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第687章 落盡2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 >>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最新章節列表 >> 第687章 落盡2

第687章 落盡2


更新時間:2015年11月11日  作者:貓疲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貓疲 | 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 


略顯簡陋的素色毛呢軍帳之中,

站在我面前的東江義從首領馬繼隆,是個面闊眉粗聲音洪亮的漢子,放在普遍個頭偏矮,身材五短的新羅人中,顯得鶴立雞群一般的尤為突出。

只是他雖然生的一副熊腰虎背,卻是點頭哈腰的盡量佝僂著身子,努力做出一副卑微恭謙的模樣來。

很難想象,就是他帶人突然在陣中反水,將富氏的帶路黨兼余孽富津,及其少數親隨圍起來,砍下人頭作為禮物呈上。

“彼等喻意何為……”

觀察了他好一陣子之后,我才開口道。

“小的們一應所為……”

他有些謙卑而欣然的挑了挑眉梢道。

“只為了想向羅帥,求一條生路而已……”

“生路?”

我不動聲色看著的道。

“小的和手下兒郎,并非一意與淮鎮對抗……”

然后他滔滔不絕的解釋起來。

“大帥橫掃河北十三州時,小的有幸數度恰逢豈會,”

“是以早早銘記在心……”

“只是天不假人,在全州討營生時,不幸為不知量力之輩所惑,裹挾其中而難以抗拒”

“是以方得些許機會,自當就退避三尺,不敢與貴部相爭一二……”

“本擬就此遠離是非,出走別道……”

“卻不料又有富氏余黨,又找到了卑下……”

“欲做那引外道兵馬,冒犯貴軍之事……”

“是以小人權且虛與委蛇……”

“一路隱忍下來……總算能夠對貴軍有所建樹”

“還請大帥看在此中隱衷的份上,稍加寬憫”

“放我兒郎一條生路,定然是感懷不勝,世代焚香以告……”

罪hòu,我還是決定姑且接受他的說法,而真的撒算放了他手下東江義從們一馬。然后另外給他們指了一條出路。

雖然身邊有人建議過我,把這只lìliàng捏在手中慢慢的炮制比較好。這五百義從放在地方上好歹也是一支lìliàng。

不過我要考慮的稍微遠一些,比如在本軍大隊人人馬離開之后的情形和局面。

對于他反復成性的表現,雖然受益者一直是我,但也不見能放心接受投效與賣命,還不如繼續放出去禍害別人好了。

于是,我也提出了相應建議和要求。

我不但可以釋放他和他麾下的五百多號人,甚至還可以讓他所部,從這一戰的俘獲中,挑選兵器裝備和物資用度,然后改道去忠清道另謀他鄉。

但這一切的前提是,他繼續再給我獻一次的投名狀。

乘著前方兵敗的消息,尚未來得及傳開,由他帶著少量人手,把慶尚道和全羅道之間,被甄藩占據的兩處城隘要沖,給乘機詐取下來再說其他。

當然了,如果他乘機溜走的話,我也不過是損失一百多人份的戰利品而已,根本無傷大雅,不過就換來手中四百多號,下礦坑的青壯勞役了。

于是初步協議達成的兩天之后。

全羅道西北的甄藩駐軍,得到消息后幾乎土崩瓦解紛紛棄守而走,伏安、井邑諸郡盡數光復,有聯盟成熱打鐵重新委派了城主、代官和社首。

而兩道夾山通衢的大贗山隘和云巖隘,也在自內而外打開門戶的血腥和煙火氣中,迎來了新的接管馬隊。

順便,還將那些想要潰亡回本領的那些外道藩軍,給堵了個正著。

至于攜少量部曲出逃的甄藩之主甄然,則在追擊的馬隊,于東傾江上游地區的一處河口,找到一大片坍陷的冰面之后,就線索全斷了。

因此,擊潰甄藩為首的這一路,來自慶尚道聯軍的結果,就是讓我們手中多了將近三萬的精壯俘虜,以及大批足以支持下一步軍事行動的物資輜重。

然后就是組織起來自全羅道各地的藩軍,尾隨這對方的進軍路線,而殺入慶尚道南部,以甄氏為首四家諸侯的領地,進行懲罰性燒殺搶掠的清算時間了。

因此,一時之間尚慶道南的陜川郡、咸寧郡、咸安郡、山清郡、烽煙四起而生靈涂炭。

起碼對于這些來自全羅道的藩軍來說,報復起尚慶道這些名義上的同胞、土族,可一點兒都不顯得心慈手軟的,甚至很有些揚眉吐氣的味道。

因為這幾個諸侯的領地,除了維持日常的武裝lìliàng上嚴重損失之外,都是多年沒有經過戰火影響和波及的完好狀態。

故而,僅僅用了很短的時間之內,大量被俘獲的人口和戰利品,也從東北面的丘陵之間,源源不斷的運過來。

可以說除了部分退縮進城邑的領民外,其余的地方上,幾乎都被這些前來報復的藩軍,給燒掠個精光。

而且就算是較為堅固的城邑,也在我外派的少量火器部隊的幫助下,給打破了好幾個,直接搶光后燒成一片白地,只怕要好些年才能恢復過來了。

部分人馬甚至一路追著,失去居城而出逃的宋藩一族,燒殺到洛東江出海口的巨濟島對岸,才看著對方乘船遠去的背影望洋興嘆,帶著還沒來得及上船的大多數族人和奴婢,悻然折返回來。

來到新羅作戰的另一大收獲,就是從全羅道和相鄰的慶尚道南部的地方,所擄獲人口中得到了大量,主要集中在十一歲以上三十歲以下。適齡的女性。

特別是在那些殘存的那些藩主及臣下們無意間發現,淮鎮愿意大批量的收納這些女性人口之后。

她們就被當作某種折抵捐輸獻金和善后賠款的替代方式,由地方上的藩兵們護送著,一波波的送到羅津港來。

主要因為新羅自古出產新羅婢的緣故,因此底層人民就算生了女兒,也不似其他地方有溺嬰的風尚,而是勉力稍稍養大一些,當作特產一般的貨物賣給大戶豪強。

然后,再有他們進行篩選和調教,最終作為某種長期大宗出口的特色貨物,成批成量發賣到海外各地去。哪怕是在南海最偏遠的大小澳藩家之中,亦有類似新羅婢的存在。

因此,尋常百姓家中女兒的比例算是較大,經常被當作牲口一樣的,用來驅使、交換和買賣。

她們大都四肢齊全而吃苦耐勞,只是有些營養不良或是身體瘦弱,被輸送往淮東的治下后。只要稍加訓練和調養之后,就可以作為老兵或是資深移民們,后備的配偶群體。

雖然,他們大多數要面對的是背井離鄉,也許一輩子都不得zàijiàn親人的命運和將來,但從某種自欺欺人的意義上說,也獲得了相對更hǎode生活和可能性。

起碼暫時遠離了總是吃不飽,穿不暖的困境。

以至于,作為連帶的后續效應,在后來較長的一段時間內,這些新羅女都成為全羅道聯盟,對于淮東輸出的大宗項目之一。為了湊齊相應的數量,他們甚至主動發兵去外道搶掠,而首當其沖的就是比鄰的江原道和尚慶道南各家。

但不管怎么說,作為炮團的低級士官之一,又是技術兵種的額外優待,周老倌也總算達成心愿了,找個一個可以暖腳的女人。

雖然是個畏畏縮縮,連漢話都說不囫圇的小圓臉新羅婆娘,但是好歹是內城大宅里放出來年紀偏大的婢女。世代作為藩家子女陪伴的家生子,但凡是作為女人該有的條件都有,相貌也算周正。

這一次他勉強夠得上老兵成家的標準,因此在士委會中評議當中,迫不及待的提出申請。

最終完成相應落戶的身契,和弄回到淮東安家下來的,屋舍家什配套一應所需,整整花了他五十個小銀寶,幾乎把積蓄下來的軍餉和出戰的犒賞都用七七八八了。

因為奴婢是沒有姓氏的,因此按照慣例給取了個名字,叫五十銀。日后只要請相熟的同袍吃上一頓,就算是完成了見禮,可以名正言順的住到一起去了。


上一章  |  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