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
正文
“侯爺,下官……下官……下官知罪。”
在眾人的注視下,張副會長的臉色變了幾變好像在進行激烈的思想斗爭,抬頭望了一眼陸德忠和楊慕恩后一咬牙,雙腿一曲沖著李云天就跪了下去,伏在地上說道,“罪民愿意如實招供所犯下的罪責,往侯爺開恩。”
李云天聞言嘴角流露出了一絲笑意,看來張副會長在左右權衡了一番后選擇相信陸德忠,這使得事情變得簡單了很多。
“下官知罪。”
“小人罪該萬死。”
“下官愿意如實招供,往侯爺恕罪。”
隨著張副會長下跪,幾名原本站著的執事跪在了地上,與幾名跪著的執事一起,紛紛開口向李云天求饒。
鹽商總會內部自然也不是鐵板一塊,里面也分為幾大派系,陸德忠和張副會長就是同一個派系的人。
現在認罪的這些鹽商主要來自鹽商總會的兩大派系,一個派系就是陸德忠和張副會長這一派系的人,自然以兩人馬首是瞻。
另外一個派系就是已死的原鹽商總會副會長魏德光的人,魏德光死的不明不白,他們已經沒有了倚仗,生怕被鹽商總會當成替罪羊給出賣,故而也選擇向李云天主動招供。
除了這兩大派系之外,還有兩三名執事是覺察出苗頭不對,因此當機立斷做出了抉擇,向李云天坦白罪行。
見此情形,剩余的鹽商們頓時慌了起來,紛紛看向了楊慕恩,等待楊慕恩拿主意。
“侯爺,下官曾經受到舉報,說陸執事和張副會長等人合謀運販私鹽,如今看來傳言非虛,他們果然暗中經營私鹽買賣,實在是我鹽商總會的敗類!”
楊慕恩的臉色極度難看,不過他已經料到了這種情況的發生,故而陰森森地向李云天說道,將運販私鹽的罪責一股腦地扣在了陸德忠等人的頭上。
“大膽!”出乎眾人的意料,一直態度溫和的李云天聞言面色一沉,伸手一指楊慕恩,冷冷地說道,“竟敢打斷本官的審案,來人,給本官重責三十大板!”
聽聞此言,楊慕恩頓時怔在了那里,腦子里一時間沒有反應過來,沒想到李云天的態度竟然會突變。
當幾名錦衣衛氣勢洶洶地奔向楊慕恩后,楊慕恩這才反應了過來,這是在三法司會審的公堂,未經李云天的首肯是不能胡亂開口的,先前由于李云天“和顏悅色”,使得楊慕恩有些松懈,進而被李云天抓住了把柄。
“下官一時激動冒犯了侯爺,請侯爺恕罪。”楊慕恩隱隱約約意識到自己好像中了李云天的圈套,連忙沖著李云天一拱手,躬身請罪。
李云天聞言頓時冷笑了一聲,他先前刻意放縱楊慕恩目的就是等著楊慕恩犯錯誤,因此豈可放過這次機會,同時也是給那些依舊對楊慕恩抱有幻想的鹽商一個警告,因此自然不會阻止楊慕恩受刑。
隨后,在現場眾人的注視下,幾名錦衣衛將楊慕恩按在堂前噼里啪啦地就是一通板子,打得楊慕恩慘叫連連,臀部鮮血淋淋,血肉模糊,看上慘不忍睹。
潘興民、張韜和秦克暗自搖著頭,楊慕恩明顯不是李云天的對手,不僅在公堂上被李云天壓制,而且還在大意之下被李云天抓到把柄痛打了一頓,這對那些舉棋不定的鹽商們來說將是一個巨大的震懾。
隨著兩支水火棍的上下飛舞,楊慕恩的慘叫聲越來越小,畢竟他已經年過五旬再加上平日里又養尊處優,何時受過這種罪,因此等到行刑結束已然昏死了過去,被幾名錦衣衛抬走。
“你們下去將自己的罪責寫出來,本官如果查驗后屬實,那么會從輕處罰。”李云天望了一眼現場神情愈發驚恐的鹽商,不動聲色地向張副會長等承認罪責的鹽商說道。
張副會長等人被剛才楊慕恩的那通杖刑給驚呆了,誰也沒有想到李云天會忽然翻臉,令楊慕恩著著實實挨了一通暴打,聞言連忙向李云天磕了一個頭,起身隨著錦衣衛去一旁的廂房里寫供詞,心中暗自感到慶幸,看來李云天這次對兩淮鹽道的案子勢在必得。
“侯……侯爺,下官……下官也招,請侯爺恕罪。”不等張會長一行人離開大堂,一名立在堂前的中年鹽商面色慘白地跪了下去,以頭觸地,聲音有些顫抖地說道。
連身為鹽商總會會長的楊慕恩都被李云天打了一個半死,他哪里還有膽子再負隅頑抗,保不準就不明不白地死在了牢里。
有為重要的是,張副會長等人已經選擇了如實招供其罪行,而京城距離揚州有千里之遙,那么等京城救兵趕來揚州的時候李云天早就已經查清了私鹽案,屆時等待他的無疑是滅頂之災。
“小人有罪,望侯爺恕罪。”
“侯爺開恩,下官愿如實交代罪責。”
“侯爺,小人一時糊涂做下了錯事,望侯爺能饒小人一命。”
隨后,剩下幾名立著的鹽商相繼跪了下去,與跪在地上的那些鹽商一起,七嘴八舌地向李云天求饒。
“帶下去,讓他們寫下口供!”李云天見狀不由得暗中松了一口氣,沖著立在堂前的錦衣衛揮了一下手,不動聲色地說道。
在此之前,李云天想要拿到這些鹽商的口供易如反掌,無論是威逼利誘也好,還是搜查他們的家里拿到確切犯罪證據也罷,他都能落實鹽商們的罪責,只不過如此一來那些鹽商就會受到嚴厲的懲處,按照大明律例難免一死。
李云天并不希望兩淮鹽道的案子鬧得血淋淋的,想要以一種溫和的方式解決這次的案子,盡量不擾亂江南政商兩屆的秩序,這也是宣德帝所希望看見的。
因此李云天才煞費苦心地導演了剛才的一出好戲,利用陸德忠和楊慕恩一舉擊垮了那些鹽商的心中的僥幸,進而使得他們做出了最正確的抉擇。
潘興民、張韜和秦克禁不住再度對視了一眼,李云天這種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手段確實無比高超,如果換作其他的主審官,肯定早已經對楊慕恩等人動用重刑逼供,可李云天只打了楊慕恩一個就迫使剩余的鹽商屈服,其心機果然厲害。
那些鹽商離開后,兩名錦衣衛押著神情憔悴的張盛來到了大堂,四十出頭的張盛頭發此時已經全白,看上去猶如一名六旬老者,由此可見這幾天他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壓力。
見此情形,現場眾人不由得唏噓不已,以前那個意氣風發的兩淮鹽道轉運使已然消失不見,成為了一個滿面愁容的小老頭,猶如一具失去靈魂的行尸走肉。
“下官參見侯爺、各位大人。”來到堂前,張盛打起精神,向李云天等人躬身行禮。
“張大人,看來你已經知道了現在的處境,何去何從想必不用本官再費口舌。”李云天打量了張盛一眼,不動聲色地望著他,“本官給你一個機會,如果你能將就任兩淮鹽道這兩年來的罪責如實交代,那么本官就給皇上上奏章,將你與家人流放到交趾,交趾雖是我大明的邊陲之地,但那些有著海港的城市其市面之繁華不輸江南。”
“侯爺,你所言為真。”張盛聞言眼前頓時亮了一下,不由得開口追問道。
雖然李云天沒有明說,但是其中的意思已經非常明確,如果張盛老實交代罪行,那么他就向宣德帝求情免除張盛一死,并且將張盛一家流放到交趾的繁華海港城市中去。
揚州乃大明商賈聚集之地,張盛自然聽說了李云天大力發展交趾的事宜,而且交趾的那些海港城市的市面確實繁華,倒也不失是一個養老的好地方。
而且,交趾是李云天的地盤,只要張盛躲在那里的話安全問題足以得到保障,這無疑免除了他的后顧之憂。
“有南京三法司的堂官監審,本官豈可信口雌黃?”李云天見張盛動了心,嘴角不由得流露出一絲微笑,望了一眼潘興民三人,有條不紊地說道,“張大人,據本官所知兩淮鹽道貪墨之風已久,你不過就任兩年,雖對兩淮鹽道的貪墨難辭其咎但不過是同流合污而已,并非貪腐的主謀,如能老實交代罪責協助本官查清此案,也算是將功贖罪,想要保留一條性命并不難。”
張盛聞言雙目頓時閃過驚喜的神色,他之所以會急白了頭發就是知道自己此次私鹽的事情罪責難逃,身為兩淮鹽道轉運使,兩淮鹽道出了如此大的私鹽案他首當其沖受到懲處,恐怕會落得一個滿門抄斬的格局。
說實話,與陳文仁相比張盛的處境要糟糕許多,因為陳文仁是根據張盛的上報來簽發的鹽引,如果陳文仁將罪責都推到張盛的身上,張盛將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毫無疑問會被認定為私鹽案的主謀。
而且,論起與京城六部堂官之間的關系,張盛也遠遠不及陳文仁,屆時自然就成為了替死鬼,來承擔兩淮鹽道私鹽案的全部罪責。
如今李云天肯放張盛一條生路,而且還給他安排好了后路,這使得已然絕望的張盛自然是萬分驚喜,興奮之情溢于言表。
潘興民、張韜和秦克則紛紛面露震驚的神色,從李云天的言語中三人敏銳地感覺到李云天不僅僅想要拿下張盛和陳文仁,恐怕要牽連更多的官吏,極有可能成為一樁大明立國后的驚天貪腐大案。
隨后,潘興民三人眼中禁不住流露出了一絲興奮的光芒,這也意味著三人有很大可能調往京師六部任職,因為按照慣例辦了這等大案的官員都會在事后獲得升遷,這對被排擠到南京的他們來說可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
推薦個不錯的女裝店鋪deAmber岸卜,衣服漂亮實惠,質量也很好!在淘寶網上搜索“岸卜”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