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宰大明第937章 轟動京都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執宰大明 >>執宰大明最新章節列表 >> 第937章 轟動京都

第937章 轟動京都


更新時間:2015年10月19日  作者:小黑醉酒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小黑醉酒 | 執宰大明 
熱門小說標簽

小說排行榜:···········


全本小說吧:千萬別記錯哦!手機訪問m.qbxs8

readx;京都城外。

為了迎接李云天的到來,足利義仁親率城里的文武百官在城門處迎接,場面盛大隆重,吸引了眾多百姓前來看熱鬧,放眼望去城門外人頭攢動,熱鬧非凡。

足利義仁之所以要來出城迎接李云天,一是因為禮制,李云天是大明的王爺而他接受了大明“日本國王”的封號,故而他需要迎接李云天這個宗主國來的王爺。

二來,足利義仁已經得知李云天此次前來帶來了大批貨物,不像是興師問罪來的,而且還打算把兩成的貨物與他交易,因此他自然要以禮相待了。

由于這是第一次從大明來高級官員,而且還是一個堂堂的王爺,再加上現在明軍水師在出水郡與島津鳴云的軍隊對峙,故而京都城的那些權貴對李云天此時來京都敢到非常意外。

因為李云天的到來太過匪夷所思,所以京都城坊間有不少關于李云天的流言,其中最具市場的一條流言就是這次來京都的忠武王是個替身,真正的忠武王肯定不敢冒險來京都城,而是躲在清水城或者琉球島。

這條流言之所以深受市場的歡迎,一是因為李云天此舉太過突然,可謂破了大明和倭國歷史上的天荒,以前來的都是一些六七品的小官,二來明軍水師正在九州的薩《摩半島與薩摩國開戰,李云天此舉無疑是深入虎穴,三來是京都城沒人見過李云天,故而無法確認來京都城之人的身份。

足利義仁也有所懷疑,在他看來大明的官員都是頤指氣使、眼高于頂的人,像李云天這樣位高權重的高官豈會親臨險境?

不過,不管事實的真相如何明軍打著“忠武王”的旗號來京都,那么就算來的不是忠武王本人,一旦雙方達成什么協議的話明軍也會以“忠武王”的名義來執行。

這一點足利義仁還是非常放心的,他知道大明朝廷崇尚禮儀仁信,尤其是對待海外藩國更是重信重義,因此絕對不會翻臉不認那些簽好的合約。

換句話來說,足利義仁看重的是“忠武王”這個旗號,至于來的究竟是不是忠武王本人他可不怎么在乎。

“來了!”就在城外的人群嗡嗡地議論著的時候,一個人指著遠處的道路喊道,只見道路上出現了黑壓壓的行進隊伍。

“奏樂!”一名立在足利義仁身后的家臣見狀沖著邊上的樂隊揮了一下手,樂師們就奏起了喜慶的音樂來。

李云天騎在馬上,遠遠地就望見城門外的迎接隊伍中有一片錚亮的腦門,倭國的武士通常喜歡剔“月代”頭,也就是把前額和頭頂上的頭發剃光,而別的地方留有發髻,可謂是武士的象征。

由于受到唐宋文化的影響,古代倭國男子對頭發的處理方式與唐宋時漢人一致,將頭發聚攏扎于頭頂,等到作戰時則將頭發捋到腦后,在頭頸結合部用帶子捆扎得像馬尾辨,這樣便于佩戴頭盔。

不過隨著進入室町幕府時期后,各地戰爭逐漸變得頻繁,在激烈的搏殺中士兵們盤在頭上的頭發往往因為種種原因而散落,這時頭頂中前部的那些頭發便會遮住臉面,擋住視線,進而影響戰斗。

因此,有武士便將頭頂中前部的那些頭發剃除,這樣即便頭發在戰斗中散落也只是披散于頭部兩側和后背,不會影響視野。

由于這樣做的效果明顯,因此效仿的武士便越來越多,很快剃發就成了武士們的一種風俗。

值得一提的是,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夠剃發留這種“月代”頭,這種發誓只限于武士階層,可謂是一種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忠武王遠道而來,一路辛苦了。”當李云天來到迎接的隊伍前翻身下馬后,足利義仁走上前笑著向他一躬身說道。

“勞煩國王殿下親自相迎,本王實在榮幸之至。”李云天聞言微笑著向足利義仁拱了拱手,不動聲色地回了禮。

雖然知道足利義仁在倭國不用“日本國王”這個稱呼,不過李云天是大明的子民,自然要按照大明天子冊封給足利義仁的封號來稱呼他。

足利義仁對這個稱呼并不介意,與李云天寒暄了幾句后就向李云天介紹身邊的京都城倭國權貴,主要是“二宮八省一臺五衛府”的主官以及幕府的高級官員。

倭國是實行律令制的國家,律令制下的中央官制以二官八省為基本體制,君主在天皇之下,置有擔當朝廷祭祀的神祇官與統括國政的太政官,也就是“二官”。

其中神祇官負責國家的祭祀活動,太政官負責國家的政治運作,八省以下的政府機構,全部都處在太政官的管轄之下。

二官八省以外其他的監察行政組織的弾正臺及宮中等負責守衛的衛府,也就是衛門府、左右衛士府和左右兵衛府由天皇直轄。

由太政官決定的政令,通過八省變為法律命令進行實施,在八省中左辨官下轄中務省、式部省、治部省和民部省四,右辨官下設兵部省、刑部省、大藏省和宮內四省,共稱“八省”。

八省又有著各自的下屬部門——寮或司,以分擔職務:

中務省設陰陽寮、圖書寮;式部省設大學寮;治部省設有玄蕃寮、諸陵司;民部省設有主計寮、主稅寮;兵部省設有兵馬寮、主船司;刑部省設有囚獄司;大藏省設有掃守司、織部司;宮內省之下設有主殿寮、采女司等等。

在倭國的朝政體系中,太政官是倭國的最高官員,下面還有左大臣、右大臣、內大臣、大納言、中納言、參政和少納言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幕府并不在倭國的朝政體系內,它的全稱是“征夷大將軍府”,因此幕府的將軍在倭國朝廷里都有公職在身。

通常來說,幕府的將軍會被授予大納言以上的官職,這才是其在倭國政壇上的正式官職。

不過,由于我國的軍政大權掌握在幕府將軍的手里,因此倭國朝廷上的那些官職只是一種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如果擔任官職的人不是掌握實權的大名,那么就只能是一種虛職。

例如細川勝元和山名持豐,雖然兩人只是左京兆與右京兆,但由于他們是倭國數一數二的守護大名,麾下有著數個藩國追隨,故而其在倭國的權勢僅次于幕府將軍足利義仁。

就像大明把幕府當做倭國的統治機構一樣,因為幕府掌控了倭國的朝局,所以倭國的朝廷體系反而成為了一個雞肋般的存在,但它自從倭國創立起一直沿用至今,有著一千多年的歷史,也算是一個奇跡。

本來,李云天心中還饒有興致地等著足利義仁把住在京城皇宮的天皇介紹給他,不過令他感到有些失望的是足利義仁根本就沒有提及天皇,想必也是避免出現尷尬。

畢竟足利義仁是大明封的日本國王,是倭國的最高統治者,冷不丁地他告訴李云天倭國還有天皇這個倭國的最高領著者,恐怕單單解釋就要費不少口舌,索性也就閉口不提了。

足以義仁已經在幕府給李云天備好了接風宴,兩人談笑風生地在眾人的簇擁下浩浩蕩蕩去了幕府,引得京都城萬人空巷,城里的居民們紛紛圍聚在路邊看著熱鬧,興致勃勃地指著李云天帶來的那些衣甲鮮明、身材魁梧的明軍水師交頭接耳地議論著。

接風宴后,李云天以舟車勞頓為由去了足利義仁給他準備的住所,是京都城一處非常豪華的宅院,院子里種滿了櫻花樹,開的正是漂亮的時候。

據李云天得到的消息,這處宅院原本是京都城一個大商賈的,后來聽說李云天要來主動把地方騰出來給李云天落腳。

由于那處宅院的住宿環境是京都城一流的,因此足利義仁對此非常滿意,它就成為了李云天在京都城的下榻處。

宅院里有數十名仆人,是那名商賈特意給李云天準備的,不過雷婷肯定信不過他們,因此安排那些仆人干些打掃的雜活,李云天的衣食起居由她帶來的人負責。

說實話,李云天真的睡不慣倭國的榻榻米,也不習慣脫了鞋在房間里的木地板上走,不過入鄉隨俗他只好將就一下。

晚上,李云天躺在花園里的一張躺椅上,仰頭望著夜空中燦爛的星辰出神。

如果細究起來的話李云天現在的身份有些尷尬,一方面他在薩摩半島與薩摩國開戰,并且攻占了薩摩國的麗島郡和出水郡,另一方面他帶著禮物前來拜見足利義仁,并受到足利義仁的寬帶。

因此,李云天是倭國的朋友還是敵人沒人能說得清楚,也沒人愿意想要計較這件事情,大家現在更多關注的是能從李云天那里獲得什么。

對于李云天的來意,京都的那些倭國權貴很多都能猜出來,那就是解決薩摩國引發的這場糾紛。

與此同時,由于李云天帶來了大量貨物因此也引發了不少人期待,京都的權貴們希望李云天能像與南洋諸國進行海外貿易那樣也與倭國開通貿易,進而使得他們從中賺取利潤,要知道大明可是倭國最為倚重的貿易對象。i1292

看完記得:方便下次看,或者。

全本小說吧(qbxs8)全部小說為已完結小說、全本小說,我們不接受連載小說的上傳,希望理解!

全本小說吧—打造最出色的網絡小說閱讀網站!


上一章  |  執宰大明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