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亂臣賊子第605章 廝殺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三國之亂臣賊子 >>三國之亂臣賊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605章 廝殺

第605章 廝殺


更新時間:2015年10月19日  作者:秀才會武術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秀才會武術 | 三國之亂臣賊子 
《》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秀才會武術書名:

羽箭破空而至,“哚!”箭頭深入旗桿,微顫不止。地址、反著念↘網文中奇比↙

“哈哈,漢人又怎么樣?夫蒙部的娘們以為有了漢人做靠山我們就不敢怎么著了嗎?笑話!”

“上,殺過去,宰光了漢人,把那小娘們給我們的少主搶回去!”

“呦吼,呦吼”

烏桓人縱馬如飛,直挺挺地向青州軍而來。

挑釁,這是**裸的挑釁!

青州軍上下皆是氣往上涌,陳六已經怒到了極致,可他還是不忘請示:“請都尉示下。”

太史慈雙眼微微瞇縫著,他把手一揮,嘴里道:“殺!”

短短的一個殺字,飽含著濃郁的殺氣。

只是剎那間,青州軍的氣勢就攀升了數倍。

漢人當中竟然還有如此猛士?

鮮卑少女原本聽說袁紹戰敗身亡的消息之后還有些不容置信,現在,親眼見到青州軍的威勢之后卻有些相信了。

令行禁止,如臂指使,即便鮮卑人不懂兵法,可卻也能有一種“不明覺利”的感覺。

不過,為何漢人下馬步戰?

鮮卑人卻不明白,太史慈身旁的親衛雖是精銳,可騎戰卻不是長處。

對付馬上生活的烏桓人,與其一己之短攻其之長,倒不如發揮自己的長處,硬碰硬!

青州軍有什么長處?

陣勢、器械,這都是對付騎軍的不二法寶。

下馬步戰?

烏桓人可不這么想!

烏桓頭目猖狂大笑著,在他們眼中,漢人棄馬而戰的行為無疑極為可笑。

步卒對騎卒永遠落于下籌。

對方的兵馬比己方多出一半又如何?連馬背上決一雌雄的膽子都沒有,就算漢人再多上幾百,烏桓部的勇士們依舊敢沖擊敵陣。

草原之上,鮮卑人可是唯一能夠與烏桓人并駕齊驅的豪杰。

漢人,不過是直立而走的兩腳羊罷了,殺之如屠羔羊!

幾十步的距離轉瞬及至,在烏桓部的人馬疾沖而來的時候,陳六麾下的長弓手射出了手中的箭矢。

周志早已是軍中赫赫有名的神箭手,別人只不過射出了一支箭,他卻“騰騰騰”三件連珠,直接取了三名契丹騎士的性命。

箭如雨下,即便烏桓人左閃右避,可還是有不少人中箭受傷。

傷者落馬墜亡,讓烏桓人的沖勢有了剎那的停滯。

就是這一滯的功夫,陳六咬牙切齒,他嘴里道:“擲矛!”

只見陳六飛快地投出一根持續長的短矛,矛身尖利,力道十足,在三五十步的短距離內殺傷極大。

與陳六站立作一處的五十多名軍卒個個膀大臂圓,他們早已經養精蓄銳,等的就是這全力一擊。

青州軍三百人組成的軍陣層次分明,最外面的一百人手持巨盾,宛若銅墻鐵壁,其后的擲矛兵與長弓手依序排列,若是烏桓騎兵沖到近前,擲矛兵便會持槍刺出。

這三陣合擊之術是太史慈想出來對付游牧民族騎兵的法子。

今日,恰恰是第一次使用。

馬背上的烏桓人面目猙獰,他們大聲咒罵著。

本以為沖到了近處,漢人的弓矢就失去了用場,那樣的話,烏桓人就可以輕易取勝,可誰能夠想到,在三五十步遠,箭矢無法奏效的距離之內,漢人竟然拋擲了短矛。

短矛通體鐵制,分量十足,一旦投擲而出,殺傷力十足。

烏桓人雖然弓馬嫻熟,可面對突如其來的短矛襲擊,只有極少數人躲了過去。

尤其是沖的最快的騎士,幾乎要直面三五根短矛。

縱是身披重甲,面對這必死的殺招也無能無力。

“嗡嗡嗡”,密集的短矛形成了令人望而生畏的“死亡地帶”。

兩百名烏桓追兵,短短的百十步距離,就有三五十騎倒斃身亡。

如果不是距離太近,弓手發揮不出威力,烏桓人的傷亡還會增加。

現如今,在付出了兩成的傷亡過后,烏桓騎軍好不容易沖到了近前,他們縱馬如飛,試圖用馬速直接撞開漢人的布陣。

“砰砰砰”,然而,就在烏桓駿馬即將撞到鐵盾的剎那,一桿桿奪命的長槍出現了。

鐵槍如林,給堅固的銅墻鐵壁增加了奪命嗜血的味道。

遠有長弓,中有短矛,近有長槍、硬盾,三個層次的防御手段由遠及近,層次分明。

烏桓人在塞外生活了這么些年,大大小小的戰事也經歷過無數起,可從未有一次像今日這般,處處受到掣肘。

漢人軍將作出的種種布置,好像完全針對騎卒所設,讓人不禁生出一股絕望之念。

不,不能絕望!

烏桓部的頭領咆哮起來:“殺,烏桓的勇士們,殺光這幫該死的漢人。”

“殺!”

這一次,應合者寥寥無幾,烏桓人也被青州軍凌厲的殺招打懵了。

鮮卑人的部眾還是第一次見到烏桓部如此狼狽。

往日里,烏桓部在草原上也是橫行無阻的角色,何時吃過這般大虧?

想到慘死在烏桓部屠刀之下的部眾,鮮卑部的人馬都有一種大仇得報的感覺。

不管怎么說,太史慈此舉這也算為鮮卑人出了一口惡氣。

原本覺得太史慈太過嚴厲的夫蒙青冉這時候也生出一股別樣的心思,倘若漢人的兵馬都像這般強大,就算投靠他們,也并不是一件丟臉的事情。

烏桓部的騎兵前仆后繼,他們腦中只有一個想法,那就是沖過去,只要沖過去漢人便敗了!

抱著這般想法,烏桓騎軍死死地沖撞到了軍陣之前。

“噗噗噗”,巨大的撞擊聲接連響起。

長槍浸透了鮮血,鐵盾沾滿了血肉。

太史慈皺起眉頭,他沒想到,烏桓人竟然有如此的韌性,明明這邊是槍林箭雨,可他們依舊視死如歸。

如果說,烏桓騎兵都是這般勇猛,又怎么會被袁紹擊敗?

平原對決,即便漢軍嚴陣以待,可步卒對騎卒原本就吃了大虧,之前憑借三連擊的手段狠狠地挫傷了烏桓人的士氣之后,本以為他們會知難而退,可誰知道他們竟然殺紅了眼,擺出一副不達目的誓不甘休的態勢。

畢竟不是守城作戰,直面烏桓人的沖擊,不但需要巨大的勇氣,還需要頑強的韌性。

整個盾陣,一旦有一個人支撐不住了,就會形成多谷米諾牌效應。

太史慈有心鼓舞士氣,可卻也知道,在這種情況下,敵我雙方都已經殺紅了眼。

什么激勵、什么賞賜都沒有用,只有拼出個你死我活之后一方人馬才能徹底醒悟過來。

這樣下去,盾陣早晚會支撐不住。

半柱香的功夫過去,在烏桓部視若瘋狂的撞擊之下,青州軍的戰陣果然出現了一處小的疏漏。

兩名刀盾兵由于受到烏桓人兇猛而直接的沖撞,竟是噴出兩口鮮血,顯然是內腹受傷不輕。

至于此處刀盾兵后的長槍兵也慘死在了烏桓人的亡命一擊之下。

雖說后備的長槍兵適時上前,頂住了空缺,可剛剛那一段空閑的時間已經足夠烏桓人擴大戰果了。

烏桓部的戰馬每一匹都有五百斤上下,算上馬背上的騎士,這就是七百斤左右的重量。

狂奔疾馳的情況下,七百斤的重量又會暴增數倍,輕易就可以突破一千斤的沖擊力。

一千斤,就算青州軍卒渾身是鐵,又能撐得住幾個回合的撞擊?

盾陣的搖搖欲墜是在所難免的事情,這一點,太史慈早已經有所預料。

只是沒想到,烏桓人竟然這么快就沖了進來。

一員騎士縱馬如飛,他雙腿一夾馬腹,竟是從盾陣上端飛躍而下。

幾名青州軍卒強忍著震驚,試圖將其圍殺剿滅,可沒想到,這騎士卻武藝精湛,以一敵眾,依舊不落下風。

“兀蠻,這家伙也來了!”

夫蒙青冉咬牙切齒,看得出,兀蠻一定是烏桓部的頂尖高手,而他手中,也一定有不少鮮卑族人的人命債。

鮮卑族的騎軍躍躍欲試,有心上陣殺敵,可是,沒有夫蒙青冉的命令,他們不敢輕易加入戰團。

眼下隋漢軍依舊保持著完整的軍陣,夫蒙青冉本不想節外生枝。

可瞥見兀蠻在戰陣之中如入無人之境,夫蒙青冉再也按耐不住,只聽她請戰道:“青州,不知道可否由我取了這狗賊的性命?”

太史慈微微頜首,若不是周志及時頂了上去,擋住了烏桓的那員大將,這時候,漢軍的戰陣便有可能崩潰掉了。

眼下,既然這摸不清底細的小娘們愿意出手對敵,那就讓她試一試。

反正敵人就是她們引來的,由他們對付,倒也算是恰如其分。

太史慈可不像其他人,腦子里有什么天朝上國的虛榮心,他秉承實用主義。

在弱肉強食的草原之上,虛名沒有任何的用處,唯有實力,唯有大大的拳頭才有強大的說服力!

得了太史慈的許可,夫蒙青冉一馬當下,她領著其他的部眾齊齊奔向了烏桓部的兵馬。

太史慈看的目不轉睛,視線中出現的情景完全出乎了他的意料。

本以為,烏桓部的這名高手會由鮮卑族的其他人馬來應對,可誰知道,夫蒙青冉竟然徑自迎了上去。

周志雖然武藝過人,可是比起兀蠻依舊差了幾分氣力。

夫蒙青冉的到來,第一時間分散了兀蠻的注意力。

兀蠻跋涉數百里,為的就是這鮮卑人的掌上明珠,草原上有名的美人兒。

眼下,瞧著夫蒙青冉自投羅網,兀蠻自然喜不勝收,他丟下周志,大大咧咧地笑道:“鮮卑的明珠,你不是我的對手,這些漢人更不是我的對手,你瞧瞧,他們有什么本事?值得你背棄鮮卑人的驕傲?”

四下里的青州軍將目眥欲裂,其中陳六與周志更是憤慨交加。

太史將軍還沒有出馬了,這烏桓狗又怎敢猖狂至此?

有心豁出了性命,剿殺這狂孛自大的兀蠻,可從缺口處涌來的烏桓人已經將他們徹底糾纏住了,短時間內無法分身。

眾人只能眼睜睜地看著一個火紅色的身影撲向了兀蠻。

夫蒙青冉使的是長鞭,她把鋼鞭揮舞的宛若銀蛇翻飛,鞭鞭不離兀蠻的要害。

兀蠻只是獰笑不已,夫蒙青冉的招數他早已經熟的不能再熟了,眼下之所以沒有痛下殺手,為的只不過是生擒活捉,好回去交差罷了。

兀蠻善使一對鎏金錘,重量在六十斤上下。

之前,周志的大刀就是被鎏金錘磕飛了,若不是軍卒適時相援,連周志自己都要交待了。

其實,單論武藝的話,附近的數百人沒有一人是兀蠻的對手。

眼下,別看夫蒙青冉舞的漂亮,可鞭影中的兀蠻卻游刃有余,渾然沒有半點緊張之色。

太史慈暗叫不好,契丹小娘們固然勇氣可嘉,然而卻依然擋不住契丹猛將。

照這樣下去,用不了十個回合,這鮮卑族的姑娘就要交待了。

在兀蠻的引領下,烏桓人士氣大振,他們一鼓作氣,竟然有百十號人沖進了軍陣之中。

長弓兵早已經棄弓而戰,他們拿起長槍、大刀,死死地擋在太史慈身前。

“太史”字大旗在迎風飄揚。

烏桓人知道,這里是漢軍大將所在的方位,只要宰了此人,說不定可得牛羊百頭!

隨風招展的將旗在這個時候成了引領烏桓人廝殺的風向標,除卻兀蠻之外,幾乎所有的烏桓部兵馬都往方云的位置涌來。

烏桓人的想法很簡單,殺了漢人的大官兒,有牛羊,有婆娘!

太史慈身旁的親衛想的也很簡單,都尉不容有失,一定要頂住,頂住,援軍就在附近。

一方攻的猛烈,另一方拼的勇猛。

雙方各不相讓。

正在緊要關頭,太史慈高呼一聲:“左右,速速推開,且看我手刃此賊!”

說罷,太史慈再不觀戰,他橫槍立馬,徑自往前沖去。

都尉終于來了!

青州軍之所以斗志不減,就是因為他們對太史慈報有必勝之心。

眼下,太史慈終于肯出手,所有人都放寬了心。

都尉出馬,必有斬獲!

這幫烏桓人實在是太過精悍了,其實力甚至超過了袁紹麾下的精銳人馬。

戰場上,拼的畢竟是士氣,而擁有一個所向披靡的將帥更是能夠成倍地提升所部人馬的士氣。

悍勇十足的兀蠻就是這樣的人選!

所向披靡的兀蠻完全將烏桓人的士氣推升到了頂峰。

您的到來是對我們最大的支持,喜歡就多多介紹朋友來吧!


上一章  |  三國之亂臣賊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