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軍神第697章 文昭入蜀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三國軍神 >>三國軍神最新章節列表 >> 第697章 文昭入蜀

第697章 文昭入蜀


更新時間:2016年01月28日  作者:冰雪塵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冰雪塵 | 三國軍神 


類別:穿越小說

作者:

書名:__

江州城外,益州士卒望著城墻上面,那顆掛起來的劉璝腦袋,全都大驚失色,不少對劉璝感情很深的士卒,甚至放聲大哭。全文字閱讀

益州副將見此情形,亦是臉色大變,眼神之中居然閃過了一絲茫然之色。

“嗚嗚嗚!”

狂風嗚咽,大旗獵獵作響,有些像是哭泣的聲音。

閻圃一身戎裝站在城墻上面,手持利劍遙指城下的益州士卒,大聲喝到:“劉璝已經授首,爾等此時不降更待何時?”

城墻上關中兵亦是厲聲高呼:“此時不降,更待何時!”

城上關中兵本來就是精銳之師,斬了劉璝以后更是士氣大振,個個中氣十足,喊聲震天。

益州軍雖然有不少士卒,對于劉璝之死義憤填膺,恨不能殺入城中為自家主帥報仇。

然而對于絕大多數益州軍而言,他們對于劉璝并沒有太深感情,如今主將中計被殺,身為普通士卒的他們自然都是士氣大降,心中充滿了恐懼。

益州副將雖然咬牙切齒看著城墻上的閻圃,可他也知道主將戰死對于麾下士卒有多么壞的影響,這才一咬牙下令撤兵。

閻圃看著城外益州軍慌忙撤退,眼睛微微瞇了起來,而后大聲喝道:“放吊橋,開城門,殺出去!”

關中士卒早就有些躍躍欲試,聽見了閻圃之言以后,紛紛揮舞著手中武器歡呼了起來。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

卻說張任讓人砍掉了江武腦袋,將其用生石灰腌制以后,就率領大軍星夜兼程往劍閣趕去。

益州大軍抵達劍閣以后,鄧賢急忙打開城門迎接張任進入城中。

張任根本沒有與鄧賢客套,就直截了當開口問道:“廣漢郡境內戰局怎么樣了?楊懷、高沛兩人為何會兵敗?”

鄧賢苦笑幾聲,緩緩說出一番話來,才讓張任了解到了事情的前因后果。

原來,關中軍攻下梓潼以后,甘寧率領水軍駐守城池,徐晃與田豐卻是領著三千步卒,星夜兼程殺奔劍閣。

可是由于張任的未雨綢繆,提前派遣鄧賢領兵三千駐守劍閣,徐晃的這場奔襲戰毫無疑問失敗了。

若非田豐提前發現問題,恐怕關中軍還會中了鄧賢埋伏,大敗而歸。

當田豐與徐晃,看到劍閣高大、險峻的城墻,以及城墻上面遮天蔽日的旌旗、甲胄精良的士卒以后,沒有絲毫猶豫就領兵撤回了梓潼。

因為他們知道,僅僅憑借手中三千兵馬,根本沒有可能再攻破險關劍閣了。

若城中守將乃是一位庸才,徐晃還可以博上一博,引得益州軍出城而后趁勢奪城。

然而鄧賢乃是巴蜀名將,本人又以沉穩著稱,故此田豐認為攻陷劍閣絕無可能。

卻說廣漢郡太守,聽聞徐晃、甘寧神兵天降以后,急急忙忙派人通知劉璋,要求派遣援軍。

劉璋聞言亦是大驚失色,召集麾下文武商議退敵之策,最后楊懷、高沛被任命為三萬大軍的領兵將軍,前往討伐徐晃等人。

卻說田豐等人,雖然占據了廣漢郡心臟梓潼,繳獲了許多糧草,可他們畢竟乃是孤軍深入,勢必不能持久。

以沉穩著稱的徐晃當時就建議,應該趁著益州大軍沒有包圍城池之前,領軍撤出廣漢郡,沿著梓潼水順流而下回到巴郡,穩扎穩打,等候關中大軍到來。

更為重要的是,徐晃對于巴郡戰局還有些隱隱的擔心,他忽然覺得自己將希望寄托在劉辟身上,有些太輕率了。

另一方面,縱然田豐智計百出,可是在奇襲劍閣失敗以后,也有些不知所措。

謀士作用雖然巨大,可是一旦計謀失效,他們在臨陣機變,領軍打仗上卻是遠遠比不上那些大將。

就比如,歷史上袁紹與公孫瓚在界橋界橋南二十里處交鋒,鞠義率領先登營大破白馬義從,一直領兵追殺公孫瓚到他的駐營地。

袁紹命令部隊追擊敵人,自己卻緩緩而進,隨身只帶著強弩數十張,持戟衛士百多人。

在距離界橋十余里處,袁紹聽說前方已經獲勝,就下馬卸鞍,稍事休息。

這個時候,公孫瓚部逃散的騎兵二千多突然出現,重重圍住了袁紹,箭如雨下,袁紹情形頓時危如累卵。

田豐當時驚慌失措,拉著袁紹要他退進一堵矮墻里,暫避鋒芒。

袁紹卻是看清了局勢,知道撤到墻后只會使得士卒們士氣大降,不見得能夠保全性命。

他猛然將頭盔摜在地上,厲聲喝說:“大丈夫應當沖上前戰死,又怎能躲在墻后?更何況,逃避難道就能活命嗎!”

身旁士卒見自家主公都如此悍不畏死,紛紛士氣大振。

袁紹又指揮強弩手應戰,殺傷了公孫瓚不少騎兵,公孫瓚部隊因為沒有認出袁紹,不愿浪費兵力啃這塊硬骨頭,最終也都漸漸后退。

沒過多久,麹義領兵前來迎接袁紹,公孫瓚騎兵才徹底撤走了。

可以說,那次短暫的交鋒,袁紹幾乎已經到了生死存亡關頭。若當時聽從了田豐的話,袁紹很可能就死在了那里。

由此可見,雖然謀士可以用一條計策大敗敵軍,卻很少有純粹的謀士能夠領兵作戰。

像諸葛亮、周瑜、沮授、程昱這樣能文能武的人,其實也并不算是純粹的謀士,應該稱之為儒將了。

此時田豐已經有些失了方寸,聽見徐晃想要領兵撤回墊江,當即陷入了沉思之中。

然而,徐晃的建議卻遭受到了甘寧反對,他好不容易帶領水軍出戰一次,絕對不允許無功而返。

就在他們尚未商議出結果的時候,楊懷、高沛已經領兵殺了過來,將梓潼城池團團圍住。

徐晃、甘寧,一開始也想仗著自己勇武過人,領兵出城與益州軍斗將,好能斬其主帥挫動益州軍銳氣。

可是楊懷、高沛都并非魯莽之輩,只要關中軍出城作戰,他們就率領麾下士卒掩殺過來。

關中軍雖然驍勇善戰,可是在占據絕對兵力劣勢的情況下,仍舊只能退入城中。

無奈之下,徐晃、甘寧只得據城死守,再也不敢出城作戰了。

楊懷、高沛圍住梓潼一段時間,無論怎樣攻城都沒有絲毫進展,每天晚上還被關中士卒不停擾,攪得益州軍根本沒有辦法休息。

楊懷猜出這是關中軍的疲兵之策,就下令大軍后撤十里,而后兩人將兵馬分成幾隊,輪流防備關中軍可能出現的劫營。

卻說有一日晚上,月黑風高。

當益州軍士卒,已經習慣了營寨外面的戰鼓聲以后,徐晃忽然領兵殺入營寨之中,打了益州軍一個措手不及。

好在楊懷、高沛也非浪得虛名之輩,既然有了防備,在出其不意被襲擊之后,迅速就組織兵馬與徐晃交戰。

雙方交戰了半宿時間,徐晃兵少不敵撤退,益州軍在撲滅了營寨內的大火以后,也都疲憊不堪。許多益州士卒,更是回到營帳之中倒頭便睡。

不僅是益州士卒疲憊,楊懷、高沛也感覺昏昏欲睡,而且他們覺得,徐晃既然劫營失敗了,今晚應該就不會再過來,也就放松了警惕。

卻不想,凌晨眾人睡意正濃之時,甘寧卻是率領一彪人馬突然殺入營寨之內,四處放火。

這一次益州軍根本毫無防備,甘寧更是率領驍勇異常的關中軍縱橫睥睨,所向無敵。

營寨之內火光沖天,不少益州士卒甚至自相殘殺,更多人卻是如同無頭蒼蠅般四處亂竄,根本沒有辦法組織起有效的抵抗。

慌亂之中,高沛被甘寧一刀砍傷,若非楊懷拼死相救,恐怕高沛就會戰死了。

這一次劫營,益州軍大敗,最后楊懷、高沛只得率領殘兵敗將棄寨而逃,半路卻又被徐晃帶領伏兵截殺了一陣,更是傷亡慘重。

了解到了事情的前因后果,張任皺著眉頭,卻是久久不語。

他捫心自問,若是自己遇到這種情況,會不會落得楊懷、高沛那種下場。

想過之后,張任卻是猛然一驚,暗忖哪怕那次統兵主帥乃是自己,也極有可能會中計。

把目光放在了鄧賢身上,張任問道:“先以疲兵之計麻痹楊懷、高沛兩位將軍,而后再派兵兩次劫營,并且設下伏兵,這等謀劃一環扣一環,可是田元皓所獻計策?”

鄧賢苦笑兩聲,說道:“事后楊懷、高沛兩位將軍派人多方打聽,才知道的確是田元皓之計。”

張任聞言先是默默不語,而后嘆道:“田元皓名滿天下,果真不是浪得虛名之輩啊。”

鄧賢問道:“將軍此次領兵回返,準備如何破敵?”

張任道:“田元皓智冠天下,甘興霸、徐公明驍勇善戰,乃當世名將,非常不容易對付。”

“有此三人在彼,若想以奇謀攻破梓潼,絕無可能。只有讓主公再派大軍,日夜不停強攻城池,方有勝算!”

鄧賢猶豫了一下,說道:“梓潼城郭高大,易守難攻,想要強攻城池恐非易事。縱然最后能夠攻破梓潼,我軍亦會傷亡慘重吧。如此行事,完全得不償失啊。”

張任卻是搖頭說道:“鄧將軍此言差矣,陳文昭率領大軍不日就會抵達巴郡,若不趁早結束廣漢郡境內戰事,又怎能打通通往蜀郡的糧道,一心一意抵御關中大軍?”

“而且,田元皓、徐公明、甘興霸三人,都是關中舉足輕重的人物,若是將他們生擒活捉,對于關中軍士氣打擊有多么大,也就可想而知了。”

“甚至于,主公還可以此三人之性命要挾陳文昭,令其領兵退出益州。如此一來,益州之危自然解決。”

說到這里,張任眼中亮光閃動,有些激動的道:“所以說,只要能夠攻破梓潼,生擒田豐三人,不管付出多大代價都值得!”

聽見了張任的解釋,鄧賢也忍不住緩緩點頭。

梓潼水中,一支船隊順流而下,站在最前船上的一員大將,正是徐晃。

一個水軍將校,不舍的回望著遠處,忍不住對徐晃說道:“梓潼城中兵力本來就少,將軍為何還要將我等帶回蜀郡?”

水軍將校跟隨甘寧很久了,一直也渴望建功立業。更為重要的是,他擔心梓潼城中甘寧與田豐的安危。

徐晃靜靜看著河中的流水,對那個水軍將校說道:“留在梓潼,是軍師與興霸的選擇,可是我對巴郡卻無論如何也放心不下。”

說到這里,徐晃臉上滿是擔憂之色。

不知為何,越是靠近巴郡境內,徐晃越是感覺心中焦躁不安,隱隱有種非常不好的感覺。

他沒有理會水軍將校臉上的不滿,問道:“此地距離墊江還有多遠距離?”

水軍將校雖然心中不滿,可仍舊毫不猶豫的答道:“再行半日路程,即可抵達墊江!”

徐晃微微閉起了眼睛,臉上帶著思考的神色。

秋季,莊稼收割完畢,糧食也都種在了地上。

巴郡境內忽然出現了一大隊人馬,前面’陳‘字’大旗隨風飄揚,為首一員大將,正是一身黑甲的陳文昭。

文昭騎在戰馬上,對著身旁一員大漢說道:“阿虎,我們兄弟兩人,有多少時間沒有并肩作戰了?”

大漢正是文昭族弟陳虎,他被調回蒲坂以后,此次就跟隨文昭一起出征。

這么多年過去了,以往那個魯莽的陳虎,現在也變沉穩了很多。歲月沒有在他臉上留下太多痕跡,可是下巴上面濃密的胡須,卻可以讓人看出,陳虎年齡也是慢慢變大了。

陳虎露出了回憶的神色,說道:“自從大兄占據并州,我們兩人就沒有在一起并肩作戰過了。”

“兄長奪取關中以后,我絕大多數時間都駐守在雁門郡,莫說再與大兄并肩殺敵,這些年來根本沒有見過幾面。”

文昭臉上也露出了緬懷的神色,說道:“是啊,現在阿靜也被派到涼州駐守一方,不知何年何月,我們兄弟三人才能再次聚集一起。”

一旁的陳虎副將黎大隱大笑兩聲,道:“待主公統一天下之后,就可以與兩位將軍每日待在一起了!”

黎大隱就是以前那個山賊頭子,文昭以前雖然不齒他為人,可是了解到此人事跡以后,對他感官也大有改變。

特別是當初與鮮卑人交戰的時候,黎大隱帶著繩索渡河立下大功,就一直被安排成為了陳虎副將,這些年也深得陳虎信任。

聽見黎大隱的話,文昭只是微微笑了一下,卻沒有答話。只是他臉上,卻露出了期盼的神色。

(中午升級win10系統,升到晚上卡著百分之九十九不動了,重啟沒用,最后沒有辦法只能坐車出去找網吧,一直搞到現在。明天看能不能把電腦修好,不然又要來網吧了。對于這種情況,不知道有沒有人會搞?)


上一章  |  三國軍神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