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宰大明第136章 進京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執宰大明 >>執宰大明最新章節列表 >> 第136章 進京

第136章 進京


更新時間:2015年10月16日  作者:小黑醉酒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小黑醉酒 | 執宰大明 


二月的天氣有些陰沉,冷冷清清的運河上,一艘客船孤零零地在水面上行駛著,船夫奮力地劃著船槳,拍打著水面發出嘩啦啦的聲響。完美世界無彈窗廣告閱讀看完美世界,去杠杠的。

船頭的甲板上,一名披著白se大氅的俊朗文士背手而立,雙目凝視著前方的河道,目光有些游離,再過兩三天客船就要抵達京城,他終于可以在大明的中樞一展拳腳,實現自己的夢想和抱負。

“老爺,河風寒冷,別受涼了。”片刻之后,一名披著紅se大氅的靚麗女子從船艙走出來,沖著俊朗文士莞爾一笑。

“綠萼,當年少爺離開京城的時候,你可想過有朝一日少爺能殺個回馬槍!”李云天笑著攬住了綠萼,意氣風發地說道。

“妾身想過,只是沒想到少爺這么快就回來了,而且還當上了監察御史。”綠萼嬌笑了起來,回想起三年前李云天在殿試中高中二甲的那一幕,仿佛就在昨天。

只不過如今物是人非,李云天不再是那個郁郁不得志的書呆子,而她也不再是卑賤的貼身侍女,成為了大明堂堂的詔敕安人,即使是知縣見了她也要恭恭敬敬地行禮。

“監察御史不過是一塊墊腳石而已,少爺遲早要把大明的權柄牢牢抓在手里!”李云天伸出右手手掌,在綠萼面前緩緩攥了起來,朗聲說道。

綠萼使勁點了點頭,雖然她現在還不明白李云天為什么說監察御史是“墊腳石”,并不知道只有成為言官才能成為朝堂上的高官顯貴,但她相信李云天一定能達成他的愿望。

“這大冷的天,你們倆的興致還真好呀,在這里吹涼風,也不怕得了風寒。”不久后,一個嬌笑聲從兩人身后響起,綠萼臉頰一紅,連忙推開了李云天。

“我可以理解為你是在吃醋嗎?”李云天轉過身,笑瞇瞇地望著走過來的周雨婷。

“想得美,我才不吃你這種臭男人的醋。”周雨婷一身白se的大氅,沖著李云天翻了一個白眼,走上前摟住了綠萼,“走,咱們進去下棋去,讓他一個人在這里傻待著。”

綠萼見周雨婷說李云天是臭男人,jin不住掩口而笑,周雨婷嘴上說不吃醋,其實比誰都在乎李云天,如果李云天敢跟外面的女人打情罵俏的話,周雨婷肯定會大發雌威的。

說起來,綠萼和陳凝凝、鄭婉柔能被永樂帝下恩旨享有命婦之誥封還要對虧了周雨婷,因為周雨婷已經是超品的縣主,自然也就不需要命婦的誥封了,故而永樂帝把這份榮光給了她們三個。

望著談笑著進入船艙的周雨婷和綠萼,李云天有些無奈地搖了搖頭,看來周雨婷的性格是很難改過來了,希望到了京城后她少給自己惹些麻煩來,京城可不比九江府,保不準就惹到了什么高官顯貴。

不過,幸好他頂著監察御史的頭銜,別看監察御史的品級不高可卻是皇上的耳目,雖然隸屬都察院但直接對皇上負責,掌糾風紀,監察百官。

京城里的文武百官最不愿意招惹的有兩類人,一類就是監察御史和六科給事中這種言官,他們是京城與皇上走得最近的團體,如果群起而攻的話,任何高官顯貴都承受不了這種壓力。

另外一類人就是翰林院的翰林,他們是皇上身邊的近臣,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清流”領袖,士大夫階層的佼佼者,留在皇上身邊辦事,深得皇上的信賴,一旦得罪了他們那么比得罪監察御史還要麻煩,翰林的彈劾可是比監察御史的彈劾殺傷力還要大。

因此,李云天必須要想辦法成為翰林院的翰林,只有這樣他才能爬到權力的巔峰,否則將成為橫在他面前的一道巨大鴻溝,也是一個難以釋懷的遺憾,即使大權在握也顯得名不正言不順,無法讓那些士大夫們誠服。

兩天后,客船到達了京城的碼頭,候爺府的人早已經在碼頭上等待,把李云天一行人接了回了城里。

由于陳凝凝和鄭婉柔現在經不起路途的顛簸,所以兩人留在白水鎮安胎,等臨盆后再來京城相聚。

晚上,周征特意在侯府給李云天舉行了接風宴,綠萼因為成為了朝廷的命婦,故而也被邀請出席。

周征在酒桌上感到非常高興,他沒想到李云天這么快就當了監察御史,使得他在那些勛貴重臣面前著實長了一回臉,要知道都察院的門檻很高,可不是誰都能進去的。

而且,都察院的那些監察御史們時常找京城勛貴重臣的麻煩,上書彈劾他們的種種不端行為,如果不是永樂帝護著那些勛貴重臣絕對會被弄得很狼狽。

如今李云天進了都察院,成為了一名監察御史,周征也算是在都察院有了自己人,以后遇到什么事情的話也有了一個轉緩的余地,不至于鬧到撕破臉皮的地步,畢竟那些監察御史們也并非不食人間煙火的圣人,相互間也講究同年、同僚之誼。

第二天一早,李云天在綠萼的伺候下穿戴整齊,先去吏部報道,然后拿著吏部的文書去都察院上任。

吏部里有幾名李云天的同科年誼,在他等待辦事的時候紛紛前來看他,恭喜他來京城任職,誰也沒想到李云天竟然這么快就回了京城,而且還成了正六品的監察御史,是辛丑科的進士中擢升最快的人。

尤其對李云天在面對崔輝的威脅時吟出的石灰吟,那幾名同科的年誼是贊不絕口。

隨著崔輝和楊德民恭請圣裁的糾紛,這首詩已經傳遍了京城,眾人都清楚了崔輝當日在公堂之上對李云天和綠萼的bi迫,這不僅使得崔輝有了酷吏的惡名,而且也彰顯了李云天不為權勢的崇高氣節。

尤其是“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更是使得文官們極力推崇,也也使得京城的那些位高權重的士大夫記住了李云天的名字。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崔輝對李云天的這次發難無形中成就了李云天,令他在京城的文武百官中嶄露頭角,博得了一個良好的名聲。

承天門和大明門zhijian中心御道的東西兩側建有連檐通脊七百步的千步廊,東接長安左門,西接長安右門。

千步廊兩側各有110間朝房,另外前段向東西延伸處各有34間北向朝房,以供文武百官上朝時休息。

而千步廊兩側的宮墻外,就是京城各大部院衙門的所在地。

東面宮墻外是禮部、吏部、戶部、工部、宗人府、欽天監、太醫院、翰林院等文職性能的衙門。

西面宮墻外是刑部、五軍都督府、都察院、大理寺等武職性能的衙門。

李云天在刑部辦好了事情后拿著公文去都察院報道,雖然都察院的門頭看起來很普通,不想五府六部那樣宏偉氣派,但是京城文武百官誰都不敢小覷。

雖然李云天身著六品的官服,但還是被都察院的軍士攔了下來,讓他表明身份和來意,這里可不是什么人都能進來的。

知道李云天是新上任的監察御史后,一名軍士連忙把他領去了經歷司,見到了都察院經歷司經歷沈宏。

沈宏四十多歲,中等的身材,皮膚有些黑,濃眉大眼,留著兩撇小胡子,笑瞇瞇地給李云天辦理了入職的手續,讓李云天領去了他的監察御史印信。

都察院經歷司是一個正六品的部門,沈宏與李云天一樣,都是正六品的官員,通常來說監察御史都是正七品的官員,因為他們都是從新科進士中選拔出來的,故而像正六品的監察官員很少見。

沈宏也是兩榜進士出身,已經在都察院干了近二十年,執掌經歷司也差不多有十年,在都察院的資歷頗深。

都察院的監察御史的升遷與普通官員不同,像六部和地方衙門的官員,通常都是一級一級往上提升,而監察御史則不一樣,雖然他們的級別只有正七品,但只要干的好,一旦外放的話都會得到越級晉升,非普通官員可比。

這也是為什么沈宏四十多歲了還只是正六品,他并不是沒有外放的機會,而是不愿意離開都察院這個皇上身邊的近侍機構。

以沈宏的資歷如果要外放的話,十有yankai是一個正四品的知府,不知道要羨煞多少地方上削尖了腦袋想要往上爬的人。

沈宏待人很熱情,給李云天介紹了都察院的大致情形后,就領著他去了湖廣道監察御史的公房,把他介紹給了在里面辦公的湖廣道監察御史。

加上李云天,湖廣道一共有八名監察御史。

按照定制,在都察院的十三道御史中,云南道的人數是最多的,有十一人;其次是浙江、江西、河南和山東,各十人;接著是山西、湖廣和山西,各八人;最后是福建、廣東、廣西、四川和貴州,各七人,合計一百一十人。

湖廣道資格最老的監察御史是與沈宏同科的魯忠,永樂年的第一批進士,大腹便便,笑容很是和藹,他已經讓手下的皂隸去定了雅間,晚上和湖廣道的同僚給李云天接風洗塵。

由于李云天初來乍到,故而魯忠就讓一個名叫韓亮的監察御史陪著李云天在都察院里逛逛,認認路,熟悉一下布局。

在湖廣道中,韓亮的資歷僅僅排在李云天之上,他是戊戌科的進士,比李云天高一屆,與崔輝同科,在都察院里實習了四年后被任命為監察御史。

“哼,不過是靠了裙帶關系爬上來的小白臉而已,咱們都察院什么時候也流行起吃軟飯了?”就在韓亮領著李云天經過一處回廊的時候,一個刺耳的聲音從邊上的院中傳來,語氣中滿是不屑。一

衍.墨.軒.小.說.網

閱讀小技巧①:按"CtrlD"快速保存當前章節頁面至瀏覽器收藏夾;按"回車[Enter]鍵"返回章節目錄


上一章  |  執宰大明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