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亂臣賊子第146章 未雨綢繆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三國之亂臣賊子 >>三國之亂臣賊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146章 未雨綢繆

第146章 未雨綢繆


更新時間:2015年10月21日  作者:秀才會武術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秀才會武術 | 三國之亂臣賊子 
第一百四十六章

第一百四十六章

拒絕李賢的要求?這樣做,勢必會傷害李賢的感情。

經過一年多的考驗,孔融已經徹底把李賢視若心腹,李賢自己也很是爭氣,他治下的夷安縣百姓富足,商賈眾多,已經成為北海國內繁榮程度僅此于都昌城的所在了。

答應李賢?聽上去,李賢的建議確實惠而不費,只是,流民是否可控?

思慮再三,對聲望的渴求、對李賢的信賴還是戰勝了疑懼,孔融緩緩頜首,嘴里道:“也罷,救濟流民一事我便交由你全權處置,不過,你的東萊軍須得抽調過來,這樣我才能放心”。

孔融麾下的北海國南面與陶謙接壤,而孔陶兩家私交甚好,把人馬從夷安抽調往北,倒也不必擔心陶謙會趁虛而入。

李賢欣然應允。

又商議了一番細節,李賢便告辭離去。

李賢走后,孔融深深地嘆了口氣,有那么一瞬間,他甚至覺得自己根本駕馭不了這個年輕的縣令。

未及弱冠之齡便有五千強軍在手,這對北海國究竟是福還是禍?

東萊軍的勇猛之處,孔融早就親眼目睹reads;。

這樣一柄利刃,一旦反噬,后果不堪設想。

不過,經過一年多的了解,孔融察覺到李賢根本沒有過多的心思,他既沒有到處勾連豪強,也沒有大肆擴兵備武,只是安安穩穩地在夷安發展內政,精簡兵馬。

據說,吞并夷安守軍之后,原本李賢的兵馬早已經超過了五千之數,可后來卻被他想法設法淘汰了不少的老弱病殘,使得兵馬保持在五千的數目。

如此謹守本分,倒是令孔融大為滿意。

不過,隨著李賢實力的進一步增強,一股難以言喻的感覺讓孔融徹夜難眠。

現在的李賢完全可以憑借他的實力得到更多,然而,孔融能夠繼續給他的東西卻很少。

長此以往,誰也不敢肯定李賢會做出什么事情。

直到這時候,孔融才有些理解“賞無可賞”的概念。

怎么辦?

自古以來,拉攏人心的方式無非三種,要么聯姻,要么賞錢,要么賜權。

李賢背后有糜氏的支援,又從黃巾手中奪了那么多的錢貨,錢貨對他來說是最不欠缺的東西。

賜權?李賢未及弱冠,便已經是一縣之令,這可是等閑人奮斗一輩子也望塵莫及的差事,再行犒賞的話,等他立下功勞,孔融拿什么來賞?他總不能退位讓賢,讓李賢掌管北海國吧?

為長遠打算,孔融不敢一下子把李賢提拔的太快,那樣的話,對誰都沒有好處。

錢和權都不能大展拳腳,那剩下來的只有聯姻這個手段了。

孔融開始琢磨,自家的親族中有誰的閨女待嫁閨中……

有了孔融的準許,李賢很快便將兵馬從夷安調到了都昌城外。

在過去的一年里,李賢麾下已經有五千人馬,分別隸屬四營,其中最為核心精銳的正兵營由李賢親自統領,李賢不在時,負責統領背矛士的胡庸便掌管軍權,其余三營人馬分別由胡七、周倉、徐盛掌管。

此番大軍開撥,李賢留下了胡七,讓他坐鎮夷安,負責縣城的防衛事宜。

胡七膽大心細,屬于跟隨李賢較早的人馬。

跟隨李賢之前,胡七只不過是介亭游繳所內的一個頭目,手里雖然有不少錢貨,可卻壓根也沒想到自己也能夠有執掌千余兵馬的那一天。

后來,李賢宰了豬扒皮,自己做了游繳,胡七便把寶押到了李賢身上。

這一賭,胡七賺大發了!

誰能想到之前潑皮無賴一般的人物也能夠坐鎮夷安?麾下還有一千人馬?

胡七不懂得那么多大道理,他只知道,一直以來,李賢都對他信任有加,那么,他就不能有半點懈怠。

有了這的心思,胡七把城防布置的井然有序,其嚴密程度甚至不下于李賢掌管城防的時候。

諾大的一個夷安城,李賢自然不可能完全交給胡七一個人,他臨行之前偷偷見了人在介亭的趙亮,暗地里囑咐道,一旦胡七有任何不軌之處,趙亮需要第一時間把消息傳出來。

李賢發跡之前,趙亮是介亭趙家莊獨一無二的主心骨,可李賢發達之后,莫說趙家莊,便是整個介亭都以李賢為榮。

能夠殺死張饒,擊潰數萬黃巾的人物,豈是等閑人?

至于李賢自幼吃的苦,在尋常百姓看來,那也是上天故意考驗他的手段。

原本,趙亮對李賢還有些嫉妒之心,可漸漸的,隨著李賢平步青云,兩者之間地位的進一步拉大,趙亮早已經熄滅了原本爭強好勝的念頭,他只想好生抱著李賢的大腿,讓自己,讓趙家莊的鄉民過上好日子。

此番,李賢北上,趙亮知道,無論是夷安還是介亭都絕不能有任何閃失,因為,這兩個地方都是李賢下過苦功的地方reads;。

真要是被宵小奪了基業,那定然會壞了李賢的大事。

趙亮早已經擺正了自己的位置,不能跟著大隊人馬快馬揚鞭,縱然有些遺憾,不過,能夠就近照顧鄉鄰,陪著婆娘孩子,這樣的生活依舊讓人滿意。

寧家堡,李賢也留了話兒,真要是夷安有變,寧家堡只需要謹守不出,等待大軍回援即可。

寧家堡、夷安城、介亭的李家鹽場,這三個地方只要守望互助,完全可以抵擋數千名兵馬的侵襲。

李賢之所以放心的北上,也正是因為他覺得后路無憂,如若不然,他才不會去管流民的死活。

當然了,躥啜孔融救濟流民,也有著跟曹操搶奪人口資源的意思。

經歷過后世網絡風暴的洗禮,李賢自然明白,人口是這個時代最大的資源。

后世里,三國鼎立,曹魏為什么能夠連番大勝?因為曹魏占據中原,土地廣博,人口眾多,而川蜀的劉備和江東的孫權全都偏安一隅,人口較少。

戰爭,比拼的是綜合實力。

曹魏實力占優,所以才能在決定國運的戰役上穩操勝券。

土地,李賢還沒有那個能耐去長期占據,可人口就不然了,只要有足夠的糧秣,人口完全可以轉化為戰力,進一步壯大自己。

眼下,曹操剛剛自領兗州牧,實力還沒有大規模膨脹。

要是不能夠在這時候賺些便宜,等到曹操收編青州黃巾,坐擁青州、兗州兩州之地的時候,那時候,李賢跟曹操就不再是一個層次上的人物了。

換句話說,李賢出了個招募流民的主意,其實就是想給曹操上眼藥,想爭奪青州的人口。

既然曹操奪取青州已經無可阻擋,那么,盡可能的奪取一些人口,倒也是的事情。

讀,請記好我們的地址:,下載請到


上一章  |  三國之亂臣賊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