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統三年,五月中旬,太和殿按例舉行大朝。≥≥,
進入五月后京城的天氣逐漸變得炎熱,這使得太和殿的氣氛顯得有些沉悶和壓抑,神情嚴肅地躬立著的文武大員們很顯然還沒有適應這變熱的天氣,一些人的額頭上滲出了細小的汗漬。
按照朝議的流程,京城各部院衙門的官員依次出班奏事,這個過程顯得非常單調無聊,以至于李云天神游天外,立在那里暗自想著西征軍的事情。
在李云天看來大明的大朝完全就是一種資源的浪費,雖然這樣確實能彰顯出皇帝的威儀,但是卻大大降低了各衙門的辦事效率。
不過,古代是一個等級森嚴的社會,皇帝既然不能隨便出宮那么也唯有采用這種方式來凸顯其存在,進而強化和鞏固皇權。
根據西征軍發來的軍情通報,三月份西域的冰雪溶化后宋海揮軍向東察合臺汗國葉爾羌地區挺進,準備消滅盤踞在那里的東察合臺汗國的軍隊。
與此同時,吐魯番城的成寧侯楊三宇也親率十五萬大軍前去清剿盤踞在東察合臺汗國北部疆界黑水城的北元軍隊,北元軍隊雖然不敢大舉向東察合臺汗國進攻,但時不時就會南下騷擾劫掠一番,將它留在那里始終是個禍害。
尤為重要的是,黑水城東南方向就是關西七衛的地盤,關西地區可謂西征軍在嘉峪關外的“大后方”,從關內運來的西征大軍糧草就囤積在驍武軍關西大營所在的青龍城里,然后由青龍城運往東察合臺汗國。
一旦北元騎兵憑借著優越的機動能力襲擾運糧路線,那么將給西征大軍帶來很大的麻煩。
由于北元軍隊聚集在黑水城,使得宋海不得不下令讓先前在嘉峪關休整的遼東衛所軍駐扎在青龍城,以保護關西軍的運糧路線。
講武堂雖然負責西征大軍的糧草供應,但最多只能將糧草運到青龍城,再往西的話就要依靠西征軍自己押送。
之所以這樣是因為講武堂在西域的后勤保障系統最遠只能抵達到青龍城,講武堂能保證那些糧草安全抵達青龍城,至于以后的事情就只能有西征大軍自己想辦法了。
換句話來說的話,遼東衛所軍的主要作用其實是保護西征軍的運糧路線,由此可見宋海也對西征軍的后勤十分重視,畢竟西征軍此次遠赴西域作戰,后勤糧草至關重要。
正是基于這個愿意,楊三宇才決定去剿滅黑水城的北元軍隊,這樣一來西征軍就可以集中力量來對付帖木兒帝國的大軍。
根據宋海和楊三宇這兩個月來傳回來的情報,雙方的進展都非常順利,一路上勢如破竹,接連擊敗帖木兒帝國和北元軍隊。
宋海的大軍已經在四月底逼近了帖木兒帝國在葉爾羌地區的大本營――藍葉城,楊三宇更是率軍包圍了黑水城。
雖然火炮被宋海調走,但楊三宇這次去黑水城卻帶了大量的**,如果沒有什么意外的話宋海將在五月份上旬攻克黑水城,消滅黑水城里的北元軍隊,屆時西域的戰局就大勢已定。
“皇上、太皇太后,西征軍副統領楊三宇遣人來報,北元軍在黑水城被圍后妄想趁夜突圍,但在我西征軍將士奮勇廝殺下狼狽退回城內。”
自從西征軍踏上征途后,每次朝議最后的壓軸戲自然是宣讀西征軍的軍報,這已經成為了近一年來的慣例,今天的朝議自然也不例外,一名軍閣的五品武官手里拿著一份今天一早收到的西征軍戰報,立在大殿上高聲宣讀起來:
“此戰,我西征軍斃敵近萬人,俘虜九千余人,繳獲兵器馬匹無數……”
聽到這里,李云天的眉頭禁不住微微皺了一下,雖然他并不知道這一戰的情形如何,不過楊三宇有夸大戰功的嫌疑,北元絕對不會蠢到在晚上發動大規模的戰事,因為北元最犀利的就是騎兵,而騎兵不善于夜晚作戰。
因此,李云天斷定楊三宇肯定夸大了戰功,反正黑水城距離京師有著數千里之遙,朝廷根本就沒有辦法查證。
而且李云天心中感到有些疑惑,北元軍隊既然不是楊三宇所率西征軍的對手那么為何不提前離開黑水城,守城可不是北元兵的強項,況且早在遼東戰場的時候北元軍隊就已經領教過了大明火器的犀利,他相信脫歡絕對不會蠢到想要用城墻來阻擋西征軍攻城!
張昊和牛世豪的神色則隨著這份最新軍情的宣讀而一黯,如今戰局對大明越來越有利,除非發生匪夷所思的意外事件,否則西征軍這次必定凱旋而回。
這使得兩人的心情是萬分復雜,一方面他們既希望西征軍取勝,而另外一方面他們實在難以放棄如此好建功立業、名留青史的機會。
可以預見的是,西征軍的這番勝利必定將載入大明史冊,宋海等西征軍的將領定會被后人所敬仰。
高臺上,端坐在龍椅下首處座椅上的張氏太皇太后的嘴角則流露出一絲笑意,按照目前西域戰事的進展今年西征軍就可能班師回朝,大明將用這個勝利告訴天下它才是世間的霸主。
大殿上的文武百官也都認為西征軍取勝只是早晚的事情而已,暗地里紛紛猜測宋海這次會得到何種封賞,是位列三公還是有幸能像李云天一樣得以進封王爵。
由于西征軍在西域戰場一帆風順,所以京城的賭坊隨之又借著這股風頭開出了一個盤口,賭武國公宋海在西征軍班師后會受到朝廷的如何封賞,是晉升為三公還是進封為王爵。
從盤口上來看,賭場還是傾向于宋海位列三公,至于進封王爵以宋海的西征功績還要差一些。
很顯然,李云天當年之所以被宣德帝用遺詔進封為王爵,遺詔上說的很清楚,李云天不僅為大明開疆拓土,將占城國和漠南地區收歸大明版圖,而且還挽大明于危難之中,在北元兵攻進北直隸圍困京城的時候力挽狂瀾將其擊潰。
因此,李云天并不是無緣無故地就被宣德帝進封為王爵,而是遵循著一定的規章典制,否則如何來服眾?
正是因為李云天有開疆拓土和力挽狂瀾兩項大功,故而他被進封為王爵后大明勛貴才無不心悅誠服,唯有在心中羨慕和嫉妒的份兒,畢竟李云天的爵位是真刀實槍在戰場上打出來的,其功績實打實地擺在那里。
而宋海這次雖然西征取勝,但既沒給大明開疆拓土,很顯然大明不可能越過東察合臺汗國去統治帖木兒帝國,又沒有力挽大明于危難之中,說起來這次西征可謂是大明主動出擊跟處于危難中絲毫也不沾邊。
故而,除非宋海率軍一路向西攻進帖木兒帝國,并且占領帖木兒帝國的一定區域,這樣他才有可能效仿李云天,憑借開疆拓土之功來進封王爵。
宋海肯定希望趁勢攻入帖木兒帝國,這樣可以去博一下王爵,不過由于這樣一來西征軍的戰線將拉的很長,隨之而來會有很大的風險,但對宋海等西征軍將領來說無疑是值得的。
如此一來就要看朝廷對待此事的態度,尤其是張氏太皇太后的意思,對大明而言越過東察合臺汗國去攻打帖木兒帝國并非明智之舉,張氏太皇太后十有**不會同意這樣做。
但話又說回來了,出征前朝廷并沒有禁止西征軍乘勝追擊帖木兒帝國的軍隊進入帖木兒帝國的境內,宋海等西征軍將領完全可以以這個理由攻進帖木兒帝國。
問題的關鍵是,即便是宋海攻進了帖木兒帝國,但他是否能否守住所攻占的地區才是最為重要的,很顯然西征軍的后勤無法支撐其在帖木兒帝國久留。
這也是為何賭坊不看好宋海能進封王爵的原因,賭坊并不是無緣無故地開出賭盤的盤口,暗地里可下了不少工夫進行打探和分析,最終才得出的結論。
可世事無常,萬一張氏太皇太后一高興讓正統帝降下恩旨進封宋海為王爵,那么宋海可就成為了大明的新晉異姓王了。
“報!”
就在軍閣的那名武官抑揚頓挫地念著楊三宇發來的戰報時,一個洪亮的聲音打斷了他的話,一名當值的侍衛官手里拿著一份密封的公文急匆匆地走進了太和殿,在眾人詫異的注視下跪在了殿前,雙手將急報捧在了頭頂上,高聲向正統帝和張氏太皇太后說道,“稟皇上、太皇太后,驍武軍關西大營傳來十萬火急的急報。”
聽聞此言,殿內眾臣不由得面面相覷對此感到非常意外,誰也想不到驍武軍關西大營竟然會傳來急報,可驍武軍關西大營能有什么要緊的事情?
“遭了!”李云天的臉色頓時就是一變,心中不由得暗道了一聲,很顯然驍武軍關西大營的這個急報來的十分蹊蹺,這意味著西域肯定發生了什么大事。
“太師,看看這份急報里說了什么?”張氏太皇太后不動聲色地向張輔說道,她心中對這份急報也感到非常好奇,不清楚發生了什么事情。
“皇上、太皇太后,成寧侯在黑水城城外遭到了北元軍援軍的偷襲,被其與城里的北元軍里外夾擊,經過一天一夜的廝殺后終究不敵,撤回了吐魯番城。”
張輔聞言連忙走上前拿過了公文,撕開上面的封印后打開掃了一眼,臉色頓時大變,然后神情錯愕地抬頭望向了正統帝和張氏太皇太后,“成寧侯在戰亂中下落不明,北元軍現已向吐魯番城進發,請朝廷早做應對!
轟的一聲,此言一出大殿上的文物眾臣頓時騷動了起來,私下里紛紛驚詫地小聲議論著這份急報。
雖然張輔的說法很委婉,說楊三宇手下的西征軍在黑水城不敵北元軍后“撤”回了吐魯番城,可是大家都知道楊三宇一行在黑水城大敗,否則也不會連楊三宇都沒了下落。
這使得眾人皆感到無比震驚,前一刻還在宣讀楊三宇傳來的捷報,下一刻楊三宇所率的西征軍就被北元軍大敗,實在是令人感到匪夷所思。
李云天無奈地搖了搖頭,嘴角流露出一絲苦笑,看來果然如他所料想的那樣,北元軍是故意在黑水城誘敵,其目的就是使得楊三宇率軍進入設好的埋伏圈里,結果楊三宇一頭就撞了進去,最終導致了一場慘敗。
“太師,你可看清楚了!”張氏太皇太后先是微微一怔,很顯然沒有想到會是這么一個消息,隨后連聲問向了張輔,語氣顯得有些激動。
“稟太皇太后,這份急報上確實是這么說的。”張輔不敢怠慢,連忙仔細看了一遍戰報上的內容,然后鄭重其事地向張氏太皇太后躬身回道。
“怎么會這樣!”張氏太皇太后的臉色頓時變得有些難看,口中禁不住喃喃自語了一句,她實在難以相信一直順風順水的楊三宇竟然莫名其妙地就打了敗仗。
張昊和牛世豪暗地里不由得對視了一眼,兩人眼中無不充滿了震驚的神色,隨后又一起望向了眉頭微微皺著的李云天,沒想到事情真的如李云天先前所預料的那樣,此次西征果然是兇多吉少!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