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親王第300章 軟禁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明親王 >>大明親王最新章節列表 >> 第300章 軟禁

第300章 軟禁


更新時間:2015年10月22日  作者:宗辰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宗辰 | 大明親王 
300.

揚州城內客棧的大火,并沒有引起多少人的關注,甚至,當夜的廝殺,也只是在小范圍內傳播,真正信的,卻是沒幾人。

主要是當時事發的時候,夜深人靜的,這里又是臨街,周遭的,全都是商鋪,本來就沒多少住戶,且,外面吵吵鬧鬧喊殺的一片,沒誰會有那個湊熱鬧的心思,敢跑出來亂看的。

曾毅就在揚州城內,并沒有離開。

揚州知府白敖也被曾毅以不尊調令的罪名給抓了起來。

旁的,曾毅不管,但是,威信,不能不立,若是這次饒了白敖,那,下次,就肯定會有旁的官員以此為例的。

到時候,若是要在重立威嚴,肯定會比現在要難一些了。

是以,在這種事情上,曾毅是絕不手軟的。

“大人,玲瓏的傷已經沒什么大礙了。”

劉葉站在曾毅的身邊,兩人,都是在玲瓏房內的,此時的玲瓏,已經被劉葉給贖身了出來的。

原本,老鴇是肯定不會放玲瓏走的,可是,一旦事情牽扯到了官府,就是那老鴇,也不敢多說什么的。

只不過,劉葉卻并沒有用曾毅的名義,而是那老鴇聰明。

或者說,敢開這種店面的,在官府,自然也是有些門路的,一些消息,也得到的清楚,且,玲瓏被人高價請出去彈琴,那客棧都沒了。

這里面發生了什么事,老鴇,自然能猜出個一二,是以,劉葉前去替玲瓏贖身時,老鴇只是夸大了銀錢,其他的,倒是不敢刻意刁難。

敢把揚州知府拿了的人,根本就不是她一個老鴇敢得罪的。

“玲瓏謝過大人贖身之恩。”

原本,玲瓏是合衣靠在床上的,此時,也掀開蓋在身上的一層薄紗,一手撐著床沿,起身,沖著曾毅輕輕福了福身子。

“你有傷在身,不必多禮。”

曾毅微微點了點頭,伸出右手,旁邊站著的劉葉立時知趣的把玲瓏的賣身契從袖子里掏了出來,雙手送到了曾毅的手中。

“這是你的賣身契。”

曾毅展開,在玲瓏的面前亮了一下,然后,隨手撕開,仍在了地下:“以后,你就是自由之身的。”

說完,再次伸手,一旁的劉葉又遞來了一份身份文牒。

“這是你的身份文牒。”

曾毅把一份新的身份文牒遞到了玲瓏的手中,道:“全都是按照你賣身契上的名字等造下的。”

“已經讓錦衣衛辦妥了,日后,你拿著這個就成。”

曾毅給玲瓏的戶籍,是辦的民籍。

“玲瓏謝大人大恩。”

玲瓏雙眼不自覺的有些濕潤。

“若是你尚有親人或其他去處,自可隨時離去。”

曾毅道:“若是沒什么親人,也可以先隨著本官,等日后,給你找個生計。”

曾毅這話,倒是沒有旁的心思,只是,既然替玲瓏贖身了出來,總不能把她扔下不管吧?若是那樣的話,還不如把她繼續留在青樓里,當個清館的好,日后,總能遇到替她贖身,且她也心甘情愿的人。

玲瓏咬了咬嘴唇,沒有吭聲,顯然,是有為難之處,或者說,心里,也是難以抉擇。

“你身上有傷,多休息,改日在來看望玲瓏姑娘。”

曾毅沖著玲瓏道:“不過,怕是這幾日,本官就要動身了,玲瓏姑娘有個準備的好。”

“若是玲瓏姑娘想去尋親,本官,倒是可以給予一些銀兩,也算是連累玲瓏姑娘受傷的歉意了。”

說著,曾毅從袖子里掏出了幾張銀票,放在了一旁的圓桌上,輕輕用手壓了一下。

這幾張銀票,加起來,也有六七百兩,已經是很不少了。

不過,若是比起玲瓏以前在青樓里做清館的紅火程度而言,這六七百兩銀票,卻是算不得什么了。

說完這些,曾毅卻是不在屋內多留,轉身領著劉葉離開了。

玲瓏,的確是絕色,而且,其琴棋書畫樣樣精通,更是有一股柔弱讓人忍不住憐惜的氣息,只是,曾毅卻并非是見色起意之人。

更何況,家中還有韻兒在等著呢。

對于韻兒,曾毅有一種特殊的感情,糟糠之妻不可忘,當初,曾毅落魄的時候,全靠韻兒在外面幫人漿洗衣服賺取些許銅板補貼家用。

雖說這個年代三妻四妾很正常,尤其是對達官貴人而言,就更正常不過了,可是,曾毅,卻是有屬于他自己的執念的。

“大人,若是咱們離開了,揚州知府?”

劉葉跟在曾毅的身邊,詢問了一句。

劉葉是錦衣衛的人,更是司徒威的人,是以,可以說是曾毅的嫡系了,才敢在曾毅跟前如此親近的。

而燕南飛是大內侍衛,且,又是第一次跟著曾毅出來,是以,卻是沒往曾毅的事情上攙和的。

“揚州知府一并帶走。”

曾毅停了下腳步,冷聲道:“若是天下的官員,各個如揚州知府這般,見了王命旗牌,還敢拖延,那還要王命旗牌作甚?”

“是。”

劉葉應聲,心里,卻是只能說揚州知府倒霉,而且,看樣子,這個揚州知府,是徹底沒救了。

曾大人這是準備拿他開刀啊,應該是要鬧出不小的動靜。

“把人給看好了。”

劉葉心里還沒想完,曾毅就道:“等回京了,以揚州知府為鑒,要好好整治一番吏治了。”

“下面的這些個官員,平日里,弄虛作假,應付上官,應付朝廷,欺壓百姓。”

“想著朝廷不清楚下面的事情,而百姓,又是無權無勢,其居中橫行霸道,欺上瞞下。”

“此以成惡習,若非如此,以成習慣,揚州知府豈敢怠慢王命旗牌?此事,絕不容姑息。”

劉葉可是被曾毅的話給震的心驚肉跳,自家的這位大人,真是哪一次出手,都不同凡響啊。

縱觀曾毅所經手的案子,河南案,京察,南直隸,這兩個案子一個朝廷大事,哪個不是被曾毅給辦的讓人震驚不可思議的。

這也是曾毅為官以來,所經手的三個案子,除此外,在沒旁的什么案子了。

可以說,曾毅所經手的,就沒有哪件是小事了。

“大人放心,揚州知府卑職會令人時刻盯著的,絕對不會有什么意外。”

劉葉拱手,這其實不是什么難事。

“恩。”

曾毅恩了一聲。

京城,內閣。

八百里加急。

有侍衛拿著火漆封著的八百里加急文書沖向了內閣。

“希賢,可是邊疆出事了?”

內閣,一群大把年紀的閣老盯著劉健手中的八百里加急,最終,還是次輔謝遷開口詢問了。

“是陛下。”

劉健將手中的文書遞給了次輔謝遷,卻是坐在椅子上,不在吭聲。

直到書信在內閣的幾個大學士手中轉了個圈。

劉健方才苦笑著開口道:“這曾毅,唉。”

之所以不提皇帝而是提曾毅,是因為劉健包括內閣的幾位大學士,都知道,拿寧王,肯定是曾毅的注意。

當今圣上,吃喝玩樂,那是一個精通,可是,旁的事情,卻是不行的。

尤其是在一些細節方向,想要讓當今圣上提前注意,那是根本就不可能的。

而且,這事,估計還是和之前劉健給曾毅的書信有關,劉健在書信內,勸誡曾毅,盡量不把自己至于危險之中。

曾毅還真是聽了劉健的建議,直接來了個雷厲風行,這讓內閣的幾位大學士,也是說不出什么來的。

“陛下書信上說,要暫時軟禁了寧王的。”

劉健道:“軟禁寧王,到是沒什么,且,現在陛下和曾毅正在南直隸,寧王封地,也翻不起亂子的,更何況,寧王身在京城,他的那些個屬下,也是不敢妄動的。”

“只是,這事情一旦傳出,天下藩王如何看,朝臣如何議論,可就是不得而知的了。”

“畢竟,現在,按照之前曾毅傳回來的消息,并沒有十足的證據。”

這才是劉健最為擔心的,捉賊捉贓,沒有證據,你拿了人,而且,還是一方藩王,可就不好說了。

“派禁軍包圍寧王府邸。”

“清查寧王府內所有人員,除去寧王外,所有人員全部拿下,打入天牢,由刑部及大理寺并都察院會審,由錦衣衛派人進入寧王府邸,暫照料寧王。”

李東陽卻是把文書中的這段話,給念了出來,笑著道:“這曾毅,倒是小心,人多,總是會出亂子的。”

“對寧王不好下手,可是,對他身邊的那些人,可就沒什么顧忌了,只要進了刑部大牢,量他們也翻不起什么花來。”

“有宮中禁軍在外把手,錦衣衛的人在進入寧王府盯著,這兩層盯梢下來,寧王絕對是要斷了聯系的,任誰,也沒那么大的能耐,通過這兩層包圍,什么消息也是不可能傳遞的了。”

“這倒是想的周到啊。”

劉健眼睛微微瞇了一下,李東陽的話,可不是無緣無故的說的。

這書信,大家伙可是都看了,李東陽沒必要在挑出這幾句念出來的。

“既然是圣命,咱們自當遵從。”

劉健已經明白李東陽的意思了,這件事雖然是圣上出面,可背后,其實還是曾毅,曾毅心思縝密,豈會有這么大的漏洞?想來,肯定是還有后招的,他們不必擔心。

且,事情已經到了這種地步,皇帝已經去了南直隸的魏國公府,證明,江南的事情,已經到了出乎他們想象的地步了。

尤其是這幾天,陛下的文書從南京城發出后的幾天,怕是局勢變動,此時,內閣若是擅自作出什么決定,卻是不好的。

“團團圍住。”

“團團圍住,若有逃跑者,格殺勿論。”

“團團圍住。”

京城,只見一隊隊禁軍從禁衛營中跑步前進,同時,刑部、都察院并大理寺、錦衣衛,全都有人離開,朝著寧王府邸而去。

“爾等可知這是什么地方?”

吱呀一聲,大門打開,寧王身著蟒袍從院內走了出來,滿臉肅穆,雙目中,卻是夾雜著怒氣,不過,卻又隱隱含著一絲的擔憂。

“奉圣諭,寧王暫不得出府,在府中好生閉門思過。”

禁軍統領沖著寧王拱了拱手,然后大手一揮,道:“除去寧王爺外,其余一干人等,盡數拿下。”

“是。”

一干禁衛軍應聲,然后根本就不管寧王的反應,直接就從寧王身側,沖進了寧王府中。

“混賬東西。”

寧王氣的胸脯不住起伏:“陛下根本不在宮中,你們奉的誰的圣命?是要造反不成?敢如此欺壓皇家血脈?”

禁軍統領眼皮跳了一下,卻是沒搭理寧王。

皇帝在沒在宮中,知道的人,是極少數,可是,禁軍統領,卻是一定知道的,而且,禁軍統領的忠心,也是十分可靠的。

“把寧王爺請回府中。”

禁軍統領冷然開口,卻是不在給寧王亂說話的幾乎。

立時,就有禁軍上前。

“不勞爾等動手。”

寧王冷聲一聲,扭頭回府,若是真被這群禁軍給架回府中,那真是失了體統了。

“王爺。”

寧王轉身,卻是正好看到他的心腹白衣謀士被壓著走了出來,沖著他喊了一聲,然后微微搖了搖頭。

寧王咬牙,卻是知道,此時,只能忍耐。

待到寧王府內除去寧王外,所有人全都被壓出來以后,錦衣衛的人,開始涌入。

錦衣衛的人,來的也不少,硬是把寧王府的圍墻,在里面,給看牢了,雖然外面也有禁軍看著。

可,有時候,總是有意外,這種里外兩層看著,可就更牢靠了。

而且,屋頂,每間房子的門前窗戶,哪怕是空房子,都有錦衣衛的人值守,而且,全都是雙人值守。

甚至,重要的地方,如墻邊,屋頂,及寧王住處,更是四個人,甚至更多人值守。

可以說,寧王雖然沒被抓起來,名義上是在府中閉門思過,可是,監視他的人,卻是達到了一個空前絕后的地步。

可以說,此時的寧王,哪怕是睡覺,都肯定會被錦衣衛監視的。

等錦衣衛的人在寧王府布置完畢,刑部和都察院并大理寺的人一部分開始接收寧王府內的仆人等,全部由禁衛軍及刑部和都察院三者,共同押送去了刑部天牢。

刑部大牢,又可以稱為天牢,其一半是刑部一半的大理寺的,是以,又稱天牢。

而另一部分刑部、都察院、大理寺、也就是所謂的三司。

另一部分三司的人,則是開始進入寧王府,在錦衣衛的監視下,三司互相監視下,搜查寧王府。

事牽寧王,皇親國戚,而且,還不是一般的案子,是謀逆的大案,此案,自然不能馬虎。

而且,在曾毅看來,寧可小心的過分些,麻煩些,也絕對不能出現什么紕漏,一旦出現什么紕漏,將會是無法挽回的。

人被壓進了天牢后,卻是超乎了三司的想象。

仍舊是禁軍及錦衣衛的人負責看守而且,還要三司各自指派官員進行輪崗。

若是要審問,必須是三司主管全在的情況下方可審問。

也就是說,只能是刑部尚書及都察院左都御史及大理寺卿三人全部聚齊,才能審問,而負責記錄口供的,則是錦衣衛的官員。

且,只能在天牢當中提審,暫不可押至衙門。

這是為了最大可能的防止任何隱患發生。

曾毅不敢確定,三司當中,會否有人幫寧王,是以,讓三司首官審問,就無這個可能了。

三司首官位置不同,自然該看清局勢的。

而且,這么做,也防止了有人傳遞消息等。

且,若是讓提審至衙門了,指不定,不安全,有犯人是在大堂上被刺殺的,這,并不是沒有先例的。

這種事情,在這個案子當中,曾毅絕對不允許其發生。

寧王被軟禁,而且,更是被五步一崗十步一哨的監視,其府中帶走的仆人隨從及侍衛謀士等,更是被嚴格看守。

這事情,可是瞞不住人的。

尤其是寧王最后的那句話,皇帝不在宮中,更是讓京城內議論紛紛的。

甚至有官員,已經開始起了疑心了,平時,就算皇帝難見,可是,卻也不該一些朝廷重臣也見不著啊。

這都月余的時間了,除了內閣大學士能見著皇帝外,其他官員,不論是誰,想見皇帝,全都被擋了回來。

原本,還沒意識到什么,可是現在,經寧王那么一說,卻是都知道,不對勁了,或許,真如寧王所說,皇帝不在宮中。

而這個時候,內閣,也終究是發話了。

皇帝微服南下,去了南直隸,坐鎮南京,查察寧王之事。

寧王的封地和南直隸可是挨著的,此說法,也是沒錯的。

不過,此時,百官也算是明白了,皇帝去了南京不假,可是一直宣稱在家閉門思過的曾毅,定然也是去了南京。

這君臣二人聯合內閣,可是合力把滿朝文武全都給蒙在了鼓中。

只是,這其中,定然是出了什么意外,若不然,皇帝還沒回京,就急著下令軟禁寧王做什么?

本站僅為網友提供上傳存儲空間和閱讀平臺,所有作品均由網友自行更新和上傳,如無意中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與本站聯系,本站將立刻刪除相關作品


上一章  |  大明親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