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亂臣賊子第472章 荏縣攻防戰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三國之亂臣賊子 >>三國之亂臣賊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472章 荏縣攻防戰

第472章 荏縣攻防戰


更新時間:2015年10月19日  作者:秀才會武術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秀才會武術 | 三國之亂臣賊子 
免費小說


泰山郡與平原郡的交界處,地勢平坦,寬敞的官道從良田中央橫穿而過。:///

越過黃河后,匈奴人肆意快活,很是瀟灑了幾日。

只不過,隨著鐵騎深入,于夫羅漸漸發現,沿途間的鄉民村寨越來越少了,即便遇到村落,也往往空無一人。

顯然,匈奴入侵的消息已經傳到了這里,鄉民拋家棄院,逃難去了。

騎軍一隊疾行,所帶糧秣不多,正是靠著一路燒殺劫掠才堅持到現在,如果前方陡然沒有村落,劫掠不到糧秣,大軍吃什么?

于夫羅很是小心,他將郭七喚到身前,不耐煩地說道:“還有多久才能抵達荏縣?”

郭七對這一帶的地形了如指掌,他緩了片刻,嘴里道:“再有二十里便可直抵荏縣城外”。

二十里?

大軍疾行的話不過一炷香的時間!

于夫羅深吸了一口氣:“劉協還在荏縣嗎?”

“細作并未發現大股兵馬調動的跡象,劉協應該還在城中”

“好,若是取了荏縣,奪了大漢天子,郭七,你當記首功”

“小人萬不敢當,一切只不過是份內事而已”

于夫羅不置可否,他打了個呼哨,很快便有四名騎將狂奔而來。

“大單于!”

“聽著,再有二十里便是荏縣,我軍遠行,未帶攻城器械,要想攻城,只有一策”,說到這里,于夫羅環顧四周。

“單于直說便是,部族的兒郎們早已經迫不及待了”

“好,傳我軍令,即刻抓捕漢人,無論男女老幼,一并擒拿”

“單于,漢人懦弱,抓了他們又有什么用?”

“哪來的那么多廢話,我讓你們去抓,你們去抓便是了,等到了荏縣,你們便會明白了”

于夫羅發怒,匈奴軍將再不敢多言,他們紛紛施禮告辭離去。

荏縣,逃難的鄉民百姓蜂擁而入。

匈奴人心狠手辣,落到他們手中,生不如死!

百里之內,只有荏縣這么一座城池,再不入城可就遲了。

短短三五日的功夫,荏縣已經擠滿了逃難的人群。

城頭,李賢與胡庸并肩而立。

“主公,讓某出城殺殺奴寇的威風吧”

“不必,我已有萬全之策”

胡庸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就憑這簡陋的城墻?主公,這荏縣可是比不得都昌呀”。

“那又怎樣?難道匈奴還能破城而入?”

胡庸怒視遠方,嘴里道:“讓我去守南寨吧,只要有我一日,絕不讓奴寇破寨而入”。

荏縣城外有兩座軍寨,距離城池不過三里,與荏縣并呈犄角之勢。

在李賢的計劃中,軍寨是隨時可以放棄的,太史慈、周倉的人馬正在急速趕來,只要堅守一日,于夫羅的騎軍將成為甕中之鱉。

一日?就算軍寨全丟了,李賢相信,守軍也可以守上三五日。

不知何時,劉協也踏上了城頭。

此時,探馬疾馳來報:“匈奴于夫羅步已至二十里外!騎軍足有萬人!”

劉協吸了口氣,“于夫羅這是傾巢來犯呀,他就不怕全軍覆沒嗎?”

“于夫羅必須死,這些奴寇也絕不能輕饒,屠我大漢百姓,千刀萬剮也難解其罪孽”

劉協深以為然:“這些狼心狗肺的賊子,全都宰了吧”。

為了引誘于夫羅,荏縣城中只有背矛軍以及李賢的親衛營,兩軍合計不過九千人。

荏縣地處腹地,城防很是簡陋。

護城河早已干涸,便是城墻都顯得破敗不已。

數千名民夫忙了許久才重新引來河水,只是時間倉促,城墻未能完全修繕完畢。

連同民夫在內,滿打滿算不過萬余人。

背矛士雖然精銳,李賢也早有準備,但是,于夫羅可有萬余精騎呀

徐干一言不發,他不認同李賢這般冒險的行徑。

若是荏縣為匈奴所破,李賢、劉協失手被擒,那才是天大的禍事!

君子不立危墻之下,這才是徐干的處世之道。

可是,李賢向來一言九鼎,他以天子為餌,為的就是將于夫羅一網打盡。

胡庸守軍寨,固然可以最大程度上殺傷匈奴,但是,卻也有可能壞了李賢的大計。

如果于夫羅知難而退,那李賢才是真的前功盡棄了。

沿途間,死在匈奴兵鋒之下的無辜百姓早已經有數千人,李賢絕不能容忍任何意外發生。

“轟隆隆”,城門重重關閉,逃竄而來的鄉民盡數入城。

恰在此時,一陣轟隆隆的馬蹄聲由遠及近而來。

塵煙遮天蔽日,在視野的盡頭,一群身著皮甲的騎卒策馬狂奔,正是于夫羅的前鋒。

“嗚嗚嗚”,低沉的牛角號聲響起,越來越多的匈奴人出現了。

饒是李賢見慣了大陣仗,也不禁為匈奴人的陣勢暗自驚嘆。

不愧是與大漢朝糾葛了數百年的游牧民族,確實有一套!

不多久,于夫羅便親臨荏縣城下。

“匈奴大單于欒提于夫羅問候大漢天子,不知天子可在城中?”

劉協久經深宮,這是他第一次遇到匈奴人。

城下,股股膻腥味撲鼻而來,馬背上的匈奴人兇神惡煞,看上去便絕非良善。

世上怎會有如此丑陋之人?

劉協又驚又怕,有心避而不答,但是,當著守軍的面,劉協又不想墜了天子的威風,便在這時候,李賢向其低聲說道:“陛下盡可斥其不守臣屬之道,于夫羅奈何不得陛下!”

得了李賢的提醒,劉協方才朗聲喝道:“于夫羅,你不過是區區右賢王,安敢自稱單于?孤憐憫你族人窮弊,準許爾等滯留豫州,誰曾想,爾等竟然肆意妄為,屠戮百姓,燒殺劫掠,無惡不作,實在是可惡至極!”

一番話戳到了于夫羅的痛楚。

于夫羅真不是單于!

事情還要從數年前說起,當年,于夫羅的父親羌渠被殺之后,于夫羅的哥哥須卜骨都侯被立為單于,于夫羅試圖借助漢庭之力奪回單于之位,可是漢庭卻漠不關心,無奈之下,于夫羅只得留在中原,為漢庭效力。

須卜骨都侯死后,單于之位閑置多年,于夫羅一直未能如愿。

屬于自己的東西,歷盡千辛萬苦卻未能得到,造成這一切的根源,都是因為漢庭!

若是漢庭多多助力,單于之位早就是囊中之物了,須卜骨都侯算什么東西?

希望太大,失望也就越大,于夫羅認為,是漢庭不義在先!

這一次,抓捕劉協,就有為自己出氣的原因!

于夫羅沒想到,劉協一句話就讓他七竅生煙。

小小的荏縣,萬余精騎定可一攻而破,破城之后,一定要除掉心頭的那口惡氣!

于夫羅強忍住怒意,嘴里道:“我給你們一炷香的時間考慮,一炷香之后,若不開門投降,我便攻城了”。

李賢不以為意:“投降?白日做夢,你若敢來,李某隨時恭候”。

“你便是李賢?”

“不錯,正是某家”

“世間傳言,青州軍冠絕天下,數日間,據我所見,青州軍不過寥寥!”

胡庸勃然大怒:“好個賊子,他日定取你狗頭!”

于夫羅置若罔聞。

沒有到達荏縣的時候,一切都是未知數。

劉協有沒有逃掉?荏縣的城防如何?城內守軍有多少人?

現在,親眼所見,于夫羅當即松了一口氣。

荏縣的城防超乎尋常的簡陋,只要付出一點代價,必可一日破城!

一炷香的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

趁著難得的間歇,城頭的守軍在抓緊時間鞏固城防。

之前,為了防止打草驚蛇,李賢不敢調動太多兵馬,更不敢大肆修繕城墻,只在一定程度上進行了修修補補。

現在,于夫羅已經來了,青州軍不再需要遮掩行徑了。

鞏固防務,這是正經事,于夫羅看不出蹊蹺。

以荏縣為中心,方圓數十里的范圍內到處都是雄壯兇狠的匈奴人在打馬奔馳,他們不肯放過每一個角落,仔細搜查著可能躲閃漢民的位置。

單于已經下了軍令,必須盡可能多的找到漢人。

可是,時間已經過去了很久,除了在一處洞穴內找到一個半死不活的傷者之外,匈奴人沒有半點發現。

倘若換做以前,這樣的一個傷者說殺也就殺了,可在如今漢人稀少的情況下,沒有人敢私自動手,他們急忙把消息層層傳遞,由百夫長稟報千夫長,再由千夫長回稟于夫羅。

于夫羅聽聞消息之后,很是疑惑:“只有一個漢人?這怎么可能?”

一名匈奴百夫長滿臉的不容置信:“我也不曾相信,可是,單于,這都是真的,漢人都逃了”。

莫名的不安涌上心頭,于夫羅眉頭緊蹙:“將漢人俘虜帶來”。

郭七急忙勸阻:“單于且慢”。

“嗯?你意欲何為呀?”

“大單于,其余漢人顯然已經逃入城中,可是,為什么會有傷者在城外?為什么他的同伴將他丟在這里?”

于夫羅茫然不解:“你認為其中有詐?”

“不錯,為什么所有的漢人都不見了,只有這傷者藏匿在洞穴中?漢人是極重情分的,如果沒有特殊原因,他們不會放棄同伴!”

匈奴百夫長勃然大怒:“郭七,你這是什么意思?難道一個我們匈奴的勇士還會怕了一個漢人?”

郭七并未惱怒,“李賢陰險狡詐,他能想出堅壁清野這等絕戶計,那便絕不會有什么疏漏”。

于夫羅覺得有些不妥,可具體那里不妥他又說不出個所以然。

“問個明白,倘若真的什么都不知道,那便殺了”

百夫長慨然應諾。

然而,于夫羅的軍令還沒來得及貫徹,便有騎卒來報。

“大單于,那不是漢人的百姓,好像是郭家的信使”

郭七變了臉色,“人在哪里?快快帶我去看看”。

沒多久,郭七便見到了匈奴人搜到的傷者。

“你是何人?”

“是七爺嗎?小人奉家主之名刺探軍情,接應大軍,沒曾想行至半途便被青州軍發現了,好不容躲入林中,卻險些餓死”

郭七依舊沒有放松警惕,他驀然變色,朗聲大喝道:“好個狗賊,竟敢狂我,我這便殺了你祭旗”。

說罷,郭七抽刀在手。

那傷者面不改色,只是大聲疾呼:“七爺莫要枉殺好人,殺了我,你如何向家主交待”。

“哼,不殺了你,我更沒法向家主交待”

話音剛落,郭七一刀劈出,直往傷者的面門而來。

于夫羅沒有阻攔,臨濟的匈奴人也沒想到竟會有這等變故。

眼看著郭七就要一刀見血,在千鈞一發之際,刀停在了傷者的發際線處。

“你為什么不躲?”

“我若躲了,那便說明我問心有愧”

“好漢子,沒墜了我郭家的名頭”

“七爺過獎了”

匈奴人這才醒悟過來,原來剛才是郭七在試探……

確認身份之后,于夫羅嘴里道:“城內有多少兵馬?可曾有援軍?”

“城內有八千步卒,一千騎軍,一千民壯”

“城中有什么布置,你可曾明白?”

哨探連連搖頭:“城內出入盤查的很是嚴格,沒有保人簽押的文書,根本難以出入,小人麾下的一名部眾,就是因為沒有文書,入城的時候被守軍抓了起來,次日,他的頭顱就懸掛在城墻上。”

郭七嘆了口氣,他寬慰道:“你且放心,有單于相助,破城之后定會得償所愿,各報各仇!”

此時,于夫羅嘴里道:“城內糧草、軍械可曾寬裕?”

“糧草足夠,軍械倒是欠缺的很,一開始,誰也沒料到會突然出現這樁事情”

“你覺得還有什么需要主意的地方?”

“小人才識淺薄,難以看清其中關竅”

“也罷,既然如此,你便退下吧”

“多謝大單于”

一炷香的時間到了,于夫羅原本打算驅趕漢民攻城,卻因為漢民逃竄的緣故,只能暫且擱置。

大隊大隊匈奴精騎已經來到荏縣城下。

于夫羅不敢耽擱太久,他已經得到了確切消息:軍中糧秣不多了,必須盡快奪城。

漢人靠不住,那么只能自己上了。

要想攻城,必須先奪軍寨。

于夫羅手指前方,對身旁的大將說道:“羌糧,拿下軍寨!”

羌糧身高臂長,他大聲應諾。

在荏縣東、西兩座軍寨中各有五百名精悍的軍卒。

四百名軍卒手中裝備著長槍,只有百余人手持弓弩,長槍兵排著嚴禁的隊列,一旦堡門破裂,他們會用槍陣阻擋匈奴人的侵入,為通稟軍爭取到足夠的時間。

對付騎軍,步卒最好的方式是用長弓手予以遠距離射殺,然后再搭配長槍兵,阻攔戰馬的沖勢,一旦來勢洶洶的戰馬降下了速度,馬背上的騎士距離死期也就不遠了。

當然,城外的匈奴人要想破門而入,還需要闖過兩道生死關。

第一道就是堡外的護城河,一丈寬的溝澗成了騎軍無法逾越的溝澗,他們只能等待木樁搭建之后、或者填平溝澗過后才能縱馬狂奔。

第二道便是軍寨的近距離打擊,沖到近處,弓矢雖然發揮不了作用,但是,寨中的防御武器誰也不敢小覷。

“嗚嗚嗚”沖鋒的號角再度響起。

羌糧大聲呼喝:“草原上的勇士們,單于正在后方看著你們,用你們的刀跟箭告訴懦弱的漢人,誰才是真正的強者”

“殺,殺,殺!”

匈奴騎軍策馬狂奔,他彎弓搭建,密集的箭矢在空中組成一道箭網。

“咄咄咄”,箭矢射入寨中,發生清脆的聲響。

青州軍早有準備,盾牌、鐵甲讓流矢無功而返。

軍寨中,陳到與朱然目光冷峻,終于來了。

等了這么久,匈奴人終于來了!

李賢之所以拒絕胡庸坐鎮軍寨,正是因為陳到與朱然的存在,有他二人,足以確保寨中軍卒全身而退。

匈奴人的隊列很是松弛,一百步、七十步!

四下里的青州軍卒已經“呼哧、呼哧”喘起了粗氣,敵人就在腳下,若不是軍規苛刻,說不定早已經有人按捺不住了。

“嗡嗡嗡”,為了掩護同伴的奔襲行動,馬背上的匈奴人彎弓搭箭,試圖先發制人。

“放箭!”

等到匈奴人行至六十步的時候,陳到、朱然同時暴喝。

頓時,兩百支箭矢疾射而至。

匈奴人多著皮甲,只是剎那,便有數十人跌落下馬。

一時之間,人仰馬翻,很是熱鬧。

相對于匈奴人的騎弓,李賢研制的長弓射程更遠、殺傷力更強。

匈奴人一旦中箭,多數是立斃而亡,即便有少數人僥幸不死,也只能在絕望當中流血而死。

反觀青州軍,他們人人披甲,只要不傷到要害,根本難以影響到他們的戰斗力。

輕傷不下火線,在匈奴人軍眼中,快速奔襲移動的匈奴人只不過是會跑動的戰功罷了。

軍寨中,第一排軍卒剛剛射完弓箭,他們便后退一步,把位置讓給第二排的射手。

就這樣不斷地交替射擊,在后排人裝弓搭箭的時候,第一排的箭手已經兇狠地拋射而出。

弓手人數不多,但卻保持了箭矢的不間斷。

守軍的力量出乎意料地強。

于夫羅很是煩躁,視野中,一個又一個熟悉的部眾中箭倒地。

一個小小的荏縣,難道強大的匈奴鐵騎無法踏平此處嗎?


上一章  |  三國之亂臣賊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