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按“CRTLD”將“看書閣”加入收藏夾!或分享到:
就是這樣,刨除了赫里福德家族,這個對于所有人來說都很為難的“障礙物”之后。戰爭繼續進行著。整個人類世界繼續烽火連天,亂世不休。
在這種背景下,仍舊維持著安靜祥和,幾乎沒有受到什么影響。可以說是非常“和平”的赫里福德家族控制下的土地,就成了許許多多的人心目中的樂土。
大規模的移民浪潮出現了。與之前那樣,只是在那些帝國北方,受到戰火影響的領地,也就是洛泰爾尼亞,還有日德蘭半島這些地方不同。這一回的大規模移民浪潮,來自更南方的法蘭克尼亞,以及波西米亞。
最近一段時間,在新教聯軍殺入了大摩拉維亞南方之后,奧地利的難民數量也大幅度增加。
說的再簡單一點,整個帝國,基本上除了,弗里西亞還算是穩定之外,其他的所有地方,包括與這場戰爭沒有太多關系的倫巴第都有較大規模的難民潮。
當然,倫巴第人的難民潮,與其他國家的多少還是有一些區別的。
其他國家的基本上都是全部階級所有人都逃跑。而倫巴第逃跑的,目前都是一些比較有錢的家伙。
這些家伙之所以逃跑是出于兩個方面的考慮。
其中之一是倫巴第日漸萎靡的制造業,以及受到了海戰戰敗沖擊,可以預見很快就會吹燈拔蠟了的航海商貿。
他們希望能夠尋找新的投資地點,而這個投資地點,也就是威廉控制下的赫里福德家族。
所以說,就像是馬爺爺說的一樣,資本天然的沒有國界。連帶著這些資本家也不會有國界。哪里安定他們就會往哪里跑。
當然了,威廉作為既得利益者之一,也不會說他們就是了。
無論是高層的,帶著資本來的難民,還是底層的,只有一點家產或者干脆什么都沒有了的,赤貧的難民都一樣。赫里福德家族全都一視同仁,對他們張開了雙臂。
威廉剛剛有兩大片領土入賬。無論是開發庫曼欽察草原,在這些大草原上修建城市與定居點,以增強赫里福德家族對于這片地區的統治力度。還是魯塞尼亞地區,恢復這片地區的工業與農業生產,沖淡斯拉維人與哥薩克人的比率,都需要大量的哥特人人口。
這些難民的涌入,就幫了威廉大忙了。威廉說不滿意那是假的。
而至于說,安排這些難民所需要的花費以及花銷,這一點威廉是不用擔心的。他的軍隊已經停止了行動,所需要的軍需物資數量直線下降。而除此之外,他的領地與莊園一直在大豐收。糧食多的吃不完。
所以說,現如今唯一的一點困難之處,就在于今年當年。
只要熬過了今年,等到明年,難民們將魯塞尼亞的肥沃土地全部開墾出來,到時候,威廉就該繼續苦惱,應該如何為自己國家的農產品找出路了。
“啊,啊。土地太多,農業人口太多,糧食的生產量太高……有些時候也不是好事啊。”威廉心里面這么想著。
只要稍微具有一點經濟學常識的人,都知道供求關系這種理論,供應大于需求的時候,就會造成物價下降。這就是傳說中的谷賤傷農。也就是明明獲得了一個好的收成,但是實際上的農民們反而因為物價下降,糧食的價格漲不上去,反而賺的比平時更少。
當然了,當社會發展到了資本主義的階段。面對谷賤傷農,供大于求的情況。資本家們愉快的發明了一種戰術他們寧愿地里的農作物全都爛掉,將牛奶全都倒進河里面,這樣大規模的惡性的銷毀作物,也要維持一個較高而價位,以便愉快的賺錢。
當然的當然,盡管身份上也帶有資本的色彩,但威廉更加看重的仍舊是他對于這個國家的統治力。
他比那些資本家更加偉大的一點,就是他并不是資本的努力。他最求的并不是資本的增殖,并不是資本的無意義的增加。
他追求的是赫里福德家族的統治的穩固,以及整體社會的進步。
也正因為這樣的原因,所以威廉很快針對這個措施,發布了大量的命令。
這些一整套的命令,以及最終制定的法令,說到最后,其核心,真正意圖與真正的目的,就只有四個字而已。
那就是宏觀調控。
說的簡單一點,就是在物價低的時候,政府出面,用較高的平均價格收購儲備。而物價高的時候,則要出面拋售,以便于平抑物價。
在某種物資不足的情況下,政府就要出臺政策,鼓勵大家生產。而在某種物資過剩的情況下,政府就要出臺政策,去減少這種物資的產量。
非常簡單,非常便利對于普通人來說是這樣的。
但是對于一個政府機構,特別是一個處在近代的政府機構來說,這就是一個非常困難的工作了。
這里有兩樣困難點。就是第一,在這個電報都沒有發明出來的時代,想要掌握赫里福德家族控制下的大片領土,大邊境地區各地的各種重要物資的產量,以及價格非常困難。
中央政府進行宏觀調控時,如果無法掌握正確訊息,做出了錯誤的判斷與決定,造成的損失將會非常巨大。
而第二個難點,就是要面對那些不法奸商,囤積居奇的混蛋。
那些家伙是政府進行宏觀調控要面對的最大的敵人。在政府想要抬高物價,制定了較高的物價標準后,那些混蛋很有可能提前收購大量的這種物資,然后進行交易。反過來也是一樣。
如果不搞定這些家伙的話,那么赫里福德家族出臺的惠民政策,最終很有可能會成為他們的新的牟利手段,無法惠民,反過來會折損政府的公信力,以及經濟實力。
“不過,這兩個難點只是表面現象而已。”威廉心里面這么想著:“真正困難的只有一點。人才。”
是的,威廉可以制定出確實有效的法律,通過他在后世的見識,以及在這個世界若干年的經驗,可以制定出切實有效的法令。但是這里有一個問題,那就是所有的法律的執行者都是人。
無數次改革都有這樣的問題,那就是如果執行者不利的話,再好的法律與改革都會失去原有的作用,不單單不能促進與發展,甚至會與初衷背道而馳。
“無論是數據的搜集者,還是政策的執行者都一樣。建立一套完備的宏觀調控的體系。就需要一套完備的行政班子。
這些人必須要懂得專業知識,認真肯干。除此之外更要能干。也幸好,赫里福德家族若干年養人,不是白養的啊。”
就是這樣,在執政的數年時間里,威廉對于推廣基礎教育,培養與引進人才,可以說是不遺余力。其推廣的基層公務員考試制度,審查制度被大批的貴族指責為離經叛道,以及沒有一點貴族的優雅。
這也是帝國內部的貴族們,一點兒都沒興趣為威廉抬神轎,讓他成為帝國皇帝的最重要原因。
他們寧可與帝國理論上最大的敵人,也就是布立吞人合作,也不肯與威廉一起行動。原因很主要的就是這個。
在赫里福德家族的統治下,那些平民出身的泥腿子實在是太容易出頭了。貴族的特權被大幅度的削弱。在赫里福德家族的不遺余力的打擊下。大邊境地區已經沒有了一位公爵,任何一位比較強勢的伯爵。
有的只是一批對于威廉,對赫里福德家族俯首帖耳,幾乎沒有一點點的獨立性的,哈巴狗一樣的中小貴族。
這些人是赫里福德家族培育的中堅之一,其地位類比于地主與小富農。抬出這些家伙來,主要是為了平衡日漸強大的商人,或者說資產階級。
威廉要將他們打造成為新一代的農業資本家。類比于德意志第二帝國時代的容克貴族們。
這個計劃目前來說,成效還不是太大。
對赫里福德家族俯首帖耳是一回事。接受現實,真正服從,并且加入到這個新興帝國里,則是另外一回事。
現如今,新的思潮雖然席卷全人類。但其醞釀的巨大力量尚未真正體現出來。在這種情況下,沒有意識到資產階級是多么可怕的,未來的容克貴族們無法像是他們另一個世界的同道中人那樣,堅定不移的成為保皇黨。
當然啦,威廉相信,這只是時間問題而已。
隨著他的權力越來越大,赫里福德家族的力量越來越強,自然會有越來越多的貴族們集中起來,然后成為帝國的一份子。
在他們內部看不到一點兒奪取政權的希望,而外部又受到了革命威脅的時候。
就是這樣。有著公務員考試制度這個大殺器的威廉,可以招募到比任何一個國家都要多,數量足夠,能力充足的人才。
這樣一來,威廉的宏觀調控政策,就有了一批比較靠譜的負責人。
當然,就算是這樣,在最初,威廉也僅僅只將幾樣生活必需品,納入了調控的范疇內。
糧食,布匹,食鹽,鐵與銅。
這五樣重要的大宗商品,便是赫里福德家族第一批,期望控制在手中的,期望能夠儲蓄與調控的商品。
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個名單會越來越大,也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赫里福德家族將成為世界上掌控國家的力度最強的統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