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亂臣賊子第591章 勾心斗角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三國之亂臣賊子 >>三國之亂臣賊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591章 勾心斗角

第591章 勾心斗角


更新時間:2015年10月19日  作者:秀才會武術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秀才會武術 | 三國之亂臣賊子 

文/秀才會武術

c_t;近年來,黑山軍一直活躍在冀州、兗州等地,勢力范圍籠罩太行山脈。推薦百度/棋子*小/說/網閱讀求書網,最新章節訪問:。

袁紹、曹‘操’掌權之后,都曾以黑山軍為討伐目標,然而,黑山軍的規模越剿越大,走投無路的窮苦百姓紛紛加入其中。

初任頭領張牛角中箭身死之后,諸人奉褚飛燕為頭領,而褚飛燕有感張牛角之恩情改姓張,是為張燕。

此番張燕親身南下,為的卻是糧秣一事。

黑山軍從幾千人增加到今天的十多萬人,糧秣的消耗是一個天文數字。

眾所周知,黑山軍并不是單純由‘精’銳青壯組成的人馬,他們的隊伍中有老有小,多數拖家帶口。

老弱沒有戰力,卻也無法拋棄,這就成為黑山軍沉重的負擔。

攻打縣城,劫掠商隊雖然偶有收獲,可是,收獲與支出相比,缺口還是太大了。

坐守困境絕非明智之舉,深思熟慮之后,張燕決定南下。

正巧,之前張遼張文遠流‘露’出合作的意圖,張燕略一思慮便決意親身前往。

然而,此一時彼一時,李賢大勝袁紹之后,張遼才恍然發現,離開李賢絕非明智之舉。

可是,這時候張燕已然應約而來,張遼該如何應對?

城外曹軍偃旗息鼓,看模樣短期內不會有戰事發生。

張遼帶著醫工營的醫士親自來到黑山軍營。

守營的軍卒認識張遼,通稟一番便順利入營。

張燕正在營前打磨力氣。

兩塊百十斤重的石鎖在張燕手中宛若無物。

張遼武藝過人,同樣有把子力氣,可是,張燕的蠻力卻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雙臂青筋直‘露’,‘腿’腳猶若老樹盤根,穩如泰山,這樣的人物,一旦陷入近身‘交’戰,絕對是一員殺人如麻的悍將。

“噗通”,不知道過了多久,張燕隨手丟下石鎖,這時候他仿佛剛剛看到張遼,“哎呀呀,原來是文遠賢弟,為兄失禮了”reads;。

張遼笑道:“兄長何必多禮,是小弟叨擾了才對”。

張燕疑‘惑’起來:“賢弟不在府中休息,此來所謂何事?”

“也沒什么事情,只是帶來了幾名醫士,又送了些糧秣、‘肉’食以作答謝”

張燕心中一動,嘴里道:“賢弟太過客氣了”。

張遼正‘色’道:“兄長何出此言,若不是你及時出手,我麾下部眾只怕早已經傷亡殆盡了,此等恩情,如同再造!”

張燕笑著寬慰一番,二人相談甚歡。

不過,為了表示重視,張燕清洗妥當之后還是邀請張遼入屋詳談。

在屋外,空曠的地方難免會有窺視之輩,可是,待在屋中就沒有這種必要了。

張遼瞧的清楚,張燕使人在十步開外布下崗哨,除非張燕吩咐,否則的話等閑人難得寸進。

入屋之后,張遼、張燕分賓主落座。

張燕倒是沉得住氣,可是張遼卻有些按捺不住了:“不知此番兄長為何而來?”

張燕似笑非笑,似乎在考慮是不是應該說真話。

張遼言辭懇切:“兄長若是信得過我,我張文遠定會竭力相助!”

話都說到了這份上,張燕不再故‘弄’玄虛,而是實話實說,道:“不瞞賢弟,為兄此番是來求糧了”。

“求糧?”

“不錯,山中糧秣無多,而部眾消耗極大,再無補給,只怕軍心大‘亂’”

張遼松了口氣,只要張燕不是為了地盤而來,那事情就有了商量的余地reads;。

青州也好、徐州也罷,這幾年在李賢的特殊政策下積累了大量糧秣。

別的不敢說,分撥幾十萬石糧秣壓根不在話下。

只是,既然張燕有求于李賢,那么,只要張遼幫助張燕達成目標,便可償還救命之恩。

想到這里,張遼正‘色’道:“徐州糧秣盡‘操’于李使君之手,兄長若想得償所愿,只怕還要從長計議”。

張燕不解:“喔?這卻是為何?”

“李使君大勝袁紹,短期內只怕難以歸返”

張燕皺起眉頭:“這可如何是好?”

“兄長稍安勿躁,李使君雖然不在,可是,下邳城中卻有一人可以助你一臂之力”

“喔?誰可助我?”

“徐庶徐元直”

張燕面‘露’難‘色’:“久聞徐元直大名,只是一直未能相見,這一次冒昧上‘門’,如何才能說服他?”

張遼信心滿滿:“兄長寬心,徐元直最是睿智,只要兄長直言相告,他定會給出滿意的答復”。

“果真如此?”

“千真萬確”

“好吧,既然如此,有勞賢弟代為引薦”

張遼大包大攬,徹底穩住了張燕的心思。

黑山軍是友非敵,情況確切之后,張遼徹底松了口氣,他將實情告訴了高順。

高順聽罷之后囑咐了一句“防人之心不可無”。

張遼知道,高順不會明言相助,這已經是最好的結果了。

其實,在張遼想來,只要高順不在暗中使絆子,那便萬事大吉了。

至于徐庶那里,一個友善的黑山軍,想必值得徐州下本錢!

將消息快馬報與下邳城之后,陽關城陷入了短暫的安寧之中。

翌日,曹軍埋鍋造飯,并無異常。

守軍大為得意,他們覺得自家兵馬擊潰了曹軍的信心,所以曹‘操’不敢輕舉妄動。

第三日已然如此。

第四日,當徐和的先鋒抵達陽關近郊的時候,哨探才猛然發現,曹軍已經退了。

原來,曹‘操’動用了“添灶之計”。

也就是說,城外的曹軍主力在不知不覺間早已經退去,此時,依舊滯留的只是少數兵馬。

張遼聞聽之后羞躁不已,倒是高順不動聲‘色’。

對于高順而言,只要守住陽關,確保曹軍難以寸進,那便大功告成,至于其他的東西,都是些旁枝末節。

徐和兵馬一路疾行,早已經又累又疲。

確認曹軍主力撤離之后,徐和并未貪功冒進,而是讓麾下好生休整。

大戰還在后頭,養‘精’蓄銳才是要緊事!

幾乎與此同時,張燕見到了徐庶。

徐庶并未因為張燕的身份輕視于他,言辭間頗有拉攏之意。

黑山軍雖有老弱,可是,其中‘精’銳編練一番,足可上陣廝殺。

若能將張燕收入囊中,對李使君,對徐州都有著重要的意義。

李賢之所以放心北征,就是因為徐庶的存在。

只要徐庶一息尚存,下邳城便穩如泰山reads;!

這是李賢對于徐庶的盲目自信。

“張頭領,黑山軍在山中如何?”

張燕沒有隱瞞,徑自說道:“部眾太多,糧秣太少,山中即將缺糧”。

徐庶‘露’出個恍然大悟的模樣,道:“張頭領此番為糧而來?”

“不錯”

“李使君不在徐州,不知張頭領打算以何物相換?”

張燕一陣遲疑,山中雖然存有些許金銀,可是,相對于糧秣的龐大數目,這些金銀遠遠不夠。

置換?

這倒是公平公正,可是,張燕卻想不出拿什么來置換。

部眾在山中常年遭遇圍剿,糧秣補給困難,如果這一次遠道而來,依舊想不出破解之策,那么,回轉之后,肯定會有不少人因為缺糧餓死。

“先生覺得以何物相換較為妥當”

徐庶笑道:“我聽說山中有礦,張頭領可有消息?”

張燕臉‘色’微變,臨來之前,山中匠工確實將發現鐵石的蛛絲馬跡說與他聽。

可是,這消息應該是絕密的,為什么徐庶會知道?

難道有人通風報信?

這時候顧不得多想,張燕只能承認:“實不相瞞,山中有鐵石,這個消息我也是不久之前才知曉”。

徐庶不以為意,李賢曾經說的很清楚,太行山中有鐵礦,如果有朝一日黑山軍求上‘門’來,討要一些鐵礦結個善緣便是。

現在看來,一切都被李賢料中了。

黑山軍果然缺糧了,而太行山中真有鐵礦,只要消息屬實,黑山軍便可憑借鐵石的生意順利積累財富,進而壯大實力reads;。

“糧秣五萬石如何?”

張燕苦笑道:“五十五石方可平穩人心,否則的話,黑山軍只怕要‘亂’了”。

黑山軍都是一幫走投無路的窮苦人亦或者罪犯魔頭。

有糧秣的時候,他們不介意拼殺劫掠一番,可是,現在糧秣沒了,大家要餓肚子了,這時候誰還苦守等待?

等待最是消磨人心。

聽得張燕獅子大開口,徐庶也不急躁,而是緩緩地說道:“四十萬石,我可以為你在使君面前美言幾句,只要拿出鐵石,那便置換”。

鐵石還沒有開采出來!張燕心中腹誹,看模樣,沒有鐵石,只怕對方不會應允。

腦子轉悠著諸多念頭,張燕嘴里道:“鐵石正在開采,只怕數目不多,可是,糧秣卻很是緊要,晚到一天,部眾便會有人餓死”。

徐庶略一沉‘吟’,道:“既然如此,我便問問李使君”。

話音剛落,便有信使來報,說徐和所部人馬已然抵達,李賢李使君三日之后也將動身。

徐庶松了口氣,而張燕卻有些緊張。

好不容易才說服徐庶,如果換成李賢,一概翻臉不認賬的話,那又該如何是好?

張燕抱著僥幸心理,道:“兄長定要美言幾句,黑山軍定會銘記在心”。

“你且稍安勿躁,答案很快就要揭曉”

張燕又滯留了一陣子,確認不會有任何收獲之后便告辭離去了。

人剛走,徐庶就研磨將事情的經過概述了一遍,這是報與李賢知曉的,萬萬不能錯過了。

冀州,鄴城,冀州軍大敗,袁紹戰死的消息已經傳來。

忠于袁譚的軍將、官吏當即宣布,由袁譚繼承冀州刺史。

忠于三子袁尚一系的官員受到打壓、排擠。

袁紹尚在的時候,憑借個人威壓,他才能震住左右,讓人不敢小覷。

現在,袁紹一死,袁軍馬上就有分崩離析的跡象。

先行一步的郭圖等人躥啜袁譚,讓他全力以赴備戰,等候李賢大軍。

可是,一個勁爆的消息陡然傳來:袁尚得到了袁紹的遺囑。

眾所周知,袁紹一直頗為寵愛袁尚,正因為如此,袁譚才未能得償所愿。

現在,袁紹死了,卻又留下一道遺囑。

袁譚聞聽之后勃然大怒:“該死,竟然有遺囑這東西,你們與父親日夜相處,難道就未曾察覺嗎?”

“少主稍安勿躁,主公尚在的時候并未流‘露’遺囑之事,想來,這事情要么極為隱蔽,要么便是個幌子”

“什么幌子?”

“根本就沒有什么遺囑,如果現在憑空冒出,那么一定有人偽造!”

“是誰?”

“誰的嫌疑最大?”

“袁尚?”毫無疑問,根據遺囑敘述,袁尚才是有能力繼承的第一人選。

“不錯,除了袁尚之外,誰有這么大的膽子?”

“會不會是李賢?”

“也有可能,不過,若是李賢所為,那么,只怕袁尚已經與李賢達成了協議”

“賊子安敢如此!李賢殺我父親,與我袁家仇怨不共戴天,若是袁尚與李賢茍合,我一定要親手殺了他!”

“少主稍安勿躁,袁尚與李賢有沒有勾結,從一件事上便可以看出來”

“什么事?”

“據說,袁尚入城之后,一直未曾出城,那么,他有兩只可能,一種是戰死沙場,另外一種便是被李賢俘虜了”

“不錯”

“如果袁尚毫發無損地出現呢?”

袁譚怒發沖冠:“若是如此,便是袁尚與李賢有了勾結reads;!”

“少主應該早做謀劃才是”

“你的意思是?”

“袁尚定會歸返!”

袁譚吸了一口冷氣,他雖然在郭圖等人的支持下掌握了部分權力,可是,畢竟沒有大義的名頭,若是袁尚拿出遺囑,定會反客為主,那時候,又該如何是好?

“先生何以教我?”

“無他,制造輿論”

“如何行事?”

“便說袁尚已經戰死”

袁譚微微頜首,他靈光一閃,甚至冒出一個念頭:“我是否可以拿出一份遺囑?”

“不可,少主不可冒險!”郭圖竭力反對。

“這是為何?袁尚可以作假,為何我就不能作假?”

郭圖苦口婆心:“少主,我們一無印鑒,二無人證,如何作假?”

袁譚頗為氣氛:“難道就任由他猖狂不成?”

“少主勿憂,我有一招釜底‘抽’薪,可以確保平安無事”

“喔?快快道來!”袁譚顯得迫不及待。

哈小說網

...(../27/27751/)

(/87/87117/)

小技巧:按CtrlD快速保存當前章節頁面至瀏覽器收藏夾。

棋子每天更新數千本熱門小說,請記住我們的網址

本站作品由網友搜集整理于網絡,作品及評論屬作者與注冊會員個人行為,與在本站立場無關。

讀者如發現作品內容或評論含法律抵觸或侵犯他人權力的行為,請向我們舉報


上一章  |  三國之亂臣賊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