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亂臣賊子第114章 寧家堡內制長弓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三國之亂臣賊子 >>三國之亂臣賊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114章 寧家堡內制長弓

第114章 寧家堡內制長弓


更新時間:2015年10月19日  作者:秀才會武術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秀才會武術 | 三國之亂臣賊子 
免費小說


在介亭停留了五日,將相應事宜安排妥當之后,李賢再度帶人離開了。

臨行之前,李賢送給了介亭縣令價值不菲的禮物,一匹金光閃閃的金馬。

縣令原本堅辭不受,卻耐不住李賢的執拗,最終只得收了下來。

反正那些金銀錢貨全都是從管亥手中敲詐來的,即便再度送人,李賢沒有絲毫不舍。

東西留在手中只能是死物,可若是把它送人,就能夠將寶貝的價值最大化,進而換取足夠的利益。

收人錢財替人消災,介亭縣令拿了李賢的好處,自然不敢暗中使壞。

城外祠堂的地契早已經交到了李賢手中,他象征性的以十貫的價格購買了下來。

遞交地契的時候,縣丞眉開眼笑,好像做出一件了不得的事情。

一開始,李賢不以為然,可當他打開地契,看清楚上面所寫的面積之后,也不由得驚訝了一番。

原來,地契上竟然把祠堂方圓五里的地方全部圈給了李賢。

雖說這是無主荒地,可卻也遠遠不止十貫。

毫無疑問,這都是介亭縣令做的好事,怪不得縣丞笑的那么得意,感情人家是想賣給人情給李賢。

沒說的,李賢又讓麾下去了縣丞家中,送了一貫銀錢。

縣丞倒是沒有多做扭捏,他大大咧咧地收了下來,拍著胸脯保證道:“以后李縣尉如果有用得著的地方,盡管開口!”

李賢可沒有得寸進尺,成功解決了祠堂的事情,他便帶著工匠、家奴北上夷安。

一路無話,路上并無宵小滋事。

十日不見,新的寧家堡已經建的似模像樣。

成片的民居已經建造完畢,鄉民們甚至第一時間搬了進去。

只是匠工的欠缺,使得鄉堡內欠缺一些必須的配件。

比如說,水井。

漢時可沒有火藥,開采一口水井需要耗費極大的人力物力。

鑿井,首先要選址,如果選的位置不佳,要么出不了水,要么就是鑿了一半鑿不動了。

這次李賢特意從介亭尋了一個鑿井的老匠工,他只要刨開幾尺深的土層,就能分辨出井址是否可以出水。

剛開始,寧家堡的鄉民們嗤之以鼻,覺得不可信賴,可幾日之后,兩丈深的水井里冒出了水花,眾人這才大喜過望。

匠工,愈老愈珍貴。

這一日,李賢將麾下的老匠工召集到一處,他首先問了一個問題:“諸位有誰做過長弓的?”

幾人面面相覷,不敢多言。

軍械可是朝廷禁品,誰要是說自己之前做過,豈不是不打自招?

只有一個紅臉的匠工比劃了一下尺寸,嘴里道:“回稟縣尉,草民之前在鄉間曾經制過這么大的角弓”。

角弓力道不強,射程不過五六十步,用來打獵尚且勉強,可若是上陣廝殺,顯然有些過于簡陋了。

李賢從賊寇手中繳獲的弓矢中,有一多半都是這種角弓。

丟了可惜,用著又實在達不到預期效果。

后世里,李賢曾經在網絡上看到一個制作長弓的資料貼,記得上面說的很清楚,榆木和桑木是制造長弓的最佳材料。

相對比工藝復雜的軍用弓矢,長弓制造簡單,而且射程更佳,成本更低。

要知道,古語云“取六材必以其時,六材既聚,巧者和之。”

這就是說,按照古法,要想制造一柄合適的弓箭,必須在冬天剖析弓干,春天治角;夏天治筋,秋天合攏諸材。寒冬之時把弓臂置與弓匣之內定型,嚴冬極寒時修治外表。

這樣產出的弓矢,等閑軍卒根本用不起,只有騎馬的將領才有資格用。

李賢想給麾下大規模裝備弓矢,自然不能用古法,那樣的話耗時耗力,猴年馬月也裝備不齊。

可若是采用長弓的話,結果自然不同。

根據資料貼上的記載,長弓的射程可以達到一百五十步,這個距離遠遠超過了漢時的制式軍弓。

射程越長,打擊范圍越廣,兩軍對陣,每一輪箭雨的打擊拋射都顯得至關重要。

若是有數量足夠的長弓手,幾輪箭雨就能把敵人射的士氣全無。

收斂了紛飛了思緒,李賢笑道:“我在書上看了一個法子,可以用榆木、桑木來制作弓矢,誰愿意動手試試?”

幾個匠工面面相覷,他們想不到李縣尉竟然還懂得制弓!

“我來吧”,其他幾人發愣的功夫,紅臉的匠工已經應諾下來。

李賢微微頜首,制弓的榆木、桑木早已經尋了過來。

多數榆木是從鄉民手中收購來的,樹木砍伐的很是齊整,丟在陰冷的地方早已經超過了一年。

這樣的木材用來制弓效果最佳。

一棵酒壇粗細的榆木大概可以取出十多個弓背用材,李賢按照記憶中的印象,讓匠工在榆木上取出了兩百六十多個弓背材料。

材料準備妥當之后,接下來就是慢工細活了,木匠須得對木料進行深加工。

按照李賢的要求,匠工必須用刨子將木料的兩頭挖成八邊形,這兩個八邊形必須保持齊整,不能有任何瑕疵。

紅臉的匠工緊張的額頭出汗,畢竟是第一張弓,如果失敗了,那丟人可就丟大發了。

好在匠工技藝精湛,沒多久,木料就達到了李賢的要求。

滿意地摩挲了一番,李賢彎曲了弓背,嘗試了一番力道。

榆木畢竟不是機械化作業產出的作品,它們天然長成,每一段的密度材質不可能完全相同,這就需要匠工把硬度較大的一頭修改的和另一端完全匹配。

只有弓背上下的硬度相同,才能確保弓矢的準頭,如若不然,成型后的長弓只能是一張廢弓,達不到想要的效果。

弓背調修完畢過后,匠工又在兩頭挫出了放置弓弦的弦槽,一段深一些,另一端較淺。

又準備了小半柱香的功夫,所有的準備工作都已經妥當了,李賢便開始“訓弓”。

什么叫“訓弓”?就是讓弓背保持彎曲的弧度,定型。

漢朝的工藝就是把弓背放到慢火上烘烤,那樣的話,對弓背損傷極大,不但削弱了弓背的使用壽命,無形中更減小了弓矢的拋射箭程。

李賢可不會犯這種錯誤,他讓木匠制造出一個固定托架,將弓背按照自己想要的弧度卡在托架里。

每過半個時辰,換一道弦。

有道是磨刀不誤砍柴工,趁著訓弓的空隙,李賢又讓人尋來馬筋、羊腸。

這些東西可不是吃的,而是用來做弓弦的。

紅臉的匠工做起弓弦來得心應手,便是其他木匠也頗為熟稔。

兩個多時辰過后,第一長長弓終于制成了。

看本書最新精彩章節請:若看小說)


上一章  |  三國之亂臣賊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