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正文
“朱先生,對于我們的院校,你有什么看法?”
既然朱青時答應,張寧也松了一口氣。百度搜索给力文学网
有這樣的一位后世教育改革大師幫助,中國教育改革也未必不能成功。
不過,院校一切才剛開始,學校名字沒有,辦學場地沒有,硬件設備也沒有。
張寧也將這一系列的問題,不時向朱青時問道。
顯然,朱青時對于這一塊,似乎早就有研究,直接說道。
“院校第一年開始,肯定是最困難的。但是,一所院校,硬件并不是最重要的。韓國的浦項科技大學是一所只有十幾年建校歷史的理工類學校。學校不大,只有七八個系,2000多名在校生,本科生和研究生各占一半。但是師資力量卻很雄厚,韓國的浦項鋼鐵公司出巨資從世界各地聘請一流人才。結果這所在中國名不見經傳的學校,在最近幾年《亞洲周刊》評選的亞洲地區理工類高校中,多次名列第一。
這也印證了清華大學老校長梅貽琦的那句名言‘大學者,非有大樓之謂,有大師之謂也’?”
“有道理。”
張寧聽后不時點頭。
專業人士不愧是專業人士,如果讓自己瞎忙,恐怕,光是一個學校的硬件設備,就要將自己忙得個天翻地覆。
“那你認為,一所學校最為關鍵的力量是師資。”
“對,起碼,我是這么認為的。”
朱清時說道。
“現在國內各個高校,雖然號稱師資雄厚,但與國外大學的師資力量是無法比的。這不僅僅只是師資水平,更多的體現在師資人數。美國加州理工大學大概有2萬多個學生,但講師就占2000多位,師生比例是1:10,也就是10個學生就可以對應一個老師。但我國的高等院校,好些的可能達到20個學生一個老師,差一些的,是25個學生,30個學生,一個老師的比例。無疑,這樣的師生比例,也給講師帶來了很大的壓力。同時,師生比例過于懸殊,也存在不少無法兼顧的例子。”
“朱先生,你這一翻話,可真的是讓我大開眼界呀。”
張寧一邊聽,心下一邊記著。
“還有呢。”
“還有一個是科研與教學這兩個問題,一所好的大學,要妥善處理好科研與教學的關系。可是,國內目前這方面沒有處理好。都是將好的人才放到是搞科研,一般的才來去搞教學。很顯然,靠普通人才教授出來的學生,他又哪里能天才到哪去。”
朱青時侃侃而談,不時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對了,張寧,你呢,你也說說,你的想法。”
一翻痛聊,朱青時將肚子里無數關于教育改革的話題,一起與張寧分享了一遍。
最后,朱青時看著張寧,問道。
“我呀。”
張寧笑了笑,“我沒有什么想法,如果要說有,那么,我只會全力支持那些對教育改革有經驗的專家,學者,我將給他們完全的自主權。另外,我已經決定,我們企鵝公司將每年拿出100億人民幣,連續投資10年,以做這一所大學的投資。”
“一年100億,10年,1000億。”
哪怕是中大校長朱青時,聽到這個數字,也是砸了砸舌。
這個數字,當真是恐怖。
雖然,1000億也未必能夠瞬間打造成一個清華燕大,更不可能瞬間趕超世界知名學府。
但是,能夠直接砸進1000億搞教育的,恐怕,放在全球,沒有一人可以做到。
這不只是需要眼光,更多的,需要的是一種為教育做投資的情懷。
是的,朱青時感覺,張寧之所以這么重金砸進,就是一種情懷。
沒有這種情懷,張寧不可能對教育進行改革。
沒有這種情懷,張寧也不可能創辦學校。
是誰都知道,教育投資是見效最慢,而且也是投資最為恐怖的。
但張寧卻這么做了。
有這么一刻,朱青時感覺,有如此一個有眼見而又有情懷的天才,中國教育改革,又何愁不成功呢?
“張寧,你這投資的金額,連我也嚇了一跳。早知道你投資這么大,你第一次來這里的時候,我就該好好與你聊聊。”
不由得,朱青時有一些后悔。
不過,張寧倒是沒有在意,而是開玩笑的說道,“哈哈,現在后悔了吧。不過,我也感到奇怪,第一次前來拜訪朱先生的時候,你怎么說沒空呢。”
“這個嘛……”
朱青時有一些尷尬,但還是說道,“好吧,我就跟你說吧。你第一次來拜訪我的時候,我不知道你什么意思,加上那時我也沒時間,雖然你名氣大,但我也未必想見。第二次,你托“過生”兄來找我,雖然表達了你想創辦大學的想法。但是,我仍是不想見你。因為我感覺,像你這樣只知道賺錢的商業大亨,要創辦學校,估計又會是想盡辦法來賺錢。沒想到,現在一聽你的投資計劃,我再次為我之前的不友好向你道歉。”
朱青時很有胸懷,雖然清高,但這一翻聊天,卻是連翻向張寧表示道歉。
張寧連忙說不敢,心中對于朱青時更加認可。
自己就是要這樣的人。雖然不算得圓滑,說話也比較直,而且,從最近這一些天觀察朱青時以來,也發現朱青時為人坦陳,敢說敢恨,但這一些不管有多么的不好,朱青時仍是一個有著強烈改革欲/望的人才,他的各方面觀點也讓張寧非常贊同。請他出山,應該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再者,后世南科大的成功,朱青時在其中,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
這一些,都是張寧想要邀請朱青時的理由。
“對了,我們的學校叫什么名字?”
“夢想。”
“夢想?”
“是的,就叫做夢想學院。”
張寧點頭說道,“我要讓夢想學院,成為全球所有學子的夢想所在。”
“好。”
“夢想學院,好名字。”
朱青時很是興奮的稱贊道。
雖然這一個名字有一些與現在流行的大學院校名字不一樣,這看起來太過于通俗,也看起來不像一所正規的大學。但是,現在不是要教育改革嗎。教育改革,首先就從院校的名字開始。為什么大學的名字,就要按傳統的來。為什么,大學的名字,一定要按什么中大,燕大,南大之類的來?為什么,他就不可能是夢想學院。
你看,國外的名校,常青藤學院,不也與夢想學院差不多的么?
搞定了朱青時,但創辦院校這才剛剛開始。
選址,買地,投資,這一切都很好搞定。
張寧將夢想學院的地址,選擇了在南方的深成。
之所以不選擇燕京,并不是燕京不好,相反,燕就各方面都比較便利。
但張寧仍是沒有選擇燕京。
教育改革,夢想學院的創辦,其中有一條最為重要的改革,那就是去行政化。
燕京是中國政治最為嚴重,也是最為復雜的一個城市。
張寧不希望自己創辦的這一所大學,今年接受這一個領導,明年又招待另一位主任。
相反,南方的不少地方,特別是沿海城市,反倒是更開明一些。
其中,又以深成政治風氣最好,張寧也就將地址,投資在了深成。
當然,為了真正的去行政化。
在選址完畢之后,張寧也前往了深成,拜訪了深成的一些重要政府領導。
隱約向他們提出,他們的夢想學院,以后未來不想有過多的行政打擾,希望他們能夠理解。
對于張寧隱晦提出的這一些要求,深成政府領導班子全都答應了下來。
笑話,也不看看張寧是什么身份。
商業富豪。
政治世家嫡系傳人。
當然,拋開這一些,每年張寧為深成投資100億人民幣這樣的大手筆,他們也不敢說半個不字。
只是,這一些好辦之余,其中的創辦學校的審核事儀,卻是難倒了張寧。
創辦學校不同于開公司,當然,哪怕是開公司,也需要審核。
但是,創辦院校來說,審核將會更為嚴格。
只是,自夢想學院提交審核申請之后,上頭卻一直沒什么消息。
為此,張寧還拜托了姑父許保華,希望能夠在許保華那里打聽到一些。
可是,許保華也是搖頭。
“小寧,不是姑父不幫你,你創辦院校是好事。但是,你創辦的這所院校也太過于創新了。自主招生,自授學位,上頭一直壓著,沒人敢批。”
“我靠……”
張寧真想罵娘。
改革改革,不創新哪有改革。
現在改革一下子來了,卻又不批了。
不過,張寧沒有胡來。
這種事情,急不來,你想創辦院校,不管在哪,都會受到政府的制約。
深呼吸,張寧冷靜了下來,說道,“姑父,你幫我轉達一下意思。就跟他們說,我張寧是什么樣的人,我想,大家都很清楚。我創辦的這一所夢想學院固然有很多創新的地方,但是,這一些創新內容,也正是教育改革最為關鍵的內容。我希望我們中國教育能夠走出自己的一條路,我也希望,未來我們中國教育有一天能站在世界之巔。而不像錢學森感慨的一樣,為什么,我們中國創辦了這么多學校,卻一直培養不出優秀的人才。”
“嗯,你的話,我會帶上。不過,小寧,你也不要著急。慢慢來,最起碼,我是支持你的。加油。”
“謝謝姑父。”
紫華閣。
中/南海紫華閣內,此時,分別坐著中國最高的幾位領導人。
其中一號首長葉承良看著手中教育部部長傳過來的這一份申請文件,卻是笑道。
“各位,張寧這個小家伙,前幾天剛想弄走我們的北斗導航,我們開會還沒有討論完。這會兒,又弄出了一個創新型的大學,這家伙,可真是精力旺盛呀。”
“是呀,張寧這小家伙,最近幾年,沒少讓我們緊張的。一年投資100億,看起來,他真是想在教育這一塊大干一場。”
一邊的王懷王老爺子,接過話來說道。
“沒錯,我倒是能感覺到小家伙的拳拳愛國之心。只是,他每次弄出來的事兒,實在是影響巨大,讓我們都有一些不知道怎么處理。就像這一次的創辦大學院校一樣,居然弄出一個自主招行,自授文憑的路子,這可是打破了我們幾十年來的教育體制,我不知道這種教育改革是好還是壞,對了,教育部的有關專家怎么說?”
孫老這時,也在邊上說道。
“他們如果有想法,恐怕也不會送過我們這來。估計是這事情太大了,他們也做不了主,更不知道對于未來有什么影響。”
“也是,這么大的事情,他們哪個敢處理。萬一處理不好,那可真是一個大麻煩。”
“好吧,我們還是來討論一下,這份申請,我們批不批吧。”
葉承良壓了壓手,說道。
“孫老,你的意思呢?”
“我沒什么想法,教育改革我也不是專家。不過,說起來,我們也確實要對教育進行改革了。眼下國內經濟雖然看上去不錯,但如果教育落后,遲早有一天會拖累我們國家。現在改革,也是對我們未來負責。”
孫老說道。
“王老,你呢?”
“原則上我也贊同,只是,張寧畢竟不是教育系統出身。雖然他將朱青時請了去,但朱青時這個人我知道,能力是有的,但為人處事太過于公正,不通變化,搞學術很不錯,搞學校嘛,我也不敢肯定,我不知道他是否能夠擔當這個重任。”
幾人發表了意見。
最終,葉承良這才點頭,說道,“看來大家都贊同,但也確實有一些擔心。要不這樣,我們先不批復他的申請,我們也不拒絕。就讓張寧自己先搞。搞得怎么樣,是好是壞,我們看。如果好,我們未來可以大力支持,如果不好,我們取消了就是。”
“我看這個主意不錯。”
幾人都是點頭。
“對了,還有,那個北斗導航事情怎么辦。”
這時,孫老又提到了北斗導航。
“本來北斗導航是我們的機密系統,不可能給民用的。不過,張寧也只是說運營,又出錢幫我們發射衛星,并不想要技術,我看安全性方面沒有什么問題。或許,靠著張寧這小家伙的突發其想,我們的北斗導航系統,可以提早幾十年覆蓋全球呢。”
“那好,就這么定。”
會議開完,葉承良找到了張寧的姑父許保華,并且,讓許保華向張寧帶了幾句話。
許保華當天再次找到張寧,將幾位領導人的話帶給了張寧。
“姑父,這么說,幾位領導是即不同意,也不支持了。”
“是。所以,未來你的教育改革好不好,就看你的了。不過,你可不要馬虎。雖然上面沒有反對,但也沒有支持。你改革的好,未來國家當然會支持。但你改革的不好,或者沒有什么效果,恐怕,你的改革將不可能進行得下去。”
“我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