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親王第122章 京察啟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明親王 >>大明親王最新章節列表 >> 第122章 京察啟

第122章 京察啟


更新時間:2015年10月22日  作者:宗辰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宗辰 | 大明親王 


類別:穿越小說

作者:

書名:__

這種情況,若是在下面的州府縣,朝廷可以下令責罰等,可若是在京城出現,你怎么責罰怕是要引起民間非議的。最新章節閱讀復制網址訪問:7777772e766f6474772e636f6d.Ыqi.

“陛下,現如今咱們京城的糧倉,也并無多少的。”

順天府尹姚啟山仍舊在辯解,不過,他說的這些,卻是實情,這次大災,可是把京城也給陷進去了。

糧倉里儲存的糧食,早賑濟完了,根本沒用米糧可以下鍋了。

“推諉,自辯罷了。”

有官員站了出來,曾毅卻是看著眼生,并不認識,畢竟,他朝的日子也月余罷了,而且,還站在末班,且是官職最低的,剛足夠朝的門檻,朝的那些大臣們,都懶得搭理他的。

不說是有些大臣知道皇帝有意培養,是以,會對他親近些,可這也是有限的,在曾毅沒有成長起來以前,那些知道皇帝意圖的人,也不會對曾毅有多少的親熱。

這,其實是一種實力的區分了,哪怕你有在大的潛力,可是,在你沒成長起來以前,那些高高在的官員們也只是會對你有些稍有提點罷了。

要知道,哪怕在強大的潛力,在沒有成長起來以前,也是隨時都有可能夭折的風險的。

“你什么意思你這才是污蔑。”

“夠了,朝堂之,成何體統。”

弘治的呵斥聲打斷了順天府尹姚啟山的怒斥。

“都退下吧。”

弘治有些疲倦的揮了揮手,春節的氣氛雖然喜慶,可卻也擋不住他體質的消減,尤其是剛才的一番發怒,更是讓他身體疲倦,感覺有些快要撐不住了。

“陛下。”

順天府尹姚啟山還想辯解,卻被弘治沉聲打斷,呵斥道“退下。”

任誰都聽出了皇帝這兩個字當的不容置疑,是以,姚啟山雖然不甘,可也只能是退回了列班當。

整個大殿一陣肅穆,能清楚的聽到弘治的喘息聲音。

對此,大臣們情緒各異,皇帝的身體一日不讓一日,這是他們都清楚的,可是,太子如何,諸位大臣也是清楚的。

已經有不少正直的大臣開始擔心大明朝的未來了。

不過,也有那些鉆心營洞的臣子們,卻是根本不在乎大明朝的未來,只在乎能否升官發財。

“劉先生,宣旨。”

休息了一會,又積攢了一些力氣,弘治勉強直起身子,可算是離得遠的曾毅也能看出,此時的弘治腰軀有些僂,分明是沒有剛才的筆直了。

“是。”

劉健從袖筒里掏出了一卷明黃色的圣旨,雙手高舉,大步走出列班,站在了大殿內御階的正下方央。

立時,朝臣們全部跪倒,心里更是各自猜測,看這架勢,今天這圣旨的內容,怕要是些大事。

不過,也有那些聰明的,政治嗅覺靈敏的,猜出了幾分。

“奉天承運古云,一家之治,在于家規,一國在于國法而定下今,歲由吏部都察院及六科廊對在京大小官員。”

弘治十七年的第一個早朝,由皇帝親準,內閣首輔劉健宣讀圣旨,六歲一度的京察大計由此拉開了帷幕。

仍和往常一樣,京察由吏部為主,都察院和六科廊監督,北京和南京,兩京一同進行,卻也互不干涉。

當然,其最為主要的,卻是北京城內的京察了,至于南京城,雖然為京,可卻實際都是被排擠過去的朝廷官員們任職的,根本沒什么權利,只是一個品級罷了。

或者說,南京,可以說是一套備用的朝廷班子。

而京察,對朝廷和京官來說,卻也是最重要的,京城,是大明朝的心,所有的決策旨意都是由此傳達天下的。

是以,對朝廷而言,必須要掌控在京官員們的優劣。

而對在京官員們來說,京察則是幾家歡喜幾家憂了,被最后列為一等記名的,則是有優先升任外官的權利,這是對于那些官職品級不高的閑職官員來說。

對于手有權的,若是能列一等記名,各項評為一等,或許京察之后,品級要往升一升了。

而對于京察憑為劣,列為三等的,等京察的結果奏以后,可以直接收拾鋪蓋回京了,最起碼,也是要連降數級的。

這,都已經是舊歷了,只要是在京察當得了個劣、三等評級的,哪怕是內閣首輔,都不能保住你的官職。

這也算是官場的一種如鐵一般的規則了,任何大臣,哪怕你手權力在重,也不能打破,若不然,會被其他各方勢力群起攻之,哪怕是內閣首輔,若是受到滿朝武的攻擊,怕也是要辭朝回鄉的吧。

而這京察,卻也不是真正的鐵面無私了,換句話說,京察,其實也可以說是朝堂內各個勢力見平衡實力、打壓對方的戰場。

一旦京察開始,一般而言,吏部尚書所屬的勢力,等京察結束后,肯定會被評無數優、位列一等的。

甚至,連一個劣,位列三等都不會出現。

而其他的各勢力之間,要看其所能造成的壓力大小和各種妥協而決定的。

這,也是唯一一種可以干涉京察評定結果的辦法,但是,這必須要在京察評定結果出具之前進行,若是晚了,一旦京察的評定結果報皇帝,什么都晚了。

而皇帝收到京察結果,一般情況下,只是會大概的瀏覽一遍,如無重大特殊情況,一般而言,是不會更改京察結果的。

若不然,是皇帝嫌耳根太清凈了,想要招致都察院和六科廊的官員們一齊奏炮轟的。

是以,只要京察的評價抄錄在奏折,由于京察的特殊性,其奏折可經內閣司禮監送至皇帝手,可卻也可不經內閣司禮監,直接由負責京察的大臣送至皇帝手。

而皇帝,收到京察結果的奏折以后,一般,都會直接按照舊歷,凡是評階為,位列二等的全部原職留用,位列三等,憑劣的,直接罷官,或者降級使用,位列一等,評優的,若有空缺,品級相差不大,直接補,若無,則遇缺補缺,當然,這里的遇缺補缺是指官員自身品級高的那種,而非是低于本身品級的。


上一章  |  大明親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