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軍神第34章 劫營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三國軍神 >>三國軍神最新章節列表 >> 第34章 劫營

第34章 劫營


更新時間:2015年10月17日  作者:冰雪塵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冰雪塵 | 三國軍神 
《》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冰雪塵書名:

話聽到一半,陳旭就知道了王延的用意。▲∴燃▲∴文▲∴小▲∴說

王延雖是寥寥數語,卻先點出了與陳旭故人的身份,不知不覺間,就在郡中官吏心中埋下了懷疑的種子。

不僅如此,他還道出了波才大破官兵之事,使得守城官兵心懷畏懼,士氣大降。

最后更是以退為進,以撤兵為由,再次離間陳旭與官兵的關系。

哪怕郡中有人看破王延計策,但是王延所言之事,城上守城士卒皆知,肯定有很多人心懷疑慮。

如此一來,將兵離心,黃巾軍就會有可趁之機,當真是好算計。

陳旭看著轉身離開的王延,拿起那張兩石強弓,猶豫了半晌,終究又將弓箭放下。

如今形勢,最好的破局方法,就是一箭射死王延。

這樣雖說卜己會惱羞成怒,下令攻城,但是卻會消除陳旭與其他人之間的芥蒂。

心中掙扎良久,陳旭并沒有如此做。

王延能夠孤身一人,于城下說出這么一番話來,不管是其膽色,還是才智,都令人敬佩。

雖然不知道歷史上為何沒有關于此人的記載,但哪怕身處對立方,陳旭也不愿這樣一個人才就此死去。

陳靜見到陳旭并未射死王延,頓時滿頭大汗,他素來精于算計,如何不知道其中貓膩?

環顧四周,見到郡中官吏與守城士卒臉上的懷疑之色,陳靜心中暗道不好。

“哼!使用如此淺顯的離間之計,賊人欺我濮陽無人耶?”

橋宇與陳旭相處如此之久,自然不會相信陳旭會與黃巾軍勾結,見眾人臉上都露出疑色,就開始給陳旭解圍。

橋瑁亦是哈哈大笑,謂眾人言:“賊人雖然有些手段,卻不知文昭與我橋家何等關系,如今千般算計,卻是無用矣!”

郡中官吏之中,亦不乏聰明人物,王延的離間計也太過明顯,他們雖說開始有些許疑慮,但畢竟陳旭與橋氏關系匪淺,也無人明說。

橋氏父子出言之后,他們才想起陳旭既然師從橋玄,又怎會背叛橋氏,投奔黃巾?如此一來,眾人自然也都放下心來。

陳旭見橋宇、橋瑁如此維護自己,心中感激,當下大聲說道:“黃巾賊寇,犯上作亂,早晚必被官兵所擒。”

“某先受橋氏大恩,后又蒙郡中諸公賞識,委以重任。旭心中惶恐,每日認真訓練士卒,并不敢怠慢。如今賊人來犯,某定當誓死守城,死戰黃巾!”

陳旭說話斬釘截鐵,守城士卒聞言,心中再無疑慮。

黃巾軍果真沒有攻城,一萬余人緩緩退去。陳旭吩咐士卒把守四門以后,來到郡守府。

陳旭剛一進門,就對郡中官吏施了一禮,而后說道:“諸公明鑒,還請允我今夜劫營,破賊必在今日。”

郡中官吏皆是大吃一驚,橋瑁不悅地問道:“文昭昨日還言,當死守城池,不可出城與敵交戰,今日為何突然改變主意?”

橋瑁還以為陳旭被王延算計,心有不滿,就想要出兵報復。

他雖然不通兵事,卻也知‘將不能因怒興兵’,所以語氣自然不太好。

橋宇也是出言:“大郎休要中那賊人奸計。”

看了眾人臉色,陳旭灑然一笑,整理了一下思維,朗聲說道:“諸位放心,我并沒有失了分寸。”

“戰爭之道,千變萬化,此一時,彼一時也。”

“昨日賊軍未至,郡中若出兵擊賊,士卒定然不愿。然今日賊兵來犯,濮陽存亡與軍中士卒休戚相關,兩軍交鋒,士卒必然用命。”

“某今日觀之,賊兵雖然精銳,卜己卻非領軍之才。正所謂‘一將無能,累死三軍’,卜己統帥黃巾軍,某何懼之有?”

陳旭說道這里,滿臉傲然。

郡中眾人,卻是一臉不解,僅僅見過一面,他們卻是不知,陳旭從哪里看出卜己非領軍之才。

國相遂問道:“文昭何以看出卜己此人,并非領軍之才?”

“如今將至午時,黃巾軍奔襲半日,卜己不顧士卒疲勞,不曾埋鍋造飯,就敢進犯濮陽。以疲憊之師攻城,此乃兵家大忌,可見此人不通兵事。”

“王延素有謀略,熟讀兵書,不會不知這些,卜己來犯之前王延必曾相勸,然卜己卻不納忠言,仍然領兵前來,可見此人剛愎自用。”

“兵臨城下,未曾交戰便擅自退兵,軍令反復無常,賊軍必定士氣大降。”

陳旭說的有理有據,郡國官吏聞言亦是點頭。對于陳旭有如此強的洞察力,他們臉上都有驚奇之色。

不顧眾人臉上的驚奇之色,陳旭繼續說道:“賊軍退二十里下寨,待其安營扎寨完畢,已然將近子時。”

“黃巾兵卒奔襲兩日,身心疲憊,防備必然松懈,我軍偷營,縱不能一戰功成,亦可大挫敵軍士氣。”

“今日月初,月亮不圓,然天氣晴朗,待晚上星宿升起,正是偷營的好天氣。”

郡中官吏雖然不懂兵事,但是陳旭分析得如此透徹,他們頓時信心滿滿,希望陳旭能夠一舉大敗黃巾軍,都出言道:“文昭若能劫營成功,必是大功一件!”

黃巾軍大營,待安營扎寨畢,果真已經到了子時。卜己打了一個大大的哈欠,滿臉疲倦之色,隨便吩咐了一聲,就要進帳休息。

王延排開眾人,向卜己施了一禮,而后說道:“渠帥,陳旭此人不容小覷。而今我軍初來乍到,士卒疲憊,若官兵前來劫營,卻是如何是好?”

“還請渠帥下令,讓三軍將士兵器不離手,甲胄不離身,并且廣派斥候前去巡夜,防止陳旭偷營。”

卜己真的十分疲倦了,又打了一個大哈欠,不耐煩地說道:“你今日用了離間計,陳旭與郡中官吏必定離心,他如今自顧不暇,如何會來劫營?”

“可是……”

王延還要繼續說話,就被卜己打斷。

“士卒們奔襲兩日,人困馬乏,我視眾人為我兄弟,若是和衣而睡,怎會休息得好?”

“況且據斥候來報,我等退兵之后,城墻上就有些騷動,居然還夾雜著喊殺聲。我料定你的離間計成功,陳旭已經被郡國兵拿下。你且退去,休要再言。”

王延張了張嘴,最終還是退下了,畢竟敵軍偷營之事他也只是猜測,若是自己執意勸諫,必定惹得主帥不喜。

想到斥候說起的濮陽騷亂,王延微微安心,但愿陳旭已經被郡國兵拿下了吧,只是可惜了他的一身本事。

王延本是王莽后人,王莽弄權之時,雖然權傾朝野,但是為了以防萬一,還是為自己留下一條后路。

他將自己一個小妾生出的幼子,派人送到現在的王家村。然后讓心腹將這個小兒子撫養成人,并教他知識。

后來王莽被滿門抄斬,只留下這一條血脈在世上,王莽的幼子知道自己身世后,立下規矩,但凡王氏子孫,世代不得為大漢官吏。

這也是為何王家子弟寧愿過著清貧的生活,也不出仕的原因了。

當然,王家村大多數人都不是王莽后人,就連王莽幼子的后代,也不是全部知道此事,只有王氏的嫡長子,才有資格知道。

但是王延此人胸懷大志,希望自己能夠出將入相,奈何有祖宗遺訓,他不得不遵守。見到黃巾起義爆發以后,他就投身黃巾,希望能夠一展才學。

歷史上皇甫嵩剿滅波才以后,揮兵北上,生擒卜己,斬首七千,王延也死在亂軍之中,所以才沒在歷史上留下名號。

王延回到自己的大帳之中,感覺渾身疲憊不堪,雖然心中有些煩躁,但是想到白天濮陽城的騷亂,又安下心來。

他卻沒有想到,斥候所偵察到所謂的城中騷亂,完全是陳旭為了讓卜己放松警惕,故意演的一場戲。

陳旭演完城中騷亂這碼戲以后,就挑選了一千名精銳士卒,讓他們先去休息。

亥時剛至,陳旭就叫醒眾人,飽食過后,就開始向卜己大寨進軍。

此時黃巾軍的斥候也都回到營寨,倒也不擔心被人發現。

今日是月初,月亮就像一個美麗的姑娘,瞇著大大的眼睛,彎彎的,長長的。

雖然月亮不圓,卻是星宿漫天,是以大地上并不黑暗,夜里行軍倒也正好。

二十里雖然不遠,但是在古代,大軍正常行軍一日,也不過二十余里,越是龐大的軍隊行軍速度越慢。

好在陳旭只帶領了一千人,又沒有糧草輜重拖累,及至寅時中期,就到達卜己營寨附近。

此時相當于后世的凌晨四點,陳旭吩咐士卒莫要出聲,先休息一段時間,然后派出陳虎帶領十幾個身手矯健的士卒,前去打探消息。

陳虎雖然魯莽,卻是粗中有細,陳旭對他還是非常放心。

陳旭這次帶來的一千人,大多都是以前的郡國兵,他們雖說缺乏訓練,但是比起后來招募的流民,還是要強上不少。

過了一柱香的時間,陳虎回來,對著陳旭說道:“大兄,我觀察了卜己營寨,果然如大兄所料,不但營寨扎得十分草率,就連巡邏士卒亦是很少,而今他們也都昏昏欲睡。”

陳旭聞言,喜形于色,看了下時辰,而今已經是卯時初,正是人們睡得正香、警惕心最弱的時候,當即準備劫營。

您的到來是對我們最大的支持,喜歡就多多介紹朋友來吧!


上一章  |  三國軍神目錄  |  下一章