃大明立國后絕無僅有之事。
尤為重要的是,在正統帝任命李云天為“御使”的圣旨中并沒有明確李云天行使職權的地域,換句話來說李云天可以在大明疆域內行使“御使”的職權。
李云天事先并不知道正統帝要封自己為“御使”一事,看來這是張氏太皇太后的意思,雖然李云天貴為大明的王爺但在地方上卻沒有行政權力,給李云天“御使”一職就能使得李云天名正言順地統領西南諸省抗擊帖木兒帝國和北元聯軍。
為了穩定京城和朝廷的局勢,像前幾個月一樣,朝會上宣讀了一份西征軍的“大捷”軍報,說宋海已經率軍西進,準備攻打帖木兒帝國的河中地區。
這使得李云天和楊士奇、張輔等人感到頗為諷刺但又無可奈何,畢竟西征軍在西域一帆風順是朝廷的共識,不能忽然之間就中止了西征軍的捷報。
外人想不到的是,這些杜撰出來的捷報出自講武堂年輕的參謀武官之手,李云天給他們布置了推演宋海順利進攻帖木兒帝國進程的功課,于是這些年輕的參謀武官就結合西征軍與帖木兒帝國之間兵力和地方勢力等因素,推演出了一套宋海進攻帖木兒帝國的完善方案。
李云天對這套推演的方案非常滿意,說實話如果宋海按照這個方案去進軍的話將給帖木兒帝國造成很大麻煩,至少不會參拜。
雖然帖木兒帝國疆域遼闊,但與大明不同的是它的內部存在不少大大小小的國家,有的是原先就依附帖木兒帝國的,有的是被帖木兒帝國所征服的,如果能善加利用的話會是西征軍的一大助力。
可惜的是,宋海先前對帖木兒帝國一無所知,對李云天派人送給他的那些好不容易才搞到手的帖木兒帝國的情報根本就沒有引發重視,確切的說是宋海也不會像李云天那樣去聯合那些小國去圍攻帖木兒帝國,堂堂的大明帝國豈會需要向那些小國求助
由于此次西域之行路途遙遠而且戰局復雜,因此李云天預計至少也要兩年后才能回京,故而有很多事情都要提前安排,另外也要好好跟老婆們溫存一下,天知道下一次見面是什么時候。
為了能保證講武堂的正常運轉,李云天特意將雷婷留了下來,有雷婷來處理講武堂的日常事務不僅他放心而且也能服眾,畢竟雷婷跟著李云天南征北戰十余年在驍武軍中積累了赫赫威望。
這也是雷婷第一次與李云天在征戰中分開,雖然雷婷心中十分不舍但她知道李云天這是為她好,此次西域之行可謂危機重重李云天不想讓她身臨險境,另外講武堂也需要人來坐鎮主持大局,以便李云天能安心在西域作戰。
畢竟西域形勢復雜再加上路途崎嶇,與大明內陸地區不同,總不能把講武堂的公文送到西域,萬一路上出點兒差錯的話那后果可就不堪設想,講武堂的機密可就都要泄露了,因此這次雷婷必須要代替李云天執掌講武堂,處理那些匯聚到講武堂的各地公文。
況且,除了與李云天朝夕相處并且從講武堂建立起就協助李云天處理講武堂事務的雷婷外,別人還真的掌控不了講武堂,雷婷處理問題的思路最接近李云天。
六月下旬,太原城。
十幾匹快馬從遠處的大路上疾馳而來,使得沿途的行人紛紛驚慌地向兩旁閃避,然后沖著馬背上身穿衛所軍服飾的騎士怒目而視。
抵達城門后,領頭的騎士身穿百戶官服,一拉馬的韁繩停了下來,身后的騎士隨即齊刷刷停了下來,動作整齊劃一,一點也不拖泥帶水,看得懶洋洋的在城門處值守的士卒一愣,這伙騎兵雖然人少但是散發出來的氣勢卻很強。
“這位大人,不知道如何稱呼來太原城何事”城門官正躲在陰涼的地方喝著茶,見這些騎士氣勢不凡,而且又都帶著刀和弓弩等武器,連忙放下手里的茶杯迎了上去,滿臉堆笑地向騎士中那個領頭的百戶問道。
“我等是京畿都督府的公差,要去陜西都司公干。”領頭的百戶不動聲色地向城門官說道,同時揮了一下手,跟在他身后的一名騎士就翻身下馬把之行公文的公文和腰牌遞給了城門官。
城門官驗看了一下果然是京畿都督府簽發的公文,腰牌也由京畿都督府所頒發,于是按照流程將這些騎士的身份登記后予以放行,準備派人送他們去驛館。
不過,那些騎士卻提出要住在客棧里,畢竟驛館的環境比較差,大熱天得擠在一張大通鋪上實在是難受。
城門官對此早已經習以為常,像這種京城里出來公干的人通常都會住在客棧里,誰也不想擠在驛館里,尤其是夏天房間里彌漫著各種難聞的味道。
因此,城門官熱情地向這些騎士推薦了城里的一家上好的客棧,并讓一名士卒帶其過去。
城門官當然不會無緣無故這么好心了,他這樣做自然是有利可圖,這些騎士一看就知道來頭不小,衣食住宿肯定相當講究會在客棧花上不少錢,他把人介紹過去了客棧會給他一筆抽成,這可是手到擒來的意外之財。
到了城門官介紹的客棧后,騎士里領頭的百戶對住宿環境相當滿意,要了幾間寬敞干凈的客房把手下安置了下來,并且囑咐店里的伙計用上好的草料喂食馬匹。
“我要見劉百戶,有要事稟告”這些騎士剛在客棧里安頓下來,一名五大三粗的壯漢就噔噔地飛身上樓,來到了他們所住二樓客房的走廊里,被兩名守在走廊上的騎士攔下后焦急地高聲喝道。
“讓他進來”正在房間里查看西域地圖的百戶聽見了那名壯漢的喊聲,于是沉聲吩咐一旁的一名騎士。
那名騎士隨即出了房門將那名壯漢帶了進來,幾名騎士不動聲色地將其夾在了中間,牢牢地將壯漢控制住。
“王爺,救救我家郡主吧,她現在被抓進了太原府的大牢里。”見到百戶后,那名壯漢單膝跪地,右手放在胸口處焦急地說道。
“你是烏桑”百戶見到那名壯漢后頓時吃了一驚,“郡主怎么了”
“郡主知道王爺要去西域,于是就帶著我們幾個提前在太原城里等王爺,想要跟王爺一起去西域作戰。”壯漢聞言急聲說道,“郡主本想給王爺一個驚喜,誰知道昨天被城里的一個公子哥糾纏,郡主一生氣就教訓了他一頓,豈料今天上午就被抓進了太原府的大牢里,郡主擔心會壞了您的事兒所以就沒讓我們暴露身份。”
“豈有此理”百戶聞言頓時面色一寒,伸手重重地拍在了桌面上,神色冷峻地吩咐一旁的一名騎士道,“去找山西巡按御史,告訴他,如果郡主有絲毫的損傷那么本王就把太原城給倒過來捋上一遍”
這名百戶自然就是大明的忠武王李云天了,為了盡快趕到關西特意輕車簡從,僅僅率領十余騎就啟程上路,烏桑口中的郡主也就是諾敏。
那名騎士不敢怠慢,向李云天一躬身后急匆匆離去。
雖說李云天只是都察院的左副都御史,上面還有左右都御史,但論威望他在都察院是最高的,監察御史們莫不對他敬畏有加,不說別的單單兩淮鹽道大案就令那些監察御史對李云天崇拜不已。
表面上看起來李云天懲治了鹽道的貪官污吏,而實際上他做的遠不止這些,如何規劃鹽道未來的發展,以及平衡此案背后各方勢力之間的利益關系,都令人萬分欽佩。
通常來說,李云天待人和藹,性格溫和,都察院里的人還從未見過他動怒,如今山西巡按御史聽到李云天殺氣騰騰的話后頓時嚇了一跳。
說來也巧,山西巡按御史正好剛從外地巡視完回太原城,連忙親自帶人前去太原府大牢將關在里面的諾敏救了出來。
諾敏在牢里并沒有受到什么委屈,雖然她人被抓進去了但牢頭見其儀表不凡,又操著一口京城口音,再加上諾敏的隨從暗中使了不少銀子,故而牢頭不敢動諾敏讓她住在一個干凈的單間,天知道這個女扮男裝的女子是何來歷,普通人家的女子可是決計不會這么做的。
山西巡按御史親至立刻驚動了太原知府,他不清楚巡按御史為何突然去大牢,更不知道山西巡按御史事為何會將大牢里的一名女子放出來,不過事后凡是涉及諾敏一案的官吏皆受到了嚴懲,很顯然諾敏是被他們肆意抓進的大牢其行為已然觸犯了大明律例,再加上平常違法亂紀之事,足夠他們丟官罷職。
那名公子哥更是倒霉,被山西巡按御史查出了許多欺男霸女、為非作歹之事,審理后被流配到了邊疆戍邊,其家境也因為此事而日益敗落,使得其懊惱不已意識到惹上了不該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