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亂臣賊子第592章 背嵬軍守城之戰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三國之亂臣賊子 >>三國之亂臣賊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592章 背嵬軍守城之戰

第592章 背嵬軍守城之戰


更新時間:2015年10月19日  作者:秀才會武術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秀才會武術 | 三國之亂臣賊子 
免費小說


權力是毒藥,掌權者一朝大權在手,便再也舍不得丟棄。[更多好看的小說就上匕匕奇]

袁紹死后,袁譚逐漸掌控大權,幽州、并州、冀州間或有官員表示效忠。

初嘗滋味的袁譚不能容忍任何變數發生,哪怕變數來源于他的親兄弟:袁尚。

若有可能,袁譚巴不得袁尚死無葬身之地,然而,天不遂人愿,近日,有忠于袁譚的官員快馬傳信,袁尚沒死,甚至在途中大張旗鼓地招攬人手。

袁譚聞言又急又躁,他雖然在郭圖等人的支持下成為冀州刺史,可是,名不正言不順,一旦袁尚拿出所謂的遺囑,冀州必將內亂。

幸好,袁尚的實力都在涿郡,而鄴城是袁譚的勢力范圍,否則的話,郭圖的計策根本無法實施。

冀州,袁尚身邊已經聚集了五千兵馬。

離開青州之后,袁尚一路疾行,沿途間,不斷有潰卒加入其中。

眾人皆知,三公子袁尚在冀州擁有不小的實力,只要讓他成功歸返,刺史之位的歸屬還在模棱兩可之間。

從龍之功不可錯過,不少官員、軍將都抱著這個想法。

袁譚雖然搶占先機,可是,袁尚卻也不可小覷。

一山難容二虎,袁譚、袁尚之間總要分出勝負,勝者,將享受萬人之上的待遇,而敗者,只能淪落塵埃,從此與權力絕緣。

袁尚立在營中,夜色清涼如水,亂糟糟的大軍駐扎在城郊,城內的郡官奉上酒肉米粟,格外的小心。

“亞父,你覺得李賢會信守承諾嗎?”

自從袁尚與審配結伴離開青州,袁尚便尊稱審配為亞父。

一開始,審配堅辭不受,后來推辭不過才逐漸默認。

此番,聽得袁尚發問,審配稍一思量,嘴里道:“李賢是個人物,不過,承諾這種東西,向來可信可不信,如果主公深信不疑,只怕會上了李賢的大當”。

袁尚吸了口氣,語調低緩:“事到如今,最好的法子就是與袁譚聯手,共同對付李賢,可是,袁譚會信我嗎?”

審配搖了搖頭,道:“主公麾下死忠何其多也,如果我是袁譚,一定會食不下咽”。

“也許我離開青州就是一個錯誤,這一切都在李賢的算計之中,我不過是他的棋子罷了”

審配沒想到袁尚遭遇的打擊如此之大,他急忙勸解道:“主公切莫灰心喪氣,李賢雖強,卻也并非全無破綻,只有主公手握重兵,一定可以報仇雪恨!”

袁尚環顧四周,不無悲哀地說道:“就憑他們?”

除卻從青州挑出的六百兵丁以外,此時聚攏在城外的兵馬足有四千多人,可是,亂軍層次不齊,戰斗力極差。

審配聞言一滯,道:“此一時彼一時,當務之急是回轉涿郡,掌握郡兵之權,這些亂軍能夠多一些,總歸是好的”。

袁尚只是覺得心有不甘,憑啥李賢要什么有什么?麾下兵馬竟是精銳,而他袁尚只能由一幫殘兵敗將守護?

陽關城外,打掃戰場的文武吏員正在緊張的忙碌著,他們需要統計戰果,方便戰后的論功行賞。

之前曹操退的匆忙,甚至沒來得及收斂尸體。

經過忙碌的清算,死在城外的曹軍足有兩千人,數量與守城的軍士數目相仿。

其實,剛開始張遼中計被圍,曹軍完全占據上風,只是后來黑山軍出現,這才擾了曹軍大計。

相對于斬首兩千的戰績,長槍五百支,鐵刀三十柄,鐵叉一百二十根,箭矢兩千支,短矛八百柄的數目就有些寒酸了。

在張遼的要求下,徐州軍將曹操投擲的少量短矛收為己用。

徐州軍初步達成了戰略目的,而為之付出的代價也還在可以接受的范圍之內:陽關城的軍民死傷千余人,多數是死在了曹軍的短矛之下。

張燕對高順的練兵手段欽佩不已,此番,陷陣營雖未出戰,可是,名聲卻一點也不小。

大戰過后的陽關一片忙碌,城中的醫士忙得腳不沾地,城墻上劫后余生的鄉民在幫著青州軍洗刷城墻,城外,鄉民將一具具兗州軍的尸體聚斂到一處,四周擺上了巨量的柴禾。

戰爭是殘忍的,然而最殘忍的卻是戰爭之后,殘破的城墻還可以修繕,可失去的家人卻怎么也挽回不了。

徐和決定出兵追擊,曹軍雖然退卻,可是,玄甲軍卻不能有半分松懈。

須知周倉的背嵬軍正在兗州,如果玄甲軍不能時刻對曹軍形成壓迫,最終,倒霉的只會是背嵬軍。

兗州,周倉的背嵬軍奪了一城。

平原作戰,虎豹騎可以發揮十成的威力,而背嵬軍雖然不曾畏懼,卻也會因此帶來巨大的傷亡。

能夠減少傷亡的話,周倉不會拒絕。

當東方的紅日從地平線上騰起的時候,漳縣城外以北的曠野里出現了一支黑壓壓的隊伍。

來人打了一桿碩大的“曹”字大旗,正是虎豹騎大將曹仁。

曹純戰死之后,曹仁只想殺死李賢,為其報仇。

此番,周倉孤軍深入,曹仁打算將其擊殺。

漳縣必須攻下來,不然的話,對曹仁的聲望,對大軍的士氣都會是極大的打擊。

警鐘聲傳遍了整個城池,家中有男丁在的,在軍卒的脅迫下往城樓處靠攏,各級的黨長指揮著數量不一的丁口,倒也井然有序。

周倉麾下的兩千長弓手奔上城墻,彎弓搭箭,蓄勢以待。

曹仁瞪大了眼睛,他打馬立在一座凸起的小山坡上,眺望著城頭,與想象中的不一樣,城上似乎安靜異常,并沒有出現慌亂。

周倉到底有什么魔力,這么快就穩定了民心?

經過一夜休整,曹仁的六千人馬也恢復了體力,只是攻城的器械依舊匱乏,只能憑借簡陋的云梯,粗大的樹樁來博取勝利。

騎兵向來不擅攻城,可是,曹仁別無選擇。

據說兗州大軍已然歸返,如果在這之前曹仁毫無建樹,虎豹騎將城外笑柄。

進攻的號角響起,整整六千大軍勉強保持了四個方陣,緩緩而行。

城樓之上,周倉琢磨著,如果自己手中有一支騎兵,曹仁絕不敢如此排兵布陣,可是,如今他手中沒有快速出擊的強力兵種,便只能仰仗城墻之利,用長弓最大限度地殺傷曹軍了。

擁有地利之便,打心底里,周倉不認為曹仁會給己方人馬帶來什么麻煩。

在周倉的感染之下,陳式的底氣更足了,二人談笑風生,這種風輕云淡的氛圍很快彌漫到了整個城墻之上。

昨日奪城而入,背嵬軍的士氣增長到了極點,即便深入兗州,軍卒也無所畏懼,他們總覺得自家軍將可以帶領他們殺出重圍。

曹仁知道漳縣難攻,可是留給他的時間真的不多了。

巨大的壓力之下,曹仁咬牙切齒:“攻入城池,我為諸位請功!”

曹仁頗受曹操信賴,他肯請功,曹操一定不會拒絕。

既然入了兗州軍,圖的就是大塊吃肉大碗喝酒的日子,能夠快活一天便算一天,死又算什么?

十八年后又是一條好漢!

陣陣的吶喊聲傳來,城下的兗州軍很快便進入了一百二十步之內,這個距離,憑借曹仁往日的經驗,應該是安全的。

兗州軍停下來,重新整頓了一下隊列,曹仁將三排握有木盾的兵眾放到了最前面,在他們身后有杠著云梯的三百精銳,以及搬運巨木的五百悍卒,僅有的兩三百弓箭手緊隨其后,其余武器雜亂的軍卒都處在后軍的位置,只等著城破了之后沖殺進去大開殺戒。

周倉看得暗暗頜首,曹仁也不是一一無是處的白癡,單看這層次分明的陣列便可以知道他也是有兩把刷子的,只是這倒霉孩子時運不濟,遇上了自個兒,想到這里,周倉回首問道:“這個距離,可在弓手的箭程之內?”

陳式略微估算了一番距離,道:“居高臨下,一百二十步應該不在話下!”

此時,大漢青州軍的弓矢射程射程不過百步,而青州軍的裝備遠勝于他們。

周倉沉下臉,猛地叫道:“長弓手,試射!”

“試射!”

話音剛落,近百支閃著寒光的箭矢在空中劃過一道優美的弧線呼嘯著往下墜去。

“統領,小心!”

曹仁本是漫不經心的立在陣前,在他想來,青州軍軍長弓的射程定然沒有這么遠,可是,見識過青州軍長弓厲害的軍將就不同了,他們知道,青州軍的箭矢射程更遠,力道更強,絕不止一百步!

“噗哧”

若不是親衛及時沖上前頭把曹仁撲倒在地,適才那一波箭雨就能要了曹仁的性命。

額頭的冷汗撲簌簌直下,曹仁渾身顫抖著,他憤怒交加地吼道:“青州軍長弓的射程怎么這么遠?”

“曹將軍,之前在谷城我就是被他們的長弓打的措手不及,損失慘重”

“你個混賬東西,你怎么不早點說!”曹仁怒氣沖天,要是早知道青州軍有如此利器,他說什么也不會停在這個距離,甚至不會強行攻城。

可現在倒好,真的是勢如騎虎了。

幸好,攻城的人手當中有不少本地郡兵,否則的話,如果都是虎豹騎,曹仁一定會心疼死。

此時,曹仁站起身來,咆哮著吼道:“沖,快些沖過去,青州軍的長弓就沒了用處。奮勇向前者,重賞,有敢輕言后退者,盡斬!”

曹仁的親衛大聲復述著命令:“奮勇向前者,重賞,有敢輕言后退者,盡斬!”

木已成舟,再也沒有了退路,曹仁猙獰著吩咐道“左右親軍聽令,爾等親自壓陣,有逃脫者,先斬后奏!”

“喏!”

前有強弓,后有親軍壓陣,再不拼命已經是行不通了,郡兵的大小頭目在恐懼之下頓時“嗷嗷”叫著,他們也豁出去了,個個宛若打了雞血一般往前沖去。

一桿碩大的“周”字大旗下,周倉冷哼一聲,果然,曹休還沒死心,已經快速進入了一百步的射程。

“齊射”

“背嵬軍弓手齊射準備,一百步。”

各級的小校傳來此起彼伏的應喝聲:“統領有令,長弓手齊射準備,正北一百步!”

陳式忽地把臂一揮,聲若雷鳴:“射!”

“射!”

“射!”

在猛烈的箭矢下,曹軍狼奔豕突。

強勁的長弓,精準的箭矢令人心馳神往。

“如此利器在手,曹軍休矣!”

敵人的痛苦就是陳式最大的快樂,他看著城下的曹軍慘號連連,頓時長長松了口氣。

曹軍也有今天!

行程倉促,曹軍沒有合適的防護裝備,一旦中箭,輕則流血不止,重則傷重斃命。

然而,陣列當中,一名曹軍軍將一邊躲避著箭雨,一邊呼喝道:“弟兄們,只要沖上城墻,每人砍死一個青州軍,我們肯定就勝了,城內有肉,有女人!”

“活下去,喝酒吃肉玩女人!”

“砍死一個,只要砍死一個青州軍就夠了!”

在軍將的指揮下,郡兵扛著云梯、撞城木拼命往前沖著。

只是在城頭箭雨的攢射之下,兗州軍每前進一步總會付出三兩個人的性命。

五十步,這個距離已經進入了背矛士的射程之內,早已按捺不住的周倉回首暴喝:“背矛士何在?”

“在”

“賊人就在城下,齊射!”

“喏!”

一時間,城上短矛如雨下。

背矛士并非背矛軍獨有,察覺到短矛巨大的殺傷力之后,李賢麾下每個營中都會有三五百人。

背嵬軍中的背矛士數量在三百上下,他們每一次投擲都會給城下流寇的陣形帶來極大的傷害。

中了短矛的兗州軍一時不死,便在那里歇斯底里的慘叫著,不過生死攸關之際,沒有人在意他們的死活,所有的郡兵都在玩命的往前沖鋒。

五十步,三十步,十步,沖的最快的那隊郡兵終于接近了城墻,逃離了箭矢的殺傷范圍,可真正的噩夢才剛剛來臨。

滾燙的沸水鋪頭蓋臉的潑了下來,中者慘叫連連,渾身血肉模糊,甚至隱隱有一股熟肉的味道。

然而,郡兵畢竟數量眾多,隨著時間的流逝,越來越多的兵卒靠近了城墻,間或有一兩支云梯搭到了城墻上,可攀登的兵卒卻抵不住一鍋又一鍋沸騰的熱水。


上一章  |  三國之亂臣賊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