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宰大明第135章 誥封(三更)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執宰大明 >>執宰大明最新章節列表 >> 第135章 誥封(三更)

第135章 誥封(三更)


更新時間:2015年10月16日  作者:小黑醉酒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小黑醉酒 | 執宰大明 
·

堂審過后不久羅慶等人就啟程回京,向永樂帝復命,臨走前羅慶特意對李云天進行了一番勉勵,他非常欣賞李云天,看好李云天未來在仕途上的發展。親,眼&快,大量小說免費看。

由于崔輝“誤信”了石安三人的供詞,把李云天一案給辦砸了,故而都察院右副都御史陳天勛走之前擺了一桌酒,想調和兩人之間的關系,以平息此次的事態,也是對李云天進行安撫。

再怎么說崔輝是代天狩獵,雖然辦案的手法有些偏激,但總體來說并無失職的地方,李云天也只有自認倒霉。

出乎崔輝的意料,李云天竟然出席了酒局,而且在酒局上談笑風生,還向他敬了酒,好像并沒有把案子的事情放在心上,這使得崔輝感到脊背上升起一股莫名的寒意,他很清楚李云天不會輕易放過他。

崔輝猜得沒錯,李云天的心中對崔輝是萬分痛恨,但是陳天勛的面子他不得不給,故而逢場作戲,虛與委蛇。

“崔巡按,今日恩情本官銘記在心,他日如果有緣,本官一定會加倍奉還!”趁著陳天勛上茅廁的時機,李云天雙目寒光一閃,沖著崔輝一舉手里的酒杯,冷冷地說道,特意在“恩情”上加重了語氣。

“你想干什么?”崔輝清晰地感覺到了李云天身上的殺氣,頓時變得緊張了起來,色厲內荏地問道。

“只是提醒你,山不轉水轉,咱們遲早會有再打交道的一天!”李云天發現崔輝好像膽怯了,微微一笑,將酒杯中的酒一飲而盡。

崔輝見李云天明目張膽地威脅自己,臉色頓時變得發白,雙拳緊緊攥著,他現在有些后悔接下了整治李云天的差事,以后在仕途上多出李云天這么一個可怕的敵人,實在令他寢食難安。

陳凝凝和鄭婉柔這次去南直隸和浙江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大的進展,與周雨婷寫給南直隸守備和浙江都司都指揮使的信有著莫大的關系,南直隸守備和浙江都司都指揮使接到信后派專人協助兩人查案,這才順利地挖出了如此多的隱秘線索。

至于李云天如何會想到讓趙掌柜來查驗那五張銀票的來源,說起來多虧了他平常與來白水鎮的商人打交道,曾經無意中聽說了隆昌錢莊九江分號六月份換了一批銀票的事情,他當時并沒有在意,在公堂上見那五張銀票都很新后,于是決定賭一賭運氣,結果就發生了后來的事情。

李云天回到湖口縣縣城的時候,縣城里到處都在燃放鞭炮,給李云天驅散身上的晦氣,熱鬧得就跟過年一樣。

王宇領著一眾官吏士紳出城迎接李云天,在酒樓里給他接風洗塵,李云天這次能逃過一劫實屬不易,并不是誰都能從巡按御史的手里“死里逃生”。

因為驚動了永樂帝成為了御案,故而石安、劉銘和古滿福等人都受到了嚴懲,三人可謂罪大惡極,全部被判凌遲處死,其家人也被流放充軍,那個圓臉濃眉中年人被全國通緝。

李云天相信,雖然圓臉濃眉中年人僥幸逃了,但是他遲早會將其給揪出來,讓他受到應有的懲處。

在李云天紛繁忙碌的事務中,時間過得飛快,轉眼間已經臨近春節,九江府前兩天下了一場大雪,由于天氣寒冷,屋檐和樹上還有著尚未消融的積雪。

“大人,京城有八百里加急文書送到。”正當李云天在縣衙后堂與王宇、趙朗商議著明年的一些事務時,一名衙役急匆匆地進來通報。

“八百里加急?”李云天聞言感到頗為意外,他一個小小的知縣,好像不值朝廷動用八百里加急。

來不及多想,李云天領著同樣狐疑的王宇和趙朗去了縣衙大堂,只見兩名風塵仆仆的軍人站在那里,各自背著一個黃色的包袱。

“來者可是湖口縣知縣?”領頭的是一個國字臉校尉,神情嚴肅地向李云天說道。

“正是本官,不知上差來此何事?”李云天向國字臉校尉一拱手,沉聲問道。

“李知縣,這是吏部給你的文書。”確定了李云天的身份,國字臉校尉取下包袱,從里面掏出一份密封的公函交給了他。

望著手里加蓋著吏部封印的公函,李云天心中忽然有一絲莫名的激動,吏部是管理大明文官升遷罷免的,不會憑白無故地給他發文。

在王宇和趙朗殷切的注視下,李云天連忙撕開封口,取出了里面的公文,打開一看后雙目流露出一絲喜色。

吏部以他在湖口縣任職期間勵精圖治、勤政愛民、斷案清晰以及剿匪有功為由,特擢升其兩級品級,并且年后啟程前往京城,去都察院報道,就任都察院湖廣道監察御史,湖口縣事務先由縣丞代理,等待新任知縣就任。

都察院與京城其他部院不同,監察御史必須要經過永樂帝的御筆欽點,也就是說李云天這次能進都察院十有yankuai是永樂帝的提拔。

大明有不成文的定制,非翰林不學士,非言官不重臣。

意思是說不是翰林院翰林的話不能成為大學士,也就入不了內閣,而沒有當過都察院御史和六科給事中這樣的言官,那么無法擔任部院堂官和地方大員。

值得一提的是,都察院只有進士和貢生才有資格進入,而翰林院只有殿試二甲以上的進士才有資格進入,他們可謂是大明讀書人中的精英,皇上身邊的近臣,嫡系中的嫡系。

“李知縣,你的三位妾室可在?”就在李云天欣喜地望著手里的公文時,國字臉校尉宏聲問道。

“本官的兩位妾室現在白水鎮安胎,縣衙只有妾室陳氏。”李云天聞言微微一怔,沒想到國字臉校尉會提到綠萼和陳凝凝、鄭婉柔,沉聲回答。

“李知縣,圣上有恩旨,請陳氏出來接旨。”國字臉校尉從包袱里取出一個黃色的卷軸后把包袱遞給身后的軍士,雙手捧著黃色卷軸說道。

李云天一時間有些沒有反應過來,萬萬沒有想到永樂帝會給綠萼下恩旨,連忙讓人去后宅喊綠萼。

綠萼聽說皇上有恩旨,連忙梳洗打扮了一番,穿戴一新后跟著周雨婷來了大堂,跪在了國字臉校尉的面前。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查江西九江府湖口縣知縣李云天妾室陳氏綠萼溫婉嫻熟、忠貞剛烈,實乃大明女子的典范,朕聞之甚慰,故特下恩旨,著陳氏綠萼可承襲正室之榮光,恩享命婦之誥封!”

國字臉校尉打開圣旨,朗聲宣讀了起來,隨后把圣旨一合,向綠萼說道,“陳氏,接旨謝恩。”

“臣妾陳氏綠萼,接旨謝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綠萼此時的腦海中一片空白,雙手接過圣旨,口中嬌聲說道。

所謂的命婦之封,指的是大明文官七品以上官員的正室都有命婦的封號,一品官的正妻封為“一品夫人”,二品官封“夫人”,三品官封“淑人”,四品官封“恭人”,五品官封“宜人”,六品官封“安人”,七品官封“孺人”。

其中,四品以上給誥命,五品以下給誥敕。

以綠萼為例,由于李云天升為了正六品的文官,故而她在獲得誥封后將成為“誥敕安人”。

至于人們通常所提的“誥命夫人”,指的是二品以上文官正妻所獲得的誥封。

朝廷給七品以上文官正妻的誥封是一種榮譽頭銜,沒有俸祿,更沒有權力,但是代表了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有著正式的誥書,是朝廷命婦,等同于是一種功名,級別低的官員見到她們要行禮。

等綠萼接過圣旨后,國字臉校尉打開了身后軍士背著的黃色包袱,里面有三個黃色的小包袱,把其中一個交給了綠萼。

小包袱里除了朝廷給綠萼“誥敕安人”的誥書外,還有著一副誥敕夫人的霞帔,霞帔是命婦的標志性裝置,普通夫人不得僭越,否則要受嚴懲。

所謂霞帔,指的是一種披肩,不同品級的命婦對應不同品級的霞帔,就像官員們的官服一樣,一眼就能被人分辨出來命婦的品級。

當李云天陪著國字臉校尉去白水鎮陳家和鄭家傳旨的時候,兩家人已經提前得到了消息,沐浴更衣、焚香擺案,顯得十分隆重,畢竟白水鎮還從來沒有接到過圣旨。

陳凝凝和鄭婉柔跟綠萼一樣,“承襲正室之榮光,恩享命婦之誥封”,在兩家人看來這可是無上的榮耀,祖墳上冒了青煙。

在家人們殷切的期望下,挺著肚子的陳凝凝和鄭婉柔披上了霞帔,頓時顯得貴氣逼人,英氣十足。

永樂帝所下的恩旨被陳伯昭和鄭貴給供了起來,有了這兩道恩旨兩家也就有了依仗和底蘊,很顯然永樂帝不會無緣無故地下這么一道恩旨,以后九江府地面上將沒人敢找兩家的麻煩。

李云天很清楚,永樂帝之所以會下這三道恩旨其實是對自己的一種安撫,同時也表明了對自己的欣賞之意,這就是君王的馭下之道,張弛之間讓他心存感激,盡力為皇家做事。

與此同時,綠萼、陳凝凝和鄭婉柔三人在李云天一案中的事跡也隨著永樂帝的恩旨在江南地面上傳播開來,被人們視為忠貞聰穎的奇女子。一


上一章  |  執宰大明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