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宰大明第1002章 疑惑不解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執宰大明 >>執宰大明最新章節列表 >> 第1002章 疑惑不解

第1002章 疑惑不解


更新時間:2015年10月19日  作者:小黑醉酒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小黑醉酒 | 執宰大明 

李云天望著那名手里高舉著的緊急公文,眉頭微微地皺了一下,他知道帖木兒帝國的軍隊不會這么快抵達關西地區,而關西七衛此時送來的緊急軍情應該與帖木兒帝國無關。

難道……北元殘部有所異動?是想要趁火打劫,還是其與帖木兒帝國早有勾結共同對付大明?

轉瞬間,李云天的腦海中已經思緒萬千,在他看來如果排除了帖木兒帝國的威脅,那么關西七衛在西域的最大敵人就是北元殘部。

自從數年前的一戰后,北元漠南的韃靼部幾乎全部歸附大明,剩下的北元殘部在北元大汗阿岱、衛拉特部首領脫歡和土爾扈特部首領太平的率領下倉皇逃往漠北。

由于也先所在的衛拉特部在三部中實力最為強大,因此他已經接替阿魯臺擔任了北元太師一職。

值得一提的是,因為現在的北元以漠北諸部為主,而漠北諸部統稱為“瓦剌”,故而北元現在稱之為“瓦剌”更為合適。

李云天臉上的神情變得有些凝重,如果北元真的在這個時候舉兵進犯關西的話那么大明西南的局勢將更加糟糕,本來有一個帖木兒帝國就夠麻煩的了,現在再多出一個北元來,單單兵力上就捉襟見肘。

而且,北元經過數年的蟄伏后肯定憋了一股子勁要向大明復仇,據李云天所知,北元退向漠北后并沒有消停而是向西方和北方進行擴張。

幾年來,北元的軍隊沿著當年蒙古大軍西征的進軍路線,一路上吞并了不少國家和部族,其兵鋒已經進入了金帳汗國的地域。

由于金帳汗國現在四分五裂,其汗王無法掌控國內的形勢,故而也唯有眼睜睜地坐視北元把觸角伸到它的地盤上來。

其實,金帳汗國現在倒挺希望北元的到來,這樣的話它就能聯合北元來對抗其領地內的其他勢力。

早在十四世紀末,金帳汗國就呈現衰敗局面,花剌子模、克里木、保加爾逐漸從金帳汗國中分裂出去,金帳汗國又遭到了中亞帖木兒帝國的侵襲,可謂禍不單行。

十五世紀初,欽金帳汗國先后分裂出了以西伯利亞汗國、喀山汗國、克里木汗國和阿斯特拉罕汗國四大汗國為首的諸多小汗國,這使得金帳汗國央直轄的只剩下有限的疆土,于是被稱為大帳汗國,金帳汗國的正統汗位由大帳汗國繼承,但他的實際地位等同于其他汗國。

換句話說,金帳汗國現在早已經今非昔比,成為了比先前地域小得多的大帳汗國。

這也是歷史的必然,雖然當年蒙古軍隊橫掃歐亞大陸擁有著強悍的武力,但卻沒有治理龐大國家的經驗,再加上蒙古人口有限,故而無法長時期鎮住諸多被其征服的國家和民族,實力自然會逐漸被削弱。

如今北元氣勢洶洶地卷土重來,那么在李云天看來想必有所依仗,否則絕對不敢再度冒犯大明邊疆。

李云天由于在琢磨關西七衛這次送來的緊急軍情,故而沒有注意到一旁的娜爾莎悄悄地打量著他。

見李云天眉頭微皺后娜爾莎的嘴角不由得閃過一絲笑意,覺得俊朗儒雅的李云天嚴肅起來的模樣顯得有些可愛,肯定是在思索關西的軍情。

“皇上、太皇太后,北元集結近二十萬兵力向關西地區靠攏,關西七衛請求朝廷援助。”

由于正統帝年幼,張氏太皇太后又是一名不通軍事的夫人,故而身為軍閣首輔的張輔自然責無旁貸,從稟報的內侍手中拿過緊急公文后翻開看了一眼,臉色頓時就是一變,沉聲向正統帝和張氏太皇太后稟告。

轟,大殿上隨之一陣騷動,正可謂破屋又逢連夜雨,誰料想北元這個時候也前來湊熱鬧,而且還集結了驚人的二十萬兵力。

這樣一來的話,明軍在西南地區的兵力將處于絕對劣勢,陜西都司和陜西行都司的衛所軍不要說抵御帖木兒帝國的大軍了,就是僅僅對付北元軍隊的二十兵力就夠嗆。

“二十萬!”李云天的臉上閃過一絲驚訝的神色,沒有想到在經歷了數年前的重創后北元還能集結如此多的兵力,看來北元這幾年的擴張頗有成效。

“皇上、太皇太后,臣覺得這可能是北元的疑兵之計,倘若北元趁著西察合臺大舉從西域進攻我大明之際穿過河套直取大同,屆時大明將兩線作戰,豈不是比進攻關西更為劃算。”這時,胡瀅上前一步,向正統帝和張氏太皇太后說道。

北元對大明的襲擾路線主要就是走大同,可這次北元軍卻一反常態跑去了關西,著實出乎了人們的意料,無論從戰略角度還是從戰術角度來看這都不合時宜,要知道河套地區豐美的水草正合適北元騎兵的行進。

李云天聞言眉頭先是微微皺了一下,隨后嘴角閃過一絲笑意,他知道北元軍為何要選擇關西而不是河套、大同,看來脫歡經過上次之戰后已經被自己打怕了,不敢輕易去招惹已經被講武堂整合的漠南蒙古諸部,以及山北軍區和遼東軍區的驍武軍。

漠南蒙古諸部主要分為三大部分,分屬三大地區,即哈拉和林地區、河套地區和兀良哈地區,三大地區之間互不統屬,各自向講武堂負責。

這些年來,李云天對漠南蒙古諸部實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福利政策,使得漠南蒙古諸部百姓的生活顯著提升過上了吃飽穿暖的日子,迅速融入到了大明中。

尤為重要的是,漠南蒙古諸部對漠北蒙古諸部原本就存在敵視情緒,如今歸附大明后更是對漠北諸部萬分防備,脫歡要是率軍走漠南蒙古諸部的地區,那么難免會引發雙方一場大戰。

除此之外,河套地區南邊是山北軍區,兀良哈地區東邊是遼東軍區,這兩個軍區的衛所軍不僅接受了驍武軍的整編,而且也駐扎著驍武軍。

一旦漠南蒙古諸部與脫歡率領的北元軍打起來的話,山北軍區和遼東軍區這兩個駐扎著精銳明軍的軍區肯定會派兵前去救援,屆時將給北元軍帶來巨大的麻煩。

因此,脫歡這才選擇了最為穩妥的方式,避開了漠南蒙古諸部和山北、遼東軍區,與帖木兒帝國一同從西南攻進大明。

帖木兒帝國的軍事實力遠超北元,北元這是想用“驅虎吞狼”之計,讓大明與帖木兒帝國自相殘殺,其好坐收漁人之利。

胡瀅的話看似有理有據,頓時引發了朝堂上不少朝臣的共鳴,私下里紛紛低聲議論著這件事情。

北元這次襲擾大明確實一反常態,竟然舍近求遠,舍簡求繁,放棄了水草豐盛的河套地區而從荒蕪的西域進攻大明,著實出人意料。

相對于大殿上文武百官的驚愕,娜爾莎的神情則顯得非常輕松,無論北元是否侵擾大明她都已經完成了此次出使大明的任務,成功獲得了大明的支持。

娜爾莎的視線若有若無地落在了皺著眉頭陷入沉思的李云天身上,這次關西七衛忽然之間送來的情報使得尚未退朝的她有機會見識一下大明面對北元的這次突如其來的襲擾會做出如何抉擇。

對娜爾莎來說她最關心的自然是李云天了,李云天剛才不僅識破了巴忽的真實身份,而且文臣勛貴對其所言皆無異議,這大大出乎了她的意料,也進一步認識到了李云天在大明朝廷里的權威。

因此,娜爾莎想要用此次北元襲擾的機會來驗證一下李云天是否擁有著左右大明朝政的實力,她能清晰地感覺到了張氏太皇太后對李云天的信賴和器重,也感覺到了李云天在朝堂上好像有一種介于文官集團和勛貴集團之間的超然地位。

如果娜爾莎沒有猜錯的話,張氏太皇太后肯定會就此事來征求李云天的意見,而李云天的意見能否被張氏太皇太后采納關系到李云天對大明朝政的影響力究竟到了幾何。

由于此次北元大軍壓境事發突然,因此張輔和周征等勛貴事先沒有得到絲毫的消息,聽了胡瀅的話后幾個人小聲地交流著意見。

胡瀅的話著實有著不少道理,北元此次出兵確切令人倍感意外,非常不符合常理,唯一的解釋就是其想跟帖木兒帝**隊合兵一處來侵擾大明,這使得大明西南壓力倍增。

不過,按照現在的情報,在場的眾臣實在無法判斷北元這次究竟是想進犯西域,還是虛晃一槍再度襲擾大同,明軍一旦判斷失誤那么后果不堪設想,畢竟二十萬北元兵可不是一個小數字,將給大明帶來巨大的威脅。

“忠武王,你認為北元此次會從何處進犯?”張氏太皇太后見大殿上眾臣對北元的進攻路線持有異議,沉吟了一下后問向了一直默不作聲地立在那里的李云天。

現場頓時安靜了下來,楊士奇和張輔等人紛紛望向了李云天,想要知道李云天是如何看待這件事情的,根據以往的戰爭來看李云天的戰前判斷都是正確的。

娜爾莎的眼前不由得亮了一下,果然,張氏太皇太后在關鍵時刻還是選擇了李云天,而不是那些資歷深厚的文武大員,由此可見李云天在張氏太皇太后心中的地位果然不一樣。

“稟皇上、太皇太后,依臣來看北元這次應該會聯合西察合臺汗國從西南進犯我大明,與大同地區相比我軍在西南的兵力更為薄弱,再加之有西察合臺軍隊可以分擔其對抗大明軍隊的壓力,故而臣認為北元這次權衡了從西南進犯的利弊后做出的這個決定。”

與現場的文武權貴一樣,李云天也是才知道北元進犯的消息,他利用先前的時間已經整理好了思緒,向正統帝和張氏太皇太后一躬身后有條不紊地說道,“皇上、太皇太后娘娘,軍情緊急,臣以為應該即刻整軍備戰,與來犯的西察合臺和北元敵軍在西南決一死戰!”

“萬萬不可!”李云天的話音剛落,大殿上忽然傳來了一聲高喝,不僅使得李云天微微一怔,而且也令現場眾臣大為震驚,紛紛向聲音傳來的方向望去。(www..)


上一章  |  執宰大明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