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宰大明第691章 秘密武器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執宰大明 >>執宰大明最新章節列表 >> 第691章 秘密武器

第691章 秘密武器


更新時間:2015年10月18日  作者:小黑醉酒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小黑醉酒 | 執宰大明 
·

隨著沈陽城明軍和虎皮營驛城北元軍隊的集結,整個遼東上空不由得彌漫起了戰爭的氣息,雙方厲兵秣馬,積極備戰,都想在在接下來的大戰中擊敗對方,進而奠定遼東的掌控地位。

由于虎皮營驛城有三萬蒙古騎兵,而沈陽城明軍的騎兵即使加上女真騎兵也不過一萬人,不僅數量上有劣勢,而且在戰場上能與對方相抗衡的也只有女真騎兵。

因此,李云天自然要避免與蒙古的軍隊進行野外作戰,否則屆時蒙古騎兵在戰場上一個沖鋒明軍的陣勢就會被沖散,接下來無疑要遭受一場屠殺。

對李云天來說最好的方式是堅守沈陽城,等著蒙古軍隊來攻城,依靠沈陽城的城防來殺傷對方,然后趁著對方不備在夜晚進行偷襲,最大程度地限制對方的騎兵。

不過,銀州城被李云天攻克后令蒙古軍隊高層大為震驚,故而虎皮營驛城的蒙古軍隊絕對不會小覷沈陽城的明軍,不到萬不得已的話肯定不會強行攻城,畢竟蒙古將領也很清楚雙方的優勢和劣勢,希望在野外與明軍決戰。

正是因為蒙古將領的態度變得謹慎小心起來,使得沈陽城的明軍和虎皮營驛城的蒙古軍隊并沒有爆發戰火,而是隔空對峙起來。

雖然虎皮營驛城的蒙古軍隊令李云天感到有些失望,但這也給了李云天整編那些被俘蒙古兵的時間。

六月初,哈爾巴拉率領著一萬兩千余名整編后的蒙古兵抵達了沈陽城,其中騎兵五千,步卒七千。

哈爾巴拉率領的這支蒙古兵隊伍以原達顏部的士兵為基礎,吸納了蒙古俘虜中各中小部族的士兵,李云天答應這些被整編的蒙古兵,等戰爭結束后讓他們的家人遷居到水草豐盛的河套地區駐牧。

而且,李云天還給與了這些蒙古兵與女真兵一樣的優厚待遇,每個月都能領一兩銀子的餉銀,飲食起居等生活必需品皆由驍武軍提供,使得蒙古兵們沒有了后勤上的負擔,能安心打仗。

不僅如此,他還組織這些被整編的蒙古兵觀摩了火槍兵軍陣的操演,使得這些蒙古兵與女真兵一樣大為震撼,心中對火槍營有了敬畏之心。

為了消除那些蒙古兵的戒備心理,他特意將擁有黃金家族血脈的哈爾巴拉推到了臺前,讓年輕的哈爾巴拉統領整編后的蒙古兵隊伍。

在李云天蘿卜加大棒的政策下,他很快就掌控住了這支蒙古兵隊伍的軍權,參照驍武軍的軍制順利整編了那一萬兩千名蒙古兵。

尤為重要的是,李云天打破了這些蒙古兵原來的等級體系,從士兵中提升了諸多的軍官,并且公布了晉升體系,進而消弱了各部族將領對所屬士兵的影響,這些新晉升的軍官將成為李云天掌控軍隊的基礎力量。

哈爾巴拉的到來不僅僅增強了沈陽城明軍的力量,更重要的是使得李云天手中有了與虎皮營驛城蒙古軍隊爭鋒的資本。

自從五月初以來,沈陽城的明軍和虎皮營的蒙古軍隊爆發了多場小規模的武裝沖突,雙方各有勝負,誰都沒有討到什么便宜。

其中規模最大同時戰況也最慘烈的一場沖突的主教是猛哥帖木兒的二弟於沙哈,當時於沙哈率領著百余名女真騎兵在雙方控制區的交界線巡邏,突遇一支兩百多人的蒙古騎兵。

或許是見自己人多勢眾,蒙古騎兵隨即向於沙哈發動了進行,想要趁機吃掉於沙哈。

於沙哈見避無可避,于是指揮著手下的女真騎兵與蒙古騎兵進行了一場血戰,最終獲得了慘勝,殺死蒙古騎兵一百多人,但自己也付出了六十多人戰死的代價,進而逼得蒙古騎兵的指揮官不得不撤退。

事后,李云天給於沙哈等參與了交戰的女真兵記功,驍武軍也在第一時間啟動了善后事宜,給戰死的女真兵下撥了撫恤金。

為了避免那些戰死女真兵的撫恤金被各自部族的首領私吞,使得女真兵能安心上戰場,李云天在下發戰死者撫恤金的同時還會給予其所屬部落首領一份與撫恤金數額相等的獎勵,并且明令禁止私吞,一經發現嚴懲不貸。

李云天的這個舉動無疑受到了女真兵的擁護,他們在戰場上最牽掛的無疑是家中的親人,如果家人的生活能受到保障的話,他們肯定愿意在戰場行奮勇殺敵,建功立業。

在女真諸部的首領看來,李云天不僅財大氣粗而且還頗為講義氣,使得他在眾首領心目中的地位無形中就提升了一個檔次。

六月底,就在沈陽城明軍和虎皮營驛城的蒙古軍隊緊張對峙著的時候,明軍的防區內忽然出現了許多用漢字書寫的傳單。

傳單上的內容很簡單,阿魯臺已經在六月中旬攻克了山西行都司的治所大同城,全殲大同城的大明守軍,這使得大明在內長城以北只剩下萬全都司治所宣府城一個軍事重鎮。

李云天得知此事后嘴角流露出一絲無奈的苦笑,阿魯臺大軍壓境,大同城的守軍能堅持到六月中旬已經實屬不易,不知道宣府城能在蒙古大軍的猛攻之下能堅持多長時間。

而一旦蒙古軍隊攻克了宣府城,那么對遼東戰局將產生重大影響,阿魯臺絕對會抽調兵力來解決遼東明軍,屆時李云天將面臨巨大的麻煩。

很顯然,虎皮營的蒙古軍隊不會貿然出兵攻打沈陽城,只要等到阿魯臺的援兵一至,那么沈陽城就將成為他們的囊中之物。

李云天當然不會眼巴巴地等著虎皮營驛城的蒙古軍隊主動攻打沈陽城,他早就有了應對的辦法,耐心地等待著時機的到來。

七月初,一支由開原城而來的輜重部隊緩緩駛進了沈陽城。

從表面上來看這支輜重部隊并沒有什么不同,不過它的物資并沒有完全運往庫房,其中一部分進了驍武軍的大營。

第二天上午,李云天領著趙勇等明軍的高級將領去了驍武軍大營,進了一處戒備森嚴的院落,院落里靜靜地停著一門安裝在兩個車輪上、有著近兩米長炮管的銅炮。

與大明用鑄鐵制造的笨重火炮相比,這門銅炮無疑顯得小巧輕便,周身有一種明亮的金屬光澤。

這門銅炮就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佛朗機炮,佛朗機炮是一種早期的后填裝滑膛加農炮,由母銃和子銃構成,前有準星,后有照門,可從照門孔內進行瞄準,有炮架,可以上下左右轉動。

佛朗機炮的腹部膨大,留有長口,炮身外面用木包住,并加以防炸裂的鐵箍,另有子銃5個,在子銃內裝填彈藥,輪流安入腹部的長口內發射。

子銃又稱提心炮,相當于火炮的藥室部分,它是一種比母銃身管稍細的又一炮管,與母銃身管一起構成雙重炮管。

因為采用了子母銃分離方式,所以炮身的重量較輕,最輕者僅有一百五十斤,重者達千斤。

據《明史》記載,佛郎機炮:“銅為之、長五六尺,大者重干余斤。小者百五十斤,巨腹長頸,腹商修孔,以子銃五枚夕貯藥置腹中,發及百余丈。”

這種火炮的優點是以子銃預貯彈藥,不必臨時裝填,可加快發射速度,缺點是炮管較短,和紅夷炮相比不能有較遠的射程。

宣德六年,講武堂司科院成功研制出了有效射程六百米、最大射程一千五百米的弗朗機炮,炮身長一米七,重五百斤,配備有5個子銃,能快速向敵軍發動射擊。

按照講武堂司科院的計劃,截止宣德七年要造出五十門佛朗機炮,使得驍武軍京郊大營組建兩個炮營。

因此,李云天在宣德八年二月份派人回了京城,暗中下令調在驍武軍京師郊外大營演練的兩個炮營來遼東。

在李云天看來,這兩個炮營留在京師完全就是浪費資源,而且除了他之外的大明勛貴沒人能用好這兩個炮營,再者說了講武堂司科院計劃在宣德八年造三十五門佛朗機炮出來,屆時足以用來拱衛京師。

趙勇等人還是第一次見到佛朗機炮,一邊撫摸著光滑的炮身,一邊饒有興致地聽著驍武軍炮營武官講解其性能。

“鎮武侯,此炮能射三里地?”得知佛朗機炮的最大射程一千五米后,趙勇不由得詫異地問道,在他的印象里即便是神機營最大的鐵炮也不過才打一里地左右,而這門看上去嬌小的銅炮竟然能打如此之遠。

“稟侯爺,卑職在京郊大營試過,最遠確實能打三里地。”李云天聞言笑著看向了那名講解的武官,武官連忙沖著趙勇一拱手,躬身說道。

現場眾人聞言不由得又驚又喜,驚的是驍武軍竟然有如此厲害的火器,喜的是有了對抗蒙古軍隊的利器。

值得一提的是,火炮的最大射程就是炮彈能飛行的最大距離,但最大射程對應的炮口仰角并不是四十五度角,由于空氣阻力的關系火炮最大射程的仰角大約在三十五度左右。

火炮的有效射程是在一定的精度要求下能達到這個精度的最遠距離,換句話來說就是定點清除目標。

對于佛朗機炮而言只要炮彈落地爆炸就能殺傷敵人,因此它的最大射程在戰場上最為重要,因為炮彈能打多遠就意味著炮兵的火力范圍能控制多遠,進而遠距離給敵軍造成殺傷。

在李云天看來,這種五百斤左右的佛朗機銅炮最為適合明軍的作戰,既便于攜帶又能提供足夠強大的火力。


上一章  |  執宰大明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