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宰大明第623章 滿朝皆驚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執宰大明 >>執宰大明最新章節列表 >> 第623章 滿朝皆驚

第623章 滿朝皆驚


更新時間:2015年10月18日  作者:小黑醉酒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小黑醉酒 | 執宰大明 
選擇:

正文

十一月上旬,揚州碼頭。

碼頭上錦旗招展,鑼鼓喧天,密密麻麻聚滿了歡迎的人群,身披著白色貂皮大氅的李云天立在人群前方與潘興民等人談笑風生,氣氛看起來異常輕松。

今天,由京城趕來的兩淮鹽道貪墨案的兩名陪審官將乘船抵達揚州,一個是內閣閣老楊溥,另一個是禮部尚書胡瀅。

兩淮鹽道發生的事情在十月中旬的時候傳到了京城,隨即在京城官場掀起了軒然大波,這件事情發生得太過突然,事先沒有一丁點的征兆,誰也沒有想到李云天忽然之間就對兩淮鹽道下了手。

不過,有消息靈通者已經聽說了陳文仁與李云天之間的恩怨,由此一來李云天的這個過激舉動也就有了合理的解釋,很顯然陳文仁綁架了趙欣月一事激怒了李云天。

如果換作其他人,說不定就忍下了趙欣月被綁架的這口悶氣,畢竟兩淮鹽道事關重大,輕易觸之不得,能擔任兩淮鹽道巡鹽正使的人通常都是老成持重之輩,肯定不會為了一個女人而拿自己的仕途開玩笑,想著在以后找陳文仁算賬。

可李云天不一樣,不僅風頭正盛,深得宣德帝的信賴,同時又身居高位,正值血氣方剛的年齡,這就使得陳文仁的如意算盤落了空,到頭來反而害了自己。

對于在京城明爭暗斗的內閣和六部來說,這個突如其來的消息立刻打亂了他們在朝堂上的部署,紛紛將視線轉向了兩淮鹽道。

兩淮鹽道作為大明稅收的重要來源,具有極其重要政治和經濟價值,六部自然不希望兩淮鹽道出亂子進而牽連到其他人,而內閣則虎視眈眈想要趁著這次機會大做文章,給予六部官員沉重一擊。

因此,兩淮鹽道的消息一傳來京城,內閣閣老和六部堂官就相繼進宮向宣德帝稟告此事。

內閣閣老們自然是以整頓朝綱為由希望宣德帝嚴加懲處兩淮鹽道,而六部則極力為兩淮鹽道開脫,以事關重大為由想要派人去揚州陪審,避免案情的擴大,雙方為此也在朝堂上進行了一番激烈的角力。

值得一提的是,這個時候李云天對兩淮鹽道一案的奏報還沒送抵京師,這也就使得宣德帝無法采納內閣和六部任何一方的意見,畢竟兩淮鹽道事務最為官方的消息來自李云天,在李云天還沒有上報的情況下他如何來下達相關的圣旨?

故而,宣德帝派人給李云天送去了一道圣旨,讓李云天回稟兩淮鹽道的巡查事務。

在內閣和六部對兩淮鹽道一事喋喋不休的爭吵中,李云天的奏報終于在十月底由八百里快馬送來了京城。

令京城文武百官感到震驚的是,李云天此時不僅已經查清了兩淮鹽道的私鹽案,還牽連出了兩淮鹽道和南京戶部官吏受賄的事情,而且人贓俱獲,罪證確鑿。

除此之外,在李云天的這份奏報中一個數字令朝會上的文武眾臣瞠目結舌,據李云天的初步統計,自宣德元年以來兩淮鹽道因為私鹽流失的稅銀高達近億兩白銀,全部被兩淮鹽道、南京戶部和鹽商總會大大小小的官吏和鹽商瓜分。

這個數字不僅令宣德帝大吃了一驚,也使得朝堂上的那些高官顯貴感到匪夷所思,雖然大家都清楚兩淮鹽道是個油水充足的衙門,但是短短六七年的時間里就能賺取億兩白銀還是遠超他們的想象。

要知道大明戶部國庫一年的收入也不過才寥寥的三百萬兩銀子左右,以至于永樂帝北征蒙古的時候需要商賈們捐獻,其中鹽商的捐獻是主力。

現在說起來也著實可笑,看來鹽商們以前捐的那些錢十有**是大明流失的鹽稅稅金,這意味著鹽商們不但從兩淮鹽道獲利匪淺,而且還用那些原本就屬于大明國庫稅銀的捐獻獲得了永樂帝的嘉獎和賞賜。

對于李云天提供的這個數字,雖然京城的那些官員們感到不可思議,但是卻沒人懷疑它的真實性。

這不僅因為李云天的這份奏章上有潘興民、張韜和秦克三位南京三法司堂官的簽名和印章,表明三人會對此負責,更為重要的是李云天在奏章上表明要追繳流失的那些稅銀,這可非同小可,其結果將實實在在地擺在那里,無法進行捏造。

兩淮鹽道億兩稅銀的流失令宣德帝在朝堂上是大發雷霆,使得文武百官噤若寒蟬,不過仔細觀察的話就會發現勛貴集團和內閣陣營兩方的官吏臉上都掛著幸災樂禍的神情,而六部陣營一方的官吏則哭喪著臉,顯得十分沮喪。

很顯然,與兩淮鹽道貪墨案有染的人基本上都是六部陣營一方的官吏,一旦這個案子追查下去的話,不少收受了好處的官吏將因此倒霉。

大發了一通怒火后,宣德帝下令將宣德年間離任、現在在京城部院中擔任職務的兩任兩淮鹽道轉運使當場拿下,交由錦衣衛北鎮撫司看押,等待李云天的徹查。

聽了宣德帝的這個詔命,兩名兩淮鹽道轉運使中一人當場昏倒在了大殿上,另外一人則面色慘白地跪在那里向宣德帝求饒,最后兩人被殿前侍衛像拖死狗一樣給拽了出去。

隨后,宣德帝起身拂袖而去,怒氣沖沖地離開了太和殿,使得滿朝文武頗為敬畏地躬身相送。

宣德帝登基以來一直態度溫和,當眾大發雷霆還是第一次,尤其是當眾就拿下了那兩名兩淮鹽道轉運使,向外界展現出了乾坤獨斷的一面,這使得在場的高官權貴意識到了宣德帝已經不再是昔日那個少不更事、任由他們擺布的年輕帝王,他的身上可是流淌著洪武皇帝和永樂皇帝的血。

到了寢宮,等金英撤走了宮里的內侍和宮女后,宣德帝不由得放聲大笑起來,臉上充滿了一絲得意的神色,與在大殿之上的震怒判若兩人。

宣德帝先前在大殿之上罵得可謂十分痛快,以前上朝的時候總有資歷深厚的文官勛貴在他面前絮絮叨叨打著國家大義的旗號給他難堪,而今天那些人則老老實實地躬身立在那里,沒有半句反駁的言論,著實令他是出了一口悶氣。

尤其令宣德帝感到欣慰的是,李云天這次出色地完成了兩淮鹽道的任務,不僅查清了私鹽案和貪腐案,而且還給朝廷挽回了巨大的損失,必將使得內閣擁有足以與六部相抗衡的能力,如此一來他就能更好地掌控朝政。

“皇上,如何回復鎮武侯的密函?”等宣德帝笑完后,金英來到他面前躬身問道。

隨同李云天的奏章一同前來的還有一封寫給宣德帝的密函,在密函中李云天向宣德帝請示下一步該如何行事,他的手里現在已經掌握了兩淮鹽道和鹽商總會的人賄賂朝廷六部大員的證據。

在密函中,李云天向宣德帝建議放過納西受賄的六部大員,將此次兩淮鹽道案子的涉案對象控制在兩淮鹽道和南京戶部的官吏內,以免引發朝局動蕩,同時也是為了此次事件的善后事宜做準備。

“給鎮武侯下詔,朕將兩淮鹽道一事全權托付于他,相信他不會令朕失望!”宣德帝端起一旁桌上的香茗品了一口,隨即拿定了主意,朗聲吩咐金英,對李云天行事異常放心。

“皇上,如果鎮武侯把那些流失的稅銀追回來,那么咱們大明的國庫可就充盈了,也省得六部的那些大人天天上奏章要銀子。”金英躬身上前接過了宣德帝手里的茶杯,滿面笑容的說道。

其實這次李云天追繳那些流失的稅銀,得益最大的還是由金英所掌管的宣德帝的內庫,大明自立國以來內庫的銀兩最多的時候也不過才數百萬兩而已,而這次將會有數千萬兩進賬。

“這就是鎮武侯與他們的不同,他們只知道張口向朕要,而鎮武侯卻自己想法子籌集資金。”宣德帝聞言不由得冷笑了一聲,語氣中對六部的官員頗為不滿,同時也對李云天充滿了贊賞。

“皇上所言甚是,鎮武侯不僅能征善戰,而且也是一個理政的好手,據交趾鎮守太監來報,交趾今年不僅糧食豐收而且市面逐漸繁華,百姓們紛紛念叨皇上的恩情,依奴才來看交趾在鎮武侯的治理下已然卓有成效,必能長治久安。”

金英端著茶杯躬立在一旁,聞言不失時宜地向宣德帝說道,暗中給李云天說著好話,他的親侄子已經加入了九州商會,現在混得是風生水起,他自然要投桃報李了。

“要不是鎮武侯,大明恐怕就要失去交趾了。”宣德帝對金英所言頗有感觸,下意識地點了點頭,當年如果不是李云天率軍前往交趾平叛的話,他十有**會為了大明的大局放棄交趾。

“對了,讓福王進宮來,朕要跟他商議選派皇族子弟進入交趾為官一事。”隨后,宣德帝想起了一件事情,開口吩咐金英。

讓皇族子弟前往交趾為官是李云天離開京城前往揚州之前向宣德帝提出的提議,在李云天看來,在大明立國后的六十余年時間里,皇族子弟的數量已經是立國時的數倍,這個數量以后還會繼續增長,而且是幾何數值增長。

自永樂帝靖難后,大明的那些皇族就失去了昔日的權力,完全被朝廷養了起來,不能從政更不能經商,各項開銷都由朝廷負責,這無疑是一筆不菲的開銷,將來必成大明財政的巨大壓力。

故而李云天向宣德帝重提了洪武皇帝以皇族“藩屏京師”的構思,嘗試著以交趾為試點讓那些皇族子弟進入官場仕途,既解決日后皇族子弟無所事事、數量臃腫的一大麻煩,同時也是想讓宣德帝對交趾放心,免得有人說他在交趾尾大不掉。

鑒于永樂帝的靖難,以及漢王的叛亂,宣德帝對此事一時間拿不定主意,不過今天他的心情高興,經金英一提交趾頓時想起了此事,故而想找福王來商議。

“奴才這就去辦。”金英的嘴角閃過一絲不易覺察的笑意,隨后躬身離開了,很顯然他剛才并非無意中提到交趾的,而是特意賣給了李云天一個人情。

推薦個不錯的女裝店鋪deAmber岸卜,衣服漂亮實惠,質量也很好!在淘寶網上搜索“岸卜”即可。


上一章  |  執宰大明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