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宰大明第147章 侍駕(三更)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執宰大明 >>執宰大明最新章節列表 >> 第147章 侍駕(三更)

第147章 侍駕(三更)


更新時間:2015年10月16日  作者:小黑醉酒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小黑醉酒 | 執宰大明 
免費小說


追書必備

回到家,周雨婷興沖沖地拉著李云天來到了書房,只見一尊一尺多長、通體晶瑩的碧綠玉馬像靜靜地擺在書房的書桌上,做工精巧,栩栩如生,一看就是價值連城。復制本地址瀏覽://%77%77%77%2%62%69%71%69%2%6%65/

本來,李云天以為這尊玉馬像是周雨婷花錢買來的,不過等弄清楚了玉馬像的來歷他頓時大吃了一驚,竟然漢王朱高煦的次子朱瞻圻送去侯府的。

朱瞻圻比太子提前幾天來的京城,雖然漢王要留在藩地沒有傳召不得進京,但他則沒有這個約束。

來到京城后朱瞻圻走親訪友,表現得十分活躍,遍訪京城里的勛貴重臣,尤其是那些靖難勛貴,紛紛送上了厚禮。

不僅周雨婷,周雨婷的哥哥和姐姐也都有一份禮物,不過周雨婷的這一份最為貴重,她是周征最喜歡的女兒又有著縣主的封號,朱瞻圻理應特別對待。

“娘子,漢世子的禮物可不是好收,有些燙手呀!”李云天打量了一眼那尊玉馬像,有些頭疼地拍了拍額頭。

雖然朱瞻圻是漢王的次子,但是由于嫡長子朱瞻壑永樂十九年卒,故而他在永樂二十二年初的時候被封為世子,也就是漢世子。

“管他呢,反正大家都收了。”周雨婷愛不釋手地把玩這玉馬像,如果是別的禮物也就算了,她自幼喜歡騎馬,故而對馬匹情有獨鐘。

“娘子,皇太孫來了京城也有幾天了,你抽個時間去看望一下皇太孫妃。”李云天沉吟了一下,笑著上前,從身后攬住了周雨婷的腰,“這尊玉馬像寓意吉祥,有騰空萬里之意,依為夫看來還是送給皇太孫吧。”

“他什么都有,可不缺這個。”周雨婷聞言有些不舍地說道。

“皇太孫自然不稀罕這尊玉馬像,可是他會記住這尊玉馬像是漢世子送給侯府,而侯府又送到了他的手上。”李云天湊到周雨婷的耳旁,笑嘻嘻地往她耳根吹著熱氣,“今天咱們送出去一尊玉馬像,他日必將收到十尊玉馬像的回報。”

“好啦,我聽你的。”周雨婷感覺耳根處一陣癢癢,嬌笑著答應了下來,身子在李云天懷里扭來扭去地躲避著。

李云天的興致一下子被周雨婷勾了起來,想到半年不能跟老婆親熱,他一把抱起周雨婷向臥室走去,準備走之前先把“公糧”給交足。

“快放我下來,現在還是白天。”周雨婷見狀頓時清楚了李云天的用意,見沿途的侍女紛紛掩口而笑,頓時羞得臉頰通紅,無比嬌羞地說道。

“白天就白天,就是皇帝老子也管不了這種事。”李云天笑瞇瞇地吻了周雨婷額頭一下,大步走進了臥室,咣當一聲關上了房門,惹得院子里的侍女們一陣嬌笑。

第二天一早,李云天打著哈欠從綠萼的房里出來,昨天晚上李云天和周雨婷幾番翻云覆雨后,周雨婷把他趕到了綠萼那里,畢竟李云天這一走就是大半年,她晚上不能把他給霸占了,讓綠萼獨守空房。

由于是天子親征,故而滿朝文武皆出城相送,李云天坐在一輛馬車里,掀開窗簾的一角饒有興致地望著路邊相送的百姓和官員,這種盛大的場面可不常見。

馬車里除了李云天外還有一個人,翰林院的翰林孟萬春,三十多歲,他這是第三次隨著永樂帝出征,因此已經習以為常,故而不動聲色地坐在對面翻閱著手里的書籍,長途漫漫,這一路上可無比枯燥和乏味。

“孟兄,你說咱們這次出征能遇見韃靼人嗎?”不久后,李云天放下了窗簾,笑著問向孟萬春,他很想見識一下戰爭的場面究竟是什么樣的。

“能不戰而屈人之兵最好,一旦刀戈一起,必將生靈涂炭。”孟萬春能理解李云天的心情,微笑著說道。

李云天沒有想到孟萬春竟然一語成讖,他本以為北征大軍會與阿魯臺的人打上一場,結果來到達達蘭納木爾河,也就是阿魯臺的人活躍地區的時候,連個敵人的影子都沒有看見。

原來,阿魯臺在北征大軍沒來之前就收拾東西溜進了大漠,逃之夭夭,不敢略永樂帝鋒芒。

此時,經過長途奔波的永樂帝的身體每況愈下,一天不如一天,隨行的大臣們也對是否追擊阿魯臺發生了爭論。

英國公張輔向永樂帝請命,給他一個月的糧草,他愿意領兵深入大漠,擒回阿魯臺。

而楊榮則表示大軍糧草有限,如果在這里耗下去的話那么無法保證充足供應,如今阿魯臺已逃,不如班師回朝,從長計議。

其實,永樂十九年,永樂帝準備第三次親征漠北的韃靼部時,國庫已經無法支撐大軍的糧草,戶部尚書夏原吉因為上書反對北征惹怒了永樂帝,被永樂帝下了詔獄,現在還在詔獄里面關著。

如今的情況比永樂十九年更加嚴重,永樂帝連年用兵,再加上各種災荒,大明的國庫已經異常的虛弱,此次出兵的糧草好不容易才集齊。

李云天和孟萬春正好當值,立在一旁默默地看著張輔和楊榮因為出兵的問題發生爭吵,進而是文臣和武將相互之間的攻訐。

出乎意料,永樂帝一反常態地陷入了沉默,任由那些人吵來吵去,眼神有些迷離,像是心不在焉。

“班師!”就在文臣和武將們爭得臉紅脖子粗,就剩下動手了的時候,永樂帝忽然開口,嘴里緩緩地蹦出了兩個字,隨后咳嗽了起來。

雖然永樂帝說的話很輕,但是卻不容置疑,那些吵鬧的大臣卻聽得清清楚楚,剎那間就安靜了下來。

李云天敏銳地發現,永樂帝的眼神中已經有了一絲倦意,他縱橫疆場數十年,此時終于感到了厭倦。

既然永樂帝已經下達了諭旨,那么張輔等武將自然不敢違逆,北征大軍立刻拔寨啟程,班師回朝。

離開達達蘭納木爾河后,李云天照常在永樂帝的御輦中給他講解《三國演義》。

七月,在到達呼倫貝爾的海拉爾河,也就是榆木川的前一天,或許是天意,李云天講完了《三國演義》的最后一章,亂世三國皆歸晉。

“咳咳,李御史,你告訴朕,為何說阿斗扶不起來?”永樂帝聽完后閉目沉默了良久,忽然睜開眼睛,一邊咳嗽著一邊問規規矩矩地躬身坐在一旁的李云天。

“皇上,只要有孔明在,那么阿斗即使是天縱英才,那么也只有扶不起來的份兒。”李云天想了想,沖著永樂帝一拱手,沉聲說道。

“臣強主弱,勢必會落下一個如此的局面,想那阿斗能安度余生,難道真的只是一個樂不思蜀的庸才?”永樂帝聞言微微一怔,他本以為李云天會說會阿斗愚笨,不成想會說出如此一番話來,隨后大笑了起來,對李云天的回答異常滿意。

“皇上,如今朝廷人才濟濟,文臣武將相輔相成,我大明江山必將穩如磐石。”李云天聽出了永樂帝言語里的擔憂,擔心太子駕馭不了朝中的重臣,于是開口勸慰道。

“相輔相成!”永樂帝點了點頭,隨后咳嗽了起來,斷斷續續地說道,“如果太子也能這么想的話,朕也就安心了。”

李云天明白,永樂帝是擔心太子對那些支持漢王的功勛重臣心里有隙,進而疏遠,那么朝堂之上的文武相抑的局面勢必被打破。

第二天,北征大軍到達了榆木川,在海拉爾河邊上扎營。

永樂帝召見了文淵閣大學士楊榮,表示太子經過多年磨礪,政務已經成熟,回京之后他將把大位傳給太子,自己當太上皇,安享幾天太平日子。

“太子殿下忠義仁厚,必不負陛下的厚望!”楊榮聞言,沖著永樂帝一拱手,一臉平靜地說道。

李云天在一旁負責記錄永樂帝和楊榮之間的談話,以作備案,雖然楊榮神情如常,可是他還是敏銳地捕捉到了楊榮雙目中閃過的一絲喜色。

見此情形,李云天心中不由得暗自搖了搖頭,怪不得太子能在漢王和趙王的輪番攻訐中安然無恙,有這么多永樂帝信賴的重臣站在太子的這一邊,漢王和趙王又豈能是太子的對手?

不過,上天并沒有給永樂帝安享晚年的機會,第二天上午,李云天正在帳篷里整理一些文書的時候,孟萬春掀開帳簾走了進來。

“孟兄,今天不是你當值?”李云天見狀感到奇怪,今天輪到孟萬春在永樂帝身邊記錄永樂帝與臣下的談話。

“皇上有軍國大事要跟楊大人和金大人相商。”孟萬春在椅子上坐下,拿起一本書看起了起來。

“你見到皇上了?”李云天聞言微微一怔,都這個時候了,永樂帝豈會有什么軍國大事,難道……隨即他想到了一件事情,不動聲色地問道。

“沒有,皇上的御帳前站著幾名內侍,把我擋了回來。”孟萬春搖了搖頭,不以為意地回答。

“內侍?”李云天雙目閃過一道驚愕的神色,臉上的神情變得復雜起來,通常在御帳前守衛的應該是近衛才對,可為什么要換成內侍?

除非……除非是要封鎖消息,不讓外面的人知曉。

“李御史,皇上有旨,傳你前去覲見?”就在李云天呆坐在那里的時候,一名內侍走了進來,尖著嗓子傳達了旨意。一

版權所有新手機閱讀請訪問:m.xinbiqi


上一章  |  執宰大明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