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小說»»第二卷理政湖口第二卷理政湖口文/小黑醉酒本章字數:3530:
“關卡?”聽了紅鸞的話后,李云天的眉頭微微一皺陷入了沉思中,回憶著宣德二年從廣西太平府進入交趾宣化府的時候發生的事情。
如果李云天沒有記錯的話,當時連接太平府和河宣化府的關卡被太平府知府派當地的土司帶領土兵攔住,阻止從交趾逃難的百姓進行太平府,以免引發社會動蕩。
為了在交趾便于行事,李云天當時使用了替身,讓一名身形和容貌與他仿佛的護衛充當定南將軍,他則打扮成了隨行的護衛。
在關卡處,一名**歲的瘦弱少年由于饑餓難耐溜進關卡處的一個棚子里,拿了兩名正在喝酒的土兵頭目餐桌上的兩塊面餅,后來被一名壯實土兵抓住,情急之下瘦弱少年咬了壯實土兵手腕一口,這下激怒了壯實土兵,將其高高舉起來轉了幾圈后惡狠狠地扔了出去。
關鍵時刻是李云天接住了瘦弱少年,并且暗中下令放走了那些逃難的百姓,讓太平府知府調集糧食賑濟災民。
“你是那個少年?”想起了當年的往事后,李云天雙目流露出詫異的神色,頗為好奇地打量著身姿婀娜的紅鸞,他萬萬沒有想到被自己救得那個**歲的瘦弱少年竟然會是一個少女。
“當年兵荒馬亂,我娘為了使得民女在路上更加安全,故而將民女打扮成了一個小子。”紅鸞見李云天想起了當年的事情,連忙點了點頭,眼眶不由得變得紅潤起來,要不是李云天出手相救的話恐怕她當時就要被摔死在那個關卡。
“快起來,沒想到本侯竟然能在這里遇上故人。”李云天見紅鸞的雙眸變得濕潤,于是微微一笑,起身扶起了紅鸞,有些好奇地問道,“你們怎么來了杭州?”
由于李云天宣德二年年底的時候就已經控制住了交趾的局勢,并且對災民進行妥善的安置,因此那些逃難的百姓紛紛返回到明軍控制的地區,像紅鸞家人這樣離家交趾的人可謂很少,即便是那些逃到內陸的交趾百姓在李云天將交趾叛軍困在乂安府后也相繼趕了回來。
“侯爺,民女的父親死于交趾的那場戰亂,母親在交趾無法生活下去,于是帶著我們一路乞討回了杭州府的外公家。”
紅鸞意識到自己有些失態,連忙用手絹擦了擦眼角的淚花,神情黯然地說道,“后來我娘在媒人的撮合下另嫁他人,由于家境困苦我娘唯有將我賣進了青樓,至少能在那里吃上一頓飽飯。”
“你在白華寺時是不是認出了本侯?”李云天能感受到紅鸞一家吃了不少苦,他不想再繼續這個沉重的話題,于是語峰一轉,笑著問道。
“嗯。”紅鸞聞言點了點頭,臉上流露出一絲笑容,“侯爺,民女沒有想到能在白華寺遇見您,民女當時還以為自己認錯了人,直到與您交談后才確定是您。”
“本侯當時還在奇怪,這手絹掉落得也太巧了一點兒。”李云天不由得笑了起來,心中暗自松了一口氣,他終于明白紅鸞為何要在他面前故意丟了手帕,原來是要確認自己的身份,這意味著紅鸞是陳光宗派來探子的嫌疑大幅度降低。
“民女當時也是著急,無奈之下想到了這么個法子,讓侯爺見笑了。”紅鸞臉上頓時一紅,臉頰浮現出了兩朵嬌羞的紅暈。
“你是何時知道本侯身份的?”李云天覺得紅鸞倒是挺機靈,雖然她的法子看上去有些老套,但在當時無疑是最好的選擇,因此笑著問道。
“民女一直以為侯爺是一名護衛,直到在宴會上拜見侯爺,民女才知道侯爺的身份。”紅鸞聞言臉上不由得更加紅潤,不無嬌羞地回答。
現在想想,今天她跪在李云天面前懇請李云天成全她與“趙護衛”時的舉動有多么得可笑,誰能想到“趙護衛”就是大名鼎鼎的鎮武侯?
“紅鸞姑娘,你是我大明子女而本侯是大明的朝廷命官,本侯救你完全是職責所在,故而你勿需向本侯報恩。”
李云天也覺得事情有些離奇,微笑著向紅鸞說道,他萬萬沒有想到機緣巧合之下他還能見到昔日里被他救起來的那名少女,而且還親自點了紅鸞成為了江南花魁大會的魁首。
“侯爺胸懷廣闊,民女萬分欽佩。”紅鸞聞言向李云天一福身,鄭重其事地說道,“不過在民女看來,侯爺救命之恩恩重如山,民女準備結草銜環以報。”
“紅鸞姑娘,你錯了,你對本侯最好的報答不是結草銜環,而是更好地生活下去,只有這樣才不辜負本侯當時救了你。”李云天見紅鸞如此執著,于是沉吟了一下,微笑著向她說道,“況且,如果本侯要你報答的話豈不成為了沽名釣譽之徒?”
“這……”紅鸞倒還真沒想到這一點,一時間怔在了那里,正如李云天所說的那樣,要是李云天接受了她的報恩那么當年救她的動機可就要被外界非議了,而她很清楚李云天當時救她的時候根本就沒有想過讓她報答。
“紅鸞姑娘,退一步海闊天空,有時候做事不能太過執著。”李云天見狀笑著勸道,其實他心中挺欣賞紅鸞,竟然寧愿放棄富貴奢華的生活能寧愿伺候一名護衛,能做到這一點的人并不多。
“侯爺之言對紅鸞來說猶如醍醐灌頂,使得紅鸞茅塞頓開。”紅鸞聞言微微一怔,臉上隨即流露出若有所思的神色,正如李云天所說的那樣她未免太過執著了,這樣反而對李云天是一種壓力,隨后微笑著向李云天一福身,心境已經豁然開朗,不在糾結于結草銜環向李云天報恩,畢竟報恩的方式有很多種。
“紅鸞姑娘舞藝超群,若我驍武軍將士能一睹風采,必能激勵士氣,鼓舞軍心。”李云天聞言笑了笑,沉聲說道,以紅鸞的身價豈是驍武軍的那些軍士能見得到的,紅鸞要是去驍武軍勞軍的話一定深受將士們的歡迎。
隨著驍武軍的快速擴張,李云天已經把精力轉移到驍武軍的精神生活方面,只有豐富了那些將士的精神生活,那么才能使得他們保持旺盛的斗志。
“民女一定竭盡全力給驍武軍的軍爺們獻藝。”紅鸞聞言莞爾一笑,向李云天點了一下頭。
“紅鸞姑娘,天色已晚,咱們回去吧。”李云天見紅鸞的心結已然打開,于是抬頭看了一眼天色,笑著說道。
“侯爺,你可要小心鹽商總會的人。”紅鸞剛要側身讓李云天先走,猛然想起了一件事情,連忙神情關切地提醒李云天。
“鹽商總會?”李云天聞言雙目頓時閃過一道精光,他沒有想到紅鸞會主動提及鹽商。
“侯爺,民女之所以能在八月十五的花魁大會上最后一個出場并非巧合,而是鹽商總會的人安排的,他們暗中掌控著抽簽的序號。”
紅鸞自然不知道李云天一直在暗中徹查兩淮鹽道的貪墨案,從李云天到了揚州后的表現上還以為李云天無心兩淮鹽道的事,因此鄭重其事地望著他,“花魁大會后鹽商總會曾經傳來消息,要民女盡心伺候侯爺,并保證不會虧待了民女,那些鹽商花了那么大的力氣來討好侯爺很顯然沒安什么好心,侯爺可要多加小心了!”
“他們這些人呀總是喜歡瞎琢磨。”
李云天的潛意識雖然告訴他紅鸞值得信賴,但紅鸞畢竟是邀月閣出來的清倌人,在江南的地界上難免與鹽商扯上關系,所以他自然不能向紅鸞說實話,萬一紅鸞是鹽商總會的人派來刺探消息的那可就糟糕了,因此不以為意地笑了笑:
“兩淮鹽道的案子已經臨近尾聲,他們沒有必要費盡心機地討好本侯,本侯身為巡鹽正使豈會接受他們的好處!”
“侯爺,兩淮鹽道的案子您真的打算就這么了了?”紅鸞聞言雙眸流露出驚訝的神色,遲疑了一下,試探性地問道。
“本侯查到的販運私鹽一案涉案金額巨大,人證物證俱全,主犯又供認不諱,再加上本侯又沒有兩淮鹽道其他貪墨的證據,等忙完了手頭的這件案子后自然打道回府,進京向皇上復旨。”
聽聞紅鸞問起了兩淮鹽道的事情,李云天雙目頓時閃過一道精光,然后有條不紊地說道。
紅鸞的雙眸頓時閃過一絲失望的神色,她在風月場所長大自然聽說過兩淮鹽道的事情,知道兩淮鹽道黑幕眾多,被抓的趙文舉十有**是被鹽商拋出來的一個替死鬼,她真的希望李云天能徹查兩淮鹽道,鏟除那些貪官污吏和不法奸商,還兩淮鹽道一個清平世界。
“民間盛傳侯爺查獲的販運私鹽一案涉案金額數百萬兩,開創了我大明兩淮鹽道貪墨案的先河,想必能給兩淮鹽道的那些不法之徒一個震懾。”
隨后,紅鸞避開了這個話題,笑著開口贊了李云天一句,兩淮鹽道的事情牽涉甚廣,利益更是盤根錯節,雖然心中感到失望但她并不希望李云天去捅這個馬蜂窩,搞不好要在上面栽大跟頭。
“希望如此!”李云天敏銳地注意到了紅鸞雙目中那一閃而逝的失落,眉頭微微皺了皺后笑著向她點了點頭,隨后抬步與紅鸞向岸上走去,邊走邊談笑著,心中暗自猜測著紅鸞問起兩淮鹽道一案的意圖。
txt下載地址:
手機閱讀:
發表書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