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軍神第43章 黃巾退兵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三國軍神 >>三國軍神最新章節列表 >> 第43章 黃巾退兵

第43章 黃巾退兵


更新時間:2015年10月17日  作者:冰雪塵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冰雪塵 | 三國軍神 
免費小說


這一天,可真是多事之秋。:///

才開始,攻打白馬的黃巾軍歸來,帶回糧草輜重無數,黃巾大帳歡呼之聲震天,士氣大振。

卻不想樂極生悲,沒過多久,東武陽的黃巾潰兵就趕回來,并且帶來了卜己陣亡、以及半路被官兵埋伏的消息。

王延聞言,險些昏死過去,咬牙切齒地大聲喊道:“陳旭匹夫,某與你勢不兩立!”

原來,陳旭聽說黃巾軍在東武陽大敗,只有一千多潰兵往濮陽趕來,就讓橋瑁征召濮陽豪強、富戶家中私兵、家奴守城。

陳旭讓他們在城上廣插旗幟,大聲吶喊,他本人更是坐鎮城墻之上,這才使得黃巾軍大意,以為官兵全在城中。

而后,陳旭卻讓陳靜、陳虎帶著全部官兵,化妝成百姓,分批出城前去埋伏東武陽的黃巾潰軍。

一戰下來,官兵斬首千余,奪得武器、旗幟無數,就連卜己的尸首都被官兵搶了回來。

最后,黃巾軍只有三百余人逃得性命,凄凄慘慘地回到濮陽的黃巾大帳。

幾場交鋒下來,陳旭每次都是以多打少。

一口口吃掉黃巾軍,使得一萬多黃巾軍,現在只剩下不到七千。

并且陳旭還將己方主帥的尸體奪走,王延如何不恨?

且不說黃巾大寨之中,黃巾軍義憤填膺,紛紛要求攻打濮陽,奪回卜己尸體,血洗濮陽。

卻說陳靜、陳虎大勝而歸,帶著卜己尸體前來領賞。

郡中官吏見果真是卜己尸體,全都大喜過望。

黃巾起義以來,他們每日提心吊膽,如今黃巾渠帥戰死,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氣,臉上露出了笑容。

郡丞看著卜己插滿箭矢的尸體,咬牙切齒地說道:“反國逆賊,死何足惜?今日既然奪得賊人尸體,正好將其梟首示眾,掛在城墻之上震懾賊人。”

其余官吏聞言,也都出言附和。

他們是帝國官吏,黃巾軍是反****人,兩者之間有著不可調和的矛盾。

若是將卜己尸首掛在城墻上,一來可以顯示濮陽兵威,二來可以震懾黃巾賊寇,何樂而不為?

橋瑁亦是有些心動,但是他也怕黃巾軍看到卜己尸體被掛在城墻上,會惱羞成怒,不顧一切地前來攻城。

幾次與黃巾軍交戰,一千五百郡中士卒,加上三千義兵,現在只剩下三千余人。

郡中雖然不乏豪強、富戶私兵,若是要求這些人上戰場的話,濮陽的豪強富戶必然心中不愿,是以橋瑁將目光投向陳旭。

陳旭聽到郡丞的提議,心中微怒。

卜己雖是反賊,但畢竟是一方渠帥。

自古以來,死者為大。

若是再去侮辱此人尸體,不禁顯得有些氣量狹小,還會刺激黃巾軍,惹得他們發狂。

陳旭挺身而出,昂然說道:“卜己雖是一介反賊,他的尸體卻不容褻瀆,若果真如郡丞所言,本就已經是哀兵的黃巾軍,必然與濮陽城不死不休。”

“末將建議,將卜己尸體以禮送還給黃巾軍,如此,黃巾軍必定退兵!”

郡丞的提議被陳旭反駁,臉色有所不愉,‘哼’了一聲,不再說話。

陳旭雖然并無官職在身,但是他統領郡中兵馬,幾次戰爭下來,在軍中擁有很大聲望。

況且陳旭也算得上是橋玄門生,深得橋瑁信任,若是郡丞執意爭執,必定惹得橋瑁不喜。

畢竟,如今叛亂四起,郡國還要有陳旭這樣的武將保境安民。

就連郡丞都不發話,其他人自然不會自討沒趣,若是果真惹得黃巾軍不死不休,豈不是得不償失?

沉吟半晌,橋瑁問道:“文昭,若是將卜己尸體歸還給黃巾軍,他們果真會退兵?”

沒有絲毫猶豫,陳旭答道:“黃巾軍屢逢敗績,軍心不穩。再加上主帥新亡,渠帥之位尚未定下,若是我等歸還卜己尸體,黃巾軍必定退兵。”

黃巾營帳之內,眾人爭執不休。

王延頭痛地看著眼前的一切,心中煩躁不已。

黃巾軍雖然團結、有信仰,但是黃巾將官也有私心。如今渠帥陣亡,黃巾諸將自然想要更進一步。

本來,官兵初次劫營之后,卜己悔不聽王延之言,之后非常重用王延,把他當做下任渠帥培養,眾人本不該相爭。

但是這次卜己的死,王延卻脫不了干系。若非他獻的詐城計策,卜己也不會以身犯險,被官兵所殺。

要不是白馬一路的計策奏效,黃巾軍劫掠到很多糧草,暫時解決了糧草的危機,恐怕早就有人要將王延拿下治罪了。

王延本人如何不知道這些?

感受到眾人有意識的疏遠,他當即起身,拔劍在手,厲聲說道:“卜帥身死,此事我難辭其咎。然大帥尸體還在官兵手中,若不將大帥尸體奪回,我等如何對得起大帥的在天之靈?”

其余眾人,也都放下了自己心中的想法。

他們都受過卜己恩惠,也不愿意看到自家主帥的尸體被官兵糟蹋,紛紛出言說道:“攻破濮陽,奪回大帥尸體!”

王延見狀,舒了一口氣。

他現在甚至有些感激官兵,將卜己的尸體奪走。不然的話,黃巾軍必定會爭權奪利、四分五裂。

就在眾人商議發兵攻打濮陽之時,突然有黃巾小校進帳來報,說官兵遣人將卜己尸體送來。

眾人聞言,都有些摸不著頭腦,爭先恐后地跑出營帳,前去迎接卜己尸體。

只有王延在心中一嘆,他看了看一個個面懷悲色的黃巾士卒,眼中厲芒一閃。

他素有大志,從小就希望能夠出將入相,但是因為出身的緣故,不能出仕。如今好不容易叛亂四起,讓他看到了希望。

他決不允許這些人,為了爭權奪利,而斷送兗州黃巾軍的未來。

眾人來到卜己的尸體面前,全都跪倒在地,失聲痛哭起來。

官兵并未侮辱卜己的尸體,反而取掉他身上的箭矢,還給他整理了一下儀容,換上了新的衣服。

送還尸體的官兵小校,向眾人施了一禮,不卑不亢地說到:“我家將軍雖與黃巾軍處于敵對雙方,卻敬佩卜帥為人。”

“見到卜帥尸體,嘗扼腕嘆息。特意叮囑我等不得褻瀆卜帥尸體,還親手為其整理儀容,而后派末將將卜帥尸體送還。如今尸體已到,若諸位無事,某就先行告退!”

官兵小校的一番話,使得原本怒氣沖沖的黃巾諸將,全都臉色稍薺。

兩軍交戰,各為其主,戰死在所難免,怨不得他人。

雖然身處敵對方,但黃巾諸將大多都是兗州人氏,也都聽過陳旭名聲,敬佩他的為人。

幾場交戰下來,陳旭料事如神,黃巾軍雖然大敗,卻也心中贊嘆。見陳旭如此厚待自家主帥尸體,眾人自然不好再發怒。

王延上前,說道:“陳將軍恩情,我等不敢相忘,還請小將軍幫我帶一句話。”

“如今漢室昏聵,百姓毫無活路,叛亂四起,大漢帝國氣數已盡。似陳將軍這等英雄,若肯前來,兗州黃巾渠帥之位,我等虛位以待。”

黃巾諸將雖然不滿王延擅作主張,但是畢竟陳旭威名在外,若是他真的前來,讓他當黃巾渠帥倒也無妨。

因此眾人也都紛紛出言:“君閣所言甚是,陳將軍若肯棄暗投明,我等必定奉其為渠帥。”

官兵小校聞言,哈哈大笑,不屑地說道:“黃巾反賊,烏合之眾,人人得而誅之!且爾等數次敗于陳將軍手下,將軍又豈肯棄明投暗,與你等同流合污?”

附近的黃巾軍聞言,臉色憤憤,個個拔刀在手,對官兵小校怒目而視。

“若無他事,某就此告辭!”

話畢,官兵小校對于黃巾軍的舉動視而不見,昂首闊步就要離開,臉上毫無懼色。

黃巾諸將見此人如此囂張,有些脾氣暴躁的人,就要前去殺掉官兵小校,卻被王延一把攔住。

王延謂眾人言:“他為送卜帥尸體而來,若我等擅自殺人,傳將出去,豈不讓天下人嘲笑?”

遂讓眾人放任官兵小校離去。

果如陳旭所料,卜己尸體歸還以后,黃巾軍再無戰心,當夜就拔寨退兵。

陳旭也并未派兵追趕,如此,東郡之危解除。

版權所有新手機閱讀請訪問:m.xinbiqi


上一章  |  三國軍神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