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亂臣賊子第115章 恩威并施定規矩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三國之亂臣賊子 >>三國之亂臣賊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115章 恩威并施定規矩

第115章 恩威并施定規矩


更新時間:2015年10月19日  作者:秀才會武術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秀才會武術 | 三國之亂臣賊子 
免費小說


實踐出真理,網絡上的理論知識落實起來肯定會有偏差,要不是紅臉的匠工大著膽子,改進了幾處可能存在的疏漏,這長弓說不定遠遠達不到李賢的心理預期。()

千呼萬喚始出來,等了大半天的功夫,這長弓終于算是妥當了。

李賢摩挲著弓背,嘗試著拉了個滿弓。

弓背的力道大概在三十公斤上下,即便是未經訓練的成年人,也可以輕易拉出三次滿弓。

如果經過一番訓練,專業的弓手能夠拉出六次滿弓!

這是什么概念?這就是說,長弓在手,同樣的弓手可以平添一倍的戰力!

在戰場上,使用長弓的軍卒可以射出更多、更遠的箭矢。

一寸長一寸強,作為遠程打擊兵種的長弓來說更是如此。

若是李賢麾下的軍卒能夠裝備長弓,他們三百人就可以對付六百人。

拿著長弓比劃來比劃去,李賢頗有些愛不釋手,好在他也知道自己的斤兩,試弓這件事,最好還是由專業人士來做,“來人吶,去把沐臨風喚來!”

沐臨風善射,這在李賢軍中早已經不是秘密,要想徹底把握長弓的射程以及精準度,非他莫屬。

沒多久,身材瘦削的沐臨風便來到李賢跟前。

成功研制出了長弓,李賢心情大好,他隨手指著百步開外的樹木,嘴里道:“看見那棵樹沒有?”

遠遠看去,酒壇粗細的樹木只有碗口大小。

如果是普通弓矢,即便準度達到了,可中途也會因為力道不足墜落下來,只有換上硬弓,才有可能一擊必中。

然而,硬弓對弓手的力量要求極高,即便沐臨風臂力過人,也只能射出四支箭矢。

沐臨風明白李賢的意思,當下頜首應道:“看見了”。

李賢將長弓遞到沐臨風手中,嘴里道:“這把新弓交給你試試手,嗯,你先往樹上射一箭瞧瞧力度”。

“好!”

這木弓倒是奇怪的很,弓背豎直起碼有半丈,相較于角弓,這弓矢明顯大為迥異。

即便心頭疑惑,可沐臨風少言寡語,接過長弓之后,他嘗試著拉了個滿弓,當下覺得頗為省力。

這樣偏軟的長弓能射出多遠?

帶著心頭的疑問,沐臨風弓如滿月,箭如長虹,只聽得“哚”地一聲,便見到箭尾顫抖個不停。

早有軍卒快步奔去,他卯足了力氣才拔出箭矢,當下驚異地叫道:“好大的力道,箭矢入木兩寸有余!”

“百步穿楊,真的是百步穿楊呀”,李賢大喜,長弓能夠射入樹干,這說明箭矢力道足夠,即便遇到甲胄,也有相當大的可能破甲而入!

沐臨風擰著眉頭,仔仔細細地檢查著弓背、弓弦,半晌之后才贊道:“好弓!”

李賢還以為沐臨風發現了什么不妥,待到聽明白之后當下笑罵道:“你個殺才唬了我一跳,怎么樣,如果軍卒用這種長弓,多久可以形成戰力?”

沐臨風伸出一根手指,道:“如果是有過根底的軍卒,一月足矣”。

“那要是沒有根底的呢?”

“三個月!我可以保證他們拋射六次,猶有余力!”

“那若是用別的硬弓呢?”

沐臨風搖搖頭,道:“如果是硬弓,半年能夠形成戰力就不錯了,即便全力訓練,也頂多拋射三輪箭矢”。

如此懸殊的對比完全顯露出長弓的先進性。

科技就是第一生產力,這句話真的一點沒錯,就拿李賢制出的這把弓矢來說,在東漢末年,它足足領先了一個時代。

須臾,沐臨風疑惑地說道:“這樣的好弓為何之前我從未見過?”

李賢還沒應答,紅臉的匠工就鋝須笑道:“別說沐軍尉你了,俺老梁作了一輩子木匠,也還是第一次見過這樣的好弓”。

其他木匠也紛紛應合,表示今日制出的長弓聞所未聞,見所未見。

李賢心道,這可是后世里大名鼎鼎的英格蘭長弓,再過幾百年才會出現的物事,你們要是見過,那才是出鬼了。

“不瞞你們,這制作長弓的法子是我從一本古書上面看到的,整個大漢朝雖說不是獨一份,可卻也是絕無僅有”

說到這里,幾個匠工相顧駭然,他們聽多了殺人滅口,過河拆橋的典故。

倘若李賢為了保密,把匠工全部殺了,又有誰會為他們出頭?

就在匠工們心頭揣揣,躁動不安的時候,李賢笑道:“你們就按照這第一張長弓的模樣,給我制出三百張木弓,誰制的弓,就在弓背上刻誰的印記,制出一張弓,可得賞錢兩百錢!”

“啥?制弓還有賞錢?”

一眾匠工面面相覷,大喜過望。

要知道,即便是介亭軍卒,他們斬首一人所得的賞錢也不過一百錢。

眼下,匠工們只要安心做活,一張弓就可以得錢兩百!

這樣的差事打著燈籠也難找。

足夠的物質激勵可以大幅提高生產效率,李賢對匠工們的反應很是滿意,他又補充道:“如果木料不足,你們可以再去買一些,盡量買那些長久存放在陰涼處的榆木、桑木,銀錢嘛,到時候去輜重營認領。嗯,蛇無頭不行,你們中間就以老梁為首吧,日后,不管去哪里,你們都提前跟老梁知會一聲”。

紅臉匠工,也就是“老梁”漲紅了臉,大聲應諾。

作了一輩子木匠,沒曾想,黃土埋到半截的時候竟然還做了個匠工頭目,這完全可以說是出乎意料的驚喜。

老梁明白李賢的意思,不僅需要他保質保量,還需要他監督到其他的匠工,確保技藝不外流。

紙是包不住火的,世上哪有不透風的墻?

老梁有心提醒李賢一句,卻又怕被其他人嫉恨,當下只得勸慰自己,不管怎么說,自己在干活的時候盯緊了他們,不讓他們偷奸耍滑就是了,至于收工之后的所作所為,那就不在他的掌控范圍了。

其實不用老梁提醒,李賢也知道人心險惡,他覺得有必要把丑話說到前頭,“諸位一家老小都在這寧家堡,只要好生做事,我李賢可以保你們一世富庶,可若是有人走漏了風聲,泄漏了工藝,到時候可就別怪我心狠手辣了”。

甜棗已經給了,這時候再來一巴掌,倒也不是那么意外。

對于匠工們來說,這才是題中之義。

無論是木匠,還是石匠、鐵匠,他們的手藝都是代代相傳的,而且有的是傳兒不傳女,這樣才可以最大程度上杜絕“教會徒弟,餓死師傅”的現象。

眼下李賢恩威并施,匠工們全都指天發誓,保證會恪守承諾,嚴守秘密。

李賢微微頜首,旋即擊掌喚道:“來人吶,看賞,匠工們每人賞錢一貫!”

不干活就有賞錢!

匠工們大喜過望,可明面上卻還是謙辭不受。

李賢佯裝惱怒,匠工們才收了下來。

看本書最新精彩章節請:若看小說)


上一章  |  三國之亂臣賊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