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亂臣賊子第649章 玩弄于股掌之間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三國之亂臣賊子 >>三國之亂臣賊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649章 玩弄于股掌之間

第649章 玩弄于股掌之間


更新時間:2015年10月19日  作者:秀才會武術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秀才會武術 | 三國之亂臣賊子 

放眼下,李賢是當之無愧的第一豪強,曹操也罷,孫策也好,便是劉璋、馬超之輩都遠遠不是他的對手。

投奔這樣一個人物,自然要準備價格不菲的禮物。

荊州雖然富庶,但是,掌權的豪族們卻不想付出任何代價。

寧為雞首不為馬尾,荊州大族在地方上都是有頭有臉的人物,若是投靠李賢,地位肯定會所折損,反之,若是迎接劉備為使君,那結果就大不相同了。

李賢手中兵多將廣,土地廣袤無比,荊州雖富,但對李賢而言卻并非不可或缺,而對劉備來,荊州就是他的全部!

都是有頭有臉的人物,荊州士林哪里肯去李賢那里遭罪?

再者,李賢出身低微,遠遠不如劉備血統之高貴,在講究“血統論”的荊州,這一點很是重要。

不過,荊州士林雖然鐘意劉備,卻也不敢匆忙下注。

如果劉備只是個蠢材,無法為荊州帶來勝利,那么,荊州大族絕不會接受他為荊州之主。

換句話,劉備擊敗劉璋,勝的恰到好處,這一場勝仗使人看到了希望!

于是,蒯氏、馬氏出題考校,而劉備也通過了考驗。

大勝劉璋只是彰顯了劉備的存在,荊州豪族是否愿意接納,這才是劉備能否掌權的關鍵。

也許是劉備的噩運用光了,輾轉多年之后,他終于擁有了一處理想之地。

只要用心經營,必可奠定王霸之基!

戰國時期,強大的楚國便是由荊州而興,劉備躊躇滿志,他迫不及待地想要大展拳腳。

然而,劉表暴亡之后,荊州軍力大為分散,由于缺乏統一領導的緣故,在面對江東軍的時候,很多地方大族都陷入了各自為戰的窘境,正因為如此,江東軍才能夠所向披靡。

世家大族都懂得明哲保身之道,雖,聰明人都曉得唇亡齒寒的道理,可是,他們卻不想為了他人的利益折損自己的好處。

劉備初掌大權,對于他而言,當務之急就是收攬軍權,救援危急。

只有讓各地豪族感受到荊州的強大,他們才不會輕易投敵。

如何入手?

劉琦、劉琮二人是關鍵,只要搞定劉表的這兩個兒子,一切問題將迎刃而解。

只是,劉琦、劉琮會買賬嗎?

劉備苦苦思索破解之道。

兗州,寒冬已經過去,可是,初春的陽光卻不能為曹操帶來一絲一毫的溫暖。

攻占南陽一役,曹軍雖然成功占據了南陽城,可是,未能如愿以償地徹底吞并南陽。

損兵折將也就罷了,最令曹操無法容忍的卻是兗州!

李賢的青州軍竟然堂而皇之地擄走了兗州的丁口、錢財。

眼看著已經到了春耕的日子,可是,兗州竟然找不到足夠的丁口來耕種。

粗略的統計已經估算出來,去年,青州軍從兗州劫掠了五十萬丁口!

曹操覺得肉疼之際。

沒有丁口,大軍如何補充新軍?

沒有丁口,誰為大軍種植糧秣?

曹軍上下人心惶惶,曹操制定了諸多措施,僅僅挽回一絲士氣。

曹操明白,若想士氣提升,須得真刀真槍地干一場,只要贏得酣快淋漓,什么都不是問題。

選擇誰做對手?

平心而論,曹操想挑青州軍,然而,青州軍力強大,弄不好就有可能弄巧成拙,真要是敗了,不定將顏面無存。

思來想去,曹操還是覺得挑個軟柿子捏,這樣的風險還在可控的范圍之內。

青州,李賢贏得了難得的發展時機,此時,在新羅王都,大股大股的新羅兵馬出現在城外,領頭的將領是對新羅王忠心不二的大將高涼。

一路上,高涼早已經見到了三股軍卒,所傳的消息無非是新羅王被軟禁,王城勢力更迭的消息。

在高涼想來,他麾下的三萬大軍足以挽狂瀾于既倒,只要大軍奔至王道城外,那些受到漢軍脅迫的鄉民百姓定然會回心轉意,重新站到漢人的對立面上去。

可今日里,高涼已經使人把王都圍了個密事,可自始至終,都沒有一人出來投降。

怎么會這樣?

難道,短短三兩日的功夫,漢人就收買了人心,讓城內的百姓不敢與之為敵?

“咚咚咚!”急切的戰鼓聲響起。

急欲了解真相的高涼沒有等待的耐心,他急令大軍第一時間發起了潮水般的攻勢。

遠道而來的新羅兵馬只休整了不過兩個時辰,他們沒有趁手的攻城器械,甚至連足額的箭矢都沒有,只是在上官的命令下,對巍峨的王城發動倉促而急迫的攻擊。

當第一波新羅軍卒出現在守軍射程之內的時候,甘寧立在城樓上,嘴角翹起,道:“傳我軍令,放他們進入六十步之內再行射殺!”

沒有過多的爭辯,一旁的軍卒便高聲呼喝:“傳都尉軍令,待敵寇進入六十步之內再行射殺,諸君不得妄動!”

幾十步的距離轉瞬及至,在戰場上,尤其如此,成功跨過了一段距離,新羅軍將忐忑不安的心臟也平穩舒緩了些,他們不知道守軍為何沒有發箭,只以為對方是畏懼己方人馬的聲勢,不敢貿然出箭,所以在距離護城河不過二十步遠的地方,新羅軍卒驀然加速,他們想趁著守軍“發愣”的功夫,快速地通過護城河。

近了,八十步、七十步、六十步、五十步!

在甘寧眼皮急跳的時候,一旁的軍卒也在適時向甘寧通報數字。

等到對方出“四十九步的時候”,甘寧驀然睜眼,“放箭!”

四十多步遠,這個距離,交戰雙方甚至可以清晰地看去對方的面目了。

在新羅軍將目結舌的當口,城頭的漢軍衛卒以眼花繚亂的高速度射來了第一波箭雨。

攻占王都的時候,青州水軍就不曾出過什么大力,大水過境之后,漢軍又整整休整了三日。

是以,對付筋疲力盡跋涉而來的新羅援軍,大漢軍卒有以逸待勞的優勢。

“嗖嗖嗖”,第一波箭雨不過六百多支,可箭箭傷人性命。

即便有木盾、衣盔做抵擋,可城下的新羅軍馬還是傷亡慘重。

攻城的先鋒營,整整死傷了一千多人,這數目幾乎是先鋒營人馬的一半了。

還沒有渡過護城河呢,己方的人馬就有了如此慘重的傷亡,真要是開始了慘烈的攻城,那傷亡數目又得攀升到何種地步?

這時候,高涼對自己的“愚忠”,第一次有了猶疑。

巨大的傷亡代價迫使高涼作出了決斷,在想出破敵之策之前,他只好把試探攻城的先鋒營撤了下來。

怎么會這樣?

連新羅王都被擒住了,高涼手中雖有人馬,可一無輜重補給,二無攻城器械,長此以往,高涼麾下的三萬大軍又要靠什么生存下去?

奉詔來援之前,高涼從未想過他的任務是攻打王城。

換句話,誰也沒想到,看上去堅不可摧的新羅王城竟然隕落的那么快,快到讓人來不及作出應對的措施。

據,當日里漢人是用了水攻的主意,可試圖故技重施的高涼在命令軍卒蓄水筑壩的時候,遭到了四周鄉民們的強烈阻攔。

破損的家園才搭建了個框架,被沖毀的農田短時間內是無法修復的,在這種時候,誰也不想經受第二次洪澇之害。

聽到鄉民們的訴,原本就有些下不去手的兵丁頓時齊齊罷工,他們也有家人子弟,甚至還有親族住在王城之內,這時候蓄水攻城,不就是在蓄意謀殺嗎?

有的招數只能使用一次,一旦曝光之后,層層的壓力注定會壓抑的你無法得逞第二次。

當夜,高涼徹夜難眠,城內,燈火通明。

夜戰?

且不己方人馬能夠保存幾成的戰力,單看城頭影影綽綽的火光,就知道漢人的防守定然不容覷。

難道,就這么與漢人耗下去?

不成,如今敵我態勢逆轉,有城池依靠的漢軍挨的起,可遠道而來的高涼卻挨不住。

軍中的口糧只夠兩日之用了,沿途間,高涼已經搜刮了不少村落,可全民皆兵的情況下,拋棄生產的鄉間百姓,連自己的肚子都填不飽,哪里還會有剩余的余糧留存?

恨只恨著王城丟的太快,快到眾人來不及作出及時的應對措施。

現在好了,王城淪陷,大王被軟禁起來,假王元皓在城內發號施令,長此以往,國將不國!

新羅王城,成功擊退了敵軍的第一波襲擊,青州軍將的臉上并沒有露出多少喜悅之情,在他們想來,這都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反而是元皓營中的兵馬歡呼不已。

占據王城之后,原本隸屬新羅王的兩萬多人馬經過一番遴選,足足有一萬多人加入到了元皓的陣營,也就是,如今,假王元皓麾下的兵馬已經暴增至三萬三千多人,這個數字是漢軍的三倍。

實力的增強,讓假王元皓在甘寧的面前變得底氣十足,而且得知新羅境內并無大漢的援軍之后,新羅的一眾叛將在望向漢軍的眼神中總是多了些意味不明的東西。

尾大不掉,也可以是養虎為患,甘寧覺得步騖有些大意了,若非步騖過于放縱,假王元皓的人馬如何能夠支撐到今?

原本數目相當的時候,漢軍將士對新羅的叛軍有絕對的壓制權,可現在,擁有三萬多人馬的元皓已經對甘寧的水軍形成了巨大的威脅。

若是元皓起了歹心,甘寧的萬余人馬極有可能吃上一個大虧。

當城外的敵軍逐漸退去的時候,甘寧便將自己的憂慮了出來:“子山,元皓此人不足為信,雖我們有他的父母在手,算是掐住了他的七寸,可難保此獠不會鋌而走險,作出有損于我大漢官軍的事情出來”。

步騖皺起眉頭,嘴里道:“都尉意欲何為?”

“必要時殺一儆百,讓這些混賬知道,誰才是新羅的主人”

步騖眼前一亮,這才是他要的結果。

當時扶持元皓做假王的時候,為了防止他反噬,步騖使人將元皓的親身父母待到身邊,名曰照顧,其實是為了震懾元皓,讓他不敢生出二心出來。

原本新羅王在位的時候,元皓這個假王手中沒有什么實權,那時候自然享受不到什么富貴榮華的生活。

可自打進入新羅王城,堂而皇之地坐上新羅的王位之后,美女在懷、錦衣玉食、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日子早已經讓元皓樂不思蜀了,這種情況下,難保他不會受到他人慫恿,與漢軍決裂。

丘飛咧著嘴角,嗤之以鼻,道:“將軍,元皓此獠不足為懼,區區一個文弱書生而已,他要是敢對我等不利,我必一斧取了他的狗頭!”

步騖微微笑道:“元皓現在可是新羅的大王,再也不是之前的那個毛頭伙子了,你要是想殺他,也得問過他身邊的幾萬大軍才行?”

丘飛惱羞成怒,他變色喝道:“他敢!我這就去找他!”

步騖扯住丘飛的衣襟,不讓其動彈,嘴里道:“坐下來!急什么?塌下來有都尉頂著,還沒到火燒眉毛的時候,不過是一個李代桃僵的猴頭罷了,我能讓他耀武揚威、狐假虎威,自然也能滅他于執掌之間,嗯,新羅王的幾個兒子你們都見過了,你們認為,他們當中,誰可堪大任?”

丘飛沒明白其中的緊要之處,只是狠狠地磨著牙齒,好像要把元皓嚼碎了一般。

甘寧倒是眼前一亮,他想到了一個絕佳的招數。

如果此計可成,不但可以確保青州高枕無憂,還可以保證新羅百年之內不生事端。

“子山莫非是想再立一王?”

甘寧遲疑一番,終是出了口。

步騖沒有故弄玄虛,他哈哈大笑,道:“不錯,正有此意!”

“妙呀,此計甚妙,一旦得逞,元皓必定自顧無暇,而新羅必定會有內斗的風險,只是不知道新羅人會不會上當!”

步騖志得意滿地笑了起來:“都尉寬心,新羅人定會中計!要知道,他們所謂的王族也不過是我們的階下囚而已!”

《》僅代表作者秀才會武術的觀點,如發現其內容有違國家法律相抵觸的內容,請,我們立刻刪除,


上一章  |  三國之亂臣賊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