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亂臣賊子第349章 使君救命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三國之亂臣賊子 >>三國之亂臣賊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349章 使君救命

第349章 使君救命


更新時間:2015年10月19日  作者:秀才會武術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秀才會武術 | 三國之亂臣賊子 
快捷翻頁→鍵



熱門、、、、、、、、、

c_t;張纮離開的第二日,李賢終于得到了遼東的消息。全集下載75

情報是由快馬傳遞而來的,原來之前鷹使豢養的黑鷹半途間被人‘射’了下來,據說‘射’箭那人是袁紹麾下大將張頜。

張頜,這廝倒是一員猛將,在李賢的印象中,張頜是袁紹軍中為數極少的功成名就的將領。

后世里,顏良、文丑雖然都是河北名將,可無一例外都被關羽斬殺,唯有高覽、張頜及時投降曹‘操’,這才幸免于難。

當然了,李賢穿越而來,歷史已經發生了輕微的改變,張頜、高覽是否歸順于曹‘操’,顏良、文丑是否死在關羽手中,這都是未成定論的。

平靜下來之后,李賢思緒萬千。

張纮沒有撒謊,半個月之前,袁紹在遼東大敗公孫瓚,俘虜兵馬六千多人,斬殺三千多人,若不是公孫瓚手中有一支‘精’銳步卒,死死擋住了袁軍,說不定公孫瓚的數萬大軍一日之內便要敗的干干凈凈reads;。

公孫瓚的那一千重甲步卒,穿的就是從青州‘交’易而來的鐵甲。

面對袁家輕騎‘潮’水一般的沖擊,重甲步卒宛若水中磐石,牢牢地立在大軍后陣,遲滯了袁軍追擊。

戰后,袁紹、公孫瓚都對青州鐵甲有了進一步了解。

袁紹鐵青著臉,咆哮著想要搜集更多的鐵甲,裝備己軍,而公孫瓚卻宛若抓到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的落水者,他將所有希望都寄托到了李賢身上。全集下載75

自家打造的鐵甲在戰場上取得如此戰績,按理說這是一個令人振奮的消息,可李賢聽罷之后卻沒有半分得意之‘色’。

公孫瓚雖然實力猶存,可卻已經被袁紹打怕了,再這樣下去,落敗只是早晚的事情。

失敗不可怕,可怕的是失敗之后連信心也喪失了,這才是真正的絕望。

真正的歷史上,,公孫瓚兵敗之后再也沒有進取心,而是采取了保守的防御戰略,此消彼長之下,袁紹實力越來越強,而公孫瓚卻對麾下苛刻至極,還將金銀財寶搜集到一座高樓之中,最終引得天怒人怨。

軍將離心離德,一敗再敗,不久之后,公孫瓚被困于自己修建的高樓之中,引火**,死后,袁紹斬下他的首級。

李賢可不想自己哪一天也被人砍下腦袋,當作軍功來炫耀。

好在一切還來得及,如今公孫瓚還沒有死,他憑借青州重甲有了一絲喘息之機,而袁紹沒能大獲全勝。

只要公孫瓚一日不亡,袁紹就一日不敢放松警惕。

怪只怪公孫瓚的名頭太響亮了,在烏桓等少數民族的部落中,公孫瓚一呼百應,袁紹不敢給他休養生息的機會,斬草除不盡,‘春’風吹又生。

正所謂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公孫瓚雖然連敗數陣,可他在遼東卻又不可代替的聲望,對這樣一個家伙,李賢琢磨著,是應該再拉他一把了。

畢竟,保持公孫瓚在遼東的事實存在,有利于青州的長期發展,而沒了遼東公孫瓚的牽制,袁紹的數萬大軍便可以解脫出來,那時候,擊敗淳于瓊的李賢就成了威脅最大的敵人。

六萬久經戰陣的河北老卒,李賢不敢小覷。

之前,張纮提出袁紹威脅的時候,李賢故作瀟灑,擺出一副不屑一顧的模樣,可實際上,他對袁紹從來沒有放松過警惕。

官渡之戰發生以前,毫無疑問,袁紹都是漢末首屈一指的大軍閥。

現如今,李賢改變了青州、徐州的歷史,可北方的袁紹卻一如既往在積攢實力。

能夠在歷史上留下名頭的人,沒有一個人是庸碌之輩。

史書不能全信,因為歷史是由勝利者書寫的,而史書的撰寫者在編篡的時候難免會加入一些自己的思維論斷。

李賢已經經歷過許許多多與歷史不同的事件了,這時候,哪怕有人告訴他,曹‘操’不好人妻,袁紹好人妻,說不定他也就信了……

前腳打發走了傳信的商賈,李賢后腳就接到了通稟,說遼東、江東有信使求見。

李賢大為好奇,真是巧的很,公孫瓚的使者竟然與孫策的使者同時抵達都昌,他們的目的會不會也是一樣的?

想到這里,李賢打算分批接見。

此時,李賢與孫策結盟的消息依舊是個秘密,孫策可不想他拉攏李賢的消息傳到袁術的耳中,那樣的話,勢必會遭到袁術的報復。

在奪取江東的關鍵時刻,孫策不想發生任何意外。

公孫瓚的意圖李賢猜出了七八分,無非是為了懇請軍械援助罷了,至于孫策,這廝想干什么?

與孫策接觸不多,李賢不好妄加臆測。

誰先誰后?

斟酌一番之后,李賢還是決定先見一下遼東的使者。

沒多久,“噔噔噔”,大步踱入廳堂的是一個身材高大、皮膚黝黑的漢子。

見了李賢,這使者干凈利落地跪伏在地,道:“求使君救我家主公一命”。

李賢心中一動,這是怎么個意思?

“快快請起,公孫使君怎么了?”

使者又磕了幾個頭,方才長身而立,“我家主公敗給了袁本初,危在旦夕呀,使君若不出手相幫,只怕遼東盡歸袁氏矣!”

李賢正‘色’道:“事情已經如此危急了嗎?”

“不錯,數月以來,主公未有一勝,麾下軍將多有怨言,若不是畏懼使君手中的鐵甲軍,說不定他們早就要叛逃了”

李賢吸了口冷氣,他見慣了各種各樣的使者嘴臉,像遼東這般直接利落的,卻還是第一次見到。

如果遼東真像使者所言,那公孫瓚已經失去了對大局的掌控能力。

面對一個注定的失敗者,有必要加大投注嗎?

只是略一思索,李賢便有了結論。

公孫瓚還有存在的必要!

“你倒是說說看,我怎么樣才能幫助你家主公?”

使者瞪大了眼睛,迸‘射’出希翼的目光:“糧秣、軍械,越多越好,當然了,若是使君能夠北上討伐袁紹,那自然是求之不得的事情”。

李賢先是點了點頭,接著又搖了搖頭,嘴里道:“糧秣、軍械我都可以支借一些,然而,出兵討伐袁紹卻是力有不怠,高覽正在黃河以北虎視眈眈,不把他滅殺了,我寢食難安”。

“使君大恩大德,我遼東百姓沒齒難忘”

推薦本章到:

.版權所有.


上一章  |  三國之亂臣賊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