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亂臣賊子第598章 孟公威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三國之亂臣賊子 >>三國之亂臣賊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598章 孟公威

第598章 孟公威


更新時間:2015年10月19日  作者:秀才會武術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秀才會武術 | 三國之亂臣賊子 
免費小說


據點?

冀州可是袁紹的勢力范圍,誰敢在南皮設下據點?

胡庸大為好奇,“來人,堵住前門后門,與我搜!”

“喏!”

大隊軍卒上前,利落地堵住門院。

為了殺雞儆猴,胡庸馬鞭一指,殺氣四溢地說道“若有頑抗者,一律殺無赦”。

“得令!”

潘副將沒沒想到胡庸竟然如此殺伐果斷,他在心中慶幸不已。還好,南皮城沒有頑抗,自己在關鍵時刻打開了城門,還好,入城的青州軍卒在自己的保護下毫發未損,否則的話,只怕自己的腦袋明日就要到城門口去曬太陽了。

想到這里,潘副將冷冷地打了個寒磣,“該死的孟公威,竟然給老子找了這么大的一件禍事!”

不多久,院內傳出了一陣陣的慘叫聲。

胡庸閉目養神,好整以暇的等著,他相信,若是有活口,親衛一定會竭力留下一個。

果不其然,不多久,親衛便拖著一名昏厥過去的青衣人走出了院門。

“統領,還有一個活的。”

“好,務必于日落之前問出前因后果,我要聽真話”,胡庸陰冷地笑了笑,目光若有若無的掃向了潘副將。

“統領敬候佳音即可,小人手上正好有幾套拷問人的法子許久未曾使出,如今,嘿嘿”,親衛的笑,怎么聽都覺得不懷好意。

“隨你折騰,問出真相之后,直接斬首,頭顱懸掛于城門口,曝尸五日!”

“諾!”

一壇冰涼的冷水兜頭潑下,陳九恍恍惚惚的意識驟然蘇醒。寒徹入骨的冰水透過傷口,深深的浸入到了傷口里。昏迷過去還不覺得痛疼,但此刻一朝夢醒,那種非人的痛楚只讓人覺得,也許,死才是真正的解脫。

然而,陳九不能死,乏力的睜開酸澀的眼睛,映入眼簾的是一雙殺氣騰騰的眸子,黑亮的眼睛之下是一張瘦長的黑臉,一道長長的疤痕正在這張冷颼颼的臉上張牙舞爪的笑著。

“說吧,孟公威去了哪里”,對方音量不高,但卻極富穿透力。

陳九冷冷一笑,并不多言。

“嘩啦”一聲,又是一壇冰涼的冷水潑下,只不過,對方好像在冷水里加了鹽粒,陳九只覺得渾身上下好像快要散架了,巨大的痛楚通過中樞神經敏銳的反映到他的大腦,如此酷刑之下,陳九的精神卻格外集中起來。

“西方”,許久未曾開口,陳九的口齒都變得有些不清楚了。

“什么?大點聲”,那人高舉拳頭,猛地吼了一嗓子。

“孟統領去了巨鹿”,陳九奮起全身的勁力,向對方回吼道。

“巨鹿?好,很好,來人吶,放他下來,給他酒肉,這幾日莫讓他餓死了”,拷問的軍將吩咐一聲,忽而陰沉的對著陳九笑了笑,“如果你敢撒謊,那么你一定會明白,有時候,活著反而是最大的痛苦!”

陳九冷不丁的打了個寒磣,從對方眼中,他只看到毫不掩飾的嗜血,以及殺戮。

統領能夠成功嗎?陳九閉上了眼睛,該做的,他都做了……

南皮城,青州軍徹底接管了城防。

在胡庸抵達城池之后,背矛軍、降卒營接連抵達。

浩浩蕩蕩的大軍震撼人心,格外整齊的隊列更是使人畏懼。

鞠義、高覽目光冷淡,看不清喜怒。

潘副將覺得二人似曾相識,等到胡庸介紹的時候,他才恍然大悟,原來是他們!

鞠義也好,高覽也罷,在河北軍中都有不小的名頭。

袁紹戰死之后,二人不知去向,本以為二人已然戰死,現在看來,他們竟然降了李賢。

一時之間,潘副將覺得自己投降的舉措很是明智,連赫赫有名的大將都降了,他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副將堅持什么?

郡守府,親衛將拷問出來的情報報與胡庸知曉。

“孟公威?孟建?”胡庸滿臉茫然。

“不錯,正是此人”

胡庸環顧左右:“此人為何與我青州作對?可有人知其來歷?”

青州軍將人人搖頭,真正長于計謀,胸有韜略的謀士都不在,此時,涌入城中的都是些武夫。

鞠義、高覽雖然聽說過孟公威的名頭,可是,他們卻沒有說話的**。

本是被迫賣命,誰肯出死力?

在眾人相顧無言的時候,一道清朗的聲音傳來:“這汝南孟建我卻聽說過”。

胡庸皺起眉頭:“嗯?你且說來聽聽”。

“潘鳳?”

說話之人正是潘鳳,也就是潘副將之子。

聽得胡庸所言,潘鳳不卑不亢,嘴里道:“據我所知,孟公威曾在荊州求學,與諸葛亮、徐庶、崔州平、石廣元私交甚好”。

竟與徐庶扯了關系,李賢帳下,徐庶是胡庸最為敬佩之人。

眼下,孟公威擺明了要與青州作對,胡庸不敢怠慢,他記得清楚,李賢曾經提過,要將各地大有才干的能人隱士全都收攬于麾下。

毫無疑問,能與徐元直相交莫逆,孟公威一定有其過人之處。

在胡庸的固有思維里,與徐庶相關的好友都是那種神龍見首不見尾、深居名山深林中的大隱士,他們是那樣的孤傲,便如同九天之上的云霄,不愿沾染一點塵埃。

就算他們不愿幫助青州,也不至于故意來搗亂吧?

言歸正傳,聽得孟公威去了巨鹿,胡庸沉吟一番,道:“此時事關重大,來人吶,快馬報與太史都尉!”

“喏!”

潘鳳摩拳擦掌,頗有前往巨鹿一試的跡象。

陳武見狀,嘴里道:“胡統領,因我之故,大軍開撥數百里,耗費錢糧無數,眼下使君雖未責罰,然而,我心難安,此番,我愿戴罪立功,去擒那孟公威!”

潘鳳大喜:“某愿同行!”

胡庸略一琢磨,覺得這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他想來,有一千精銳鐵騎護衛,便是誰也傷不了陳武分毫。

再者,看潘鳳這模樣,一定是個地頭蛇,有他統領,相比事半功倍!

“好吧,切記,多加小心!”

“喏!”

南皮城到巨鹿即便快馬奔馳也需要五個時辰,孟公威為什么一定要去巨鹿呢?

胡庸怎么也想不明白,不過,這卻不妨礙他固守待援。

太史慈正在澤幕城,此番,背矛軍是為陳武而來。

既然陳武無事,那么,背矛軍便沒了進一步活動的空間。

與其貿然行動,倒不如讓陳武投石問路。

陳武得令之后再度出發,已經吃了一次虧,此番,無論排兵布陣還是安營扎寨,他都小心謹慎,不敢大意。

千余騎軍行看百十里路,此時,需要探馬將前方的詳細情報報來。

陳武立在高處,看著一**拔地而起山脈,他們好像這塊大地的脊梁,高高的矗立在天地之間。

一炷香的功夫過后,探馬回轉,在他們身后還緊緊跟著一員青衣裝束的陌生人。

陳武擰了擰眉頭,不解地問道“他是何人?”

那人翻身下馬,利落地跪倒在地,嘴里道“我是巨鹿馬氏家兵”。

這人年紀二十歲上下,頭戴氈布小帽,身著青衣,看上去就像一個普通的侍從。

陳武笑道:“嗯?馬氏意欲何為?”

青衣少年毫不畏懼的抬起頭顱,嘴里堅定的說道“家主聽聞青州精兵將至,愿意改旗易幟”。

“喔?這卻是好事”,陳武心神一動,覺得事情大為蹊蹺。

巨鹿馬嚴執掌巨鹿已久,早不投誠,萬不投誠,現在陳武剛要抵達,便來這一出,這是想干什么?

巨鹿一行,看來很有必要!

陳武也好,胡庸也罷,他們都沒有權力拒絕一座城池的歸屬。

即便巨鹿流露出歸順之意,可是,陳武既不能拒絕,也不能貿然接受,只能小心考證,將詳情上報。

當天夜里,胡庸見了馬嚴的家兵。

此人在兩位臂大腰圓的軍士護衛下,來到胡庸跟前。

家兵不卑不亢,嘴里道:“見過將軍!”

胡庸微微頜首,問道“你就是巨鹿馬嚴之人?”

“不錯,小人正是”

“馬嚴一心向善,自然極為妥當,我家使君最是和善,只要棄暗投明,既往不咎”

家兵抱拳作揖,道:“若是如此,我代我家軍將謝過胡將軍!”

胡庸不置可否,道:“不必謝我,機會是自己爭取的,若是無事,你且退去吧”。

馬氏家兵環顧左右,忽然鄭重其事的說道“將軍,我有一事回稟,不知當講不當講”。

“嗯?何事?但說無妨”

“此時事關重大,還請將軍屏退左右”

胡庸心神一跳,肉戲來了,他揮揮手,讓軍士退下,只在身邊留著一員侍衛,“說罷,你都知道些什么”。

家兵隱秘的掃了那侍衛一眼,嘴里道“小人知道孟公威的消息”。

又是孟公威,胡庸心神一動,“喔?他在哪里?”

“在這里!”原本數步開外的家兵身子猶若大鵬展翅,兇狠地往胡庸撲來。

原來這廝便是孟公威派出的刺客,為的就是擊殺青州大將。

只可惜,胡庸早有防備。

刺客暴起發難的時候,胡庸不退反進,他大喝一聲,道:“啊呔,找死!”

電光火時間,刺客距離胡庸已經不足三步,這個距離,胡庸甚至都可以聞到對方粗重的呼吸。

刺客沒有攜帶任何兵器,按照他扮演的身份,一旦有了兵刃反而是畫蛇添足,武藝到了他這個地步,一雙手,兩條腿,甚至一張嘴都可以成為殺人的利器。

胡庸不退反進的舉措出人意料,刺客心神一動,他咆哮道:“受死!”死字一出,刺客眼中精光四射,他仿佛看到胡庸被他捏爆喉嚨的場面。

只有鮮血才可以警告青州人,這冀州,絕不是他們可以染指的。

刺客的心神有了一丁點的放松,在無限接近成功的剎那,他終究還是大意了。

胡庸一把抓住了刺客的臂膀,在其尚未反應過來之際,一個兇狠的扭折。

只聽得“咔嚓”一聲,卻是胡庸折斷了刺客的手臂。

“啊,啊!”

刺客萬萬沒想到,胡庸身手竟然如此高超。

在沒有武器的情況下,尚且如此勇猛,若是給了他武器,豈不是更加厲害?

失策了,失手了!

刺客不甘心,他覺得自己的演技天衣無縫,只可惜,最后一擊卻出了紕漏。

“你可有什么想說的?”

“休想從我嘴里套話”

胡庸毫不意外:“好吧,既然如此,那你便去死吧!”

說罷,胡庸上前一把擰斷了刺客的喉嚨。

此時,外頭的親衛沖了進來,他們只看到一具尸體,當即大驚失色“將軍!”

“無妨,此人意圖行刺我,卻被我拿下了”

眾人吸了口冷氣,刺客竟然有這么大的膽子,竟然敢混到這里來。

幸好,胡庸武藝高強,不曾吃虧,否則的話,若是換一個人,只怕絕不會有這么輕松了。

“是誰?”

“孟公威!”

“又是此人!”

“定然是荊州劉表賊心不死”

眾人深以為然。

李賢蠶食冀州,從表面上看,一切的局勢都在朝著有利于青州的方向發展著,但大好的局勢下卻隱藏著一股股潛流,袁家的勢力、曹操的勢力、荊州劉表的勢力……

冀州、幽州,這是李賢必取之地。

只有搶占牧馬之地,李賢才有真正鼎立天下的資本,否則的話,僅僅憑借趙云麾下那數千騎軍,談何縱橫天下?

歷史上,擁有雍涼的大唐縱馬揚鞭,北擊突厥,西抗大食,南抵吐番,東踩東瀛;而卻了燕云十六州,局限與河水以南的兩宋王朝,雖然富極一時,卻也從未在與少數民族的沖突中取得突破性的戰果,最終反而為蒙古所滅。

曹操也好,馬騰為首的西涼騎軍也罷,他們可不是善茬,李賢要想與之抗衡,必須有更精良的戰馬,更多的騎軍!

眼下,李賢的計劃就是穩步蠶食,緩緩北進。

趁著袁譚、袁尚廝殺不休,自顧不暇的機會,青州軍必須抓住時機,否則的話,一旦為他人所趁,到時候,李賢再想吞并冀州,就要付出加倍的努力了。

“胡庸遇刺?”

李賢得知詳情已經是一日之后的事情了,幸虧了飛鴿傳書,否則的話,這等急報也得三五日才能知曉。


上一章  |  三國之亂臣賊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