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星期后,留在軍營里的軍漢只有七十多人,一個個疲憊不堪,整個人都瘦了一圈,不過也更加精壯,過去的二十一天對他們來說簡直就是一場不堪回首的噩夢。
在此期間李云天進行了超負荷的體能訓練,他要將其中身體素質最優秀的人留下來,這導致了近一半的軍漢退出了考核。
大校場上,軍漢們背手而立,神情緊張地望著立在前方的李云天,不知道李云天今天要怎么修理他們。
“恭喜大家通過了資格訓練。”李云天面無表情地環視了一眼現場眾人,隨后嘴角流露出一絲笑意,“現在,本官宣布你們正式獲得了參與講武堂武藝教官的考核資格,現在發給你們教官的制服。”
說著,李云天沖著身旁的趙千戶揮了一下手,趙千戶就讓手下的士兵拿來了一套套嶄新的黑色制服。
這套制服是李云天仿照現代軍裝的樣式定制而成,配有軍銜、臂章和資歷牌,經過宣德帝朱筆御批,成為了講武堂學員和未來新軍的軍服。
現場每一個軍漢都分到了一套黑色軍裝,眾人還是第一次見到這種樣式新穎的西裝式軍服,臉上紛紛流露出了詫異和好奇的神色。
李云天之所以用這個制式的軍裝,是因為它比明代的衣袍簡潔方便,更合適軍隊的作戰和訓練。
至于軍銜、臂章和資歷牌,不僅表明了上下級關系,則是為了體現出軍人的榮譽感。
“現在解散,全體回宿舍換裝,一盞茶后集合。”等那些軍漢都領到了自己的軍裝,李云天沉聲下達了命令,隨后起身走了。
軍漢們先是面面相覷,然后一窩蜂地奔向了宿舍,經過“魔鬼周”的訓練后他們現在是深刻體會到了什么是令行禁止,要是一盞茶還沒有換好軍裝指不定李云天如何修理他們。
在類似于“魔鬼周”的訓練期間,李云天一直住在軍營里,他的宿舍與那些軍漢的宿舍很近,就在軍漢所住那排營房邊上的一排平房里,這樣便于他就近制定訓練計劃。
回到宿舍,李云天有條不紊地換上了屬于他的一套黑色軍裝,然后對著銅鏡整理起了儀容:
他的軍銜是少校,兩條杠中間夾著一顆銀色的星星;
資歷牌是上下兩排軍略章,代表營級,最上面一排軍略章中間綴著兩顆代表營級正職的白色星星;
臂章有兩個,左手的臂章上寫著“京師講武堂”五個大字,右手的臂章是一條騰空的三爪蟒,是京師講武堂的標志。
對著銅鏡瞅了一番,李云天對身上的這套軍裝非常滿意,雖然它的材質和樣式都有欠缺,但足以將人襯托得更加威武和精神。
唯一的遺憾就是沒有軍帽,李云天的頭上是纏在發髻上的臉色發巾。
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明代的男子都留著長發,在頭上盤了發髻,根本就沒有辦法戴那些現代制式軍帽,故而李云天只能作罷,以后再想辦法,畢竟這個年代究竟的是“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
講武堂和新軍中將實行李云天熟悉的現代軍事體系,軍隊的編制、軍官的等級與衛所的編制、武官官階的對應關系也已經確定。
軍隊的編制采用班、排、連、營、團、師、軍以及軍團:
班分為2種,一種是戰斗班,專門負責作戰,一種是勤務班,專門負責伙食、文書和傳令等。
無論戰斗班還是勤務班,人數都是12人,包括士兵和士官。
一個排有3個戰斗班。
一個連有3個戰斗排和1個勤務班,加上連部里的司務長、醫務官、排長、副連長和連長,一共是127人。
一個營有4個連,加上營部里的軍官和勤務人員,總人數520人。
一個團有3個營和1個輜重營,加上團部里的軍官、勤務人員和警衛連,總人數2250人。
一個師有4個團和1個工兵營,加上師部里的軍官、勤務人員和警衛營,總人數10500人。
一個軍有3個師,加上軍部里的軍官、勤務人員和警衛團,總人數36000人。
一個軍團有3個軍,加上軍團部軍官、勤務人員和警衛師,總人數125600人。
由于騎兵不宜與步兵混編,故而單獨成軍使用,以騎兵團作為基本作戰單位。
一個騎兵團有4個騎兵營和1個800人的輜重營,總人數3000人,其中作戰的騎兵2100人。()
一個騎兵師有3個騎兵團,總人數10000人,其中作戰的騎兵6500人。
軍銜分為尉官、校官和將官3個級別:
尉官三級:少尉正八品,中尉從七品,上尉正七品。
校官四級:少校正、從六品,中校正、從五品,上校正、從四品,大校從三品。
將官三級:少將正三品,中將從二品,上將正二品。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軍官外還有士官,士官是從士兵中挑選出來的職業軍人,雖無官階但是享有相應的軍餉。
士官四級:少士享有從九品軍餉,中士享有正九品軍餉,上士享有從八品軍餉,軍士長享有正八品軍餉。
士兵三級:列兵、二等兵和一等兵。
軍職與軍銜的對應關系采用“一職雙銜”的原則,前一個軍銜是主要軍銜,后一個軍銜是輔助軍銜。
連級單位:司務長少尉、中尉軍銜;排長少尉、中尉軍銜;副連級軍官中尉、上尉軍銜;正連級軍官上尉、中尉軍銜。
營級單位:副營級軍官上尉、少校軍銜;正營級軍官少校、中校軍銜。
團級單位:副團級軍官中校、少校軍銜;正團級軍官上校、中校軍銜。
師級單位:副師級軍官上校、大校軍銜;正師級軍官大校、少將軍銜。
軍級單位:副軍級軍官少將、大校軍銜;正軍級軍官少將、中將軍銜。
軍團級單位:副職級軍官中將、少將軍銜;正職級軍官上將、少將軍銜。
由于實行了“一職雙銜”,這就使得當軍銜都一樣的時候,無法分辨出職務的高低,故而就有了資歷牌。
資歷牌不僅表明了軍官的軍職級別,而且還表明了其正、副職的關系。
其中:
排級、連級軍官資歷牌只有1排。
營級軍官資歷牌有上下2排。
團級軍官資歷牌有上下3排。
師級軍官資歷牌有上下4排。
軍級軍官資歷牌有上下5排。
軍團級軍官資歷牌有上下6排。
至于同級、同銜軍官的正、副職如何區分,就要看資歷牌最上面一排中央的星星,副職1顆星星,而正職2顆星星。
如此一來,通過軍銜和資歷牌,就能將軍官的級別和職務區分開來,便于指揮。
例如,李云天掛銜兵部武選清吏司主事,這是一個正六品的官,與他品級相對應的是軍職是營級軍官、軍銜是少校,他自然是正職,故而資歷牌最上一排中間兩顆銀星。
由于李云天是文官,故而他掛銜武職后,他的品級決定他的軍職級別和軍銜。
而按照李云天制定的軍制,新軍中的軍官,將依照軍職級別、軍銜來決定其品級。
這意味著新軍中將以軍職和軍銜為晉升標準,而品級只不過是表明他們與衛所的武官相對應的級別,以及用來領取朝廷的俸祿。
在李云天規定的時間結束前,大校場上已經站好了那些換上新式軍裝的軍漢,無不對這身新行頭感到新奇,相互間饒有興致地打量著,精神十足。
很快,軍漢就發現了一件事情,那就是他們身上的軍裝與李云天的軍裝有兩個最大的區別,那就是沒有軍銜和資歷牌。
“你們現在還不是講武堂的人,要想得到軍銜和資歷牌,那么必須要通過本官的考核。”
李云天看出了軍漢們的疑惑,于是向他們介紹了一番講武堂實行的軍職和軍銜,然后高聲說道,“現在本官要給你們編組,你們要記住自己的組別,以后將按照組別進行訓練。”
說實話,留下來的軍漢人數大大超出了李云天的意料,他覺得自己已經做得足夠過火,差一點就將這些軍漢們給折騰死,可是他們竟然硬挺了過來,人數超出了他預定50人的一半。
經過三周魔鬼般的訓練后,李云天的訓練內容將變得緩和,以后主要進行隊列練習、體能訓練、規章學習和上識字課。
如果沒有意外的話,兩個多月后這76名軍漢都將成為講武堂的教官:三分之一的人是教官,上尉軍銜,正七品;另外三分之二的人是副教官,中尉軍銜,從七品。
李云天早已經將這76名軍漢分好了組,現在只是宣布每個組的人選。
這76名軍漢一共分6個組,也就是6個班,每個班上12個人或者13個人。
根據軍漢們這三周來的表現,李云天將其中訓練成績優異者任命為各個班的班長和副班長。
“本官宣布,今天放假一天,酉時前回營吃飯,本官晚上帶你們去聽戲,今晚四方館戲院上演《梁祝》。”
分完了組,李云天神情嚴肅地掃視了一眼面前的6組人,正當那些軍漢提心吊膽的時候,他忽然微微一笑,高聲宣布道。
“可是沈大家的《梁祝》?”李云天話音剛落,軍漢們就騷動了起來,人群中響起了一個驚喜的聲音。
蘇大家指的就是憐香,憐香原本姓沈,自幼被賣進青樓,經過十年的勤學苦練,終于從眾多的同病相憐的女孩中脫穎而出,成為了一名只賣藝不賣身的清倌,取了藝名“憐香”。
如今,憐香已經成為了京城最為著名的戲曲大家,火得一塌糊涂,被京城的權貴們所追捧,故而也恢復了她的姓氏,有了一個正式的名字——沈憐香,被京城的人敬稱為“沈大家”。
早在一個多月前,四方館就已經放出了風聲,說憐香將公演新劇目《梁祝》。
《梁祝》是著名的民間傳說,這個消息一經傳出立刻吸引了京城那些權貴富賈的注意,紛紛提前預約,使得憐香一個月的演出都被人預定了,可謂未演先紅。
四方館戲院的票價很高,并不是這些軍漢所能承受的,故而他們只是聽說了憐香的名頭,根本就沒有機會進戲院欣賞。
李云天沒有回答人群中的那個聲音,只是笑著點了點頭,向那些神情激動的軍漢們高聲說道,“記住,按時歸隊,逾時不歸者晚上就在這里熟讀紀律條例。”
“噢~~”
軍漢們頓時歡呼了起來,欣喜若狂,誰也沒有想到他們能去四方館的戲院去看憐香唱戲。
望著那些興奮的軍漢,李云天的嘴角流露出了一絲笑意,一張一弛才是正確的馭下之道,這些軍漢能留下來已經足以證明他們的優秀,以后也該放松一下了。..
發表書評:
上一章:
下一章: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