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宰大明第1013章 戰局嚴峻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執宰大明 >>執宰大明最新章節列表 >> 第1013章 戰局嚴峻

第1013章 戰局嚴峻


更新時間:2015年10月19日  作者:小黑醉酒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小黑醉酒 | 執宰大明 

突如其來的戰敗使得太和殿上一派死寂,文武眾臣們一時間沒有從震驚中回過神來,誰也想不到原本就要攻克黑水城的楊三宇竟然會打了一場敗仗,而且還是一場連楊三宇都下落不明的慘敗。

與大殿上那些震驚于楊三宇戰敗的文武大員們不同,李云天則皺著眉頭在心中默默推演著西域的局勢。

原本,西征軍在西域占有絕對性的優勢,可隨著楊三宇這么一敗形勢將發生巨大的轉變,因為北元軍絕對會乘勢占領吐魯番城,這樣一來就切斷了宋海所率領西征軍與大明之間的聯系。

尤為令李云天感到擔憂的是,北元既然已經發動了攻勢犀利的反擊,那么一直退讓的帖木兒帝國肯定也會大舉反攻,也不知道宋海能否扛住帖木兒帝國的攻勢,順利把軍隊帶回別失八里城。

萬一宋海也敗了,那么后果比楊三宇的失敗要嚴重得多,這不僅僅是因為宋海手下的西征軍數量更多,而是因為由于宋海深入到東察合臺汗國葉爾羌地區,一旦戰敗的話那些西征軍將士根本就沒辦法從那么遠而且又人生地不熟、語言不通的地方逃回來。

“太師,現在朝廷該如何應對?”雖然張氏太皇太后有些懷疑這份急報是假的,但理性告訴她驍武軍關西大營絕對不會拿如此重要的問題開玩笑,這可是欺君之罪,于是她環視了一眼大殿上那些神情驚愕地議論著的文武官員,穩定了一下心神后面無表情地問向了張輔。

張輔乃當朝太師,是大明所有武官中的最高官職,故而遇到這種重大軍情后張氏太皇太后自然要率先詢問張輔的意見。

“稟太皇太后,臣覺得應該立刻向嘉峪關增兵,防止北元和東察合臺東進。”張輔聞言沉吟了一下,鄭重其事地躬身回答。

與李云天一樣,張輔也不看好宋海那一路西征軍,倘若宋海也敗了的話那么大明在西域就僅剩關西地區的七萬遼東衛所軍,以及驍武軍關西大營的兩三萬兵力,根本就不是北元和帖木兒帝國的對手。

因此,在張輔看來現在最為重要的是守住嘉峪關,擋住北元和帖木兒帝國東進的道路,給大明重新集結兵力爭取時間。

聽聞此言,大殿上的文武百官們不約而同地望向了李云天,如今京畿都督府、山北軍區和遼東軍區的衛所部隊幾乎被抽調一空,這個時候時候能派出增援的部隊也唯有驍武軍。

況且,西征軍可謂是大明衛所部隊的精銳,既然連他們都在西域敗了,那么也只有出動驍武軍才能與北元和帖木兒帝國的軍隊相抗衡。

至于大明衛所的軍隊的戰斗力則實在令人不敢恭維,就算將其調往嘉峪關恐怕屆時也是成為戰場上的炮灰,搞不好還會影響士氣和軍心。

“忠武王,你如何看待此事?”張氏太皇太后心中暗自嘆了一聲,沒想到到頭來還是要動用驍武軍,于是神色凝重地問向了李云天。

“稟太皇太后,臣也認為應該向西域增兵。”

李云天這時已經在心中想好了應對之策,聞言后走到殿前,向張氏太皇太后躬身行禮后向正統帝和張氏太皇太后說道,“皇上、太皇太后,臣估算了一下,可從山北軍區調集九萬蒙古兵,從遼東軍區調集三萬女真兵,另外再加上驍武軍大同大營調集三萬兵力,這樣一來就有十五萬人馬可援助西域!”

“蒙古兵?女真兵!”大殿上的文武官員聞言頓時面面相覷,誰也想不到李云天竟然在如此重要的時刻調用蒙古人和女真人參戰,在他們看來這些蠻族之人并不好掌控,尤其是蒙古兵萬一戰場投靠北元的話后果不堪設想。

“皇上、太皇太后,蒙古布政使司和奴兒干布政使司皆是我大明的轄地,在兩地生活的蒙古人和女真人也都是我大明子民,自從兩個布政司成立以來我大明每年向其投入數百萬兩銀子,使得其安居樂業不再為食宿奔波,百姓無不掛念朝廷的恩德。”

李云天知道朝堂上的官員們對蒙古兵和女真兵有偏見,于是沉聲向正統帝和張氏太皇太后解釋道,“如今大明需要他們挺身而出為國效力,其自然會在戰場上奮力殺敵,不僅是為了大明,同時也是為了他們的家人。”

大殿內的文武官員聞言心中不由得紛紛感慨,恐怕大明朝廷上下也唯有李云天膽敢重用那些蒙古兵和女真兵,而且恐怕也只有李云天才會不遺余力地每年向蒙古布政使司和奴兒干布政使司投入巨額銀兩,在大家看來這樣做無疑是打了水漂而已。

值得一提的是,李云天向蒙古布政使司和奴兒干布政使司投入的資金都來自講武堂,但對外卻宣稱是朝廷的投入,單單這一點就足以令滿朝文武欽佩,也使得張氏太皇太后對李云天信賴有加,像李云天這樣不為名利一心為大明辦事的官員可謂鳳毛麟角。

“十五萬兵力是不是有些少!”就在眾人感慨著的時候,一個聲音在大殿上響起,楊士奇憂心忡忡地望著李云天。

雖然現在只是楊三宇戰敗,但隨之勢必影響到孤軍冒進的宋海,一旦宋海的西征軍也出了什么岔子,那么單憑十五萬人絕難守住嘉峪關。

西征軍此次已經把西南諸都司的主力抽調了個干凈,剩下的都是些老弱病殘之人,因此想要從西南諸都司調兵已經不可能,故而在楊士奇看來十五萬人根本就不夠用,屆時明軍將面臨六十七萬帖木兒帝國和北元聯軍的進攻。

聽了楊士奇的話后,現場的諸臣這才意識到宋海這一路西征軍恐怕兇多吉少,屆時大明西南可就會處于兵力空虛的境地,這使得現場的氣氛變得緊張壓抑起來。

“楊大人,驍武軍關西大營有三萬人,再加上遼東的七萬人馬,以及關西七衛的十萬人,我大明將有三十五萬人迎敵,足夠將其擋在嘉峪關外!”李云天知道楊士奇的擔憂,于是不動聲色地向他解釋道。

“關西七衛!”

現場的眾臣頓時再度面面相覷,在他們看來關西七衛比蒙古兵和女真兵還不靠譜,當年就是關西七衛從倒馬關進入的北直隸,進而使得居庸關在關西七衛和北元的夾擊下被攻下,使得北元兵得以圍困京城。

萬一關西七衛再被北元所誘而在戰場上反戈一擊,那么后果可不堪設想。

“皇上、太皇太后,關西七衛之所以依附我大明就是不想被東察合臺或者北元所吞并,如今西察合臺和北元聯合起來攻打大明,關西七衛夾在其中勢必被其所滅。”

李云天豈會不清楚朝廷里這些大員們的擔憂,于是有條不紊地向正統帝和張氏太皇太后說道,“故而,關西七衛要想自保必須要與我大明同仇敵愾,共西察合臺和北元聯軍!”

“皇上、太皇太后,臣覺得忠武王言之有理,關西七衛這些年來之所以能屹立在西域而不倒正是仰仗我大明的天威,如今大明遇上了勁敵,其唯有與大明一同抗敵才能幸免于難。”

這時,勛貴隊列前端的忠國公周征走到殿前,躬身向正統帝和張氏太皇太后說道,對李云天調用關西七衛表示了。

事實上,這些年來驍武軍關西大營與關西七衛之間的關系相處得十分融洽,關西七衛通過驍武軍關西大營打開了與大明的商路以及民間各項交流,無論是農業還是商業對大明的依賴越來越深。

像對待倭國一樣,表面上看起來李云天對關西七衛采取了放任的姿態,實際上他已經動用了大明在經濟上的巨大優勢,正在從經濟上逐漸向關西七衛滲透。

一旦大明,確切的說是講武堂掌控了關西地區的農業和商業命脈,那么關西七衛將乖乖地歸附大明,使得大明掌控住關西地區。

周征自然清楚李云天對關西地區的部署,故而對李云天調用關西七衛非常放心,放眼大明朝野,除了李云天外恐怕無人能駕馭得了悍勇善戰的關西軍,對于關西軍這樣的軍隊來說唯有用武力將其震懾后才能安心驅使。

“皇上、太皇太后,關西七衛雖然桀驁不遜但想必也能分得清楚是非黑白,臣覺得他們定會為我大明效力。”張輔聞言沉吟了一下,鄭重其事地發表了自己的意見。

雖然張輔也對關西七衛有戒心,但他對李云天有信心,李云天并不是那種行事草率的人,如果沒有把握的話想必也不會動關西七衛。

“臣等附議!”張昊和牛世豪對視了一眼,隨后走出勛貴隊列,表明了對李云天的。

現在兩人的心情可謂五味雜陳,既為楊三宇的戰敗感到失落,同時也為即將奔赴西域戰場感到莫名興奮,很顯然前往西域的援軍需要有人前來統帥,而李云天肯定不會忘記他們。

“臣等附議!”見此情形,大殿右側的勛貴和武臣紛紛躬身表示贊同。

雖然有人心中對李云天調用蒙古人、女真人以及關西軍感到擔憂,但除此以外大明一時間真的已經無兵可調,而西域之戰又迫在眉睫,故而別人沒有比李云天更好的辦法來應對目前西域緊張的局勢。

“臣等附議!”隨后,大殿左側的文官們也紛紛躬身說道,他們自然不會反對李云天了,因為在戰爭的事情上誰也沒有李云天在行,而且心中對西征軍的這次失利還有些幸災樂禍,認為這對勛貴集團是一個沉重的打擊。

張氏太皇太后環視了一眼滿朝文武,嘴角閃過一絲無奈的苦笑,如今兜了一個大圈還是要李云天親自去一趟西域,早知現在的話當初就讓李云天掛帥西征了。

“忠武王,這次就由你去一趟西域,務必要守住嘉峪關,在大明集結起足夠兵力之前不能讓其前行一步!”

沉吟了一下后張氏太皇太后面色一整,鄭重其事地囑咐李云天,從目前的這種情形來看根本就不用考慮別人率軍增援西域,由于援軍不是驍武軍就是蒙古兵、女真兵以及關西軍,除了李云天外沒人能駕馭得了。

“臣謹遵懿旨!”李云天聞言向張氏太皇太后一躬身,沉聲應了下來。

“捷報,捷報,西征軍大捷,武國公已經率軍攻占了藍葉城,殲滅守敵兩萬余人!”就在這時,一個聲音從殿門外傳來,一名宮里的侍衛手里舉著一份公文快步走進了大殿,口中高聲喊道。

重要聲明:

沒有彈窗的站


上一章  |  執宰大明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