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宰大明第265章 太后的震怒(一更)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執宰大明 >>執宰大明最新章節列表 >> 第265章 太后的震怒(一更)

第265章 太后的震怒(一更)


更新時間:2015年10月17日  作者:小黑醉酒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小黑醉酒 | 執宰大明 
用戶名:密碼:記住

/小黑醉酒/

追書必備

李云天在一名內侍的引領下快步進入了慈寧宮大殿,宣德帝登基后張皇后就從皇后所住的坤寧宮搬來了太后所住的慈寧宮。

殿內,張太后滿面怒容地坐在軟榻上,吳總管躬身立在一旁。

李云天還是第一次見張太后發怒,不知道發生了什么事情,直到吳總管告訴他,他才知道吳總管已經查出了泄露了洪熙帝在齋戒祈福期間飲食口味改變的人。

內閣和五府六部會審完張旺一案后,張太后就開始懷疑泄露洪熙帝飲食口味改變的人不是張旺,而是另有其人,漢王的人得到相關的消息后才找上了張旺。

雖然心中有所懷疑,但時值洪熙帝大喪,不宜大動干戈,故而就忍了下來。

洪熙帝大喪后,張太后就讓吳總管密查此事,結果有兩名內侍因為熬不住酷刑,交待他們曾經私下里議論過洪熙帝飲食口味改變的事情,被一名在御花園當值的御史撞見。

雖然兩人不知道那名御史的名字,這并不難不倒吳總管,他查看了相關的記錄,進而查出了那名御史的身份――都察院貴州道監察御史崔輝!

從內侍無意中泄露洪熙帝飲食秘密,到張旺忽然之間向元霞上人發難,時間上正好吻合,這表明崔輝有著非常重大的嫌疑。

于是,吳總管暗中對崔輝進行了調查,說來也巧,就在吳總管布置妥當后,崔輝與魯天行暗中見了一次面。

因為崔輝的告密,魯天行此時已經和他成為了莫逆之交,同時也將崔輝看成了他的一個智囊,故而私下里找他商議拉攏朝臣的辦法。

雖然漢王沒能阻止宣德帝登基,但是這并不意味著漢王敗了,漢王現在正在積蓄力量,準備趁著宣德帝立足未穩之際向其發難,畢竟宣德帝不是洪熙帝,無論謀略還是聲望都遠遜之,漢王對上宣德帝還是有著非常大的勝算。

只不過兩人誰都沒有想到,張太后心思縝密已經盯上了崔輝,兩人的這次見面無疑坐實了崔輝的罪責。

張太后得知此事后萬分震怒,如果不是周雨婷應對得當的話,那么京城現在保不準已經是漢王的天下,故而對崔輝是恨之入骨。

不過,令張太后感到失望的是,吳總管查了崔輝的底細,發現此人并沒有貪贓枉法,使得她想對崔輝下手也師出無名。

雖然張太后可以讓錦衣衛抓吳總管下詔獄,但倘若沒有證據的話會勢必引發朝官,尤其是都察院御史的抗議,畢竟唇亡齒寒的道理大家都知道。

況且,如今宣德帝剛剛登基,張太后也不想生事,但又咽不下這口氣,故而召來了李云天,想聽聽他的主意,在她看來李云天聰明絕頂,一定會給她一個滿意的答復。

“太后,依臣之見,可以將崔御史調往揚州府任職。”李云天萬萬沒有想到崔輝竟然會告密,這可觸犯了皇家的大忌,沉吟了一下后有條不紊地向張太后說道。

“李御史,揚州府可是天下最富庶的地方,讓這個逆賊去那里任職豈不是便宜了他?”張太后有些沒有明白李云天的意思,眉頭不由得微微一蹙,吳總管見狀連忙狐疑地問道。

“正是因為揚州府繁華富庶,那么才將他調任那里。”李云天微微一笑,沉聲向張太后解釋著,“俗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將崔御史扔進那么一個五顏六色的大染缸里,他焉能獨善其身!”

“欲先取之,必先予之!”張太后聞言眼前不由得一亮,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望向李云天的眼神中充滿了贊許。

李云天果然沒有讓她失望,給崔輝鋪了一條萬劫不復的道路,屆時不僅能要了崔輝的命,而且還會使他身敗名裂,崔輝既然與魯天行交好那么必然是一個有著野心的人,屆時揚州的花花世界會使得他的野心和yankuai極具膨脹,最后置他于死地。

“聽雨婷說,你的妾室即將生產,倘若生下男孩,那么哀家做主,給你三房妾室的首子都授予從五品的武職散官。”隨后,張太后想起了一件事情,笑著向李云天說道。

“謝太后恩典。”李云天聞言不由得大喜,連忙跪下謝恩,如此一來綠萼、陳凝凝和鄭婉柔所生的首子就與嫡長子李安邦一樣,自小就有了武官的官銜,可謂是莫大的榮幸。

說起來,這個榮幸是他給兒子們爭取來的,如果不是他立下了赫赫功績,張皇后又豈會給他如此大的恩典。

俗話說雙喜臨門,就在李云天被張太后召去宮里的當天晚上,綠萼誕下一子,李云天給他取名李安明,是李家的四子。

張太后并沒有食言,隨后兌現了她的承諾,給李安國、李安民和李安明下了一道恩旨,授予三人從五品武略將軍的散官,使得綠萼、陳凝凝和鄭婉柔是又驚又喜,這意味著她們的兒子以后也有了官身,誰也不會因為他們是庶子而小覷。

李安明出生后,李府頓時又是門庭若市,京城里不少達官貴人紛紛派人前來賀喜。

雖然李安明只是李家的庶子,但是卻被太后賜予了武職散官,也是一件值得道賀的事情,趁此機會也能與李云天多親近一下:能讓太后派去南京城給宣德帝傳旨,足見李云天在太后心中的地位。

畢竟,趨炎附勢、跟紅頂白是人之常情,既然李云天深得皇上和太后的恩**,那么人們自然就會湊上來。

有一句話說的好,伸手不打笑臉人,畢竟喜得貴子是一件高興的事情,李云天也不想敗了大家的興致,因此沒有閉門謝客,只不過他沒有出面,而是讓周雨婷代為招待,盡可能地避風頭。

周雨婷是郡主之尊,由其出面已經給足了那些達官貴人面子,有些京城的人際圈子李云天也要適當地介入,再怎么說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在李云天看來,這個“道”不僅僅指道義,由于他身居官場,這個“道”還指那些官場同僚的支持,曲高和寡的話只會使得他在官場上寸步難行。

“老爺,趙王府長史胡永興前來拜見。”這天晚上,李云天正在家里愛不釋手地抱著在襁褓里酣睡的李安明時,一名侍女走了進來,手里拿著一個名帖。

“趙王府?”李云天聞言微微一怔,他和趙王朱高燧沒有半分交情,如今胡永興忽然到訪,里面有些不同尋常的味道。

“老爺,見不見?”綠萼從李云天懷里接過了李安明,神情關切地問道。

趙王雖然聲威和勢力不如漢王,但也絕非寂寞之輩,當年如果他手下的衛指揮使孟賢成功毒殺永樂帝,那么現在大明的天子就是趙王的了。

故而,趙王和漢王一樣都有著不甘久居人下之心。

雖然宣德帝像洪熙帝一樣對兩位王叔是倍加優待,登基后給兩人的獎賞遠高于其他諸王,但是這種小小的恩賜怎會澆滅兩人心中熊熊燃燒的yankuai?

“告訴胡永興,老爺不勝酒力,已經睡下了。”沉吟了一下,李云天迅速做出了決斷,沉聲囑咐那名侍女。

現在宣德帝初登大寶,乃非常時期,他是宣德帝的人,自然要與漢王或者趙王的人保持距離,以免招來非議,這種私下的來往就免了。

“老爺,他送來的賀禮該如何處置?”等那名侍女離開后,綠萼不由得有些為難地問道,胡永興肯定不會空著手來。

“你明天派人將那些東西捐給戶部的義倉。”李云天也感到有些頭疼,胡永興人走了,賀禮肯定要留下,他想了想后說道。

義倉是戶部用來接納京城各方捐贈賑濟大明各處受災災民的地方,李云天將胡永興送來的賀禮捐給義倉,等于是除去了手里的一個燙手的山芋。

“嗯。”綠萼聞言點了點頭,“妾身明天就讓人去辦這件事情。”

“這個胡永興,來了京城老老實實地待著,四處登門拜訪,也不怕人們說閑話。”李云天有些無奈地搖了搖頭,嘆了一口氣說道。

胡永興是十幾天前來的京城,代表趙王向宣德帝謝恩,他一來李云天就知道,在京城里很是活躍,已經拜見了不少達官貴人。

在李云天看來這并不是一個好兆頭,意味著宣德帝登基后一直韜光養晦的趙王終于坐不住了,也想加入到漢王與宣德帝之間的這場復雜的紛爭中來。

而隨著洪熙帝的忽然駕崩,年輕的宣德帝登基后首先要面對的一件棘手的事情就是兩位王叔的挑戰,尤其是聲威赫赫、故舊眾多的漢王,將給他帶來巨大的麻煩。

大明的時局并沒有因為宣德帝一承大統而穩定下來,反而因為失去了洪熙帝的震懾而變得更加錯綜復雜。

八月底,都察院貴州道監察御史崔輝忽然接到了吏部的調職公文,將其調任揚州府擔任正六品的通判,品級一下子提升了兩級。

崔輝的好友和同僚聞訊后立刻登門祝賀,揚州府是大明最為繁華的州府,通判不僅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肥差,而且以后升遷的速度也非常快。

沒有絲毫心理準備的崔輝被這個突如其來的調令給弄糊涂了,不清楚這到底是怎么回事,他可從沒有想過去揚州府任職,那里職位的競爭堪稱慘烈。

直到托了在吏部為官的同科打探,他才驚訝地知道竟然是吏部尚書蹇義點了他去揚州府任職,并且得到了宣德帝的欽準。

崔輝對此不由得大喜過望,蹇義可是五朝元老,又是大明的天官,能得到他的賞識對其以后的仕途無疑大有裨益,因此去了蹇義的府上拜謝,隨后得知了蹇義點他去揚州府任職的原因。

原來,朝廷近來接到了不少與揚州府官員貪墨有關的舉報,蹇義希望他去揚州后能暗查揚州官場的事務,弄清楚那些舉報的真偽。

這一下,崔輝頓時松了一口氣,由于此次調職非常反常他還以為有什么陰謀,如此看來是他多心了,信誓旦旦地向蹇義保證一定會查清揚州府官場的事情,給蹇義一個滿意的交待。

其實,崔輝早就不想在京城待了,他是個聰明人知道明哲保身的道理,并不看好漢王與宣德帝的紛爭,再怎么說宣德帝也是跟隨永樂帝多年,非當年的建文帝可比,因此借著這次機會正好可以遠離京城這個是非漩渦。

崔輝萬萬想不到的是,他雖然離開了京城,但是卻掉進了李云天給他設下的一個名利場的陷阱中。

在李云天看來,崔輝的命運其實掌握在他自己的手里,他能否從揚州府全身而退,要看他是否能經受過揚州花花世界的**。一

熱門小說推薦


上一章  |  執宰大明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