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軍神第44章 一病不起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三國軍神 >>三國軍神最新章節列表 >> 第44章 一病不起

第44章 一病不起


更新時間:2015年10月17日  作者:冰雪塵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冰雪塵 | 三國軍神 
下一章:

現在已經是六月初,濮陽的城門,終于大開。(800)小說txt下載HtTp:///

雖說四門皆有官兵把守,進城搜查得非常嚴密,但是城門口處仍舊是車水馬龍,進出之人絡繹不絕。

畢竟,黃巾軍的壓力,使得濮陽關閉城門很久,城內之人想要出城而不能,外面之人想要進城而不得。

長久下來,很多人都積累了許多事物需要處理,大家進進出出亦很正常。

戰亂過后,百姓的臉上都露出劫后余生的表情。

也有一些人滿臉悲色,在這場戰爭中,他們家中要么有男子、要么有親戚戰死。

陳旭騎著軍中賞賜給他的那匹駿馬,帶著郡中甲士巡視城門。

黃巾軍雖然退去,他也不敢大意,生怕黃巾軍混入城中,里應外合前來奪城。

陳旭來到守門士卒面前,朗聲說道:“進城之人,爾等定要仔細檢查,切莫讓黃巾細作混入城中。”

士卒們見到自家主將,個個昂首挺胸,崇拜地看著陳旭。

對于士卒們的眼神,陳旭早已習以為常,揉了揉額頭,他感到一股倦意。

與黃巾軍交戰的這些日子,看似輕松無比,實際上他耗費了很多心血。

好不容易戰爭結束,他也不敢大意。

如今天氣變得越來越熱,很多戰死的士卒,以及餓死的流民,他們的尸體都開始腐爛。

為了預防瘟疫的發生,陳旭向橋瑁建議:征發民夫,前去收攏東郡境內的尸體,焚毀之后掩埋在土中。

但是古人講究入土為安,焚燒尸體的提議遭到很多人的反對,后來還是橋瑁力排眾議,才同意陳旭的提議。

然而卻沒有官吏愿意接下著個差事,最后陳旭只能親自出馬,四處收攏尸體,焚燒掩埋。

黃巾軍退兵,陳旭并未安心。

他知道,黃巾起義,只是戰亂的開端,在往后的歲月之中,這樣的戰爭,將會在大漢帝國的每一片土地上爆發。

而躺下的尸體,也會血淋淋地訴說著亂世的悲痛。txt小說下載Http:///

想起那些倒在血泊中的郡中士卒與黃巾軍,陳旭心中感到愧疚無比。

郡中士卒是他的手下,黃巾軍雖然名義上是反賊,卻只是一些無家可歸、被官逼反的百姓。

陳旭這段時間,總是會感到空虛與迷茫,不知道自己鎮壓黃巾軍到底是對,還是錯。

“將軍,太守大人召將軍前往郡守府議事。”

傳令兵的出現,打斷了陳旭的思路。

他不敢怠慢,再次囑咐城門的守軍仔細盤查,莫要讓黃巾細作混入城中,而后騎馬前去郡守府。

剛進郡守府,陳旭就聽到橋瑁的大笑之聲。

他環顧四周,見到郡中官吏個個臉上都露出喜色。

見到陳旭,橋瑁一把拉住他,大笑道:“黃巾賊寇氣數盡矣!”

而后,將手上的兩封書信交給陳旭。

第一封書信,講到兗州黃巾軍的消息。

卜己死后,七千余黃巾軍流竄到東阿,卻不想發生內亂,王延率兵突襲其他幾個爭權奪利的黃巾將領,斬首千余,奪得渠帥之位。

后來又有很多人不滿王延對袍澤動手,陸陸續續散掉千余,而今兗州黃巾軍不滿五千人。

第二封書信,提到了豫州的戰報。

皇甫嵩先被黃巾軍圍困,但是他瞅準戰機,趁著波才依草結營之時,以火攻之計大敗黃巾軍,與趕來支援的曹操、朱儁合兵一處,斬殺黃巾軍一萬余人。

因初戰告捷,皇甫嵩被皇帝封為嵩都鄉侯。

隨后,皇甫嵩、朱儁趁勝進攻汝南、陳國黃巾軍,在陽翟、西華地區擊潰波才、彭脫等部,屠殺數萬黃巾軍。

看到這里,陳旭雙拳緊握。

在前世,他看三國演義的時候,看到皇甫嵩屢屢大破黃巾軍,還很崇拜他。

當他來到這個時代,看到這些所謂的黃巾軍,只是一些被逼造反的百姓之后,心中對于他們,卻產生了深深的同情。

若是兩軍交戰,殺人卻沒什么,但是皇甫嵩的行為,完全是在屠殺!

陳旭記得不太清楚,他只知道皇甫嵩曾經在大敗波才之后,屠殺過幾萬黃巾軍;而后在東郡,生擒卜己,斬首七千。

更為過分的是斬殺張寶以后,屠殺俘虜十余萬,將他們的頭顱筑成京觀,用來炫耀自己的戰功,其中甚至包括很多為了能夠吃飽肚子,而跟從黃巾軍的老弱婦孺、平民百姓。

歷史不忍細看。

在后世看來,這些只是一連串的數字,但是在陳旭的眼中,那都是一個個活生生的生命。

深吸一口氣,陳旭努力平復了一下自己的情緒。

橋瑁似乎看出了陳旭的狀況有些不對,關心地問道:“文昭,你怎么了?”

強笑一聲,陳旭答道:“無妨,只是看到皇甫將軍擊敗黃巾軍,心中有些感慨罷了。”

橋瑁也并未多想,滿臉興奮地說道:“待皇甫嵩將軍平定豫州黃巾,就會揮兵北上。屆時,王延所率的幾千黃巾軍,又有何懼之?”

回到家中,陳旭悶悶不樂。

后來幾天,他常常在夢中看到,王延的幾千黃巾軍被屠戮一空,看到五萬黃巾軍投河而死,看到十幾萬黃巾軍的頭顱被筑成京觀。

他常常在夢中驚醒,渾身冷汗淋漓。

幾日下來,居然發起了高燒,一病不起。

橋瑁以及郡中官吏,還有軍中諸將,全都大驚失色,一個個過來探望陳旭。陳虎、陳靜更是每日侍立左右。

然而,陳旭卻睜著渾濁的眼睛,不管別人如何詢問,他只是不發一語。

他感到很迷茫,不知道自己為什么來到這個時代,也不知道自己能夠改變一些什么。

眾人心急如焚,遍訪名醫,卻仍是束手無策。

一時間,郡中流言四起,說是陳旭鎮壓黃巾,被黃天責罰,中了邪,郡中士卒也都人心惶惶。

好在橋瑁派人抓捕散布流言之人,梟首示眾,濮陽城才沒有動蕩起來。

亂世用重典,特別是在這個緊要關頭,橋瑁也顧不得上仁慈。

這一日,陳旭躺在床上,閉目在心中嘆息,聽說有人前來探望,他心中煩悶,不愿說話,只是假寐。

忽然一個焦急的聲音響起:“文昭吾弟,你為何如此模樣?”

陳旭感到聲音有些熟悉,睜開沉重的眼睛,看到典韋正一臉焦急的看著他,喃喃說道:“國輔吾兄,莫非我與兄長在夢中相見?”

看著面色枯槁的陳旭,典韋眼圈一紅,一把抱住陳旭,泣道:“文昭,這并非做夢,為何半月不見,你變成如此模樣?”

陳旭見不是做夢,欣喜異常,就要起床行禮,卻不想渾身無力,無法動彈。

典韋看到陳旭的動作,一把將他按在床上,說道:“文昭有病在身,躺在床上即可。”

陳旭看到典韋,悲從心來,悲泣道:“兄長,天下混沌,百姓艱苦,無數人無家可歸,餓蜉遍地。”

“黃巾軍若非實在活不下去,如何肯去造反?”

“卻不想我親手殺掉數千黃巾,再加上聞得皇甫將軍屠戮數萬黃巾人馬,于是悲從心來,每日噩夢不斷,分不清夢境與現實。”

“嗚呼,兄長救我!”

陳旭涕淚縱橫,悲呼不已。

說到底,陳旭的靈魂只是后世的一個宅男。

在太平世界長大孩子,雖然心中有熱血,喜歡幻想,但是他的本性卻極為善良。

殺掉張其一家,那是他們罪有應得,陳旭絲毫沒有愧疚的感覺。

但是與黃巾軍交戰過后,他卻感覺自己仿佛是朝廷鷹犬,是鎮壓農民起義的冷血屠夫。

再加上想到大漢帝國百姓生活的艱難,想到前前后后幾十萬黃巾軍死于皇甫嵩的屠刀下,心中的壓抑,以及自身的疲勞,才使得陳旭一病不起。

典韋聞言,有些不知所措。

他只是一介武夫,雖然同情百姓,但是他更希望建功立業。

東武陽那個單槍匹馬殺掉幾百黃巾軍的猛將,正是典韋。當時他正好路過,本來想要前來濮陽,助橋瑁一臂之力。

卻不想半路遇到官兵與黃巾軍交戰,他既然是前來投軍,自然與黃巾軍是敵人,所以就沖入戰陣,大殺四方,卻不想居然使得官兵扭轉戰事。

典韋雖是莽漢,卻并不笨,他知道陳旭這是心病。

他不知道怎么開導陳旭,只好將目光投到身后的那個人身上。

發表書評:

→相關


上一章  |  三國軍神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