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亂臣賊子第144章 新官上任抓軍權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三國之亂臣賊子 >>三國之亂臣賊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144章 新官上任抓軍權

第144章 新官上任抓軍權


更新時間:2015年10月19日  作者:秀才會武術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秀才會武術 | 三國之亂臣賊子 
免費小說


縣令與縣尉的職責不同,縣尉只負責一縣緝盜、治安、軍事事宜,而縣令卻要總攬全局,無論是民生還是城池防務,都需要松弛有度

有些事情,一旦棄之不顧,時間久了,就會形成某種慣例。()

李賢可不想被麾下的吏員架空,所以,上任之后,他決定把當下最為緊要的事情抓到手中。

什么是最緊要的事情?

兵權!有道是槍桿子里出政權,在這兵荒馬亂的年月,手里有兵有糧才能活的瀟灑。

眼下,馬縣丞掌管一縣財稅,又與李賢私交甚好,而李賢手里最不缺的就是銀錢,所以剛開始,李賢并不打算觸碰他的利益。

不過,兵權就不同了,如今李賢身兼兩職,把夷安的兵權控制在自己手中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莊文掌管夷安的時候,麾下有一千五百名軍卒,這些兵馬雖然良莠不齊,可用來守城、緝盜卻是綽綽有余。

正是憑借這些兵馬,莊文才在張饒的侵擾下堅持了一天的時間,從而給李賢創造了引誘張饒的機會。

如今,莊文被撤職拿下,李賢走馬上任,自然要把這一千五百名軍卒控制在自己手中。

怎么控制?

無非是打亂編制、排除異己、安插親信,必要的時候打擊一部分,再拉攏一部分。

好在李賢從莒縣請來了徐盛,不然的話,李賢還真不知道把這差事交給誰。

見了徐盛之后,李賢開門見山,嘴里道:“文向呀,我想把夷安的一千多名守軍控制在自己手里,可卻苦于沒有合適的人選,不知道你可否屈就游繳一職,為我分憂?”

徐盛目光直視李賢,嘴里道:“若不是使君,我徐盛早已經被陳氏父子算計了,若不是使君,我娘親的病又怎么會好轉,若不是使君,只怕我早已經與我娘子分隔兩地,永不相見了,這等大恩,我徐盛便是粉身碎骨也難以報答”。

“文向何必如此,一切不過是恰逢其會罷了”

“我徐盛沒有千貫家財不能為使君添置器具,空有一身武力勉強可以入得人眼,只要使君愿意,我愿意為使君分憂!”

李賢大笑,“好,那就這么定了,我會跟周倉、胡七他們打好招呼,你可以到他們營中挑選一些精銳,對那一千五百人,我給予你便宜行事的權力”。

徐盛與李賢相交不過短短半個月的功夫,如果換做他人,說什么也不會把一千五百名軍卒交到徐盛手中。

可李賢不但做了,還給了徐盛最大的權力。

士為知己者死,,這種全無保留的信任徹底讓徐盛拜服了,他單膝叩首,道:“使君以國士待我,我必以國士報之!”

這就是表忠心,表示愿意為李賢效力的意思了。

李賢大喜,要知道,在后世里,徐盛可是聲明遠在周倉之上的人物。

如今,這樣的人物在自己跟前納頭就拜,實在是令人狂喜。

“文向快快請起,你我兄弟之間不必如此,不必如此呀”

徐盛在莒縣見慣了人情冷暖,他從未想到世上還有李賢這般待人忠厚,卻又不求回報的人物。

徐盛有自己的堅持,他施完大禮之后才站起身來,嘴里道:“禮不可廢,不然使君如何御下?”

李賢大笑,道:“受教了!”

說罷,二人便開懷暢飲,足足喝下兩壇酒水。

酒至酣處,徐盛真情流露。

徐盛的老母親之前叮囑過徐盛,讓他要知恩圖報,不可做忘恩負義之輩。

沒來夷安之前,徐盛也曾琢磨過,如果李賢刻薄寡恩,惡貫滿盈,他在報答完恩情之后便會抽身離開。

然而,在夷安城待了小半個月的功夫,日漸富庶的寧家堡,恪守軍規的李賢軍卒都給徐盛留下了極深的印象。

無論從哪方面來說,李賢都是無可挑剔的。

未及弱冠便執掌一縣,這等行徑便是太祖劉邦也未曾有過!

徐盛與徐庶相交莫逆,在他二人眼中,大漢朝早已經是行將就木的老人,用不了多久就會壽正終寢。

那時候,天子失其位,誰能登頂天下?

大漢朝,寒門子弟幾乎沒有出人頭地的機會,無論地方還是朝廷都已經被世家大族所把持。

徐盛空有保國之心,卻苦無門路。

心灰意冷之下,原本徐盛琢磨著,再過一段時間就到江東去避難,沒曾想,李賢橫空出世,非但為他解了圍,更找人治好了徐母的病情。

徐盛至孝,自然要竭力報恩。

一個甘愿賣力,一個心喜將才,兩人聊的頗為投機。

夷安城,沒了莊文的牽絆,李賢的各項政令施展的極為順暢。

無論是開渠引水,還是修橋鋪路,城內的大小富戶全都踴躍參與。

有錢的出錢,沒錢的出力。

臨近夏初的時候,整個夷安城開展了轟轟烈烈的大建設。

與此同時,一紙招賢令張貼在城門口,上面以夷安縣衙的名義廣招匠工。

無論是木匠還是鐵匠,只要有一技之長都可以加入匠工營,享受不菲的待遇。

碩大的水車架在河邊,飽受缺水困擾的田地終于泡上了久違的河水。

雖然沒趕上春耕用水,可這時候進行適當的灌溉,依舊可以提高作物的產量。

對此,鄉民們自然感恩戴德。

民以食為天,只有填飽肚子,鄉民們才有閑暇考慮更多的東西。

自古以來,土里刨食的鄉百姓們便懂得“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的道理,他們的要求其實很低,只要官吏能夠給他們一點點好處,他們便感恩戴德,整日里念叨著為官者的好處。

之前,莊文在位的時候,百姓們還沒覺得有什么,可現在,李賢甫一上任,百姓們就察覺到了兩者之間的迥異之處。

相對于李賢,莊文始終是一副高高在上的士人模樣,而李賢,他那平易近人的模樣卻是發自肺腑的。

發跡之前,李賢只是個鹽丁的事情早已經不是什么新鮮事。

如果是別人,可能還會生出嫉妒之心,可對李賢,鄉民們只有無窮無盡的佩服以及感恩。

張饒寇城的時候,如果不是李賢,說不定夷安城早就破了,管亥兵圍都昌,如果不是李賢,愛民如子的孔北海說不定也已經不在了,那時候,一旦管亥得手,夷安城肯定難逃毒手。

這樣一個對夷安有恩的人物,誰要是敢說他的壞話,只怕早就會被口水淹死……

看本書最新精彩章節請:若看小說)


上一章  |  三國之亂臣賊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